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荣县中学初2023级第四学期第一次随堂练习道德与法治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下列各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1.每年全国两会,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建言献策,共商国是。这反映了A.宪法规定国家机构的组成 B.人大代表代表着各行各业C.人民直接参与国家的管理 D.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中国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这些信息可知,中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和维护的宪法基本原则是A.民主集中制 B.国家尊重保障人权C.中国共产党领导 D.国家权力属于人民3.当地时间2024年1月23 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国别人权审议工作组在日内瓦万国宫对中国的人权状况进行第四轮审议。大多数发言国家围绕中国脱贫攻坚、妇女权益保护、社会保障体系等领域的进步给予极高的评价。这反映了A.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B.在我国,人权的保护对象包括外国人C.我国人权理想已经变成现实 D.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4.原告王先生因乘坐被告某公司的客车发生交通事故而严重受伤。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了解到王先生经济困难且身在边远地区、无力到庭等情况后,积极与被告沟通,前往王先生住地开庭,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被告当庭支付赔偿金。这表明尊重和保障人权需要A.立法机关科学立法,明确公民享有各项具体权利B.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C.审判机关公正司法,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D.公民增强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5.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下列体现我国国家机关贯彻这一原则的是①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②党员个人服从党组织,少数服从多数③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的保守国家秘密法④上级党组织要经常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近年来,中央督导组联合公检法司各部门,清除政法队伍内部的腐败分子,粉碎黑恶势力“保护伞”,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告诉我们①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②我国已不存在黑恶势力③权力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贻害无穷④只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就能够杜绝腐败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7.某国有公司原总经理胡某与商人老板勾结,将手中的权力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胡某因受贿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十一个月,并处罚金60万元。胡某的结局说明①法定职责必须为,不得懈怠、推诿 ②法无授权不可为,行使权力不能任性③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 ④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承担刑事责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8.2025年3月5日至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这体现①国家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负责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③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主导地位 ④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加强对宪法工作的全面领导,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推动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历史性成就。以下有关党与宪法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宪法是由中国共产党制定的 B.中国共产党党员带头立法C.党必须依法执政,依宪行政 D.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10.某校八年级(1)班道德与法治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维护宪法权威”主题探究活动。本次探究活动能得出的结论可能有①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命运、社会安定和人民利益②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一般性、具体性问题③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④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团体都要以宪法为一切活动准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下图①和②方框中应分别填入A.保障宪法实施、文明执法 B.保障宪法实施、依宪治国C.加强宪法监督、宣传教育 D.加强宪法监督、依法执政12.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指出:“宪法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最高法律规范,全国人大常委会深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①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②说明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③表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④说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为迎接国家宪法日的到来,某校开展了“宪法晨读”“模报宪法宣誓”“宪法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宪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开展这些活动能让同学们A.维护宪法权威,提高宪法地位 B.监督宪法实施,纠正违宪行为C.丰富宪法内涵,推进依宪治国 D.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14.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此次修订立法法依据宪法立法的原则,完善主动备案审查制度,明确专项审查制度、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法律法规清理制度,有利于推动备案审查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下列与备案审查工作有关的推导,合理的是A.完善备案审查制度→保证宪法法律实施→解决所有问题B.加强备案审查工作→设置国家机构→保障人民当家作主C.完善合宪性审查→加强宪法监督→维护宪法权威D.推进集中清理工作→及时修改宪法→捍卫宪法尊严15.对下图认识最准确的是( )A.正确。因为宪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核心B.正确。因为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C.错误。因为宪法规定的具有原则性特点D.错误。因为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16.根据下表中的内容,可得出的结论是我是中国公民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享有姓名权;我要保守国家秘密 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A.宪法是我国法制统一的基础B.宪法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C.宪法严格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D.宪法是对各种法律制度的具体落实17.思思在复习道德与法治时,用图示法整理了如下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A.①拘役 ②行政处罚B.①立法法 ②宪法C.①政治权利 ②言论自由D.①劳动权 ②社会经济权利18 . 下列关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认识正确的是这项权利是我国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有助于公民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公民享有这项权利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经济生活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AI换脸,是指通过AI人工智能,把别人的脸换成自己的脸。近来,利用“AI换脸”“AI换声”等虚假音视频,进行诈骗、诽谤的违法行为屡见不鲜。这种违法行为侵犯公民肖像权、财产权、名誉权 B.肖像权、财产权、荣誉权C.姓名权、财产权、著作权 D.隐私权、劳动权、荣誉权公民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权。下列维权方式正确的是同学在背后恶意诋毁我——提请仲裁机构解决网购的商品与宣传严重不符——打12315投诉电话楼上邻居经常噪音扰民——安装“楼上反震器”回击小明被汽车轻微撞伤——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综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3课有关内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1.(12分)自信中国。材料一 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宪法第一条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 ① ;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 ② ;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③ 以保障公民权利。(6分)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肩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太复兴的使命任务,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2)为什么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6分)22.(12分)法治中国。材料一 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习近平全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伴随着主席出场号角,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从主席台起身,健步走到宣誓台前站立。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庄严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结合材料一,运用宪法的相关知识,说说习近平主席在就职时要庄严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原因。(6分)材料二 2024年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2周年。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2023年全国“宪法宣传周”活动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国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宪法宣传活动。(2)结合材料二,说明青少年学生如何促进宪法的实施?(6分)23.(16分)法权相依。材料一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问政”作为一种新型的议政问政方式,已经成为政府了解民情、听取民声、体察民意、汇聚民智的一个桥梁。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说说“网络问政”是公民在行使哪项政治权利?公民依法行使这项权利有什么意义?(8分)材料二 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现在,我们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权利”一词,这表明我们的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在不断增强。(2)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如何行使权利?(8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A C B B C D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A D C C B D D A B(1)①社会主义制度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④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领导一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⑤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答出两点即可,6分)22.(1)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答出两点即可,6分)①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参与宪法宣传活动。②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③践行宪法。坚持宪法至上,推动宪法实施。(答出三点,6分)(1)监督权。(2分)意义:①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③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答出两点即可,6分)(2)①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②行使权利有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答出三点,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