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4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2024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第四节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新课程目标
01.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有什么作用?
02.植物怎样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03.植物是怎样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
04.怎样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01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森林覆盖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1977-2018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进行了植树造林,并实行了生态保护。为什么要提高森林覆盖率呢?
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2
探究新知
01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探究新知
思考:植物可以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但动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你知道动物是怎样获得有机物的吗
01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食物来源)
探究新知
食草动物
食肉动物
杂食动物
直接以植物为食
间接以植物为食,它们的食物直接来源于各种动物
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01植物可以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探究新知
植物既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构建"身体"的材料,
也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02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探究新知
小资料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只有表面的一个薄层,这个薄层称为生物圈。
大气圈的底部
整个水圈
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
02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探究新知
小资料
据科学家测算,某热带雨林的降水量是1950毫米/年,蒸腾量是1570毫米/年。请计算蒸腾量占降水量的百分比,这说明热带雨林对促进水循环具有什么意义?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热带雨林降水频繁,其中不少雨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冷凝而成的。
植物的茎、叶承接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树林中的枯枝落叶就像一层厚厚的海绵,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也使得雨水更多地渗人地下,补充地下水。
03掌握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探究新知
燃烧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相对平衡
氧气
氧气
你能谈谈绿色植物是怎样维持大气中气体平衡的吗?
植物的光合作用
随着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迅速增多,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量日益增加。
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使森林绿地急剧减少,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量大幅度下降。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导致全球变暖,进而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例如,冰川加速融化,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全球许多地方都出现气候异常。
温室效应
03掌握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探究新知
1.如果碳排放量持续增加,而碳吸收量保持不变,会导致什么后果?
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2.植树造林对实现碳中和有什么作用?
植树造林能够增加植物数量。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利于碳中和的实现。
03掌握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探究新知
3.实现碳中和有什么意义?
实现碳中和不仅有助于我国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和提升国家竞争力,同时也是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个人参与碳中和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培养绿色消费习惯、优化能源使用、倡导绿色出行、参与环保活动等。
03掌握植物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探究新知
实行节能减排、能源转型,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植树造林,进行生态保护,通过植物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还可以通过工程技术手段捕获和封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为实现碳中和,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
04从我做起,保护植被
探究新知
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使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并专门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政策,保证每项工作都能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实。
每年的3月12日定为全国的“植树节”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

03
课堂总结
04
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
一、概念检测
1.有人认为,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越多,植物能够利用的原料就越多,光合作用就越强,植物生长也越好。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对生物圈是有利的。请你分析上述说法是否准确并阐述理由。
当堂检测
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对生物圈是不利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温室效应愈演愈烈,会导致气候、地质状况异常等情况,例如,冰川加速融化,干旱、洪涝灾害频发,全球许多地方都出现异常气候。因此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当堂检测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对这句诗进行分析。
当堂检测
2.水蒸气在天空中凝结成云,然后以雨、雪等形式落到地面,一部分被生物利用和被土壤等吸收,其余部分汇成江河。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奔流到海”是指江河的水也汇入海洋。“不复回”是指地表水只能向海洋中流,而海水不会倒流入江河,到陆地。但海洋中的水,会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等形式成为“天上来”的水。可见,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汇入海洋的水也是可以再返回陆地的。
当堂检测
二、拓展应用
1.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当堂检测
1.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它们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食物网,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如果没有绿色植物,食物链、食物网将会因为失去起点而解体,其他生物就会饿死。可以说,绿色植物是生物圈的基石。
当堂检测
2.要实现碳中和,一方面需要减少碳排放量,另一方面需要增加碳吸收量。请针对“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我们应当怎么做 ”设计一份海报,并向家人和朋友进行宣传。
当堂检测
2.示例
“碳中和”是指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将人类对气候的影响降到最低。作为个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实现“碳中和”:
(1)减少碳排放:减少家庭用电、少开车或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合理使用空调和暖气等,都可以减少我们的碳排放量。
(2)能源利用:使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和风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3)重新使用和回收:购买二手商品,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也是一种实现“碳中和”的方式。
(4)植树造林: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大力支持植树造林活动是个人参与碳中和的重要方法。
总的来说,“碳中和”需要我们改变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即便是小事,如果大家都能做到,也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