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江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模拟试卷(7)答 题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 (1) ;(2) ;(3) ; ;17、(1) ;(2) ;(3) ;(4) ;18、(1) ;(2) ;19、(1) ;(2) ;20、(1) ;(2) ;(3) ;21、(1) ;(2) ;22、(1) ;(3)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23、(1) ;(2) ;(3) ;(4) ;24、(1) ;(2) ;(3) ;(4) ;25、(1) ;;(2) ;(3) ;26、(1) ;(2) ;(3) ;(4) ;27、(1) ;(2) ; ;(3)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28、(1) ;(2) ;(3) ;29、(1) ;(2)解:(3) ;30、[原理分析] ;[方案设计] ;[尝试实践]解:31、(1) ;(2) ;(3)解:32、(1) ;(2)解:(3)解: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江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模拟试卷(7)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2 N-14 Cl-35.5 Na-23 Mn-55本卷g取10N/kg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在智能手环中装上计步APP,只要把手环带在手上,就能显示出相应时间内运动的总步数。手环是如何计步的呢?小科认为:可能是手环中有感受水平位置变化的传感器,只要水平位置发生变化,计步器就能自动计数。小科提出这种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证据 D.做出解释2、下列关于植物开花、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取决于花的雌蕊中子房的数量B. 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C. 形成果实和种子前必须完成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D. 受精之后,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3、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并得到了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请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表明,蚂蚁能促进合欢幼苗的生长 B.该实验的对照组是②号,实验组是①号C.实验表明,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该实验不需要控制金合欢幼苗的健康程度一样4、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 H72O5N4Mg,推测叶绿素中的( )A.镁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B.氮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C.氧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D.氢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从空气中吸收的5、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成本低、效率高的催化剂,使水发生反应获得氢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C.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最不发生改变6、小明用显微镜做“观察植物细胞”实验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发现目镜上有污点,用自带的餐巾纸擦拭镜头B. 用左眼观察物像时,闭上右眼,以防干扰C. 为看清物像,先调节细准焦螺旋,再调节粗准焦螺旋D. 观察物像时,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再用高倍物镜观察7、绿斑爬岩鳅(如图)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珍稀鱼类,其生殖方式最可能为(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 C.体外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第7题图) (第8题图)8、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的机翼横截面的大致形状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涉及的原理与机翼获得升力的原理相同的是( )A. 对着漏斗尖嘴向下吹气 B. 用嘴吸牛奶,牛奶盒变瘪了C. 加热空气,热气球上升 D. 覆杯实验中,放手后硬纸片不会掉下9、小丽为确认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剪取金属片打磨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检验,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A.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反应B.铁、铝有不同的物理性质C.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D.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0、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核桃相接触部位受到的压强相等B.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C.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D.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11、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①纬线c是南回归线②当直射点在纬线b时,杭州市昼夜平分③当直射点在①时,宁波市的节气是夏至;④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12、如图所示,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选择一团可燃物置于筒内,压下活塞。为了可燃物更易燃烧,关于所选可燃物的着火点及对活塞的操作正确的是( )A.着火点低,缓慢下压 B.着火点高,缓慢下压C.着火点低,快速下压 D.着火点高,快速下压13、小明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血液流动情况。对于该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最好选择颜色深的部位观察B.必须在高倍镜下才能看到血液流动情况C.可根据血液颜色的深浅分辨动、静脉D.图中的三种血管中,③为静脉14、小浔利用如图中装置进行“硫燃烧”实验,探究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下列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时先点燃酒精灯①,然后用气卿鼓入空气,再点燃酒精灯②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Na2SO3和H2OC.该实验装置的优点之一是在同一装置中可以观察两个不同的实验现象D.实验中可以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钾溶液(第14题图) (第15题图)15、某同学通过斜面实验认识能量、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A、B两点等高)。忽略摩擦及空气阻力,小滑块由静止滑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滑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B.小滑块上升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C.小滑块从A点静止滑下,能到达B点D.小滑块起始位置越高,到达斜面底端速度越大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绍兴城市环境越来越好,许多河道内放置了水生植物生长的平台——生态浮岛(如图甲)。(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浮岛植物属于 ;(2)图乙表示某河道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写出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 ; (3)图乙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成分外,还应包含生态系统成分是 和 。17、2025年3月21日,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顺利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及舱外辅助设施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1)如果在空间站内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完成的是( )A.用托盘天平测量笔的质量 B.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C.用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2)航天员在空间站,通过太空自行车等来锻炼肌肉功能。下图中属于人体的肌肉组织的是( )(3)航天员用餐后,需要消化器官协同工作,以下属于消化器官的是( )A.肾 B.肺 C.肠 D.心脏(4)航天员从地球到达太空过程中,其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8、家庭医药箱里有一瓶标签缺损的医用双氧水,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小宁设计了如图实验:在试管中放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然后用注射器注入10mL该医用双氧水,直到试管中不再有气泡产生,通过测量量筒中水的体积就可以大致计算出双氧水质量分数。(1)实验中用排水法测量氧气的体积是因为氧气具有 的性质;(2)若俯视读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则测得的双氧水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9、自然正在向人类发出“警报”。【材料】2020年2月9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西摩岛测得高达20.75℃的气温,再次刷新了南极大陆气象观测记录温度的最高值。【材料二】2020年2月底,南极地区又有新消息:气候变化引起南极地区藻类大量繁殖,导致出现了“红雪”、“绿雪”现象,而且雪地表面颜色的改变进一步加速了积雪的熔化。【材料三】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以前在海拔5000m以上植物很难生存。但研究人员发现,近年来珠穆朗玛峰附近,海拔5000m至5500m范围内的植被显著增加。(1)材料二中,积雪加速熔化的主要原因是:物体表面颜色越深,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判断,_______是植物得以生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填字母)A.海拔 B.纬度 C.温度(第19题图) (第20题图) (第21题图)20、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试管编号pH 试管Ⅰ8 试管Ⅱ8 试管Ⅲ7温度 60℃ 40℃ 40℃淀粉酶 1mL 1mL 1mL淀粉 1mL 1mL 1mL(1)中性和碱性环境下,该淀粉酶的活性更强的是在 环境下。(2)一个小时后,向三只试管中滴入碘液,其中呈蓝色的试管 。(3)试分析试管Ⅰ上中淀粉的含量不变的原因 。21、有些汽车安装了安全气囊,气囊中装有“叠氮化钠”(NaN3)等固体粉末。一旦汽车发生强烈的意外碰撞,传感器将激活特定的电路放电,叠氮化钠迅速分解生成钠并放出氮气(N2),使安全气囊打开,起到保护作用。此后气体通过气囊上的小孔迅速消散,气囊收缩。(1)写出叠氮化钠在放电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安全气囊中选用叠氮化钠的理由: ;22、为研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有无铁芯的关系”,小科设计了如图1电路:(1)强弱判断:通电螺线管吸引大头针数量越多,表示其磁性越 ;(2)具体操作:①将无铁芯的螺线管接入电路,把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下端,闭合开关S,发现螺线管吸引大头针数量较少;②断开开关S,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将变阻器滑片P稍向上移,闭合开关S,发现螺线管吸引大头针数量较多。①上述实验,没有进行多次实验,且存在的错误是 ;②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本实验用吸引大头针数量反映磁性强弱;图2所示实验采用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有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23、近期,中国团队成功将基因编辑猪脏移植给脑死亡人类受体获得成功。于是,小明与同学一起对胆汁对脂肪的乳作作用进行了探究:(1)实验材料的选择:根据胆汁的作用,实验材料应选择______,并取4ml,分装在甲、乙两个试管中;A.淀粉糊 B.蛋清 C.植物油(2)要验证胆汁的消化作用,在甲试管中加入2ml胆汁,在乙试管中加入______进行对照;(3)震荡两支试管后,将它们同时放在______℃的温水中保温约20-30分钟;(4)实验结果及分析:甲、乙试管中物质发生的变化不同,此结果说明 。24、在东京奥运会女子铅球决赛中,中国名将巩立姣投出20米58的个人最佳成绩强势夺冠,展现了“中国力量”,这位老将坚持四届奥运会集齐金银铜牌。某同学参加校运动会铅球项目,想在运动会中获得更好的成绩,经过思考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铅球投掷距离可能跟铅球的抛出速度有关猜想二:铅球投掷距离可能跟铅球的抛出角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选取了质量为4kg的铅球以及卷尺等其他器材,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1)铅球的体积为0.57dm3,由于计算出铅球的密度 铅的实际密度(ρ铅=11.3g/cm3),可以判断这个铅球不是用纯铅制成的。(2)比较序号为1、4、7实验的实验数据,可知他的猜想 正确的。(3)他还观察了其他同学的投掷情况,发现个子较高的同学明显要比个子较矮的同学投掷得更远一些。因此,他认为铅球抛出点的 也可能会影响投掷距离。(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同学总结出投掷铅球取得好成绩的规律是 。25、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请回答:(1)①图1是两种气体发生装置,各有优缺点。选择其中一种并说明所选装置的优点: 。②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时,将右侧导管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2)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装入药品,反应产生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验满时,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小木条熄灭。从燃烧条件看,小木条熄灭是由于 。(3)在收集二氧化碳过程中,某同学进一步探究了集气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对瓶口小木条燃烧情况的影响。多次实验后发现氧气体积分数降到8%左右时小木条熄灭。其中一组实验数据如图2,在该实验条件下,要使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达到90%,需在小木条熄灭后,再收集 秒。26、明乘电梯时,发现电梯超载会自动报警。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用杯中水量调节压敏电阻受到力的大小,压敏电阻的电流与受到压力大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1)图片中R0的作用是 。(2)分析图乙I—F图象可知:压敏电阻Rx受到的压力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Rx的阻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触点K与 接触,电铃响,实现自动报警。(3)某电梯超载报警的Rx—F图象如图丙所示,空载时电梯厢对Rx的压力F1等于电梯厢的重力,当压力F2=1×104N时,电梯报警,则此电梯限载 人。(设每人质量约为50kg)(4)下列与此实验研究方法相同的是_________。A.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时,控制导体电阻不变B.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C.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表示它的磁性强弱D.2个5Ω的电阻串联,相当于1个10Ω的电阻27、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种叫“富氧水”的高价饮用水,它是以饮用水为基质,加压充入氧气制得。节目中对“富氧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观点一:“富氧水”富含氧分子,活性强、易吸收。喝水后氧气通过胃肠绒毛细胞膜直接进入细胞,能有效补充体内的氧,在细胞内分解各种营养物质产生能量。观点二:“观点一”违背科学常识,是概念炒作,在“忽悠”消费者。(1)石田教授曾对富氧水的效果进行研究。他以10名学生为对象,让学生在不同时间分别饮用350毫升普通水和富氧水,但不告诉学生喝的是哪一种水。学生喝完水后被要求运动15分钟,然后由研究人员测试并比较反映他们心率和耐力等生理指标,结果无明显差异。石田教授研究的主要方法属于: 。(选填“查阅资料”、“建立模型”或“对比实验”)(2)人应该是由 系统吸收氧气。右表是人在呼吸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比较。平静状态下,如果一个人每次吸入与呼出时的气体都是500毫升,氧气的密度为1.4克/升,根据表中信息,可求得呼吸1次人体可吸收氧气 毫克。因此呼吸1分钟(16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28瓶500毫升富氧水中的溶氧量。(3)依据(1)(2)的分析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支持哪种观点?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28、(6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的空间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月宫一号”取得圆满成功,志愿者封闭生存370天出舱。“月宫一号”是基于生态系统原理将生物技术与工程控制技术有机结合,构建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如氧气、水和食物,可以在系统内循环再生,为人类提供类似地球生态环境的生命保障。(1)“月宫一号”系统内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 。(2)植物不可食用部分、人的粪便和排泄物、生活垃圾等被腐生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从而维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腐生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3)假设“月宫一号”中携带的微生物中有硝化细菌,该细菌能氧化氨,并利用此氧化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你认为硝化细菌应该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 。29、(6分)过氧化氢溶液保存时,会因缓慢分解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下降。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它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明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向分液漏斗中加入10克过氧化氢溶液,待反应结束后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求得产生氧气质量为0.32克。(2H2O2二氧化锰2H2O+O2↑)(1)实验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小明考虑到,在实验过程中,一产生气泡马上收集气体,会使收集到的氧气中混有空气,则测定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30、(6分)如图甲是清代的手持消防水枪,它在消防灭火中发挥过一定作用,其部分结构如图乙:枪身由内外两个套简组成,外简底部是进水口,内简顶端是喷水口、底部有活塞。使用时将进水口浸没在水中,先向上提内筒吸水,再向下压内筒喷水,如此反复。[原理分析]使用消防水枪吸水时,主要是利用了 。[方案设计]如图丙和丁是小丽设计的消防水枪进水口的两种结构,合理的是 。[尝试实践]为了解消防水枪的使用效果,小丽和小科仿制了消防水枪并进行演示,用30秒将20千克水喷到15米高处,求他们对水做功的功率。31、(8分)为研究“不同物质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质量变化”,某科学兴趣小组将 10.00 克下列物质分别盛放于相同的烧杯中,将它们敞口放置在恒温实验室。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中物质减小的质量情况见下表。放置时间(小时) 烧杯中物质减小的质量(克)水 饱和氯化钠溶液 饱和硝酸钾溶液 7.3%的稀盐酸24 1.85 0.61 0.72 1.3548 3.70 ? 1.44 2.80(1)表格中“?”的值是 克;(2)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相比较,敞口放置 24 小时的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分析上表中水、饱和硝酸钾溶液和稀盐酸敞口放置后的质量减小程度随时间变化不一样,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小丽进行了下列操作:取敞口放置时间48小时的稀盐酸5.00 克于锥形瓶中,滴入两滴指示剂,用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了5.50克氢氧化钠溶液。通过计算,确定敞口放置48小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并对变化的原因作出解释。32、(9分)自然界中有许多“电鱼”,它们身体中的发电器官能产生电。研究表明,某电鱼在水中放电时(图1),身体AB段可看成电源和电阻(R1)两部分串联而成,其余部分和水的电阻为R2,它们共同构成闭合电路,简化电路如图2所示。电鱼放电时的电压(即电源电压)为U,电阻R1=1.0×104欧。为获得U的大小,研究人员通过在水里加入氯化钠来改变R2,得到A、B两点间电压UAB和电路中电流I的关系,如图3所示。电鱼每次放电电压视为相同,电鱼电阻不变。(1)向水里加入氯化钠,目的是 (填“增大”或“减小”)电阻R2。(2)求电鱼放电时电压U的大小。(3)当R2=1.0×104欧,求电鱼放电时R2的电功率P2。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江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模拟试卷(7)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2 N-14 Cl-35.5 Na-23 Mn-55本卷g取10N/kg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在智能手环中装上计步APP,只要把手环带在手上,就能显示出相应时间内运动的总步数。手环是如何计步的呢?小科认为:可能是手环中有感受水平位置变化的传感器,只要水平位置发生变化,计步器就能自动计数。小科提出这种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收集证据 D.做出解释解析:科学探究包括收集证据、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评价等。题干中涉及“可能是手环中有感受水平位置变化的传感器,只要水平位置发生变化,计步器就能自动计数。”提出这种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建立假设。故B符合题意。答案:B2、下列关于植物开花、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取决于花的雌蕊中子房的数量B. 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C. 形成果实和种子前必须完成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D. 受精之后,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解析:A、种子是由子房内的胚珠发育而来,植物体的一个果实中含有种子的多少取决于一个子房中胚珠的数目的多少.故A错误;B、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B正确;C、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故C正确;D、受精之后,受精卵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整个子房发育成果实,D正确;故A符合题意。答案:A3、为了研究蚂蚁对金合欢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并得到了下表所示的实验结果,请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表明,蚂蚁能促进合欢幼苗的生长 B.该实验的对照组是②号,实验组是①号C.实验表明,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该实验不需要控制金合欢幼苗的健康程度一样解析:A. 从表中信息可知,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存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因此实验表明:蚂蚁能促进合欢幼苗的生长,A正确。B. 从表格中看出,①②两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蚂蚁,其它条件都相同,①号没有蚂蚁栖居的金合欢,起对照作用,B错误。C. 从实验中不能看出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错误。D.对照实验要控制变量,所以该实验需要控制金合欢幼苗的健康程度一样,D错误。故A符合题意。答案:A4、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 H72O5N4Mg,推测叶绿素中的( )A.镁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B.氮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C.氧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D.氢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从空气中吸收的解析:A、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肯定不包括镁元素,故A错误;B、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肯定不包括镁元素,故B错误;C、叶绿素中的氧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故C正确;D、植物蒸腾作用是水分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肯定不包括氢元素,故D错误。故C符合题意。答案:C5、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成本低、效率高的催化剂,使水发生反应获得氢能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C.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最不发生改变解析: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正确;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而不是氢原子或氧原子;B不正确;C.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C正确;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最不发生改变,D正确,故B符合题意。答案:B6、小明用显微镜做“观察植物细胞”实验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发现目镜上有污点,用自带的餐巾纸擦拭镜头B. 用左眼观察物像时,闭上右眼,以防干扰C. 为看清物像,先调节细准焦螺旋,再调节粗准焦螺旋D. 观察物像时,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再用高倍物镜观察解析:A.发现目镜上有污点,不能用自带的餐巾纸擦拭镜头。因为餐巾纸比较粗糙,容易刮伤镜头表面的镀膜,影响镜头的光学性能和清晰度。正确的做法是用擦镜纸轻轻向一个方向擦拭,或由中心向外旋转式轻轻擦拭,如果只是清除镜片上的灰尘,只需用吹风球吹去即可,故A错误;B.用显微镜观察时,应两眼同时睁开,用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画图及记录。如果闭上右眼,容易造成左眼疲劳,同时也不利于边观察边记录等操作,故B错误。C.为看清物像,应先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或上升找到大致清晰的物像,然后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若先调节细准焦螺旋,可能难以快速找到清晰的物像,因为细准焦螺旋调节范围较小,主要用于微调,故C错误。D.观察物像时,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再用高倍物镜观察。低倍物镜视野较大,容易找到观察目标,确定目标位置后,再换用高倍物镜进行观察,可以更清晰地观察细胞的细节结构。如果直接用高倍物镜观察,由于视野较小,可能很难找到要观察的细胞,故D正确。故D符合题意。答案:D7、绿斑爬岩鳅(如图)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珍稀鱼类,其生殖方式最可能为(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 C.体外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解析:在生殖季节,雌鱼和雄鱼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鱼类的生殖方式为卵生,体外受精。绿斑爬岩鳅属于鱼类,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卵生。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答案:C(第7题图) (第8题图)8、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的机翼横截面的大致形状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涉及的原理与机翼获得升力的原理相同的是( )A. 对着漏斗尖嘴向下吹气 B. 用嘴吸牛奶,牛奶盒变瘪了C. 加热空气,热气球上升 D. 覆杯实验中,放手后硬纸片不会掉下解析: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应用了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小的原理。A.当沿漏斗管口用力吹气时,乒乓球上面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变小,而球下方的压强仍是大气压,大于球上方的压强,故乒乓球不会掉下去,故A符合题意;B.吸牛奶的过程中不仅吸了牛奶同时吸出了空气,故牛奶盒外部的空气对牛奶盒有一个向里的力,使牛奶盒变形,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B不合题意;C.热气球升空利用的是空气浮力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故C不合题意;D.纸片托水的“覆杯实验”,纸片托水正是因为大气压托起了纸片,能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故D不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答案:A9、小丽为确认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剪取金属片打磨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检验,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A.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反应B.铁、铝有不同的物理性质C.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D.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析:铝比锌活泼,锌比铁活泼;把金属放入氯化锌溶液中,如果金属表面析出固体,说明金属是铝,反之则是铁;把金属放入氯化亚铁溶液中,如果金属表面析出固体,说明金属是铝,反之则是铁,因此这样设计的依据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D符合题意。答案:D10、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核桃相接触部位受到的压强相等B.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C.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D.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A.两个核桃被手握紧时,受力面积大小相同,受力大小也相同,所以两核桃相接触部位受到的压强相等,但两个核桃壳接触处随压力的能力不同,所以其中一个碎了另一个没有碎;A正确;B.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B不正确;C.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不过有些形变较小不足以使之破碎,所以C不正确;D.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而不是一对平衡力,D不正确。故A符合题意。答案:A11、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①纬线c是南回归线 ②当直射点在纬线b时,杭州市昼夜平分③当直射点在①时,宁波市的节气是夏至; ④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解析:由图示可知,a线表示北回归线,b表示赤道,c表示南回归线,而①应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叙述①至④中,①纬线c为南回归线,正确,②直射点在纬线b(赤道)时,北半球的杭州恰好是春分或秋分日,昼夜平分,正确;③直射点位于①点(a纬线、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宁波是夏至日,正确;④直射点在纬线a、c间(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移动,原因是地球的公转,不正确,故A符合题意。答案:A(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12、如图所示,取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选择一团可燃物置于筒内,压下活塞。为了可燃物更易燃烧,关于所选可燃物的着火点及对活塞的操作正确的是( )A.着火点低,缓慢下压 B.着火点高,缓慢下压C.着火点低,快速下压 D.着火点高,快速下压解析: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对筒内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筒内气体的内能,使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可燃物就燃烧起来。为了使可燃物燃烧,则可燃物的着火点要低一些,这样可以在更低的温度下被点燃,且要迅速下压活塞,从而提高里面的温度,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C符合题意。答案:C13、小明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中,观察到如图所示的血液流动情况。对于该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最好选择颜色深的部位观察 B.必须在高倍镜下才能看到血液流动情况C.可根据血液颜色的深浅分辨动、静脉 D.图中的三种血管中,③为静脉解析:A .小鱼尾鳍内含有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选择小鱼尾鳍含色素少,便于透光,有利于观察,故 A 错误。B .正常情况下,使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因为显微镜的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更有利于观察其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故 B 错误。C .小鱼尾鳍内的血管为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不能根据血液颜色的深浅分辨动、静脉,而是根据小动脉和小静脉内血流动的方向进行判断,故 C 错误。D .图示②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判断的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①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③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故 D 正确。故D符合题意。答案:D14、小浔利用如图中装置进行“硫燃烧”实验,探究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下列错误的是( )A.实验开始时先点燃酒精灯①,然后用气卿鼓入空气,再点燃酒精灯②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Na2SO3和H2OC.该实验装置的优点之一是在同一装置中可以观察两个不同的实验现象D.实验中可以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钾溶液解析:A、 实验开始时鼓入空气,再点燃酒精灯② ,然后再点燃酒精灯①,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 C、 该实验装置是在同一装置中可以观察两个不同的实验现象 ,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钾溶液也能吸收二氧化硫,可代替氢氧化钠溶液,不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答案:A(第14题图) (第15题图)15、某同学通过斜面实验认识能量、运动和力的关系(如图,A、B两点等高)。忽略摩擦及空气阻力,小滑块由静止滑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滑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小滑块上升过程中内能不断增加C.小滑块从A点静止滑下,能到达B点 D.小滑块起始位置越高,到达斜面底端速度越大解析:A、忽略摩擦及空气阻力,小滑块运动过程中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B、小滑块上升过程中,因忽略摩擦及空气阻力,小滑块的内能不变,故B错误;C、小滑块在滑动时机械能守恒,A点和B点等高,重力势能相等,所以从A点静止滑下,能到达B点,故C正确;D、小滑块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起点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越大,速度越大,故D正确。故B符合题意。答案:B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绍兴城市环境越来越好,许多河道内放置了水生植物生长的平台——生态浮岛(如图甲)。(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浮岛植物属于 ;(2)图乙表示某河道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写出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 ; (3)图乙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成分外,还应包含生态系统成分是 和 。解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有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分解者(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物质和能量;浮游植物属于生产者;(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循环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减的,所以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 藻类→乙→丁或水草→甲→丁;(3)食物链始于生产者,终于消费者,所以图乙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含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答案:(1) 生产者 (2) 藻类→乙→丁或水草→甲→丁 (3)生产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17、2025年3月21日,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顺利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及舱外辅助设施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1)如果在空间站内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完成的是( )A.用托盘天平测量笔的质量 B.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C.用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宽度(2)航天员在空间站,通过太空自行车等来锻炼肌肉功能。下图中属于人体的肌肉组织的是( )(3)航天员用餐后,需要消化器官协同工作,以下属于消化器官的是( )A.肾 B.肺 C.肠 D.心脏(4)航天员从地球到达太空过程中,其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1)如果在空间站内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完成的是:用托盘天平测量笔的质量;(2)肌肉组织:由细长的肌细胞组成,D是人体的肌肉组织;(3)航天员用餐后,需要消化器官协同工作,肠属于消化器官。故C符合题意。()4质量不会随位置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答案:(1)A (2)D (3)C (4)不变18、家庭医药箱里有一瓶标签缺损的医用双氧水,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小宁设计了如图实验:在试管中放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然后用注射器注入10mL该医用双氧水,直到试管中不再有气泡产生,通过测量量筒中水的体积就可以大致计算出双氧水质量分数。(1)实验中用排水法测量氧气的体积是因为氧气具有 的性质;(2)若俯视读得量筒中水的体积,则测得的双氧水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1)实验中用排水法测量氧气的体积是因为氧气具有不易溶于水的性质;(2)根据“俯视大仰视小”的规律可知,若俯视读得量筒中水的体积,读出的示数偏大,而实际得到水的体积偏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可知,双氧水的质量分数偏大。答案:(1)不易溶于水 (2)偏大19、自然正在向人类发出“警报”。【材料】2020年2月9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西摩岛测得高达20.75℃的气温,再次刷新了南极大陆气象观测记录温度的最高值。【材料二】2020年2月底,南极地区又有新消息:气候变化引起南极地区藻类大量繁殖,导致出现了“红雪”、“绿雪”现象,而且雪地表面颜色的改变进一步加速了积雪的熔化。【材料三】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以前在海拔5000m以上植物很难生存。但研究人员发现,近年来珠穆朗玛峰附近,海拔5000m至5500m范围内的植被显著增加。(1)材料二中,积雪加速熔化的主要原因是:物体表面颜色越深,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判断,_______是植物得以生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填字母)A.海拔 B.纬度 C.温度解析:(1)材料二中有关于积雪加速熔化的信息“ 气候变化引起南极地区藻类大量繁殖,导致出现了“红雪”、“绿雪”现象,而且雪地表面颜色的改变进一步加速了积雪的熔化 ”,所以可推知,积 雪加速熔化的主要原因是:物体表面颜色越深 ,吸收太阳辐射本领越强;(2)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有关于气温的描述,材料二、三都有描述原本并不适合植物生长的区域都有植被的增加,两者联系可知这是由于温度的升高出现的一些变化,说明温度是植物得以生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答案:(1)吸收太阳辐射本领越强 (2)C(第19题图) (第20题图) (第21题图)20、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试管编号pH 试管Ⅰ8 试管Ⅱ8 试管Ⅲ7温度 60℃ 40℃ 40℃淀粉酶 1mL 1mL 1mL淀粉 1mL 1mL 1mL(1)中性和碱性环境下,该淀粉酶的活性更强的是在 环境下。(2)一个小时后,向三只试管中滴入碘液,其中呈蓝色的试管 。(3)试分析试管Ⅰ上中淀粉的含量不变的原因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该淀粉酶的活性更强的是在碱性环境下;(2)一个小时后,向三只试管中滴入碘液,其中呈蓝色的试管Ⅰ、Ⅲ;(3)试分析试管Ⅰ上中淀粉的含量不变的原因:该淀粉酶在高温下已失去活性。答案:(1)碱性(2)Ⅰ、Ⅲ(3)该淀粉酶在高温下已失去活性21、有些汽车安装了安全气囊,气囊中装有“叠氮化钠”(NaN3)等固体粉末。一旦汽车发生强烈的意外碰撞,传感器将激活特定的电路放电,叠氮化钠迅速分解生成钠并放出氮气(N2),使安全气囊打开,起到保护作用。此后气体通过气囊上的小孔迅速消散,气囊收缩。(1)写出叠氮化钠在放电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安全气囊中选用叠氮化钠的理由: 。解析:(1) 叠氮化钠在放电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NaN32Na+3N2↑;(2)安全气囊中选用叠氮化钠的理由是:氮气稳定,不容易燃烧。答案:(1)2NaN32Na+3N2↑ (2)氮气化学性质稳定22、为研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有无铁芯的关系”,小科设计了如图1电路:(1)强弱判断:通电螺线管吸引大头针数量越多,表示其磁性越 ;(2)具体操作:①将无铁芯的螺线管接入电路,把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下端,闭合开关S,发现螺线管吸引大头针数量较少;②断开开关S,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将变阻器滑片P稍向上移,闭合开关S,发现螺线管吸引大头针数量较多。①上述实验,没有进行多次实验,且存在的错误是 ;②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本实验用吸引大头针数量反映磁性强弱;图2所示实验采用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有 。解析:(1)实验中通过通电线圈吸引大头针数目的多少来反映通电线圈磁性的强弱,通电线圈能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越多,线圈的磁性越强;(2)①本实验为研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有无铁芯的关系”,上述实验,没有进行多次实验,实验中,没有插入铁芯时把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下端,插入铁芯后将变阻器滑片P稍向上移,导致两次的电流不同,即没有控制电流大小相同,这是错误的;②为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实验时采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多少来确定,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转换法,A.用木块移动距离反映钢球的动能大小,也采用了转换法,故A正确;B.海绵的形变程度越大,表示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也采用了转换法,故B正确;C.用黄豆和芝麻混合后量筒读数变小反映分子间存在间隙,不是转换法,而是类比法,故C错误;故AB符合题意。答案:(1)强 (2)① 没有控制电流大小相同 ② AB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23、近期,中国团队成功将基因编辑猪脏移植给脑死亡人类受体获得成功。于是,小明与同学一起对胆汁对脂肪的乳作作用进行了探究:(1)实验材料的选择:根据胆汁的作用,实验材料应选择______,并取4ml,分装在甲、乙两个试管中;A.淀粉糊 B.蛋清 C.植物油(2)要验证胆汁的消化作用,在甲试管中加入2ml胆汁,在乙试管中加入______进行对照;(3)震荡两支试管后,将它们同时放在______℃的温水中保温约20-30分钟;(4)实验结果及分析:甲、乙试管中物质发生的变化不变,此结果说明 。解析:(1)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可以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所给选项中植物油中含有脂肪,故实验材料应选择C;(2)取甲、乙两支试管,都加入植物油,其中甲试管中加入2ml胆汁,乙试管中加入2ml清水;(3)震荡两支试管后,将它们同时放在37℃的温水中保温约20-30分钟.因为在此温度下胆汁的乳化作用最强;(4)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可以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因此甲试管中物质发生的变化是植物油消失了,乙试管中物质不变,此结果说明: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答案:(1)C (2)2ml清水 (3)37 (4)植物油消失了 胆汁可以乳化脂肪24、在东京奥运会女子铅球决赛中,中国名将巩立姣投出20米58的个人最佳成绩强势夺冠,展现了“中国力量”,这位老将坚持四届奥运会集齐金银铜牌。某同学参加校运动会铅球项目,想在运动会中获得更好的成绩,经过思考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铅球投掷距离可能跟铅球的抛出速度有关猜想二:铅球投掷距离可能跟铅球的抛出角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选取了质量为4kg的铅球以及卷尺等其他器材,在同一水平地面上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1)铅球的体积为0.57dm3,由于计算出铅球的密度 铅的实际密度(ρ铅=11.3g/cm3),可以判断这个铅球不是用纯铅制成的。(2)比较序号为1、4、7实验的实验数据,可知他的猜想 正确的。(3)他还观察了其他同学的投掷情况,发现个子较高的同学明显要比个子较矮的同学投掷得更远一些。因此,他认为铅球抛出点的 也可能会影响投掷距离。(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同学总结出投掷铅球取得好成绩的规律是 。解析:(1)ρ=m/V=4kg/0.57×10-6m3=7.02×103kg/m3,明显小于铅的密度,故不是纯铅制成的。(2)比较序号为1、4、7实验的实验数据,同一铅球抛出速度相同,但抛出的角度不同,结构抛掷距离不同,说是有猜想二是正确的;(3)个子较高的同学明显要比个子较矮的同学投掷得更远一些,说明铅球抛出点的高度也可能会影响投掷距离;(4)投掷铅球取得好成绩的规律是:出手速度要快、出手高度尽量高些、出手角度大约为45°左右;另外还需要动手流畅等。答案:(1)不是 (2) 二 (3)高度(4)出手速度要快、出手高度尽量高些、出手角度大约为45°左右(合理均可)25、实验室常用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请回答:(1)①图1是两种气体发生装置,各有优缺点。选择其中一种并说明所选装置的优点: 。②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时,将右侧导管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观察到 ,说明气密性良好。(2)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装入药品,反应产生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验满时,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小木条熄灭。从燃烧条件看,小木条熄灭是由于 。(3)在收集二氧化碳过程中,某同学进一步探究了集气瓶内氧气体积分数对瓶口小木条燃烧情况的影响。多次实验后发现氧气体积分数降到8%左右时小木条熄灭。其中一组实验数据如图2,在该实验条件下,要使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达到90%,需在小木条熄灭后,再收集 秒。解析:(1)①A装置的优点是装置简单,操作简便,B装置使用了长颈漏斗,便于添加液体药品,则B装置的优点是便于添加液体药品;②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时,将右侧导管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试管中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手移走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2),验满时,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小木条熄灭,原因是缺少助燃剂氧气 ;(3)由图可知,100秒时氧气体积分数降到8%左右时小木条熄灭,300秒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达到90%,则需在小木条熄灭后,再收集:300秒-100秒=200秒。答案:(1)装置B便于随时添加药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手移走后,导管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2)缺少助燃剂氧气 (3)20026、明乘电梯时,发现电梯超载会自动报警。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用杯中水量调节压敏电阻受到力的大小,压敏电阻的电流与受到压力大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1)图片中R0的作用是 。(2)分析图乙I—F图象可知:压敏电阻Rx受到的压力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Rx的阻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电铃响,实现自动报警。(3)某电梯超载报警的Rx—F图象如图丙所示,空载时电梯厢对Rx的压力F1等于电梯厢的重力,当压力F2=1×104N时,电梯报警,则此电梯限载 人。(设每人质量约为50kg)(4)下列与此实验研究方法相同的是_________。A.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时,控制导体电阻不变B.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C.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表示它的磁性强弱D.2个5Ω的电阻串联,相当于1个10Ω的电阻解析:(1)图片中R0的作用是保护电路。(2)分析图乙I—F图象可知:压敏电阻Rx受到的压力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Rx的阻值变小;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触点K与B接触,电铃响,实现自动报警。(3)根据图丙可知,电梯的自重G电梯=4000N;当电梯超载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F2=1×104N,根据F2=G电梯+nG人得到:1×104N=4000N+n×(50kg×10N/kg),解得:n=12。 (4)A.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时,控制导体电阻不变,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故A不合题意;B.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使用了模型法,故B不合题意;C.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表示它的磁性强弱,使用了转换法,故C符合题意;D.2个5Ω的电阻串联,相当于1个10Ω的电阻,使用了等效替代法,故D不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答案:(1)保护电路 (2)变小; (3)12 (4)C27、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种叫“富氧水”的高价饮用水,它是以饮用水为基质,加压充入氧气制得。节目中对“富氧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观点一:“富氧水”富含氧分子,活性强、易吸收。喝水后氧气通过胃肠绒毛细胞膜直接进入细胞,能有效补充体内的氧,在细胞内分解各种营养物质产生能量。观点二:“观点一”违背科学常识,是概念炒作,在“忽悠”消费者。(1)石田教授曾对富氧水的效果进行研究。他以10名学生为对象,让学生在不同时间分别饮用350毫升普通水和富氧水,但不告诉学生喝的是哪一种水。学生喝完水后被要求运动15分钟,然后由研究人员测试并比较反映他们心率和耐力等生理指标,结果无明显差异。石田教授研究的主要方法属于: 。(选填“查阅资料”、“建立模型”或“对比实验”)(2)人应该是由 系统吸收氧气。右表是人在呼吸时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比较。平静状态下,如果一个人每次吸入与呼出时的气体都是500毫升,氧气的密度为1.4克/升,根据表中信息,可求得呼吸1次人体可吸收氧气 毫克。因此呼吸1分钟(16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28瓶500毫升富氧水中的溶氧量。(3)依据(1)(2)的分析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你支持哪种观点? 。解析:(1)把“富氧水”和普通水的效果作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该研究方法属于对比实验。(2)人应该由呼吸系统吸收氧气,呼吸一次人体可吸收氧气=500mL×10-3L/mL×(21%-16%)×1.4g/L=0.035g=35mg;因此呼吸1分钟(16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28瓶500mL富氧水中的溶氧量。(3)根据(1)“富氧水”和普通水效果相同;(2)呼吸1分钟(16次)人体吸收的氧气相当于28瓶500mL富氧水中的溶氧量,可判断观点二正确。答案:(1)对比实验 (2)呼吸;35 (3)观点二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28、(6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的空间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月宫一号”取得圆满成功,志愿者封闭生存370天出舱。“月宫一号”是基于生态系统原理将生物技术与工程控制技术有机结合,构建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如氧气、水和食物,可以在系统内循环再生,为人类提供类似地球生态环境的生命保障。(1)“月宫一号”系统内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 。(2)植物不可食用部分、人的粪便和排泄物、生活垃圾等被腐生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从而维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腐生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3)假设“月宫一号”中携带的微生物中有硝化细菌,该细菌能氧化氨,并利用此氧化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你认为硝化细菌应该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 。解析:(1)生态系统中能量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所有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利用太阳能,所以说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2)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的有机物分解为较为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属于分解者。(3)硝化细菌能利用氧化氨释放的能量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给自己利用,不依赖现成的有机物属于生产者。答案:(1)太阳能 (2)分解者 (3)生产者29、(6分)过氧化氢溶液保存时,会因缓慢分解导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下降。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它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明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向分液漏斗中加入10克过氧化氢溶液,待反应结束后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求得产生氧气质量为0.32克。(2H2O2二氧化锰2H2O+O2↑)(1)实验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3)小明考虑到,在实验过程中,一产生气泡马上收集气体,会使收集到的氧气中混有空气,则测定的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解析:(1)实验中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作用是催化作用。(2)设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为x;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二氧化锰2H2O+O2↑中2H2O2与O2质量关系,68/32=x/0.32g, 解得:x=0.68g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6.8%;(3)由于进入的氧气和排出的水的体积相等,所以在实验过程中,一产生气泡马上收集气体,不会对结果产生影响。答案 :(1)催化作用;(2)6.8% (3)无影响。30、(6分)如图甲是清代的手持消防水枪,它在消防灭火中发挥过一定作用,其部分结构如图乙:枪身由内外两个套简组成,外简底部是进水口,内简顶端是喷水口、底部有活塞。使用时将进水口浸没在水中,先向上提内筒吸水,再向下压内筒喷水,如此反复。[原理分析]使用消防水枪吸水时,主要是利用了 。[方案设计]如图丙和丁是小丽设计的消防水枪进水口的两种结构,合理的是 。[尝试实践]为了解消防水枪的使用效果,小丽和小科仿制了消防水枪并进行演示,用30秒将20千克水喷到15米高处,求他们对水做功的功率。解析:[原理分析]消防水枪使用时,将进水口浸没在水中,先向上提内筒使筒内产生低压,然后大气压将水压入筒内,再向下压内筒喷水,所以其吸水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方案分析]方案丙比较合理,因为将进水口浸入水中,先向上提内筒吸水,此时阀门应打开,再向下压内筒喷水,阀门应关闭,同消防水枪的结构看,丙符合要求,而丁图中内筒吸水时阀门会关闭,喷水时阀门会打开。(3)[尝试实践]G=mg=20kg×10N/kg=200N,W=Gh=200N×15m=3000J;P=W/t=3000J/30s=100W。答案:(1)大气压 (2)内筒吸水时阀门应打开,向直压内筒喷水时阀门应关闭,故丙图更合理。(3)100W31、(8分)为研究“不同物质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质量变化”,某科学兴趣小组将 10.00 克下列物质分别盛放于相同的烧杯中,将它们敞口放置在恒温实验室。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中物质减小的质量情况见下表。放置时间(小时) 烧杯中物质减小的质量(克)水 饱和氯化钠溶液 饱和硝酸钾溶液 7.3%的稀盐酸24 1.85 0.61 0.72 1.3548 3.70 ? 1.44 2.80(1)表格中“?”的值是 克;(2)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相比较,敞口放置 24 小时的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分析上表中水、饱和硝酸钾溶液和稀盐酸敞口放置后的质量减小程度随时间变化不一样,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在敞口容器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小丽进行了下列操作:取敞口放置时间48小时的稀盐酸5.00 克于锥形瓶中,滴入两滴指示剂,用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了5.50克氢氧化钠溶液。通过计算,确定敞口放置48小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是“变大”、“变小”还是“不变”?并对变化的原因作出解释。解析:(1)因为时间是24小时的2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挥发出来水的质量也应该是0.61的2倍,故溶液质量为1.22。(2)因为是恒温放置,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变,敞口放置24小时的硝酸钾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3)设敞口放置48小时的5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根据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中NaOH与HCl质量关系,40/5.5g×8%=36.5/x得x=0.4015g;敞口放置48小时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0.4015g/5g×100% =8.03%>7.3%,即挥发的水占水总质量的百分比大于挥发的HCl占HCl总质量的百分比。答案:(1)1.22;(2)不变;(3)变大;挥发的水占水总质量的百分比大于挥发的HCl占HCl总质量的百分比。32、(9分)自然界中有许多“电鱼”,它们身体中的发电器官能产生电。研究表明,某电鱼在水中放电时(图1),身体AB段可看成电源和电阻(R1)两部分串联而成,其余部分和水的电阻为R2,它们共同构成闭合电路,简化电路如图2所示。电鱼放电时的电压(即电源电压)为U,电阻R1=1.0×104欧。为获得U的大小,研究人员通过在水里加入氯化钠来改变R2,得到A、B两点间电压UAB和电路中电流I的关系,如图3所示。电鱼每次放电电压视为相同,电鱼电阻不变。(1)向水里加入氯化钠,目的是 (填“增大”或“减小”)电阻R2。(2)求电鱼放电时电压U的大小。(3)当R2=1.0×104欧,求电鱼放电时R2的电功率P2。解析:(1)向水里加入氯化钠增加了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向水里加入氯化钠,目的是减小电阻R2。(2)与(3)当电流为0.05A时,UAB=1.5V;U=5×10-5A×R1+1.5V①,当电流为0.20A时,UAB=0.5VU=1.5×10-4A×R1+0.5V②,由①②得U=2V, R1=10000Ω,(3)P2=I2R2=(10-4A)2×1.0×104Ω=10-4W。解析:(1)减小 (2)2V (3)10-4W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模拟试卷7(学生版).doc 浙江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模拟试卷7(教师版).doc 浙江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模拟试卷7(答题卷)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