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富含钾、硒等营养成分,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等有预防作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洋葱常被作为实验材料。同学在使用材料时,常因洋葱的刺激性物质而流泪。回答下面小题。1.洋葱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2.如图为洋葱细胞,刺激性物质主要存在于( )A.① B.② C.③ D.④3.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撕取的表皮属于( )A.保护组织 B.上皮组织C.营养组织 D.分生组织4.洋葱表皮细胞和根尖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异,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细胞分化 B.细胞分裂C.细胞生长 D.细胞衰老5.果树常用图示方法繁育优良品种,此方法称为( )A.扦插 B.压条 C.嫁接 D.组织培养6.下列生物学分类的单位中,最大的级别是( )A.种 B.门 C.科 D.纲7.从生物学的分类来看,黑藻(如图)属于( )A.藻类 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8.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A.胎盘 B.卵巢 C.阴道 D.子宫9.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预防( )A.坏血病 B.佝偻病 C.夜盲症 D.脚气病10.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关于狂犬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遗传物质 B.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C.通过分裂繁殖 D.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11.下列器官中,既属于消化道也属于呼吸道的是( )A.鼻 B.咽 C.喉 D.气管12.如图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①~④表示结构,体循环的起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青少年顺利度过青春期的是( )A.积极参加文体活动 B.生活规律合理膳食C.拒绝接触异性同学 D.珍爱生命拒绝毒品14.吸烟时,烟草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会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影响血液运输( )A.氧气 B.葡萄糖 C.氨基酸 D.无机盐15.立春角蟾是福建省发现的两栖动物新物种。关于立春角蟾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雄蟾通过鸣叫吸引雌蟾前来抱对B.受精过程不受水的限制C.呼吸器官由鳃变肺才能登陆生活D.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16.如图表示概念间的关系,则Ⅰ、Ⅱ、Ⅲ可分别表示( )A.胚、胚芽、胚根 B.营养器官、花、果实C.脑、大脑、脑神经 D.染色体、DNA、基因泡菜古称蕴(zū),是指为了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是一种在低浓度食盐溶液中泡制的发酵加工品。完成下面小题。17.制作泡菜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微生物是( )A.酵母菌 B.青霉菌 C.大肠杆菌 D.乳酸菌18.利用泡菜坛 (如图)制作泡菜时,既要给泡菜坛加盖,还要在盖沿边上加一圈水来封口。其主要目的是( )A.防止水分蒸发 B.避免气味泄露C.创设无氧环境 D.保持温度恒定19.下列关于人体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B.需神经系统的调节才能完成C.关节使运动更加灵活D.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20.将高产易倒伏小麦和低产抗倒伏小麦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可获得高产抗倒伏小麦新品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品种的获得主要运用了转基因技术B.该育种方法利用了遗传变异的原理C.新品种的获得体现小麦的物种多样性D.杂交后代一定具有双亲的优良性状21.人体的肺泡是由支气管末端膨大形成的球状结构,数量多,可增加气体交换面积(如图)。植物的根尖也具有原理类似的结构,该结构位于(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22.在特定的情况下,学会一些急救方法能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意外溺水,急救确保气道畅通B.动脉出血,按压远心端可止血C.气道异物梗阻,用海姆立克急救法D.心跳骤停,急需进行心肺复苏23.入耳式耳机通过空气传导将声音传至外耳道、中耳,进入内耳(气传导);骨传导耳机通过振动头骨将声音直接传至内耳(骨传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气传导的声波引起鼓膜振动B.骨传导的声波引起头骨振动C.两种传导方式的感受器均位于耳蜗D.两种传导方式产生听觉的部位不同24.下列关于人体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女性口腔上皮细胞染色体数为46条B.精子中染色体为23条+X或23条+YC.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的组成决定的D.染色体可随着生殖细胞传递给下一代25.蛇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图腾,曾经是美好的象征。在自然界中,它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通过对蛇的研究发现:①身体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可以减少体内水分蒸发②视力普遍较差,只能感受可见光,不能看清物体③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④主要通过缠绕、咬伤等方式捕食猎物。研究人员推测,蛇表现出对陆地生活的一些适应特征。能支持该推测的事实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26.阅读资料,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牻(máng)牛儿苗是我国西部荒漠中重要的草本植物,其果实成熟后开裂成5个分果,分果扭转呈具有芒的螺旋结构(如图)。芒在潮湿时伸直,干燥时变回螺旋状,反复变化产生旋转机械力,将种子推入地下,埋藏到一个湿润安全的环境,条件适宜时再发芽生长。受这一现象启发,我国科研人员设计了一种可自发钻土的种子载体,可实现自发播种。(1)牦牛儿苗种子独特的传播过程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2)牦牛儿苗种子独特的传播过程不受环境湿度影响。( )(3)种子载体的设计需要运用生物、物理等多学科知识。( )(4)种子载体的推广应用可为农业生产带来新的思路。(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27.下图为生物兴趣小组用彩泥捏制的细胞模型。(1)图中[ ]是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 。(2)兴趣小组在制作图2模型时,在①的外层用褐色彩泥捏制结构④,用于表示 ;用绿色彩泥捏制结构⑥,用于表示 。因此,图2表示的是 细胞。(3)用彩泥捏制图中细胞模型时,为使模型更加科学准确,不仅要考虑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还需要重点考虑细胞各结构的 (填“尺度、比例和数量”或“稳定与变化”)。28.下图表示糖类在人体内代谢的部分过程,图中A、B表示结构,甲、乙代表物质,①表示生理过程。(1)若A为小肠,B为毛细血管,淀粉在 A 中被肠液、 液的消化酶分解成葡萄糖,再由① 过程进入B。B的壁具有 的结构特点,利于①过程的进行。(2)葡萄糖随血液流经肾单位时,若①为滤过作用,则A表示 ;若①为重吸收过程,则A 表示 ,乙表示的液体为 。29.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龙形水系”是亚洲最大的城区人工水系,既美化环境,又富有文化意义。2010年,因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等导致“龙形水系”的水体藻类大肆繁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相关部门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周边绿化、增加水生植物、定期监测水质等。经过治理,“龙形水系”的水质逐渐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下图为“龙形水系”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1)图中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香蒲和 。写出该食物网中一条最长的食物链 。(2)“龙形水系”的生态环境因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等原因被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 。(3)在治理过程中,“增加水生植物”既能吸收水体中的 ,又能增加水体中生物的 ,使生态系统的成分更加复杂,有利于恢复“龙形水系”的生态平衡。30.人体内含有棕色脂肪组织,棕色脂肪组织可吸收和分解血液中的葡萄糖,降低机体血糖浓度。我国科学家发现:光会抑制棕色脂肪组织的这项功能,其过程如图所示。因此,夜间长时间暴露在人造光下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等血糖代谢相关疾病的风险。(1)光线经过① 的折射进入眼球内部,会刺激眼球[ ]中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2)据图分析,棕色脂肪组织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 ,人体内与棕色脂肪组织有相似功能的激素是 。(3)夜间长时间暴露在人造光下,棕色脂肪组织吸收和分解葡萄糖的能力将变 。因此,应避免夜间长时间暴露在人造光下。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31.某校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同学们体验了蚕豆的“无土栽培”过程,图1表示学生设计的无土栽培装置,图2表示营养液成分及用法。营养液成分及用法营养成分含量(mg/L)硝酸钾 607 七水硫酸锰 21.3七水硫酸镁 493 七水硫酸锌 2.2磷酸二氢铵 115 硼酸 2.86四水硝酸钙 945 五水硫酸铜 0.8EDTA铁钠盐 200 四水钼酸铵 0.2用法用量:1:10比例进行作释,每周更换营养液图2(1)催芽:将蚕豆种子置于湿纱布上,目的是为蚕豆萌发提供 。(2)定植:待蚕豆长出2-3片叶,将幼苗移入无土栽培装置,装置上开有透气孔,目的是保证幼苗根的 作用。(3)培养:由图可知,无土栽培装置应放置在 、温度适宜、空气流通等环境条件下。若幼苗长势不佳,应将土壤浸出液更换为营养液。为防止出现烧苗,营养液使用前应进行 。(4)观察并记录:设计无土栽培蚕豆生长情况记录表(如下表)。每周观察、测量并记录蚕豆植株的叶片大小、叶片数量、株高、根长4个观测指标,持续三周。请将表中补充完整。无土栽培蚕豆生长情况记录表时间 观测指标叶片数量 叶片大小 根长11月 1日11月 15日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32.羊的毛色有黑色和白色,由一对基因(B、b)控制。基因组成为BB、bb的个体为纯合体,基因组成为 Bb的个体为杂合体。不同毛色羊杂交实验的结果如下表。实验 亲代 子代一 白羊×白羊 白羊:黑羊约为3:1二 白羊×黑羊 白羊:黑羊约为1:1三 纯合体白羊×纯合体黑羊 全为白羊(1)羊的毛色有黑色与白色,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实验一中,子代黑羊与亲代白羊性状不同,这种现象称为 。(2)实验二中,亲代黑羊为 (填“纯合体”或“杂合体”);子代白羊的基因组成为 。(3)实验三中亲代为纯合体白羊和纯合体黑羊,子代全为白羊,试解释原因。六、资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3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无花果其实是有花的,它的花隐藏在花序里(如图),花序将发育为“果实”。无花果的花序有两种:Ⅰ类花序有瘿花(雌花,一般不产生种子)和雄花;Ⅱ类花序只有雌花(可以产生种子)。无花果丛中,生活着许多榕小蜂(身体、附肢分节,有外骨骼)。发育成熟的雄性榕小蜂钻入I类花序寻找雌蜂进行交配,之后雌蜂重新寻找新的花序。若雌蜂进入Ⅱ类花序,会将I类花序中花粉传给雌花;若雌蜂进入I类花序,会产卵在瘿花里,幼虫历经蛹期后发育为成虫,又开始新的循环。(1)无花果可产生种子的花主要位于[ ]类花序。由资料分析,无花果可通过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方式进行繁殖。(2)榕小蜂属于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的 动物。雌性榕小蜂产卵的场所是 ;其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判断理由是 。(3)根据资料可知,榕小蜂可帮助无花果 ,说明动物能促进植物繁殖。七、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34.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会增加水体溶解氧的含量,溶解氧传感器可测量溶解氧的变化值。据此,某科学小组开展“探究光照强度对黑藻氧气释放量的影响”的活动,操作方法如下表,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图。组别 烧杯中的溶液 黑藻处理 光照强度(lx) 测量甲 质量分数为1%的碳酸氢钠溶液 100ml(用淸晨的湖水配置) 放入黑藻2g 0 900s 时、1600s时水体中溶解氧的数值乙 2371丙 18369(注:碳酸氢钠能保持烧杯中二氧化碳浓度恒定;s表示秒)(1)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 。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2)用于配置碳酸氢钠溶液的湖水取用“清晨的”原因是清晨的湖水中含氧量较 。(3)由图可知,由 900s 到 1600s,水中溶解氧增幅最大的是 组,增加了 mg/L。分析图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光照强度对黑藻氧气释放量有促进作用; ② 。参考答案【答案】1.A 2.C 3.A 4.A【分析】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液泡,④细胞核。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洋葱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2.A.①细胞壁的作用是保护和支持细胞,故A错误。B.②细胞膜的作用是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故B错误。C.③液泡中具有细胞液,其中溶解着多种物质,洋葱的刺激性物质主要存在于③液泡,故C正确。D.④细胞核中具有遗传物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故D错误。故选C。3.A.洋葱的表皮位于洋葱的外面,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故A正确。B.上皮组织是动物的组织,故B错误。C.营养组织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洋葱内表皮不属于营养组织,故C错误。D.分生组织具有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故D错误。故选A。4.A.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洋葱表皮细胞和根尖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异,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分化,故A正确。B.细胞分裂指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故B错误。C.细胞生长指细胞体积的增大,故C错误。D.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在执行生命活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的变化过程,故D错误。故选A。5.【答案】C【分析】(1)扦插是指把能产生不定根的植物体的枝条剪下,将下端插进潮湿的土壤中,使枝条长成一个新个体的方法。(2)嫁接是指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3)压条是指将植物的枝条或茎的一段埋入土壤中,使其生根,然后将其与母株分离,形成新的独立植株的过程。(4)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原理,使组织或细胞等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详解】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是在果树栽培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它不但繁殖速度快,而且能保持其优良性状,使果树高产优质。为提高嫁接成活率,使嫁接成功,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是关键。由于两者形成层密合,形成层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砧木和接穗接口很快愈合在一起,生长发育成一个新个体,图所示的方式属于嫁接,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6.【答案】B【分析】生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差异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详解】在生物学分类中,生物被分为若干层次,这些层次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可见,题中最大的级别是门,仅仅次于界,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7.【答案】D【分析】藻类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详解】A.藻类没有根、茎、叶分化,也不会开花,而图中黑藻有花,所以黑藻不属于藻类,A错误。B.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且不会开花,黑藻有花,不符合苔藓植物特征,B错误。C.蕨类植物通过孢子繁殖,没有花、果实和种子,黑藻有花,不属于蕨类植物,C错误。D.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黑藻具有花,符合被子植物特征,属于被子植物,D正确。故选D。8.【答案】A【分析】卵巢产生卵细胞,男性的精子进入阴道后,在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入子宫,在子宫内发育。【详解】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连,绒毛与绒毛之间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A符合题意。故选A。9.【答案】A【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详解】A.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所以经常食用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以预防坏血病,故A正确。B.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维生素D时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等,故B错误。C.维生素A能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维生素A时引起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故C错误。D.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时引起神经炎、脚气病,故D错误。故选A。10.【答案】B【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因此病毒的繁殖又称为自我复制。【详解】A.狂犬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具有遗传物质(RNA),故A错误。B.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故B正确。C.病毒通过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而不是通过分裂,故C错误。D.病毒极其微小,需要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故D错误。故选B。11.【答案】B【分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详解】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2.【答案】D【分析】题图中:①是右心房,②是左心房,③是右心室,④是左心室。【详解】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这两条途径同时进行,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体循环途径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可见,①~④表示结构,体循环的起点是④左心室,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3.【答案】C【分析】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应该注意:①正确地认识身体形态(身高突增)和生理机能(器官发育)的显著变化,更好地接纳自己,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②青春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我们可能会遇到情绪波动、自我认知困惑等问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心理的调适,如学会情绪管理、增强自信心等。③青春期的生理卫生同样重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避免不良习惯等,有助于预防疾病和保持身体健康。④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保持营养的均衡和适度的运动对于身体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均衡的营养摄入可以满足身体发育的需要,适度的运动则有助于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详解】A.文体活动有助于青少年锻炼身体、放松心情、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都有益处。因此,这个做法是有利于青少年顺利度过青春期的,A正确。B.规律的生活和合理的膳食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营养和规律的作息来支持身体的快速发育,B正确。C.青春期是性意识觉醒的时期,与异性同学的正常交往有助于青少年了解异性、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也是情感发展和社会交往的重要部分。拒绝接触异性同学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在情感和社会交往方面的发展受阻。因此,这个做法是不利于青少年顺利度过青春期的,C错误。D.毒品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危害,拒绝毒品是保护自己的重要方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是青少年应该树立的正确观念,D正确。故选C。14.【答案】A【分析】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高200至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影响了氧气在血液里的运输过程,进而造成组织细胞供氧不足。【详解】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得多。当吸烟时,烟草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后,会抢先与血红蛋白结合,占据了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的位点,使得血红蛋白无法正常与氧气结合,从而影响血液运输氧气的功能。而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运输并不依赖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的结合没有直接关联,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答案】B【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详解】A.在两栖动物的繁殖季节,雄蟾会通过鸣叫吸引雌蟾前来抱对,抱对行为能促使雌蟾和雄蟾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有利于提高受精率,A正确。B.立春角蟾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受精过程离不开水,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而不是不受水的限制,B错误。C.立春角蟾的幼体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随着发育,呼吸器官逐渐由鳃变为肺,具备了在陆地上进行气体交换的能力后才能登陆生活,C正确。D.立春角蟾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其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蟾)→成蛙(蟾),这种发育方式属于变态发育,D正确。故选B。16.【答案】A【分析】题图中,Ⅰ包含Ⅱ和Ⅲ,Ⅱ和Ⅲ是并列关系。【详解】A.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胚芽和胚根是胚的组成部分,符合Ⅰ包含Ⅱ和Ⅲ,且Ⅱ和Ⅲ并列的关系,A正确。B.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可见,花和果实不属于营养器官,B错误。C.大脑是脑的一部分,但脑神经不属于脑,它与脑属于不同类别,不符合题图所示的概念关系,C错误。D.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包含于DNA中的,不是与DNA并列关系,不符合题图所示的概念关系,D错误。故选A。【答案】17.D 18.C【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作腐乳要用到多种霉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17.A.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主要用于酿酒和面包制作,不是制作泡菜的关键微生物,A错误。B.青霉菌主要用于生产抗生素等,与泡菜制作无关,B错误。C.大肠杆菌一般不参与食品发酵过程,与泡菜制作没有关联,C错误。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在无氧环境下将蔬菜中的糖类等物质转化为乳酸,使泡菜具有独特的风味,是制作泡菜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微生物,D正确。故选D。18.A.给泡菜坛加盖并在盖沿加水封口,主要目的并非防止水分蒸发。防止水分蒸发对于泡菜制作的关键环节 —— 乳酸菌发酵来说并非主要影响因素,A错误。B.避免气味泄露不是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泡菜制作过程中,气味问题相较于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来说,不是重点考虑因素,B错误。C.乳酸菌发酵需要无氧环境,给泡菜坛加盖并在盖沿加水封口,能阻止空气进入坛内,从而为乳酸菌创造无氧环境,保证乳酸菌正常发酵,这是此操作的主要目的,C正确。D.泡菜发酵过程中,温度主要受环境温度影响,这种加水封口方式不是为了保持温度恒定,D错误。故选C。19.【答案】D【分析】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肌肉组成。骨连结包括能活动的、不活动的、半活动的连接,能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骼肌是一种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详解】A.骼肌是运动系统的主要动力来源,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力量,驱动骨骼进行运动,A正确。B.神经系统在运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它负责接收、整合和传递运动信息,协调和控制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从而实现精确和协调的运动,B正确。C.关节是骨连结的一种形式,它允许骨骼之间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使得运动更加灵活和多样,C正确。D.结合分析可知,运动系统实际上由骨、骨连结(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D错误。故选D。20.【答案】B【分析】1.杂交育种原理:利用生物在遗传过程中基因的重新组合,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通过不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使双亲的基因重新组合,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2.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使其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3.生物多样性内涵: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基因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所生存的环境类型的多样性。【详解】A.将高产易倒伏小麦和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培育新品种,是利用杂交过程中基因的重新组合,并非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不属于转基因技术,A错误。B.杂交育种的过程中,亲代的基因在子代中重新组合,子代出现了亲代所没有的性状组合,这利用了遗传变异的原理,通过选择符合人类需求(高产抗倒伏)的变异类型来培育新品种,B正确。C.新品种依然属于小麦这一个物种,没有形成新物种,体现的是小麦的基因多样性(通过杂交使不同基因组合在一起),而不是物种多样性,C错误。D.杂交后代会出现多种基因组合类型,不一定都具有双亲的优良性状,可能会出现双亲性状的不同组合,甚至可能出现一些不良性状,D错误。故选B。21.【答案】D【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最顶端到着生根毛这一段幼嫩部分。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详解】A.根冠位于根尖的顶端,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A错误。B.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B错误。C.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C错误。D.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就如同肺泡增加气体交换面积一样,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D正确。故选D。22.【答案】B【分析】当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详解】A.溺水后,首先应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以便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故A正确。B.动脉出血时,应按压近心端(即靠近心脏的一端)以止血,因为动脉血液是从心脏流向远心端的,故B错误。C.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用于排除气道异物梗阻的有效方法,故C正确。D.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故D正确。故选B。23.【答案】D【分析】通常,听觉形成过程是: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详解】A.气传导过程中,外界声波进入外耳道后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进一步传递到内耳,A正确。B.骨传导耳机通过振动头骨将声音直接传至内耳,即骨传导的声波会引起头骨振动,B正确。C.两种传导方式最终都是在内耳的耳蜗处,将声音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所以感受器均位于耳蜗,C正确。D.不管是气传导还是骨传导,产生听觉的部位都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D错误。故选D。24.【答案】B【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详解】A.人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是二倍体,含有46条染色体,即23对。女性口腔上皮细胞属于体细胞,因此染色体数应为46条,故A正确。B.精子是男性生殖细胞,属于单倍体,含有23条染色体。性染色体为X或Y,因此精子中的染色体数应为22条+X或22条+Y,故B错误。C.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女性通常有两条X染色体(XX),男性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XY),故C正确。D.染色体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传递给下一代。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单倍体,结合后形成二倍体的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的个体,故D正确。故选B。25.【答案】B【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详解】①身体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可以减少体内水分蒸发这一特征表明蛇的身体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水分流失,这是陆地生活的重要适应特征,因为陆地环境相比水生环境更容易导致水分蒸发,①符合题意。②视力普遍较差,只能感受可见光,不能看清物体这一特征与陆地生活的适应性关系不大,因为无论是陆地还是水生生物,视力差都可能是进化的结果,而不是特定环境的适应,②不符合题意。③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这一特征直接表明蛇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不需要依赖水环境,这是陆地生活的重要适应特征,③符合题意。④主要通过缠绕、咬伤等方式捕食猎物这一特征与陆地生活的适应性关系不大,④不符合题意。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26.【答案】(1)正确(2)错误(3)正确(4)正确【分析】1.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详解】(1)牻牛儿苗果实开裂后,分果通过芒的变化将种子推入地下,埋藏到湿润安全的环境,而适宜的水分和安全的环境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所以这种独特的传播过程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故题干观点正确。(2)资料中提到 “芒在潮湿时伸直,干燥时变回螺旋状”,说明芒的变化与环境湿度有关,进而表明牻牛儿苗种子独特的传播过程受环境湿度影响,故题干观点错误。(3)受牻牛儿苗种子传播现象启发设计种子载体,需要了解牻牛儿苗种子传播的生物学原理,同时要考虑实现自发钻土的物理原理及相关技术,所以需要运用生物、物理等多学科知识,故题干观点正确。(4)种子载体可实现自发播种,这是一种新的播种方式,它的推广应用能够为农业生产带来新的思路,有助于提高播种效率或改善播种条件等,故题干观点正确。27.【答案】(1) ① 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2) 细胞壁 叶绿体 植物(3)尺度、比例和数量【分析】图1是动物细胞模型,图2是植物细胞模型,其中: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细胞核,④细胞壁,⑤液泡,⑥叶绿体。【详解】(1)图中标识为①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2)在制作图2模型时,结构④表示的是细胞壁,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它位于细胞膜的外侧,主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结构⑥表示的是叶绿体,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它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合成有机物。因此,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判断,图2表示的是植物细胞。(3)在捏制细胞模型时,为了使模型更加科学准确,除了要考虑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外,还需要重点考虑细胞各结构的尺度、比例和数量。这些因素对于模拟真实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至关重要。只有确保了模型在尺度、比例和数量上的准确性,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展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8.【答案】(1) 胰 吸收 薄(2) 肾小球 肾小管 尿液【分析】血液淀粉进入消化道后,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比如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膜,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原尿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后回到体内。原尿经过重吸收后,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详解】(1)若A为小肠,B为毛细血管,淀粉在 A 中被肠液、胰液中的消化酶彻底分解成葡萄糖,再由①吸收过程进入B毛细血管的血液中。B毛细血管的壁具有单层上皮细胞的结构特点,利于①吸收过程的进行。(2)葡萄糖随血液流经肾单位时,若①为滤过作用,滤过作用发生在肾小球处,所以A表示肾小球;若①为重吸收过程,重吸收作用主要发生在肾小管中,所以A 表示肾小管,则乙表示的液体为尿液。29.【答案】(1) 浮游藻类 香蒲→田螺→鲤鱼→野鸭(“浮游藻类→田螺→鲤鱼→野鸭”)(2)有限的(3) 无机盐 种类和数量【分析】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详解】(1)结合题图可知,香蒲和浮游藻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题图食物网中有7条食物链:香蒲→野鸭;香蒲→田螺→野鸭;香蒲→田螺→鲤鱼→野鸭; 浮游藻类→田螺→野鸭;浮游藻类→田螺→鲤鱼→野鸭;浮游藻类→鲤鱼→野鸭;浮游藻类→野鸭。可见,最长的食物链是香蒲→田螺→鲤鱼→野鸭(或“浮游藻类→田螺→鲤鱼→野鸭”)。(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时,能够通过内部机制进行调整和恢复,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然而,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难以恢复。题目中描述的“龙形水系”的生态环境因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等原因被破坏,就说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3)在治理过程中,“增加水生植物”是一项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减少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同时,水生植物还能为水体中的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增加水体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这样,生态系统的成分就会更加复杂,食物链和食物网也会更加完善,有利于恢复“龙形水系”的生态平衡。30.【答案】(1) 晶状体 ③(2) 效应器 胰岛素(3)弱【分析】图中①晶状体,②玻璃体,③视网膜。【详解】(1)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所以光线经过①晶状体的折射进入眼球内部,会刺激眼球③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2)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由图可知,棕色脂肪组织是结构中的效应器。人体内与棕色脂肪组织有相似功能的激素是胰岛素,都能降低机体血糖的浓度。(3)夜间长时间暴露在光照下,视网膜接受光刺激增加,棕色脂肪组织吸收和分解葡萄糖的能力将变弱,导致血液中血糖浓度过高。因此,应避免夜间长时间暴露在人造光下。31.【答案】(1)适量的水分(2)呼吸(3) 光照充足 稀释(4) 株高 11月8日【分析】1.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光合作用是指植物体利用光能,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利用氧气,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详解】(1)催芽过程中,将蚕豆种子置于湿纱布上的目的是为蚕豆萌发提供适量的水分。水分是种子萌发所必需的条件之一,它可以使种子内的细胞膨胀,促进种子的呼吸作用和代谢活动,从而启动萌发过程。(2)定植时,装置上开有透气孔的目的是保证幼苗根的呼吸作用。植物根部需要氧气进行呼吸作用,以释放能量供植物体生长和发育。透气孔的设置可以确保空气流通,为根部提供充足的氧气。(3)无土栽培装置应放置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空气流通等环境条件下。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温度适宜可以确保植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空气流通则可以保证植物体得到充足的二氧化碳供应,促进光合作用进行。若幼苗长势不佳,可能是营养液浓度过高导致的烧苗现象,因此应将土壤浸出液更换为营养液,并在使用前进行稀释,以降低营养液的浓度。(4)在设计无土栽培蚕豆生长情况记录表时,需要包括时间、株高、叶片数量、叶片大小、根长等观测指标。其中,株高是指植株从地面到最高叶片顶端的距离,是反映植物生长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根据题目要求,需要持续三周观察并记录这些指标。因此,在记录表中应填写每周的日期,如11月1日、11月8日、11月15日等以及对应的观测指标数据。32.【答案】(1) 相对性状 变异(2) 纯合体 Bb(3)亲代纯合体黑羊的基因组成为 bb,只产生携带b(隐性基因)的配子(生殖细胞),亲代纯合体白羊的基因组成为BB,只产生携带B(显性基因)的配子(生殖细胞),两者结合产生的后代基因组成全为 Bb,即表现为白羊【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详解】(1)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羊的毛色有黑色与白色,符合相对性状的定义,所以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实验一中,子代黑羊与亲代白羊性状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变异。(2)因为羊的毛色由一对基因(B、b)控制,黑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一中,“白羊×白羊,子代白羊:黑羊约为3:1”,亲代都是白羊,子代出现黑羊,说明控制黑色的基因在亲代中被隐藏起来了,黑色是隐性性状,因此黑羊的基因组成是bb,所以亲代黑羊为纯合体。实验二中亲代黑羊基因组成为bb,它会给子代传递一个b基因。又因为子代有白羊和黑羊,且白羊:黑羊约为1:1,亲代白羊基因组成是Bb(若为BB,子代全是白羊),亲代白羊(Bb)产生B和b两种配子,亲代黑羊(bb)产生b一种配子,所以子代白羊的基因组成为Bb。遗传图解如下:(3)亲代纯合体黑羊的基因组成为 bb,只产生携带b(隐性基因)的配子(生殖细胞),亲代纯合体白羊的基因组成为BB,只产生携带B(显性基因)的配子(生殖细胞),两者结合产生的后代基因组成全为 Bb,即表现为白羊。遗传图解如下:33.【答案】(1) Ⅱ 有性(2) 节肢 瘿花 幼虫历经蛹期发育为成虫(3)传粉【分析】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详解】(1)在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过程中,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成的,胚珠位于子房中,子房是雌蕊的结构,所以无花果可产生种子的花主要位于Ⅱ类花序。有性生殖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由资料分析,无花果可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2)榕小蜂体表具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所以属于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的节肢动物。由资料可知,雌性榕小蜂产卵的场所是瘿花;生长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是完全变态发育的典型特征。榕小蜂的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判断理由是幼虫历经蛹期发育为成虫。(3)根据资料可知,榕小蜂可帮助无花果传粉,说明动物能促进植物繁殖。34.【答案】(1) 光照强度 设置对照(2)低(3) 丙 3.96 随着光照强度增强,植物(黑藻)的光合作用越强,氧气释放量越多【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1)分析实验可知,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光照强度。设置甲组的目的是作为对照组,用于比较不同光照强度下黑藻氧气释放量的变化。(2)用于配置碳酸氢钠溶液的湖水取用“清晨的”原因是清晨的湖水中含氧量较低。(3)由图可知,由 900s 到 1600s,水中溶解氧增幅最大的是丙组,增加了8.72-4.76=3.96mg/L。分析图中数据可得出结论:①光照强度对黑藻氧气释放量有促进作用;;②光照强度越大,黑藻氧气释放量越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