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信息科技 第11课 闰年平年我知道 课件(共18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信息科技 第11课 闰年平年我知道 课件(共18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闰年平年我知道 教学设计
课题 闰年平年我知道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课义务教育版五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教材的第11课 闰年平年我知道。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进一步结合典型问题,运用算法的基本控制结构来解决实际问题。用算法解决问题需要提取问题的关键因素,确定解决问题的相关因素,忽略非必要因素,清晰地认识问题、准确地描述问题,可以结合数学学习中的问题分解方法,通过分析问题的已知信息、求解目标、条件关系来解决问题。本节课主要围绕闰年和平年的判断展开,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分支结构,体验多分支结构的应用,感受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描述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学生将了解算法的输入、判断处理中的条件以及输出。
学习目标 1.信息意识:主要围绕闰年和平年的判断展开,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分支结构,体验多分支结构的应用,感受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2.计算思维:进一步认识算法的分支结构,学会从问题情境中提取关键因素、确定判断条件,知道判断条件对算法执行结果的影响。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通过学习身边的算法,体会算法的特征,有意识地将其应用于数字化学习过程中,适应在线学习环境。4.信息社会责任:了解加密算法在保护信息安全方面的意义,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重点 利用多分支结构判断闰年平年。
难点 多分支结构中判断处理的条件和输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判断某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吗 学生认真聆听、讨论。 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
讲授新课 一、认识判断闰年的规则播放闰年介绍的视频,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并对世纪闰年和非世纪闰年进行解释。如果一个年份能够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那么这一年就是闰年。  如果一个年份能够被400整除,那么这一年也是闰年。 二、描述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把判断闰年的条件组合在一起,用自然语言描述。1.如果一个年份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那么这一年就是闰年。 2.如果一个年份能被400整除,那么这一年也是闰年。 3.如果不满足以上条件,这一年就是平年。用流程图描述。观察分支结构和判断条件 学生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积极参与讨论;小组讨论完成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并讨论自己的见解和发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及解决问题并验证结果等阶段。通过互动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作业布置 在第9课的移位密码算法中,添加判断条件:“如果明文中出现非字母符号,则保持原样输出。”请补充流程图,使算法在移位输出字母的同时可以原样输出其他符号。
课堂小结 1.分支结构能够根据不同的判断条件选择不同的执行路径。2.分支结构的判断条件以及条件之间的关系要准确描述,执行路径才能正确。3.分支结构使得算法有了选择性,解决问题时更加灵活。4.现实生活中,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场合都存在分支结构的应用。
板书 一、认识判断闰年的规则二、描述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
第11课 闰年平年我知道
(义务教育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
新知导入
2
议一议
3
想一想
4
学一学
5
练一练
6
课堂总结
7
作业布置
8
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分支结构,体验多分支结构的应用,感受用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描述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知道算法的输入、判断处理中的条件以及输出。
2
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判断某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吗
3
议一议
2月29日出现的机会相对较少,每四年才会有一次。只有这一天出生的人,生日次数才会较少。
哪一天出生的人,生日会少呢?
4
想一想
1. 为什么这一天出生,生日天数会少?
2. 如何判断某年是不是闰年?
5
学一学
一、认识判断闰年的规则
闰年是包含366天的特殊年份。闰年的二月有29天,而平年的2月只有28天。
1.判断闰年的规则是什么?
2.说一说,你对“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理解。
关于闰年
5
学一学
说一说,闰年应该符合的判断条件是什么?
年份 2023 2000 2020 2100
被4整除
被100整除
被400整除
是否是闰年
分析下面的年份,填写表格。
5
学一学
  如果一个年份能够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那么这一年就是闰年。
  如果一个年份能够被400整除,那么这一年也是闰年。
5
学一学
把判断闰年的条件组合在一起,用自然语言描述。
1.如果一个年份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那么这一年就是闰年。
2.如果一个年份能被400整除,那么这一年也是闰年。
3.如果不满足以上条件,这一年就是平年。
如果“一个年份能被4整除”而且“不能被100整除”或者“一个年份能被400整除”,则结论为“是闰年”,否则结论为“是平年”。
如果(“一个年份能被4整除”而且“不能被100整除”)或者“一个年份能被400整除”,则结论为“是闰年”,否则结论为“是平年”。
加上括号优先级更清晰
进一步明确
二、描述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
5
学一学
1.补充流程图空白处的判断条件,梳理算法的执行过程。
2.如果输入的年份分别是1900、2008、2033、2400,讨论每个年份执行的判断路径和结果。
3.为了实现判断闰年还是平年,流程图使用了(   )结构。
用流程图描述
5
学一学
观察分支结构和判断条件
判断条件形成两个双分支结构。
6
练一练
小夏是五年级学生,已经满11岁,假期要与妈妈以及8岁的妹妹、5岁的弟弟一起乘坐火车去看望爷爷奶奶。小夏和爸爸一起查看了火车购票的规定,发现针对儿童购票的情况,有下面的规定。
  随同成年人乘车的儿童,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应当购买全价票。每一名持票成年人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未满6周岁且不单独占用席位的儿童乘车。
请分析小夏一家的购票方案是什么?其中包含了哪些条件判断?
7
课堂总结
1.分支结构能够根据不同的判断条件选择不同的执行路径。
2.分支结构的判断条件以及条件之间的关系要准确描述,执行路径才能正确。
3.分支结构使得算法有了选择性,解决问题时更加灵活。
4.现实生活中,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场合都存在分支结构的应用。
8
作业布置
在第9课的移位密码算法中,添加判断条件:“如果明文中出现非字母符号,则保持原样输出。”
请补充流程图,使算法在移位输出字母的同时可以原样输出其他符号。
9
板书设计
一、认识判断闰年的规则
二、描述判断闰年与平年的算法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