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昼夜与四季》基础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2017秋)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昼夜与四季》基础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昼夜与四季》基础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知识广场(每空1分,共10分)
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约是________小时。
2. 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________产生的。
3.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
4. 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________、地轴的________有关。
5. 在北半球,夏季太阳高度角较________,冬季太阳高度角较________。
6. 极昼和极夜现象出现在地球的________地区。
二、判断大厅(每题2分,共20分)
1. 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附近。( )
2. 昼夜交替现象只在地球上发生,其他星球不存在这种现象。( )
3.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正圆形。( )
4. 一年四季中,同一地点每天正午太阳高度角都是相同的。( )
5. 在南半球,夏季和北半球的夏季时间相同。( )
6. 春分和秋分这两天,全球昼夜等长。( )
7. 极昼和极夜现象的产生与地球的自转没有关系。( )
8. 地球自转一圈,地球上所有地方都会经历一次昼夜交替。( )
9. 人们在不同季节里观察到的星座是不同的。( )
10. 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没有影响。( )
三、选择乐园(每题2分,共30分)
1. 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 )。
A. 太阳绕着地球转
B. 地球绕着太阳转
C.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2. 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 四季更替
B. 昼夜长短变化
C.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3. 地球公转过程中,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是因为( )。
A. 地轴的倾斜方向不断发生变化
B. 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 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断变化
4. 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是( )。
A. 春季
B. 冬季
C. 秋季
5. 一年中,物体影子最短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冬季
6. 当北京是白天时,( )可能是黑夜。
A. 东京
B. 纽约
C. 悉尼
7. 下列节日中,北京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 儿童节
B. 元旦
C. 国庆节
8. 极昼现象出现在( )。
A. 赤道
B. 北极圈以北地区
C. 南回归线
9. 地球公转的周期大约是( )。
A. 24小时
B. 30天
C. 365天
10. 春分时节,太阳直射在( )。
A. 赤道
B. 北回归线
C. 南回归线
11. 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公转
C. 地轴倾斜且公转
12. 小明在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时,发现一天中物体影子最短的时间是( )。
A. 上午
B. 中午
C. 下午
13. 下列现象中,( )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
A. 昼夜交替
B. 时间差异
C. 四季变化
14. 在不同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且方向不变
C. 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
15. 下列关于昼夜和四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年
B. 四季变化的周期是一天
C. 昼夜交替与地球自转有关,四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四、问题城堡(每题4分,共20分)
1. 请简单解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2. 简述四季是如何形成的。
3. 为什么在南北极地区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4. 说一说地球自转和公转分别会产生哪些现象。
5. 一年中,北半球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是如何变化的?
五、科学探究(8分)
某同学想要探究“物体影子长度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请你帮他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1. 实验材料:、、白纸、铅笔等。(2分)
2. 实验步骤:
在白纸上画一个圆,将________垂直立在圆的中心位置。(2分)
模拟太阳不同的高度角,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________,并在白纸上标记出影子的位置和长度。(2分)
观察并记录不同高度角下物体影子的长度变化。(2分)
六、拓展长廊(共12分)
1. 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的物候现象有哪些不同,并举例说明。(6分)
2. 假如地球停止自转,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请你大胆想象并写出至少三条。(6分)
答案及解析
一、知识广场
1. 答案:自西向东;24
解析: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这是地球的基本运动特征,自转一周约24小时,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2. 答案:自转
解析: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交替被太阳照射,从而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3. 答案:自西向东;一年(365天或365.2422天 )
解析:地球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约为一年,这一运动导致了四季的形成等现象。
4. 答案:公转;倾斜
解析: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且方向基本不变,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进而形成四季。
5. 答案:大;小
解析:夏季太阳直射点靠近北半球,太阳高度角较大,冬季太阳直射点远离北半球,太阳高度角较小。
6. 答案:两极
解析:极昼和极夜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在地球两极地区出现的特殊现象,即一段时间内太阳不落或不升。
二、判断大厅
1. 答案:√
解析: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附近,这是地球自转的重要特点,对地球的气候、季节等产生重要影响。
2. 答案:×
解析:只要是自转的星球,且有被恒星光照亮的情况,理论上都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并非地球独有。
3. 答案:×
解析: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形,并非正圆形。
4. 答案:×
解析:由于地球公转和地轴倾斜,不同季节同一地点每天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不同的。
5. 答案:×
解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夏季时,北半球是冬季。
6. 答案:√
解析:春分和秋分这两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7. 答案:×
解析:极昼和极夜现象的产生与地球公转、地轴倾斜有关,但地球自转决定了昼夜交替,所以并非与自转毫无关系。例如极昼极夜地区也会因地球自转有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
8. 答案:√
解析: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地球上各地都会经历一次昼夜交替,只是不同地区昼夜长短可能不同。
9. 答案:√
解析:由于地球公转,不同季节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不同,夜晚朝向的星空区域不同,所以人们观察到的星座不同。
10. 答案:×
解析: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生活习性影响很大,如动物的迁徙、冬眠,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等都受四季变化影响。
三、选择乐园
1. 答案:C
解析: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相对地就感觉太阳在东升西落。
2. 答案:C
解析: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直观体现;四季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3. 答案:B
解析: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且方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使得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发生变化。
4. 答案:B
解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
5. 答案:B
解析:夏季太阳高度角大,物体影子短;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物体影子长。
6. 答案:B
解析:北京处于东八区,纽约处于西五区,两地相差约13个时区,当北京是白天时,纽约大概率是黑夜;东京与北京时区相近,悉尼与北京季节相反但昼夜情况并非一定相反。
7. 答案:A
解析:北京白昼时间最长的是夏至日附近,儿童节(6月1日)接近夏至日,元旦和国庆节白昼时间相对较短。
8. 答案:B
解析:极昼现象出现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地区,赤道全年昼夜等长,南回归线不会出现极昼现象。
9. 答案:C
解析:地球公转周期大约是365天,24小时是地球自转周期,30天不符合地球公转周期。
10. 答案:A
解析:春分时节,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11. 答案:C
解析:四季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且地轴倾斜,使得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随季节变化。
12. 答案:B
解析:中午时太阳高度角最大,物体影子最短。
13. 答案:C
解析:四季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14. 答案:B
解析: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且方向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变化,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
15. 答案:C
解析:昼夜交替周期约24小时,与地球自转有关;四季变化周期约一年,与地球公转有关。
四、问题城堡
1. 答案: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昼,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各地就会不断地交替出现昼夜现象。
2. 答案: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以及地轴的倾斜有关。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倾斜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这样,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位置不同,获得的太阳热量也不同,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获得热量多,是夏季;南半球获得热量少,是冬季。反之,当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南半球是夏季,北半球是冬季。而在春分和秋分时节,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气温适中,分别为春季和秋季。
3. 答案:在南北极地区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是因为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南北极地区会有一段时间要么全部被太阳照射(极昼),要么全部处于黑夜(极夜)。以北半球为例,在夏季时,北极地区会出现极昼现象,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极地区持续被太阳照射;而南极地区则是极夜。冬季时情况相反。
4. 答案: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以及时间差异。由于地球自转,地球上不同地区迎来日出和日落的时间不同,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从而产生时间差异。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以及五带的划分。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导致不同地区获得太阳热量不同,形成四季和昼夜长短变化;同时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太阳热量的差异,划分出五带。
5. 答案:在北半球,春季和秋季昼夜长短大致相等。夏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北极地区会出现极昼现象。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黑夜时间越长,北极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
五、科学探究
1. 答案:手电筒;小棒(合理即可)
解析:手电筒可模拟太阳光源,小棒作为被照射物体,用于观察影子变化。
2. 答案:小棒;小棒
解析:将小棒垂直立在圆中心,模拟阳光下物体,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小棒来模拟不同太阳高度角,从而观察影子变化。
六、拓展长廊
1. 答案: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的物候现象差异明显。例如,在北方地区,春季柳树发芽、桃花盛开;夏季绿树成荫,蝉鸣阵阵;秋季树叶变黄飘落,大雁南飞;冬季白雪皑皑,河流结冰。而在南方地区,春季气温回升早,花卉种类繁多且开花更早;夏季高温多雨,植物生长旺盛;秋季气温仍然较高,树叶变色和落叶时间相对较晚;冬季较为温暖,很多树木依然翠绿,河流一般不结冰。在一些热带地区,全年高温,季节变化不明显,植物终年常绿,可能没有明显的落叶、发芽等季节性变化,但降雨等气候因素会导致一些植物在雨季和旱季有不同的生长状态。
2. 答案:假如地球停止自转,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很多变化:①昼夜不再交替,一半地球将永远处于白天,温度持续升高,可能引发严重干旱和火灾;另一半永远处于黑夜,温度急剧下降,变得极度寒冷,大部分生物难以适应这样极端的温度变化,许多物种可能灭绝。②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消失,大气环流和洋流系统会发生巨大改变。风的方向不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这将导致全球气候发生根本性变化,原本的气候带和降雨分布被打乱,一些地区可能变得更加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洪水泛滥。③地球停止自转,基于地球自转的时间体系将崩溃,我们现有的时间概念和计时方式都不再适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