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江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模拟试卷(8)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智能”衣服,以帮助残疾儿童“说话”。这些儿童穿上由特殊电子布料连接上语言合成器所制成的背心,只要轻拍接触感应式材料,就能让人明白他们的意思。这种材料具有以下特点:①可以用水清洗,②可以揉成一团,③可以包裹东西,④可以大量生产且廉价,这些特点中能在实验室里通过科学探究来测试的有( )A.只有①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④④解析:由题意, “智能”衣服由特殊电子布料连接上语言合成器所制成的背心 ,说明衣服里面含有金属丝,还有特殊的材料,而金属具有延展性,因此可以揉成一团,可以包裹东西,衣服可以清洗,故①②③正确;特殊材料制成说明价格比较昂贵,故④错误。故C符合题意。答案:C2、下列模型(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能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是( )A. B. C. D.解析:根据化学式CO可知, 1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与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可以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是。答案:C3、某废旧干电池内有二氧化锰、炭黑、氯化锌、氯化铵等物质。某实验小组回收并利用其中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氧气。下列实验操作和装置中,错误的是( )解析: A.在溶解时,应该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从而加快溶解,故A正确不合题意;B.在过滤操作中,应该用玻璃棒引流,而不能直接将液体倒入漏斗中,故B错误符合题意;C.装药品时,应该用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再将试管竖立起来,故C正确不合题意;D.制取氧气时,将二氧化锰装入试管,用分液漏斗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试管中进行反应,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答案:B4、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B. 稻田定期排水可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避免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烂根C. 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目的是为乳酸菌发酵营造无氧环境D. 栽花或种庄稼要及时松土,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强度解析:A、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水果、蔬菜细胞的呼吸作用最微弱,消耗的有机物最少,正确;B、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部会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的毒害作用,而使根系变黑、腐烂,正确;C、乳酸菌是厌氧菌,分解有机物是不需要氧气的,因此泡菜坛要加盖并用一圈水来封口,以避免外界空气的进入,否则,如果有空气进入,就会抑制乳酸菌的发酵,正确;D、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错误;故D符合题意。答案:D5、关于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2∶1解析:AB.根据化学式 C6H8O6 可知,维生素C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正确;C.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12×6):(1×8):(16×6)=72:8:96,故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故C错误;D.根据维生素C的化学式可知,1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6:8:6=3:4:3,故D错误;故B符合题意。答案:B6、下列都是教材中的实验,其中为了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图甲:手帕摩擦塑料丝后,塑料丝散开B.图乙:缝衣针与磁铁摩擦后,有了磁性C.图丙:加热后,水蒸气把木塞冲出试管D.图丁:迅速下压括塞后,浸过乙醚的棉花燃烧解析:A、图甲:手帕摩擦塑料丝后,塑料丝散开,说明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故A错误;B、图乙:缝衣针与磁铁摩擦后有了磁性,说明缝衣针被磁化,故B错误;C、图丙:加热后,水蒸气把木塞冲出试管,说明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C错误;D、图丁:把活塞迅速地压下去,浸过乙醚的棉花会燃烧,这是因为压缩筒内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了乙醚的着火点,棉花才燃烧起来,故D正确。故D符合题意。答案:D7、下面措施中,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的是( )A. 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生死菜青虫B. 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C. 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D. 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有毒的藻类死亡解析: A在菜地中喷洒农药只有少量附着或被吸收,其余绝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经过地表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和渗入地表水形成污染;B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种类减少;C在农田间放一定量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冲之间的通讯,是雄虫无法判断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这样也能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对环境没有污染,因此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D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一般情况下工业废水也可以引发赤潮,如果工业废水能让有毒藻类死亡的话,同样对海洋中其它生物也是一种毒害,当然对保护生态环境不利了;故C符合题意。答案:C8、珠鳍爬岩鳅(如图)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珍稀鱼类,其生殖方式最可能为(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 C.体外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解析:在生殖季节,雌鱼和雄鱼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鱼类的生殖方式为卵生,体外受精。珠鳍爬岩鳅属于鱼类,生殖方式是体外受精、卵生。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答案:C9、“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结构决定性质”是重要的科学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的肺中有很多肺泡,因此有利于气体交换B.水和双氧水组成元素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同C.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因此能维持一定的形状D.盐酸和硫酸稀溶液都含有H+,因此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解析:A、人体通过肺与外界交换,人体的肺中有很多肺泡,因此有利于气体交换,故A正确;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是由分子决定的,水和双氧水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分子组成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相同,故B错误;C、细胞壁起到保护、支持作用,能够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因此能维持一定的形状,故C正确;D、酸可使石蕊变红,盐酸和硫酸稀溶液都含有H+,因此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D正确;故B符合题意。答案:B10、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观察和研究无法穷尽所有事实,因此通过归纳得出的结论常会出错。下列归纳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结论A 植物由细胞构成;动物由细胞构成 生物都由细胞构成B 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 碳酸盐都能与盐酸反应C 海波有熔点;钨有烧点 固体都有熔点D 火星上有大气;木星上有大气 行星上都有大气解析:A植物由细胞构成;动物由细胞构成,但不一定全部特征都由细胞构成,如病毒就没有细胞结构,故A不正确;B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碳酸盐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复分解反应条件,故B正确;C海波有熔点;钨有烧点,只能说明晶体有固定熔点,但固体还包括非晶体,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故C不正确;D火星上有大气;木星上有大气,但不能说明行星都有大气,如水星就没有大气,故D不正确,所以B符合题意。答案:B11、如图是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杠杆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AB= 3BO,配重的重力为120牛。重力为500牛的健身者通过细绳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F的拉力为F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85牛。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60牛。已知F1 : F2=2:3,杠杆AB和细绳的质量及所有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牛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60牛B.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90牛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20牛C.健身者在B点施加400牛竖直向下的拉力时,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35牛D.配重刚好被匀速拉起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540牛解析:当配重在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时,它受到的绳子的拉力F为:F=G-FN; 因为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承担物重, 因此杠杆A点受到的拉力:FA=2F+G动=2×(G-FN)+G动;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到:FA×OA=FB×OB;即[2×(G-FN)+G动]×OA=FB×OB, 因为:AB=3BO; 所以:AO=2BO; 那么[2×(G-FN)+G动]×2=FB×1,即FB=4×(G-FN)+2G动; 当压力为85N时,F1=4×(120N-85N)+2G动; 当压力为60N时,F2=4×(120N-60N)+2G动; 因为:F1:F2=2:3; 所以:[4×(120N-85N)+2G动]/[4×(120N-60N)+2G动]=2:3; 解得:G动=30N; A.当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N时,B点向下的拉力为:FB=4×(G-FN)+2G动=FB=4×(120N-50N)+2×30N=340N,故A错误; B.当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90N时,B点向下的拉力为:FB=4×(G-FN)+2G动=FB=4×(120N-90N)+2×30N=180N,故B错误; C.健身者在B点施加400N竖直向下的拉力时, 根据FB=4×(G-FN)+2G动得到:400N=4×(120N-FN)+2×30N; 解得:FN=35N,故C正确; D.配重刚好被拉起,即它对地面的压力为0,根据FB=4×(G-FN)+2G动得到:FB=4×(120N-0N)+2×30N=540N>500N; 因为人的最大拉力等于体重500N,因此配重不可能匀速拉起,故D错误。故C符合题意。答案:C(第11題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12、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 , 大烧杯中燃着 2 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B. 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C. 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D. 去掉烧杯中的 1 支蜡烛 , 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解析: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 2 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两支蜡烛由下到上先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A 、实验将观察到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 A 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 、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不明显,移开玻璃片,更有利于二氧化碳下降进入到烧杯中, B 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 、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着火点属于物质的固有属性,不会因为加入二氧化碳而改变, C 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 、去掉烧杯中的 1 支蜡烛,烧杯与蜡烛的位置比集气瓶的位置低,烧杯中的蜡烛会熄灭,也能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的结论, D 选项正确,符合题意。答案:D13、为了探究硝酸钾溶液能否导电,实验步骤如下:①将硝酸钾晶体溶解在盛有自来水的烧杯中;②连接如图电路;③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能否发光。针对该实验目的,下列评价或改进正确的是( )A.实验步骤正确、完整B.应补做硝酸钾晶体能否导电的实验C.应将自来水改为蒸馏水D.应分别补做硝酸钾晶体、蒸馏水能否导电的实验解析:探究硝酸钾溶液能否导电,与硝酸钾晶体无关,因此不需要补做硝酸钾晶体是否导电的实验,故B错误;由于自来水中存在大量的矿物质,因此它本身就具有导电性;为了排除这个因素,应该将自来水换成蒸馏水,故C正确,而A、D错误。故C符合题意。答案:C14、科学家研究发现,某地区重霾污染期间,颗粒物中硫酸盐含量迅速升高.硫酸盐形成的过程中,有一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甲是氧化物C. 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 丙遇到空气中的水会生成硫酸解析: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物、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A说法错误;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是二氧化硫,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乙是二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故C正确;D、丙是三氧化硫,遇到空气中的水会生成硫酸,故D正确。故A符合题意。答案:A15、科学研究中,当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以下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A. 甲: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 B. 乙: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C. 丙: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D. 丁: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解析:A、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保持液体的表面积和液面的空气流动不变,观察温度变化时液体的蒸发快慢,是控制变量法。故A不符合题意;B、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时,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是控制变量法。故B不符合题意;C、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大小关系时,保持电阻大小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值,观察电流如何随电压变化而变化,是控制变量法。故C不符合题意;D、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一个与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代替像,研究像的特点,是等效替代法。故D符合题意。答案:D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将橡皮膜平铺在敞口容器上,并用胶带绑紧。检查气密性后,将吸管的A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端靠近卡纸的M处。外界气压的变化会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变化,从而使吸管绕O点转动,指示气压大小变化。(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容器内气压的影响极小)(1)检查气密性时,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在水中,轻压橡皮膜,如果观察到 ,则气密性不好。(2)小明将该气压计从甲地带到乙地,发现吸管B端的指向从M处变为N处。则甲、乙两地气压较大的是 。解析:(1)检查气密性时,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在水中,轻压橡皮膜,如果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说明容器中封住的气体有冒出现象,即气密性不好。(2)小明将该气压计从甲地带到乙地,发现吸管B端的指向从M处变为N处,即吸管AOB绕O点逆时针转动,说明橡皮膜凹陷,所以可知此时外界大气压强较大,即乙地气压大于甲地气压。答案:(1)有气泡冒出 (2)乙地(第16题图) (第17题图)17、小柯同学看到外公用绿豆自制豆芽时,总要先将绿豆浸泡半天,而且发现某些种皮破损的绿豆种子也能萌发,并且萌发更快(图甲)。结合课本知识,他做了如下实验:将绿豆种子放在培养皿内的棉花上,设置如下四组实验,数天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实验 场所 棉花状态 温度(℃) 数天后的发芽情况甲 黑暗 干燥 23 没有发芽乙 黑暗 潮湿 23 全部发芽丙 光明 干燥 23 没有发芽丁 光明 潮湿 23 全部发芽(1)人们吃的绿豆芽(如图乙)是由绿豆种子中的 发育成的。(2)由表可知,绿豆种子发芽时需要的条件是 。(3)从种子的萌发条件看,种皮破损的绿豆萌发更快,其原因可能是种皮破损更有利于 。解析:(1)乙图中的绿豆芽是茎叶部分,是由种子中的胚轴发育成的;(2)甲乙、丙丁对照可知,有水分时,绿豆能够发芽;乙丁对照可知,光照不是绿豆种子发芽的需要条件;由此可知,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水分;(3)由实验可知,种子萌发需要水分,而种皮破损的种子萌发更快,说明种皮破损的种子更容易吸水。答案:(1)胚轴 (2)(充足的)水分(3)种子吸收水分18、中午,小华和小明赤脚在海边玩耍,站在沙上感觉比站在海水中烫。 晚上他们又来到海边,仔细感受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发现沙子比海水凉。 他们猜想,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于是,小华和小 明各取海水和沙子样品,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1)小明和小华是在探究物体吸收热量的本领与有关,烧杯中的海水和沙子应保持相同的 和物质的种类用质量是相同的;(2)把酒精喷灯放在烧杯中央的目的是为了使杯内物质在相同的时间内 ;(3)热量是一个抽象的物理量,本实验将“物体吸收热量的本领”转化为通过 比较来表现,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解析:(1)海水和沙子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所以小明和小华是在探究物体吸收热量的本领与物质种类有关;为了研究水与沙子比热的大小,实验时,要控制水与沙子的初始温度、质量相等;实验过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2)同一盏酒精灯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是相同的,随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就是相同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不能直接体现出来,需要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升高间接表现;本实验将“物体吸收热量的本领”转化为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来实现,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答案:(1)初温 ; (2)吸收的热量相等;(3)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第18题图) (第19题图)19、小金制作了一个利用电压表测物体重力的小作品,它能在电压表盘上读出所放物体重力的大小,如图。(1)图中,R1、R2的连接方式为 (填:串联或并联)关系;(2)当秤盘不放任何重物时,滑片 P 恰好处于 a 点。闭合开关,当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电压表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段时间后,在秤盘放 2 牛重的钩码时,表盘读数比 2 牛大,换不同重的钩码反复试验,每次读数都不同且大于钩码的重力。产生这一现象是由于 引起的(填字母)。A.R1 短路 B.R1 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解析:(1)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2)电压表测滑片上面部分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可看作开路,所以变阻器R2始终以最大阻值接入电路,则滑片移动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当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滑片向下移,滑片上面部分电阻丝的电阻增大,但是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根据U=IR可知,滑片上面部分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增大;(2)一段时间后,电压表表盘的读数比标注的值要大,且换不同重的钩码反复试验,每次读数都不同;因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有示数(且物重不同时电压表示数不同),说明电路是通路,所以电阻R1和电阻R2不可能断路,故BD错误;电压表测滑片上面部分电阻丝两端的电压,在秤盘放2N重的钩码时,表盘读数比2N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说明电路的电阻变小,因此R1或R2出现短路,如果R2短路,电压表示数为0,不符合题意,所以故障只能是R1短路,故A正确,C错误。答案:(1)串联; (2)变大;(3)A20、光学显微镜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观察工具,合适的选材有利于实验的成功。(1)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结构时,选用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视野中出现如图甲的结构,其中①的结构名称是 ;(填细胞结构名称)。(2)为观察血管中的血液流动,选择小鱼尾鳍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这是因为小鱼尾鳍具有血管丰富、 等特点;(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时,发现物象在视野中呈现图乙所示,应将装片稍向 方移动。解析:(1)细胞核内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染色最深的是细胞内的①细胞核。(2)选择尾鳍作为观察的部位,是因为尾鳍具有血管丰富,而且尾鳍具有薄而透明的特点,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血液的流动情况。(3)观察对象位于右下方,则装片应向右下方移动,目标将会自动移动到视野中央位置。答案:(1)细胞核 (2)薄且透明 (3)右下方21、某KCl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钾的流程如图。(氯化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1)沉淀a是 ;(2)操作Ⅰ是 ;①冷却热饱和溶液 ②蒸发结晶(3)若KCl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K2SO4,小科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增加一步实验:在“加入过量K2CO3溶液”与“过滤”操作之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小江认为这种方案不合理,会导致所得KCl固体中含有新的杂质,新杂质是 。解析:(1)氯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所以沉淀a是 碳酸钙;(2)由于溶液C为氯化钾和氯化氢的混合溶液,目的得到氯化钾,所以为方便和简单,操作I是蒸发结晶。故选:②(3)若KCl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K2SO4,小科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增加一步实验:在“加入过量K2CO3溶液”与“过滤”操作之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由于硝酸钡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硝酸钾和碳酸钡,同时硝酸钡是过量,所以会导致所得KCl固体中含有新的杂质,新杂质是生成的硝酸钾和过量的硝酸钡,所以不合理。答案:(1)碳酸钙 (2)② (3)硝酸钾和硝酸钡22、如图是小勇用自制空气炮吹灭烛焰的实验。(1)拉伸弹性薄膜然后放手,空气会从一端喷出,这是因为气体具有 ;(2)烛焰被吹灭是由于 ;(3)利用烛焰被吹灭确定空气流动与下列采取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 ①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②利用被吸引的大头针数目来比较电磁铁的磁性强弱③控制电压相等,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解析:(1)拉伸弹性薄膜然后放手,弹性薄膜会收缩,把空气往右推,当弹性薄膜静止,不再对空气有推力时,空气会由于自身的惯性,还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右运动,从一端喷出;(2)空气吹动烛焰,空气与蜡烛存在温度差,会有热量传递,蜡烛的热量传递给空气,温度会降低,当蜡烛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时,烛焰被吹灭;(3)烛焰被吹灭可以看到,空气流动看不到,所以利用烛焰被吹灭确定空气流动,这是用到了转换法。①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是看不到的,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带箭头的直线是一种模型,这是用到了模型法,故①不符合题意;②利用被吸引的大头针数目来比较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这是用到了转换法,故②符合题意;③控制电压相等,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控制其他变量相同,研究其中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是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故③不符合题意。故②符合题意。答案:(1)惯性;(2)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3)②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23、螺蛳粉是风靡全国的网红食品,其重要配菜是酸笋。腌制酸笋时常加入食盐,为探究食盐含量对酸笋发酵的影响,小科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第一步 将新鲜竹笋洗净,切丝,煮熟。第二步控制食盐含量 A组 B组 C组食盐含量1% 食盐含量7% 食盐含量12%第三步 对发酵罐体进行高温处理,然后X放置,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 第3天酸化 第11天酸化 酸化不明显(1)该实验的变量是 。(2)实验第三步要对发酵罐体进行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3)在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因此第三步“X”表示放置的方式是 (选填“密封”或“敞开”)。(4)小科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论是 。解析:(1)从表格记录中可以看出该实验的变量是食盐含量;(2)对发酵罐体进行高温处理的目的是防止罐内其他微生物干扰实验(或者杀灭其他微生物);(3)乳酸菌在缺氧的环境下能够分解有机物,产生乳酸,所以X表示放置的方式是密封;(4)从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其他条件相同,食盐含量越高,酸笋发酵时间越长(酸笋酸化越不明显)。答案:(1)食盐含量 (2)防止罐内其他微生物干扰实验(或者杀灭其他微生物)(3)密封 (4)其他条件相同,食盐含量越高,酸笋发酵时间越长(酸笋酸化越不明显)(合理即可)24、学校科技节开展水火箭比赛,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水火箭射程与瓶内液体占总体积比例、瓶内气压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除上述因素外,为研究水火箭射程与瓶内液体质量的关系,某兴趣小组通过只改变液体的密度来改变其质量,并用图1装置和有关测量工具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一可乐瓶作为水火箭内胆,瓶内装入体积为V的水,将其放置在已固定好的发射架上;②用打气筒给水火箭打气,当瓶内气压为p时,打开开关发射;③测出水火箭的射程,多次实验取平均值;④用食盐和水配制A、B、C三种密度不同的溶液,均量取体积为V的溶液替换水,重复上述步骤①②③。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1)实验中用于测量水火箭射程的工具是 。(2)一定温度下,用足量的食盐和水配制溶液,若观察到 ,则溶液密度达到最大。(3)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4)某同学认为本实验用相同装置,只用水进行实验,通过改变水的体积来改变质量更方便。从控制变量的角度判断该同学的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解析:(1)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射程是长度,故实验中用于测量水火箭射程的工具是刻度尺。(2)一定温度下,用足量的食盐和水配制溶液,若观察到有食盐沉淀在下方,说明是饱和溶液,则溶液浓度最大,使得密度达到最大。(3)根据盐水是密度较大的A、B、C点,比相同体积的水的质量大,射程远,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水火箭射程与瓶内液体质量有关,且质量越大,射程越远。(4)某同学认为本实验用相同装置,只用水进行实验,通过改变水的体积来改变质量更方便。改变水的质量的同时,改变了瓶内空气的多少,即使压强相同,空气的内能不等,做功不等,故不合理,原因是未控制瓶内气压和品格液体占总体积比例相同。答案:(1)刻度尺 (2)有食盐沉淀在下方 (3)在瓶内液体占总体积比例、瓶内气压和发射角度相同时,瓶内液体质量越大,水火箭射程越远 (4)不合理,未控制瓶内气压和品格液体占总体积比例相同25、同学们在市场上看到鱼老板将一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他们对这种“白色粉末”很感兴趣,进行了相关实验和探究。[查阅资料]这种“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4),常温下,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溶液A。(1)若用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制取并收集到一瓶干燥氧气,应选用下图中 装置(选填字母);(2)对溶液A的溶质成分,同学们提出了猜想,并进行了实验:猜想一:碳酸钠; 猜想二:氢氧化钠猜想三:①经讨论,同学们首先否定了猜想二,理由是 ;②同学们攻溶液入少许, ,证明猜想一正确。(在横线上写出后续实验操作及相关现象)(3)通过以上探究,实验室在保存过碳酸钠时应注意 。解析:1)用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制取并收集到一瓶干燥氧气,需选择常温发生装置,即B,要收集干燥氧气需先将气体通过E进行干燥,然后再用C收集;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可能有猜想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①反应物中含有碳元素,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固体不可能只有氢氧化钠,猜想二错误;②要证明固体中含碳酸钠不含氢氧化钠,需先证明碳酸钠并将其除去,再利用氢氧化钠的碱性证明氢氧化钠不存在,方法是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有沉淀产生,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硫酸铜溶液,无沉淀产生;(3)因过碳酸钠易吸水变质,所以保存时要注意防潮防湿。答案:(1)BEC (2)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①违反质量守恒定律(或元素种类没有守恒);②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有沉淀产生,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硫酸铜溶液,无沉淀产生(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以) (3)防潮防湿26、图1是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四根电阻丝作被测导体,将电阻丝两端接入电路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丝两端电压相同,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列于下表。实验组 电阻丝 材料 长度(厘米) 直径(毫米) 电流(安)1 a 康铜丝 57.20 0.50 待填2 b 镍铬丝 57.20 0.50 0.143 c 镍铬丝 57.20 0.70 0.264 d 镍铬丝 28.60 0.70 0.54(1)将电阻丝a的两端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其示数为 安。(2)为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可选择实验组 进行对比。(3)实验得出,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此外,导体电阻还与温度有关。①科学研究发现某种金属的电阻和相关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描述该金属电阻在降温过程中的现象: 。②探索新材料是高科技研究领域中永恒的主题之一。若常温下某种新材料的电阻为零,该新材料可用于制造 (写出一种),以减少能量损耗。解析:(1)根据图2可知,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电流为0.32A;(2)为了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即应该选择导体材料、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电阻丝,故选b和c进行对比;(3)①根据图3图象可知,该金属降温过程中, 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最后变为超导体 ;②若常温下某种新材料的电阻为零,该新材料可用于制造输电线,以减少能量损耗。答案:(1)0.32 (2)bc (3)①金属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最后变为超导体;②输电线27、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定了实验装置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所示。(1)集气瓶中水除了吸热降温以外,还有 作用。(2)X曲线表示压强变化趋势,Y曲线表示 的变化趋势。(3)结合Y、Z两条曲线,解释:①AB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②造成CD段变化的操作是 。解析:(1)红磷与氧气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水既有降温又可吸收五氧化二磷;(2)由x曲线的走向可以看出x曲线表示的量先增高,后降低,该反应是一个放热的反应,反应开始放热,温度升高,反应结束后,随装置冷却温度降低;(3)红磷燃烧是一个放热的反应。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同时消耗氧气,使得气压减小。BC段燃烧放热造成的压强增大强于氧气减少造成的压强减小,故填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同时消耗氧气,使得气压减小。答案:(1)吸收五氧化二磷 (2)温度 (3)①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同时消耗氧气,使得气压减小。②BC段燃烧放热造成的压强增大强于氧气减少造成的压强减小。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28、(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1:继克隆羊多莉之后,世界上首例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于2017年诞生。它俩的基因,来自同一个雌性猕猴胎儿。科研人员提取了这个猕猴胎儿的部分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植入”若干个“摘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结果产生了基因完全相同的后代。材料2:2018年,香港大学成功制造出世界首个迷你人造心脏。研究人员使用干细胞,借助基因工程等技术,只需几升血液就能再造专属的人类迷你心脏,这让我们在实现不需要移植便能更接人类受损心脏的道路上又近了一步。(1)人与羊同属哺乳纲,人与猴同属灵长目,羊与猴两种动物中, 与人的亲缘关系更近.(2)从生物体结构层次来看,人造心脏属于 层次的结构。心脏移植会出现排异反应,移植的心脏属于 (选填“抗原”或“抗体”)解析:(1)在生物的分类等级中,从高等到底等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低,生物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所以人与羊同属哺乳纲,人与猴同属灵长目,羊与猴两种动物中,猴与人的亲缘关系更近;(2)高等动物的生物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心脏是有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多个组织共同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属于器官;移入的器官对于病人来说属于非己成分,相当于抗原;人体依靠免疫功能能对进入体内的外来非己组织和器官加以阻挡和清除,导致移植器官破坏和移植失败,这种生理免疫过程叫做免疫排斥反应。答案:(1)猴 (2)器官;抗原29、(6分)过氧化氢溶液保存时,因缓慢分解导致质量分数变小(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为探究酸碱性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小明利用图甲装置,每次实验往锥形瓶中加 10 克 30% 过氧化氢溶液,再滴加调节剂,使其 pH 分别从 3 依次调至 13,在 60 C 反应温度下进行实验,获得数据如图乙。 (1)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 。(2)根据本实验结果,对实验室常温保存过氧化氢溶液提出合理的建议: 。(3)某次实验中,当 1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30% 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 0.32 克氧气时,剩余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滴加的试剂对溶液质量的影响忽略不计,计算结果精确到 1%)解析:(1)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2)根据本实验结果,由于在 pH 约为 3 5 的酸性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最慢,所以对实验室常温保存过氧化氢溶液提出合理的建议:在 pH 约为 3 5 的酸性条件下保存。(3)设分解产生 0.32 克氧气时,消耗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x;根据化学反应2H2O2催化剂2H2O+ O2↑中2H2O2与O2质量关系,68/32=x/0.32 g得x=0.68 g;剩余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10 g×30% 0.68 g=2.32 g;剩余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32 g10 g 0.32 g×100%=24%。答案:(1)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2)在 pH 约为 3 5 的酸性条件下保存 (3)24%30、(6分)某哺乳动物主动脉、左心室及左心房的血压变化如图。(1)该哺乳动物心脏每分钟跳动约 次(计算结果保留整数)。(2)左心房中血压相对较低,作用是 。(3)区间Ⅱ对应的心脏血液流动模型是 。解析: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心脏大约0.7秒跳动一次,该哺乳动物心脏每分钟跳动约60÷0.7=86次。(2)左心房中血压相对较低,作用是有利于肺静脉中的血液流回心脏。(3)区间Ⅱ心室收缩,对应的心脏血液流动模型是C。答案:(1)86 (2)有利于肺静脉中的血液流回心脏 (3)C31、(9分)“海洋强国”是国家战略,绍兴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战略节点,正以积极的姿态规划发展海洋经济。(1)建设生态海岸带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①绍兴海岸线有宝贵的滩涂资源。右图滩涂中生活着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滩涂杂草、螃蟹、鱼、贝、鸟等生物,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②一般情况下,滩涂杂草吸水时,其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或“=”)外界土填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围海造厂、海洋污染等行为会造成近海动植物因食物、环境等问题而减少甚至灭绝,这会导致滩涂生态系统的 能力减弱。(2)提升通江达海内河港是海洋经济发展的主通道。①如图是上虞港集装箱吊机正在作业,随着船上货物增多,货船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②若货船从上虞淡水港出发入海,装货完毕后船身吃水位置在图甲“28”刻度处,那么在海上航行时,吃水位置在“28”刻度处 方(选填“上”或“下”);(3)利用海洋资源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新引擎。①盐化工是我国重要海洋产业。盐卤中主要盐类物质及其含量如图乙,利用盐卤生产金属镁的流程如图丙。由图乙可知,盐卤中含量最多的盐是 ;流程图中操作A的名称是 :若生产过程中镁元素没有损失,且其他盐类中的镁元素质量可忽略不计,则1000克盐卤可制备金属镁 克;②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各种海洋能源有待开发,你觉得开发前景广阔的能源有 。解析:(1)①生产者一般指能光合作用全成有机物的绿色植物,所以应该是浮游植物,滩涂杂草,等;②滩涂杂草吸水时,其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外界土填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围海造厂、海洋污染等行为会造成近海动植物因食物、环境等问题而减少甚至灭绝,这会导致滩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平衡的能力减弱。(2)①船总是漂浮着工作的,浮力大小等于其重力大小,所以船上货物增多,货船受到的浮力变大;②若货船从上虞淡水港出发入海,装货完毕后船身吃水位置在图甲“28”刻度处,那么在海上航行时,浮力不变,液体密度变大则V排减小,故船会上浮些,即吃水位置在“28”刻度处下方;(3)①由图乙中盐卤中主要盐类物质及其含量,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钠;操作A是将液体与氢氧化镁沉淀(固体)分离开,是过滤操作;若镁元素不损失,其他盐类中镁质量不计,则1000g盐卤中可制备金属镁质量为:142.5g×24/95+60g×24/120=48g;②地球表面70%是海洋,海洋中开发前景广阔的能源有潮汐能、波浪能、海洋热能、海流能、盐差能,等(合理均可)。答案:(1)① 浮游植物,滩涂杂草; ② >; ③ 自动调节;(2)① 变大 ② 下(3)① NaCl 过滤 48 ② 潮汐能等(合理即可)32、(8分)今年初,多地老城区掀起旧小区加装电梯的热潮,图甲为电梯结构简图,如图乙所示为小金设计的模拟电梯升降的电路设计,A、B为电磁铁,C为橡胶棒,其上面的衔铁左右两端可上下运动,不受磁力时,衔铁回复到图示位置,1、2为两个触点,R为压敏电阻。请回答:(1)乙图中,仅闭合控制电路中的开关S2,电磁铁B有磁性,衔铁的一端与 (选填“1”或“2”)端点接触。(2)若乙图中电动机所在电路的电流沿顺时针流向时,轿厢上升,则开关S2对应的按钮上应标的符号为 (选填:▲或▼);(3)若电梯内超重时,电梯停止运转,则压敏电阻R应选择丙图中的 (选填“R1”或“R2”);(4)已知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10V,当电磁铁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0mA时,继电器的街铁被吸合,导线和线圈电限不计,该电梯最多能承载的质量是多少干克 解析:(1)B有磁性时衔铁被吸下而与2端点接触;(2)电流顺时针时,轿厢上升,开关S2对应的按钮上应标的符号为上升符号▲;(3)电梯内超重时,电梯停止运转,则压敏电阻R增大,磁铁磁性很小,应选择丙图中的R1;(4)电流为200mA=0.2A时,工作电路开始工作,故R=U/I=10V/0.2A=50Ω,即增加电阻50Ω-20Ω=30Ω;查丙可知压力为4.5×103N,m=G/g=4.5×103N/10N/kg=450kg。答案:(1)2 (2)▲ (3)R1 (4)450kg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江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模拟试卷(8)答 题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1) ;(2) ;17、(1) ;(2) ;(3) ;18、(1) ;(2) ;(3) ;19、(1) ;(2) ;(3) ;20、(1) ;(2) ;(3) ;21、(1) ;(2) ;(3) ;22、(1) ;(2) ;(3)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23、(1) ;(2) ;(3) ;(4) ;24、(1) ;(2) ;(3) ;(4) ;25、(1) ;(2) ;① ;② ;(3) ;26、(1) ;(2) ;(3) ;;27、(1) ;(2) ;(3)① ;②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28、(1) ;(2) ; ;29、(1) ;(2) ;(3)解:30、(1) ;(2) ;(3) ;31、 (1)① ;② ;③ ;(2)① ;② ;(3)① ; ; ;② ;32、(1) ;(2) ;(3) ;(4)解: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浙江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模拟试卷(8)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智能”衣服,以帮助残疾儿童“说话”。这些儿童穿上由特殊电子布料连接上语言合成器所制成的背心,只要轻拍接触感应式材料,就能让人明白他们的意思。这种材料具有以下特点:①可以用水清洗,②可以揉成一团,③可以包裹东西,④可以大量生产且廉价,这些特点中能在实验室里通过科学探究来测试的有( )A.只有①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④④2、下列模型(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能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是( )A. B. C. D.3、某废旧干电池内有二氧化锰、炭黑、氯化锌、氯化铵等物质。某实验小组回收并利用其中的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氧气。下列实验操作和装置中,错误的是( )4、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B. 稻田定期排水可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避免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烂根C. 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目的是为乳酸菌发酵营造无氧环境D. 栽花或种庄稼要及时松土,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强度5、关于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2∶16、下列都是教材中的实验,其中为了说明“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图甲:手帕摩擦塑料丝后,塑料丝散开B.图乙:缝衣针与磁铁摩擦后,有了磁性C.图丙:加热后,水蒸气把木塞冲出试管D.图丁:迅速下压括塞后,浸过乙醚的棉花燃烧7、下面措施中,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的是( )A. 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生死菜青虫B. 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C. 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D. 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有毒的藻类死亡8、珠鳍爬岩鳅(如图)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珍稀鱼类,其生殖方式最可能为(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 C.体外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9、“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结构决定性质”是重要的科学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的肺中有很多肺泡,因此有利于气体交换B.水和双氧水组成元素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同C.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因此能维持一定的形状D.盐酸和硫酸稀溶液都含有H+,因此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10、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观察和研究无法穷尽所有事实,因此通过归纳得出的结论常会出错。下列归纳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事实 结论A 植物由细胞构成;动物由细胞构成 生物都由细胞构成B 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 碳酸盐都能与盐酸反应C 海波有熔点;钨有烧点 固体都有熔点D 火星上有大气;木星上有大气 行星上都有大气11、如图是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杠杆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AB= 3BO,配重的重力为120牛。重力为500牛的健身者通过细绳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F的拉力为F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85牛。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60牛。已知F1 : F2=2:3,杠杆AB和细绳的质量及所有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50牛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60牛B.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90牛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120牛C.健身者在B点施加400牛竖直向下的拉力时,配重对地面的压力为35牛D.配重刚好被匀速拉起时,健身者在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为540牛(第11題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12、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 , 大烧杯中燃着 2 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B. 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C. 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D. 去掉烧杯中的 1 支蜡烛 , 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13、为了探究硝酸钾溶液能否导电,实验步骤如下:①将硝酸钾晶体溶解在盛有自来水的烧杯中;②连接如图电路;③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能否发光。针对该实验目的,下列评价或改进正确的是( )A.实验步骤正确、完整B.应补做硝酸钾晶体能否导电的实验C.应将自来水改为蒸馏水D.应分别补做硝酸钾晶体、蒸馏水能否导电的实验14、科学家研究发现,某地区重霾污染期间,颗粒物中硫酸盐含量迅速升高.硫酸盐形成的过程中,有一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 甲是氧化物C. 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D. 丙遇到空气中的水会生成硫酸15、科学研究中,当设计多个因素影响的研究方案时,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以下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是( )A. 甲:探究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 B. 乙: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C. 丙: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D. 丁: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二、填空题(本大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16、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将橡皮膜平铺在敞口容器上,并用胶带绑紧。检查气密性后,将吸管的A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端靠近卡纸的M处。外界气压的变化会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变化,从而使吸管绕O点转动,指示气压大小变化。(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容器内气压的影响极小)(1)检查气密性时,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在水中,轻压橡皮膜,如果观察到 ,则气密性不好。(2)小明将该气压计从甲地带到乙地,发现吸管B端的指向从M处变为N处。则甲、乙两地气压较大的是 。(第16题图) (第17题图)17、小柯同学看到外公用绿豆自制豆芽时,总要先将绿豆浸泡半天,而且发现某些种皮破损的绿豆种子也能萌发,并且萌发更快(图甲)。结合课本知识,他做了如下实验:将绿豆种子放在培养皿内的棉花上,设置如下四组实验,数天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实验 场所 棉花状态 温度(℃) 数天后的发芽情况甲 黑暗 干燥 23 没有发芽乙 黑暗 潮湿 23 全部发芽丙 光明 干燥 23 没有发芽丁 光明 潮湿 23 全部发芽(1)人们吃的绿豆芽(如图乙)是由绿豆种子中的 发育成的。(2)由表可知,绿豆种子发芽时需要的条件是 。(3)从种子的萌发条件看,种皮破损的绿豆萌发更快,其原因可能是种皮破损更有利于 。18、中午,小华和小明赤脚在海边玩耍,站在沙上感觉比站在海水中烫。 晚上他们又来到海边,仔细感受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发现沙子比海水凉。 他们猜想,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于是,小华和小 明各取海水和沙子样品,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1)小明和小华是在探究物体吸收热量的本领与有关,烧杯中的海水和沙子应保持相同的 和物质的种类用质量是相同的;(2)把酒精喷灯放在烧杯中央的目的是为了使杯内物质在相同的时间内 ;(3)热量是一个抽象的物理量,本实验将“物体吸收热量的本领”转化为通过 比较来表现,这种方法称为“转换法”。(第18题图) (第19题图)19、小金制作了一个利用电压表测物体重力的小作品,它能在电压表盘上读出所放物体重力的大小,如图。(1)图中,R1、R2的连接方式为 (填:串联或并联)关系;(2)当秤盘不放任何重物时,滑片 P 恰好处于 a 点。闭合开关,当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电压表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段时间后,在秤盘放 2 牛重的钩码时,表盘读数比 2 牛大,换不同重的钩码反复试验,每次读数都不同且大于钩码的重力。产生这一现象是由于 引起的(填字母)。A.R1 短路 B.R1 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20、光学显微镜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观察工具,合适的选材有利于实验的成功。(1)使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结构时,选用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视野中出现如图甲的结构,其中①的结构名称是 ;(填细胞结构名称)。(2)为观察血管中的血液流动,选择小鱼尾鳍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这是因为小鱼尾鳍具有血管丰富、 等特点;(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时,发现物象在视野中呈现图乙所示,应将装片稍向 方移动。21、某KCl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杂质,实验室提纯氯化钾的流程如图。(氯化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1)沉淀a是 ;(2)操作Ⅰ是 ;①冷却热饱和溶液 ②蒸发结晶(3)若KCl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K2SO4,小科认为提纯该样品只要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增加一步实验:在“加入过量K2CO3溶液”与“过滤”操作之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小江认为这种方案不合理,会导致所得KCl固体中含有新的杂质,新杂质是 。22、如图是小勇用自制空气炮吹灭烛焰的实验。(1)拉伸弹性薄膜然后放手,空气会从一端喷出,这是因为气体具有 ;(2)烛焰被吹灭是由于 ;(3)利用烛焰被吹灭确定空气流动与下列采取的科学方法相同的是( ) ①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②利用被吸引的大头针数目来比较电磁铁的磁性强弱③控制电压相等,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40分)23、螺蛳粉是风靡全国的网红食品,其重要配菜是酸笋。腌制酸笋时常加入食盐,为探究食盐含量对酸笋发酵的影响,小科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第一步 将新鲜竹笋洗净,切丝,煮熟。第二步控制食盐含量 A组 B组 C组食盐含量1% 食盐含量7% 食盐含量12%第三步 对发酵罐体进行高温处理,然后X放置,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 第3天酸化 第11天酸化 酸化不明显(1)该实验的变量是 。(2)实验第三步要对发酵罐体进行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3)在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因此第三步“X”表示放置的方式是 (选填“密封”或“敞开”)。(4)小科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论是 。24、学校科技节开展水火箭比赛,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水火箭射程与瓶内液体占总体积比例、瓶内气压和发射角度等因素有关。除上述因素外,为研究水火箭射程与瓶内液体质量的关系,某兴趣小组通过只改变液体的密度来改变其质量,并用图1装置和有关测量工具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一可乐瓶作为水火箭内胆,瓶内装入体积为V的水,将其放置在已固定好的发射架上;②用打气筒给水火箭打气,当瓶内气压为p时,打开开关发射;③测出水火箭的射程,多次实验取平均值;④用食盐和水配制A、B、C三种密度不同的溶液,均量取体积为V的溶液替换水,重复上述步骤①②③。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1)实验中用于测量水火箭射程的工具是 。(2)一定温度下,用足量的食盐和水配制溶液,若观察到 ,则溶液密度达到最大。(3)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4)某同学认为本实验用相同装置,只用水进行实验,通过改变水的体积来改变质量更方便。从控制变量的角度判断该同学的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5、同学们在市场上看到鱼老板将一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他们对这种“白色粉末”很感兴趣,进行了相关实验和探究。[查阅资料]这种“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4),常温下,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溶液A。(1)若用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制取并收集到一瓶干燥氧气,应选用下图中 装置(选填字母);(2)对溶液A的溶质成分,同学们提出了猜想,并进行了实验:猜想一:碳酸钠; 猜想二:氢氧化钠猜想三: ;①经讨论,同学们首先否定了猜想二,理由是 ;②同学们攻溶液入少许, ,证明猜想一正确。(在横线上写出后续实验操作及相关现象)(3)通过以上探究,实验室在保存过碳酸钠时应注意 。26、图1是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四根电阻丝作被测导体,将电阻丝两端接入电路后,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丝两端电压相同,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列于下表。实验组 电阻丝 材料 长度(厘米) 直径(毫米) 电流(安)1 a 康铜丝 57.20 0.50 待填2 b 镍铬丝 57.20 0.50 0.143 c 镍铬丝 57.20 0.70 0.264 d 镍铬丝 28.60 0.70 0.54(1)将电阻丝a的两端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其示数为 安。(2)为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可选择实验组 进行对比。(3)实验得出,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此外,导体电阻还与温度有关。①科学研究发现某种金属的电阻和相关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描述该金属电阻在降温过程中的现象: 。②探索新材料是高科技研究领域中永恒的主题之一。若常温下某种新材料的电阻为零,该新材料可用于制造 (写出一种),以减少能量损耗。27、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定了实验装置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所示。(1)集气瓶中水除了吸热降温以外,还有 作用。(2)X曲线表示压强变化趋势,Y曲线表示 的变化趋势。(3)结合Y、Z两条曲线,解释:①AB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 ;②造成CD段变化的操作是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35分)28、(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1:继克隆羊多莉之后,世界上首例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于2017年诞生。它俩的基因,来自同一个雌性猕猴胎儿。科研人员提取了这个猕猴胎儿的部分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植入”若干个“摘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结果产生了基因完全相同的后代。材料2:2018年,香港大学成功制造出世界首个迷你人造心脏。研究人员使用干细胞,借助基因工程等技术,只需几升血液就能再造专属的人类迷你心脏,这让我们在实现不需要移植便能更接人类受损心脏的道路上又近了一步。(1)人与羊同属哺乳纲,人与猴同属灵长目,羊与猴两种动物中, 与人的亲缘关系更近.(2)从生物体结构层次来看,人造心脏属于 层次的结构。心脏移植会出现排异反应,移植的心脏属于 (选填“抗原”或“抗体”)29、(6分)过氧化氢溶液保存时,因缓慢分解导致质量分数变小(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为探究酸碱性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小明利用图甲装置,每次实验往锥形瓶中加 10 克 30% 过氧化氢溶液,再滴加调节剂,使其 pH 分别从 3 依次调至 13,在 60 C 反应温度下进行实验,获得数据如图乙。 (1)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 。(2)根据本实验结果,对实验室常温保存过氧化氢溶液提出合理的建议: 。(3)某次实验中,当 1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30% 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 0.32 克氧气时,剩余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滴加的试剂对溶液质量的影响忽略不计,计算结果精确到 1%)30、(6分)某哺乳动物主动脉、左心室及左心房的血压变化如图。(1)该哺乳动物心脏每分钟跳动约 次(计算结果保留整数)。(2)左心房中血压相对较低,作用是 。(3)区间Ⅱ对应的心脏血液流动模型是 。31、(9分)“海洋强国”是国家战略,绍兴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战略节点,正以积极的姿态规划发展海洋经济。(1)建设生态海岸带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①绍兴海岸线有宝贵的滩涂资源。右图滩涂中生活着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滩涂杂草、螃蟹、鱼、贝、鸟等生物,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②一般情况下,滩涂杂草吸水时,其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或“=”)外界土填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围海造厂、海洋污染等行为会造成近海动植物因食物、环境等问题而减少甚至灭绝,这会导致滩涂生态系统的 能力减弱。(2)提升通江达海内河港是海洋经济发展的主通道。①如图是上虞港集装箱吊机正在作业,随着船上货物增多,货船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②若货船从上虞淡水港出发入海,装货完毕后船身吃水位置在图甲“28”刻度处,那么在海上航行时,吃水位置在“28”刻度处 方(选填“上”或“下”);(3)利用海洋资源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新引擎。①盐化工是我国重要海洋产业。盐卤中主要盐类物质及其含量如图乙,利用盐卤生产金属镁的流程如图丙。由图乙可知,盐卤中含量最多的盐是 ;流程图中操作A的名称是 :若生产过程中镁元素没有损失,且其他盐类中的镁元素质量可忽略不计,则1000克盐卤可制备金属镁 克;②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各种海洋能源有待开发,你觉得开发前景广阔的能源有 。32、(8分)今年初,多地老城区掀起旧小区加装电梯的热潮,图甲为电梯结构简图,如图乙所示为小金设计的模拟电梯升降的电路设计,A、B为电磁铁,C为橡胶棒,其上面的衔铁左右两端可上下运动,不受磁力时,衔铁回复到图示位置,1、2为两个触点,R为压敏电阻。请回答:(1)乙图中,仅闭合控制电路中的开关S2,电磁铁B有磁性,衔铁的一端与 (选填“1”或“2”)端点接触。(2)若乙图中电动机所在电路的电流沿顺时针流向时,轿厢上升,则开关S2对应的按钮上应标的符号为 (选填:▲或▼);(3)若电梯内超重时,电梯停止运转,则压敏电阻R应选择丙图中的 (选填“R1”或“R2”);(4)已知控制电路电源电压为10V,当电磁铁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200mA时,继电器的街铁被吸合,导线和线圈电限不计,该电梯最多能承载的质量是多少干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模拟试卷8(学生版).doc 浙江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模拟试卷8(教师版).doc 浙江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学模拟试卷8(答题卷)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