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第二章交往品德 专题6遵守规则培养公德 精练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第二章交往品德 专题6遵守规则培养公德 精练课件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专题6 遵守规则 培养公德
第二章 交往品德
一、选择题
1. 遇见老师我会主动打招呼;对于班级值日生的劳动成果我会珍惜;校运会上我给所有运动员真诚鼓掌。这是因为(  )
①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②他人尊重我,我才尊重身边的其他人
③尊重他人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④尊重他人能解决一切摩擦,增进信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B
2. 小凯个子比较矮,还有点胖,同学们经常以此捉弄小凯,小凯非常难过,慢慢地和同学们疏远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②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我们应该学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④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不重要,不用在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3. 右边漫画启示我们要(  )
A. 平等待人,不因家境等轻视他人
B. 欣赏他人,给予他人积极正面的评价
C. 真诚待人,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
D. 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D
4. (2024湖南省)2023年9月4日,某市发布了文明行为“十小事”,在尊老爱幼、友善待人、讲究卫生、勤俭节约、垃圾分类、排队礼让、文明出行、爱护公物、绿色上网、健康阳光十个方面,对全市中小学生提出要求。此举有利于(  )
①优化文明有礼行为养成机制
②培养中小学生文明有礼的好习惯
③夯实中小学生各学科的基础
④推进文明素养提升行动不断深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5.诚实信用既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更是我们个人的终生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下列做法没有体现诚信这一品质的是( )
A.小明主动向班主任检讨了自己违反班级纪律的错误行为
B.某商家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补发了交易中漏发的货物
C.吴某用十年时间兑现了为儿子偿还生前所欠债务的承诺
D.小丽发现同学小红偷拿他人物品,答应为小红保守秘密
D
6. 好友发朋友圈: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这符合平等的要求吗?你会留言(  )
A. 符合,这是法律赋予的特权
B. 符合,不同情况可以差别对待
C. 不符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不符合,同等情况要同等对待
B
7. 2024年7月1日,《广东省医疗保障信用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该办法明确,医保部门依法依规根据信用评价等级对信用主体实施信用激励,对信用等级为A级的信用主体,在政务服务事项方面提供容缺受理、优先办理等便利措施,对其中个人类信用主体提供信用就医等便利。这有利于(  )
A. 弘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B. 有效促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C. 让守信者享有更多的特权 D. 将道德规范上升为民法原则
A
8. (2024贵州黔南)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整体发展,加快校际均衡发展,保障群体公平发展,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高财政保障水平等。这些要求有利于(  )
①让学生享有更公平的教育环境
②为所有人提供相同的发展条件
③以机会的公平促进教育的公平
④使公共教育体系更加优质均衡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C
9. (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改编)“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一次犯罪污染的是一条河流,一次错误的司法裁决污染的是整个水源”。这说明了(  )
A.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
B. 司法机关保障公民的各项政治权利
C. 行政机关的干涉可杜绝司法不公现象产生
D.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础
A
10. (2024青海省)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充满司法温度的话语处处彰显着为民情怀和法治精神,努力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道路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维护公平正义(  )
①体现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盼②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
③要求不顾一切面对不法行为④要求司法机关必须公正司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许多自媒体借助网络平台传播正能量,如传播善举,播撒真情;开设线上讲堂,传播科学知识;直播助农,开辟农村增收新路子……然而,也有自媒体为了流量自导自演式造假、无底线造热点蹭热点、以偏概全设置话题,严重污染网络环境,对社会稳定造成潜在威胁。
材料二:中央网信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这是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的重要举措,释放出自媒体不是“自由体”的强烈信号。
(1)小凌认为:人人都可以使用自媒体,但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是绝对的“自由体”,不可以“乱放风”。请结合“自由与法治的关系”,为小凌的说法提供依据。
①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公民有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但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媒体乱象割裂了自由与法治的关系,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②法治是自由的保障,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会导致混乱与伤害。③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世界,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
(2)请你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分别谈谈我们应怎样成为合格的自媒体使用者。
①道德角度:树立诚信意识,做负责任的自媒体使用者,不制造和传播网络谣言,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②法律角度:增强法治观念,规范自己的网络言行,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遇到侵权事件要依法维权。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诚实守信,智慧做人】
材料一:小强最近上课神情恍惚、成绩直线下降。小亮问他怎么回事,小强说在网上结交了几个朋友,每天和他们聊天、玩网络游戏到深夜。小强还让小亮帮他保守秘密。
(1)一天,老师找小亮了解小强的情况。如果你是小亮,会不会将小强的情况告诉老师?请说说你的理由。
会。理由:①践行诚信需要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的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②如果不说,小强会继续沉迷网络,会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影响身心健康,告诉老师后,老师可以及时引导和帮助小强。同时,交友需要讲原则,如果朋友做错事,要予以规劝。为了避免好朋友之间发生矛盾,小亮可以跟小强真诚地解释清楚。
材料二:
相关链接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实守信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2)请列举你身边存在的不诚信现象。(写出两个即可)
考试作弊;抄袭作业;不守诺言等。(答出两个即可)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打算如何践行诚信,做一个诚信之人。
①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②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社会诚信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