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市庆云云天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有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德州市庆云云天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有解析)

资源简介

庆云云天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第五阶段测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A 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单性花,在自然状态下能进行自交和杂交,自然状态下有纯种,也有杂种,A错误;豌豆、玉米人工传粉后都要进行套袋处理,以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D正确。
2.D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A错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如D和d,B错误;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C错误;表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表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D正确。
3.C 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即杂合子(Aa)产生的配子情况应为A∶a=1∶1。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的F2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原因是F1产生了两种等比的配子,符合分离定律,C正确。
4.D 基因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生物体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即①过程,A正确;②是受精作用,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B正确;①过程形成4种配子,则雌雄配子间随机组合的方式M是4×4=16(种),基因型N=3×3=9(种),表现型比例是12∶3∶1(P是3种),C正确;由表现型比例为12∶3∶1可知,(A_B_+A_bb)∶aaB_∶aabb或者(A_B_+aaB_)∶A_bb∶aabb=12∶3∶1,该植株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1∶1∶1∶1,因为AaBb和Aabb(或aaBb表现型相同),所以表现型比例为2∶1∶1,D错误。
5.A 
亲本杂交组合 子代表型及比例
AaBb×AaBB 黑蚁黄茧∶淡赤蚁黄茧=3∶1
AaBb×AaBb 黑蚁黄茧∶黑蚁白茧∶淡赤蚁黄茧∶淡赤蚁白茧=9∶3∶3∶1
AaBb×Aabb 黑蚁黄茧∶黑蚁白茧∶淡赤蚁黄茧∶淡赤蚁白茧=3∶3∶1∶1
组合一杂交后代表型比例为9∶3∶3∶1,所以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一定为AaBb×AaBb,A错误;组合三杂交后代只有黄茧,且黑蚁∶淡赤蚁=3∶1,所以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AaBB×AaBb或AaBB×Aabb,B正确;组合二杂交后代只有白茧,且黑蚁∶淡赤蚁=1∶1,所以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一定为Aabb×aabb,C正确;组合一的亲本基因型均为AaBb,组合三的亲本基因型有3种∶AaBB、AaBb或Aabb,则组合一和组合三亲本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如下,可知D正确。
6.D  雄1、雄2每个桶均表示一对等位基因,模拟YyRr雄性个体,从雄1中取出1个球模拟Y、y分离,从雄2中取出1个球模拟R、r分离,两球组合模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可表示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C正确;同理,雌1和雌2模拟的雌性个体基因型为YyRr,B正确;从雄1、雄2、雌1、雌2中各随机抓取1个小球的基因组合类型(即子代基因型)有9种,D错误;每次抓取并组合出YYRR的概率都是1/16,A正确。
7.A 据题分析可知,有角雄羊的基因型为AA或Aa,而有角雌羊的基因型为AA,让多对纯合的有角雄羊(AA)和无角雌羊(aa)杂交,F1的基因型都为Aa,F2中AA∶Aa∶aa=1∶2∶1,雄羊中有角∶无角=3∶1,雌羊中有角∶无角=1∶3,因此在F2中有角∶无角=1∶1,无角雌羊中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2∶1,故选A。
8.C 假设等位基因A/a、B/b分别控制高秆/矮秆和非糯性/糯性,子代中高秆∶矮秆=1∶1→亲本基因型为Aa×aa,非糯性∶糯性=3∶1→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亲本基因型为Bb×Bb,则亲本基因型为AaBb(高秆非糯性)、aaBb(矮秆非糯性),子代的矮秆非糯性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其中能稳定遗传的是aaBB,占1/3,C正确。
9.D 分析题图,F2出现9∶3∶4=9∶3∶(3+1)的分离比,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设金鱼的臀鳍和尾鳍分别由A/a、B/b控制,据分析可知,F2中单臀鳍双尾鱼的基因型为A_B_,有4种基因型,单臀鳍单尾鱼的基因型为__bb,有3种基因型,B正确;亲代个体的表型为双臀鳍双尾和单臀鳍单尾,F2中与亲代表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3/16+4/16=7/16,C正确;F2中双臀鳍双尾鱼(1/3aaBB、2/3aaBb)与F1中单臀鳍双尾鱼(AaBb)杂交,后代中单尾鱼(__bb)出现的概率为2/3×1/4=1/6,D错误。
10.A 正常的女人(A_bb)和并指的男人(A_Bb)生了一个患白化病(aa)的孩子→父母的基因型为Aabb、AaBb,他们所生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患并指的概率为1/2,则他们的后代只患一种病的可能性为1/4×(1-1/2)+(1-1/4)×1/2=1/2,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只出现并指的可能性为(1-1/4)×1/2=3/8。
11.D 根据题图梳理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
表型 紫花 蓝花 黄花 红花 绿花 白花
基因型 A_B_C_ aa__C_ A_bbcc A_B_cc A_bbC_ aa__cc
自然种群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4种,A错误。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白花→亲本肯定含有a、c基因,自交子代出现黄花→亲本肯定含有b基因,则用于自交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B错误。3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自交子代中绿花植株(A_bbC_)的概率为3/4×1/4×3/4=9/64,红花植株(A_B_cc)的概率为3/4×3/4×1/4=9/64,即自交子代中绿花植株和红花植株的比例相同,C错误。黄花植株(A_bbcc)的概率为3/4×1/4×1/4=3/64,D正确。
12.B 由题干和题图可知,兔E和兔F的基因型分别为WW、ww,则兔G和兔H的基因型均为Ww,兔G在-15℃环境下成长为黑色,兔H在30℃环境下成长为白色;兔P和兔Q的基因型均为ww,则兔R和兔S的基因型均为ww,兔R和兔S在-15℃和30℃环境下均成长为白色。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兔G和兔H的基因型都是Ww,A正确。兔G(Ww)与兔R(ww)交配,子代基因型为Ww∶ww=1∶1,若子代在30℃环境下成长,其毛色最可能是全为白色;若子代在-15℃环境下成长,最可能的表型及比例是黑色∶白色=1∶1,B错误,C正确。
13.A  ①过程染色体复制的结果是核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③过程指着丝粒分裂,可发生于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数目不变,B正确;④过程可发生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该过程中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核DNA数目因细胞一分为二而减半,C正确;原始生殖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进行减数分裂,③过程着丝粒分裂既可发生于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可发生于减数分裂过程中,D正确。
14.D  某哺乳动物卵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是减数分裂Ⅰ后期的2倍,A错误;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减数分裂Ⅰ中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故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Ⅰ中期的染色体排列方式不同,B错误;在卵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第一)极体会均等分裂,C错误。
15.C 分析图1∶BC段发生某物质数量加倍,可表示着丝粒分裂后细胞染色体数加倍。分析图2∶黏连蛋白水解,着丝粒断裂,该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Ⅱ后期。减数分裂Ⅰ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故对于二倍体生物而言减数分裂Ⅰ结束后子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若图1纵坐标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则该曲线不可能表示减数分裂,A正确;若图1纵坐标表示染色体数量,则染色体数量加倍是由于着丝粒分裂,该曲线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Ⅱ,BC段的变化与黏连蛋白的水解有关,B正确,C错误;初级精母细胞不发生着丝粒分裂,降解黏连蛋白的分离酶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不发挥作用,D正确。
16.C  图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存在同源染色体,可能存在等位基因,A正确;图②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故染色体数∶核DNA数=1∶2,B正确;图③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前期,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该时期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C错误;若图中表示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则细胞先进行有丝分裂,再进行减数分裂,图中细胞的顺序为①→③→②→④,D正确。
17.D 
每对基因的杂交组合 后代基因型及比例 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Aa×Aa AA∶Aa∶aa=1∶2∶1 显∶隐=3∶1
Bb×bb Bb∶bb=1∶1 显∶隐=1∶1
Cc×Cc CC∶Cc∶cc=1∶2∶1 显∶隐=3∶1
后代的表现型有2×2×2=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1/2×1/4=1/32,子代三对性状均为显性的个体(A_B_C_)所占比例为3/4×1/2×3/4=9/32,A、B错误。后代的基因型有3×2×3=1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4×1/2×1/2=1/16,子代纯合子的比例为1/2×1/2×1/2=1/8,C错误,D正确。
18.AD 根据题图梳理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
表型 紫色 白色
基因型 A_B_ A_bb、aaB_、aabb
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色果瓣植株杂交,所得F1中紫色果瓣∶白色果瓣=1∶1,说明有一对基因相当于测交,则两亲本白色果瓣植株的杂交组合应为AAbb×aaBb或Aabb×aaBB,A错误;紫色果瓣植株自交,所得F1中紫色果瓣∶白色果瓣=9∶7,为9∶3∶3∶1的变式,则亲本紫色果瓣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若中间产物为红色(即A_bb表现为红色),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F1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表型及比例为紫色果瓣∶红色果瓣∶白色果瓣=9∶3∶4,D错误。
19.ABC 实验一中F2窄叶∶阔叶=162∶126=9∶7,为9∶3∶3∶1的变式,推知该玉米叶型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1基因型为AaBb(假设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F2窄叶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AABB、2AaBB、2AABb、4AaBb(与F1的基因型相同,概率为4/9),A、B错误。甲、乙、丙为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阔叶品种,结合实验二(测交实验)推知丙的基因型为aabb,甲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者aaBB,乙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者AAbb。假设甲的基因型为AAbb,则乙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三∶乙(aaBB)×丙(aabb)→F1基因型为aaBb,其与甲(AAbb)杂交→子代基因型(表型)为AaBb(阔叶)和Aabb(窄叶),不都是窄叶(甲的基因型为aaBB时,结果相同),C错误。实验二∶实验一F1(窄叶AaBb)×丙(aabb)→F2的基因型(表型)及比例为AaBb(窄叶)∶aaBb(阔叶)∶Aabb(阔叶)∶aabb(阔叶)=1∶1∶1∶1→F2窄叶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B∶Ab∶aB∶ab=1∶1∶1∶1),阔叶基因型为aaBb、Aabb、aabb(产生的总配子及比例为Ab∶aB∶ab=1∶1∶4),则实验二的F2中窄叶与阔叶植株杂交,后代窄叶(A_B_)的概率为1/4+1/4×1/6+1/4×1/6=1/3,则后代窄叶∶阔叶=1∶2,D正确。
20.ABC 图乙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由于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因此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A错误。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精原细胞产生乙细胞的过程是减数分裂,需要经过两次细胞分裂,染色体只进行1次复制,B错误。图甲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说明其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图丙的①和图丁的b;图乙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也不含姐妹染色单体,对应图丙的④和图丁的c,C错误。图丁中a时期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末期,对应图丙的②;图丁中b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G2期、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分裂Ⅰ,对应图丙①③的某一段,D正确。
21.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8分)
(1)雄(1分)  睾丸(1分)  Ⅲ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2)Ⅱ→Ⅰ (3)HI  不完全相同 (4)①③  常
解析  (1)图1中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均等分裂,为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据此可以判断该生物性别为雄性,图1为雄性动物睾丸组织切片细胞示意图;甲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4个核DNA,无染色单体,对应图2中的Ⅲ;乙细胞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为精原细胞,因此可以继续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
(2)图1中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前一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图1中乙细胞的前一时期→乙细胞的过程对应于图2中的Ⅱ→Ⅰ。
(3)图3中,AH段染色体数目最终减半,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HI段染色体数目恢复到正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代表受精作用;IM段染色体数目最终不变,表示有丝分裂过程;DE、JK段染色体数目加倍是由于着丝粒分裂,因此,DE、HI、JK三个时间点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不完全相同。
(4)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所含染色体应该相同(若发生互换,则只有部分片段不同),因此与图4细胞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图5中的③;①的两条染色体大部分都是黑色的,是图4中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所以二者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因此图5中可能与图4一起产生的生殖细胞有①和③。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生成的生殖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因此若图4细胞内b为Y染色体,则a为常染色体。
22.答案 (每空2分,共12分)
(1)黄色、灰色(少答计0分,答全计2分) 
(2)A+A—、AA—(少答计0分,答全计2分)  1/4 
(3)让该只黄色雄鼠分别与多只黑色雌鼠交配(1分),观察并统计其后代的毛色及比例(1分)
黄色鼠∶灰色鼠=1∶1  黄色鼠∶黑色鼠=1∶1
解析 (1)基因型不同的两只黄色鼠亲本相互交配(即A+A×A+A—)→子代基因型(表型)及比例为A+A+(死亡)、A+A—(黄色)、A+A(黄色)、AA—(灰色)=1∶1∶1∶1。
(2)后代有黑色鼠→亲本基因型均含A—,后代有黄色鼠→亲本中含有A+,后代有灰色鼠→亲本中含有A,故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A+A—、AA—,子代基因型(表型)及比例为A+A-(黄色)、A+A(黄色)、AA-(灰色)、A—A—(黑色)=1∶1∶1∶1,黑色鼠出现的概率是1/4。
(3)测交实验可测定个体基因型,A+A×A—A—→A+A-(黄色)∶AA—(灰色)=1∶1,A+A—×A—A—→A+A—(黄色)∶A—A—(黑色)=1∶1。
23.答案 (每空3分,共18分)
(1)自由组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  AABB、aaBB  (2)红花∶粉红花∶白花=3∶2∶3 
(3)AAbb或Aabb  1/9  (4)让该植株自交(1分),观察后代的花色(1分)
解析 根据题干梳理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
表型 红花 粉红花 白花
基因型 A_bb A_Bb A_BB、aa__
(1)第1组中,纯合白花(AABB、aaBB或aabb)×纯合红花(AAbb)→F1为粉红花(A_Bb)F2性状分离比为1∶2∶1,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则亲本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第2组中,纯合白花(AABB、aaBB或aabb)×纯合红花(AAbb)→F1为粉红花(A_Bb)F2性状分离比为3∶6∶7,是9∶3∶3∶1的变式,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则亲本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
(2)第1组的F1(AABb)自交,F2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白花)∶AABb(粉红花)∶AAbb(红花)=1∶2∶1,其中1/4AABB和1/4AAbb自交后代能稳定遗传,1/2AABb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1/4AABB、1/2AABb、1/4AAbb),所以F2自交产生的后代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粉红花∶白花=(1/4+1/2×1/4)∶(1/2×1/2)∶(1/4+1/2×1/4)=3∶2∶3。
(3)第2组的F1基因型为AaBb,自交所得F2中红花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bb、2/3Aabb,粉红花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Bb、2/3AaBb,则红花个体×粉红花个体→后代中白花个体(aaBb或aabb)占2/3×2/3×1/4=1/9。
(4)第2组F2中红花植株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鉴定其基因型的最简单的方法是让该植株自交,观察后代的花色。庆云云天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第五阶段测试
生物试题
2025.03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同学们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号等内容写在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试卷请同学们放好。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第1节。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32分)
1.豌豆和玉米都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豌豆和玉米都属于雌雄同株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B.豌豆和玉米都能产生较多后代,可使统计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C.豌豆和玉米都具有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统计实验结果
D.豌豆和玉米分别进行杂交实验时,传粉后都要进行套袋处理
2.遗传学的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富有专业性和创造性的概念和理论。下列关于遗传学中相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种生物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
B.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如D和B
C.某个体杂交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
D.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型不一定相同,表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
3.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的F2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4.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A、a与B、b的自由组合发生在①过程 B.②过程发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C.M、N、P分别代表16、9、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1∶1
5.在家蚕遗传中,黑色(A)与淡赤色(a)是有关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相对性状,黄茧(B)与白茧(b)是有关茧色的相对性状,假设这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有三对亲本组合,杂交后得到的数量比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黑蚁黄茧 黑蚁白茧 淡赤蚁黄茧 淡赤蚁白茧
组合一 9 3 3 1
组合二 0 1 0 1
组合三 3 0 1 0
A.组合一亲本基因型组合一定是AaBb×Aabb
B.组合三亲本基因型组合可能是AaBB×AaBB
C.组合二亲本基因型组合一定是Aabb×aabb
D.若组合一和组合三亲本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可能与组合三的不同
6.在进行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时,某同学设置了如图所示的4个桶,桶内放入了有字母标注的小球。实验时需分别从雄1、雄2、雌1、雌2四个桶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记录后将小球分别放回原处,重复10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第6次抓取并组合出YYRR的概率是1/16
B.雌1和雌2共同表示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YyRr
C.从雄1和雄2中各随机取出1个球组合在一起,表示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
D.从雄1、雄2、雌1、雌2中各随机抓取1个小球的基因组合类型有12种
7.某种山羊(雌雄数量相等)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其中雄羊的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型一致,雌羊的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型一致。多对纯合的有角雄羊和无角雌羊杂交,F1雄羊全为有角,雌羊全为无角,F1的雌雄羊自由交配,F2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有角∶无角=3∶1
B.雄羊中有角∶无角=3∶1,雌羊中有角∶无角=1∶3
C.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
D.无角雌羊中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2∶1
8.水稻的高秆和矮秆是一对相对性状,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糯性和非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研究人员将一种高秆非糯性水稻与另一种矮秆非糯性水稻杂交,得到的后代如图(这两对性状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则子代的矮秆非糯性中,能稳定遗传的水稻占(  )
A.1/16 B.1/8 C.1/3 D.2/3
9.金鱼的臀鳍和尾鳍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双臀鳍双尾鱼和单臀鳍单尾鱼为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实验结果相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臀鳍和尾鳍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F2中单臀鳍双尾鱼有4种基因型,单臀鳍单尾鱼有3种基因型
C.F2中与亲代表型相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7/16
D.F2中双臀鳍双尾鱼与F1中单臀鳍双尾鱼杂交,后代中单尾鱼出现的概率是1/5
10.一个正常的女人与一个并指(Bb)的男人结婚,他们生了一个白化病(aa)且手指正常的孩子。请问他们的后代只患一种病的可能性以及其再生一个孩子只出现并指的可能性分别是(  )
A.1/2和3/8 B.1/16和3/8 C.1/2和1/8 D.1/16和1/8
11.已知牵牛花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控制,其途径如图所示,其中蓝色和红色混合后显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形成绿色。现有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白花、黄花。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种群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B.用于自交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
C.自交子代中绿花植株和红花植株的比例不同
D.自交子代出现的黄花植株的比例为3/64
12.某种兔的毛色黑色(W)和白色(w)是一对相对性状。如图所示两种交配中,亲代兔E、F、P、Q均为纯合子,子代兔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兔G和兔H的基因型相同
B.兔G与兔R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30℃环境下成长,其毛色最可能是全为黑色
C.兔G与兔R交配得到子代,若子代在-15℃环境下成长,最可能的表型及比例是黑色∶白色
=1∶1
D.由图可知,表型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3.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的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的行为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在①过程都因为染色体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在③过程发生着丝粒分裂,核DNA数目不变
C.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在④过程均存在胞质分裂,核DNA数减半
D.若该细胞为原始生殖细胞,③过程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14.下列有关某哺乳动物卵原细胞(2N=48)的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Ⅰ后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分裂Ⅰ中期的染色体排列方式相同
C.卵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没有发生细胞的均等分裂
D.卵原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的数目最多可以达到96
15.图1表示雄性小鼠正常分裂细胞中某物质数量变化的部分曲线。研究发现,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与黏连蛋白有关,黏连蛋白会被一种称为分离酶的蛋白酶所降解,这也是着丝粒断裂的原因,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图1纵坐标表示同源染色体对数,则该曲线不可能表示减数分裂
B.若图1纵坐标表示染色体数量,则BC段的变化与黏连蛋白的水解有关
C.若图1纵坐标表示染色体数量,则该曲线只能表示有丝分裂
D.分离酶在初级精母细胞中不发挥作用
16.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部分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①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B.图②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过程中,染色体数∶核DNA数=1∶2
C.图③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该时期可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D.若图中表示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则顺序为①→③→②→④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20分)
17.已知某植物的三对相对性状分别受A与a、B与b、C与c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均为完全显性关系),且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
A.表现型有4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B.表现型有8种,子代三对性状均为显性的个体所占比例为3/32
C.基因型有8种,aaBbCc个体的比例为1/16
D.基因型有18种,子代纯合子的比例为1/8
18.拟南芥植株较小、生长周期短、结实多、形态特征分明、易于观察,是典型的自交繁殖植物。拟南芥易于保持遗传稳定性,利于遗传研究,被科学家誉为“植物中的果蝇”。拟南芥果瓣有紫色和白色两种表型,已知紫色果瓣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如图所示。基因A和a、B和b独立遗传,其中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色果瓣植株杂交,所得F1中紫色果瓣∶白色果瓣=1∶1,则两亲本基因
型为AAbb、aaBb
B.若紫色果瓣植株自交,所得F1中紫色果瓣∶白色果瓣=9∶7,则说明亲本紫色果瓣的基因型
为AaBb
C.基因A和a、B和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若中间产物为红色,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所得F1中紫色果瓣∶红色果瓣∶白色
果瓣=9∶6∶1
19.已知玉米有甲、乙、丙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阔叶品种,现进行下面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甲×乙→F1(窄叶)F2(162窄叶∶126阔叶);
实验二∶实验一F1(窄叶)×丙→F2(49窄叶∶151阔叶);
实验三∶乙×丙→F1(阔叶)F2(240阔叶)。
根据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实验结果可推测该玉米的叶型至少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实验一F2的窄叶植株中与其F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C.若实验三的F1阔叶与甲植株杂交,则产生子代性状全为窄叶植株
D.若实验二的F2中窄叶与阔叶植株杂交,则后代窄叶∶阔叶=1∶2
20.图甲、乙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图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数量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的几个时期中染色体与核DNA分子的相对含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有
A.图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
B.精原细胞产生乙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需进行2次复制
C.图甲、乙细胞所处的时期分别对应图丙的①和③,对应图丁的b和c
D.图丁中a时期对应图丙的②,b时期对应图丙①③的某一段
三、非选择题(共25分)
21.(18分)如图1表示某动物(2n=4)器官内正常的细胞分裂图,图2表示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白)、染色单体(阴影)和核DNA(黑)数量的柱形图,图3表示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1)在图1中观察到的是    性动物      (器官)组织切片,其中甲细胞对应图2中的时期是    ,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可继续进行的分裂方式有            ,丙细胞的名称是        。
(2)图1中乙细胞的前一时期→乙细胞的过程对应于图2中的         (用罗马数字和箭头表示)。
(3)图3中代表受精作用的区段是     ,图中DE、HI、JK三个时间点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        (填“都相同”“各不相同”或“不完全相同”)。
(4)图4是该生物的某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的一个子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5中可能与其一起产生的子细胞有      。若图4细胞内b为Y染色体,则a为     染色体。
(图4) (图5)
19.(12分)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所示(注∶基因型为A+A+的胚胎致死)。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表型 黄色 灰色 黑色
基因型 A+A A+A— AA AA— A—A—
(1)基因型不同的两只黄色鼠亲本相互交配,子代表型可能为          。
(2)若两只鼠杂交后代的表型出现三种,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      ,其中出现黑色鼠的概率是      。
(3)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欲探究该雄鼠的基因型,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
实验思路∶                                                     
                         。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如果后代出现                 ,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
②如果后代出现                 ,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
20.(18分)某种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红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淡化花色的深度(BB使红色素完全消失,Bb使红色素颜色淡化),现用两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植物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这两组杂交实验中白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
(2)第1组的F2所有个体再进行自交,产生的后代表型及比例应为            。
(3)第2组F2中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         ,F2中的红花个体与粉红花个体随机杂交,后代开白花的个体占     。
(4)从第2组F2中取一红花植株,请你设计实验,用最简便的方法来鉴定该植株的基因型(简要回答设计思路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