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绍一中2023年自主招生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绍一中2023年自主招生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绍一中2023年自主招生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I(共15小题,每小题3分,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3·绍兴会考)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的科学领域没有包括的是
A.纠缠光子实验 B.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
C.开创量子信息科学 D.创造适合特定用途的材料
【答案】D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阿斯佩、克劳泽和塞林格都通过实验验证了违反贝尔不等式的情况,成功证明了爱因斯坦相关观点是错误的”,可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人们对于量子纠缠的认识来自于科学实践。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的标准表述不具完备性”的观点是错误的。科学家们通过实验不仅证明了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的观点存在错误,还进一步开创了量子信息科学。
【解答】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三位科学家:阿斯佩、克劳泽以及塞林格,以表彰他们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开创量子信息科学”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故答案为:D。
2.(2023·绍兴会考)科学除了知识的学习,还要领悟处理科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如转换、分类、控制变量、理想化模型等。下列采用理想化模型的是
A.斜面实验
B.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C.纯净物的类别
D.用铁屑显示通电圆环周围磁场分布
【答案】A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无机物的分类;机械能守恒
3.(2023·绍兴会考)为研究中医名方—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科研人员以大鼠为对象设置4组实验,通过测定大鼠的胃排空率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组别 状态 胃排空率(%)
正常组 健康大鼠 55.80
模型组 患病大鼠未给药 38.65
柴胡疏肝散组 患病大鼠+柴胡疏肝散 51.12
药物A组 患病大鼠+药物A 49.92
注:药物A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药物
A.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降低
B.正常组能对比反映出给药组大鼠恢复胃排空的程度
C.与正常组相比,柴胡疏肝散具有促进胃排空的作用
D.柴胡疏肝散与药物A对患病大鼠促进胃排空的效果相似
【答案】C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胃排空率越接近正常小鼠,说明药物促进胃排空的效果越好。
【解答】A、由表中数据可知,正常组胃排空率为55.80%,模型组的胃排空率为38.65%,可知与模型组的胃排空率明显比正常组低,故A不符合题意;
B、与正常组相比,给药组的胃排空率越接近,说明恢复的越好,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柴胡疏肝散后,胃排空率仍低于正常组,应与模型组相比,才能说明柴胡疏肝散具有促进胃排空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
D、由表中数据可知,柴胡疏肝散和药物A组的效果差异不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2023·绍兴会考)某实验小组同学在目镜)和物镜()的镜头组合下,看到视野中有一长条形微生物在按顺时针方向流动(如图)。有四位同学根据实验事实,针对被放大对象及倍数、装片上真实微生物的游动方向作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长度放大50倍、逆时针 B.面积放大50倍、逆时针
C.长度放大50倍、顺时针 D.面积放大50倍、顺时针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所以视野中在左侧的物体,其实真实位置在右侧,但因为上下左右都颠倒,转动方向反而是一致的。
【解答】BD、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可知放大倍数为倍,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故BD错误;
AC、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上下左右都颠倒,可知转动方向不变,视野中微生物按顺时针方向流动,可知实际也是按顺时针方向游动,故A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5.(2023·绍兴会考)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水稻混生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水稻和双子叶杂草的影响,请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代表水稻的曲线是①
B.所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D点左右
C.双子叶杂草对该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性比单子叶农作物低
D.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B时,促进水稻的生长,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
【答案】B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生长素类似物:在浓度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高时,抑制生长。
【解答】A、由图可知,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大于等于C时小于E时,促进②的生长,抑制①的生长,可知①是杂草,②是水稻,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当浓度在D点左右时,促进水稻生长,抑制杂草的生长,所以浓度应控制在D点左右,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双子叶杂草对该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性强于单子叶的水稻,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浓度为B时,既促进杂草的生长,也促进水稻的生长,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2023·绍兴会考)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以下各图装置气密性均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B.图2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后,石灰水中溶质质量减小,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
C.图3向广口瓶中滴入稀盐酸后,气球变大,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放热
D.图4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说明通入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发生了反应
【答案】B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空气的成分及探究;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要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否是放热反应,应使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
【解答】A、红磷燃烧时,止水夹未夹紧,集气瓶中气体受热膨胀,从导管中逸出,导致气体减少了量增大,可知测得的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故A错误;
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小,溶解的溶质减少,集气瓶内气
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将U形管中的水向外压,液面左低右高,故B正确;
C、稀盐酸中含有水,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剧烈放热,所以气球变大不能说明是反应放热,故C错误;
D、图中碳酸钠溶液中右侧导管插入溶液中,二氧化碳通入,试管中压强增大,将碳酸钠溶液压入氢氧
化钡溶液中,氢氧化钡与碳酸钠也会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碳酸钡生成,所以不能说明是二氧化碳与氢
氧化钡发生了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7.(2023·绍兴会考)如图是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不同的系统,a、b、c、d、e、f表示不同的物质,①、②、③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理过程①③分别是通过呼吸运动和扩散运动实现的
B.经过①过程,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浓度高于二氧化碳浓度
C.物质c在人体内被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D.物质e、d、f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
【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 排泄的三种方式:汗液、尿液和呼吸。
【解答】A、人体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使用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利用的是压强差;人体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运动实现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占16%,二氧化碳占4%,可知氧气的浓度高于二氧化碳,故B不符合题意;
C、A是消化系统,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故C不符合题意;
D、f指的是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方式称为排遗,不属于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2023·绍兴会考)固体常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实则是内部微观粒子有规则排列的外部表现。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整块晶体可以看作是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锑钾()合金可作为钾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图a为该合金的晶胞结构图,图b表示晶胞的一部分。整个晶胞的顶角原子是8个晶胞共用的,棱上的原子是4个晶胞共用的,面上的原子是两个晶胞共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锑钾合金的熔点比金属锑更高 B.K和Sb原子数之比为3:1
C.与Sb最邻近K原子数为6个 D.K和Sb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的提示:整个晶胞的顶角原子是8个晶胞共用的,棱上的原子是4个晶胞共用的,面上的原子是两个晶胞共用的,可分别计算出K原子和Sb原子的个数。
【解答】A、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的熔点低,硬度大,故A错误;
B、K的个数为,Sb的个数为,个数比为,故B正确;
C、以面心处的Sb为研究对象,与Sb最邻近K原子有8个,故C错误;
D、K与Sb之间的最短距离为体对角线的,即,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9.(2023·绍兴会考)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都相同。常温下二氧化硫气体和硫化氢气体混合,发生反应生成硫和水。现将m个二氧化硫分子和n个硫化氢分子混合,若反应后气体的分子数是反应前的,则与的比值可能为
A.2:1 B.1:3 C.1:1 D.3:1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方程式系数比等于反应的个数比,常温下水为液体,可知二氧化硫或硫化氢气体有一种物质过量。
【解答】反应的方程式为,设硫化氢完全反应,则消耗的硫化氢的分子数为n,由方程式系数关系可知,消耗的二氧化硫的个数为,则剩余二氧化硫的个数为,反应后气体数是反应前的,则有,解得。
设二氧化硫完全反应,则消耗二氧化硫的个数为m,消耗硫化氢的个数为2m,则剩余气体为n-2m,则有,解得。
故答案为:A。
10.(2023·绍兴会考)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分解产物X为FeO B.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
C.的沸点比的低 D.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
【答案】A
【知识点】氧化反应;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化合价改变的原因是得失电子,电子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所以有物质得电子,必定有物质失去电子。
【解答】A、硫酸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已知产物中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化合价降低,可知得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X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应为+3价,故A符合题意;
B、硫酸和硝酸钾制备硝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蒸馏时,硝酸从体系中逸出,说明硝酸的沸点低,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能与铁反应,可知铁锅易损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2023·绍兴会考)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取60g该溶液等分成三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g;
③第三份加足量溶液后,得干燥的沉淀4.30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测
A.①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为氯化银
B.该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浓度是
C.原溶液中可能存在和
D.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和
【答案】C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硫酸钡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根据沉淀和气体的质量计算对应离子的质量,用质量除以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各离子的个数比,结合溶液不带电判断实验中没有检测的离子是否存在。
【解答】A、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其中氯离子、碳酸根离子都能与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所以沉淀不一定是氯化银,故A错误;
B、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g,气体为氨气,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设铵根离子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铵根离子的质量为0.72g,铵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为,故B错误;
CD、加足量溶液后,得干燥的沉淀4.30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可知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沉淀有两种,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硫酸钡的质量为2.33g,则硫酸根离子的质量为,解得y=0.96g,碳酸钡的质量为4.30g-2.33g=1.97g,碳酸根离子的质量为解得z=0.6g,则铵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个数比为,铵根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只含有这三种离子时,溶液不带电,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不能共存,可知一定不含钡离子,所以溶液中若含有钠离子,则一定也含有氯离子,故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C。
12.(2023·绍兴会考)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的方向可能是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解答】A、水平面光滑,说明不受摩擦力,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当拉力竖直向上时,拉力与支持力等于重力,物体受力平衡,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拉力的作用,受力不平衡,将做变速运动,故B错误;
CD、拉力在水平方向上分力,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力不平衡,物体将做变速运动,故CD错误。
故答案为:A。
13.(2023·绍兴会考)如图甲所示,某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下,沿着平板面向上运动。若铁块的质量为0.5千克,受到的摩擦力为2牛,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撤去后,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和粗糙程度不变,则滑动摩擦力不变。
【解答】由图乙可知,撤去拉力前,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物体的重力为,摩擦力为2N,方向竖直向下,可知此时竖直向下的力为7N。撤去F,铁块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将做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铁块在重力作用下将向下运动,此时摩擦力方向向上,铁块受到向下的合力为5N-2N=3N,铁块将向下做加速运动,由前面分析可知,铁块向上减速时,受到的力为7N,向下加速时,受到的力为3N,可知减速的进程更快。
故答案为:B。
14.(2023·绍兴会考)如图所示是某种"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斜槽末端与电磁铁下端等高,当a小球离开斜槽时电路断开,电磁铁释放b小球,最终两小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两小球下落过程中用频闪照相机(间隔相同时间曝光一次)记录小球运动的轨迹,其中最合理的是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与图象的结合
【解析】【分析】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分析平抛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轨迹时,需要分别考虑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运动状态。
【解答】b离开电磁铁后只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可知b将做加速直线运动;a离开轨道后,只受到重力作用,运动方向和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a将做曲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a只受重力,所以在竖直方向上将做加速运动,在水平方向上,a不受力,所以在水平方向上,a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C。
二、选择题II(共5小题,每小题5分,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5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15.(2023·绍兴会考)如图所示,调节可变电阻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下列有关这个过程说法是正确的是
A.通过可变电阻的电流减少,减少量一定大于
B.通过电阻的电流增加,增加量等于
C.电压都减少,减少量之和等于
D.通过电阻的电流减少,减少量小于
【答案】A,B,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6.(2023·绍兴会考)下列对四幅曲线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甲若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肾脏时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是尿素
B.图乙BC段表示人体的呼气过程,此过程中肋间外肌和膈肌都处于舒张状态
C.图丙是正常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时间以后,由于环境温度低,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D.图丁表示大豆种子形成过程中胚乳和胚的干重变化情况,曲线①和②分别表示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
【答案】A,C,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血液循环;泌尿系统;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体温将降低;散热量小于产热量,体温将升高。
【解答】A、血液流经肾单位后,尿素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液中的尿素含量将减少,不会增多,故A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BC段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属于呼气过程,此时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后体温趋于稳定,说明散热量等于产热量,故C符合题意;
D、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大豆种子中的胚乳逐渐被子叶吸收,所以①和②分别表示胚乳的发育和胚的发育,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17.(2023·绍兴会考)向装有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试管中,缓慢加入细铁粉,充分反应。下列关于试管中物质的变化关系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8.(2023·绍兴会考)如图所示,将一块比管口稍大的薄塑料片(不计厚度和质量)堵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竖直插入水中,玻璃管下端保持深度为0.1米,玻璃管横截面积为2厘米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塑料片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000帕
B.塑料片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牛
C.从管口缓慢注入水与水槽液面相平时,塑料片所受压强为零
D.从管口缓慢注入酒精(千克/米),当塑料片恰好脱离时,酒精柱的高度为15厘米
【答案】B,C,D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19.(2023·绍兴会考)如图甲所示,用充电宝为一手机电池充电,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在充电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充电宝的输出电压U、输出电流I可认为是恒定不变的,设手机电池的内阻为r,则时间t内,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有
A.充电宝输出的电功率为
B.手机电池产生的焦耳热为
C.手机电池产生的焦耳热为
D.手机电池储存的化学能为
【答案】A,C,D
【知识点】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0.(2023·绍兴会考)水平桌面上放置了一个装满水的量筒,背后竖直放置一块蓝色背景板。将量筒调整到刻度线朝正面,如图甲所示;旋转量筒使刻度线到背面,看到的情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看到背景板呈蓝色是因其吸收了蓝光
B.甲图中透过量筒看见的蓝色背景板可能呈实像
C.乙图中透过量筒看见的刻度线之间的间隔比甲图中的大
D.乙图中透过量筒看见的刻度线和数字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C,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等于1倍焦距,不成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A、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背景板是蓝色的,是因为背景板能反射蓝色的色光,故A错误;
B、量筒上下同宽,相当于一个柱状透镜,光线经折射后发散,无法形成实像,故B错误;
C、乙中刻度在背面时,水柱相当于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所以乙中刻度间隔看着更大,故C正确;
D、乙中的水柱相当于凸透镜,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三、非选择题,共80分
21.(2023·绍兴会考)为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取长势及叶片数量相同的3条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枝条,分别编号。
②A枝条不作处理,将B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将C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凡士林能封闭气孔)。
③将3条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3个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
④将3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三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三个装置置于阳光下相同时间后,分别称量锥形瓶中水的质量和硅胶干燥胶片的质量
(1)小明研究的问题是植物蒸腾作用速率与   的关系。
(2)该实验运用了科学中常用的方法—转换法,将蒸腾作用的快慢转换为   。
(3)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的水占了总吸水量的,现在想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除了要测出相同时间内钟罩中硅胶片增加的质量,还应该测出   的质量。
(4)科学家发明了一类无色透明的低黏性蜡状物质,在移栽植物时,若将其喷到叶面上能结成一层薄膜,能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从而大大提高植株的成活率,请你分析这层薄膜具有怎样的功能特点   。
【答案】(1)气孔数量
(2)相同时间内硅胶片的质量变化
(3)相同时间内锥形瓶中水的质量的减少量
(4)减少水分散失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结合实验步骤和图像可知,唯一变量为气孔的数量。
(2)转换法常用于实验测量对象不易直接观察时。
(3)要确定用于蒸腾作用的水分占植物吸收水分的百分比,则应知道植物吸水总量以及用于蒸腾作用的水的量。
(4)该薄膜能减弱蒸腾作用,说明能抑制水分蒸发。
【解答】(1)由②可知,各组实验中不同的是气孔的数量,所以探究的是蒸腾作用的速率与气孔数量的关系。
(2)实验中直接比较蒸腾作用的快慢比较困难,所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硅胶片的质量变化来反映蒸腾作用的快慢。
(3)锥形瓶内水的减少量即为植物吸收的水的总量,用水的减少量与硅胶质量的增加量相比较,能求得用于蒸腾作用的水占总吸水量的百分比。
(4)该薄膜能防止水分散失,减弱蒸腾作用。
22.(2023·绍兴会考)如图甲表示某绿色阳生植物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可能来源和去路,代表细胞结构,数字和箭头表示来源和去路。图乙表示时此盆绿色植物释放氧气的快慢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乙中,A点时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其叶肉细胞中不存在的来源或去路是图甲中的   (填数字)。
(2)在图乙中,C点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其叶肉细胞中不存在或大大减弱的来源或去路是图甲中的   (填数字)。
(3)若该植物的呼吸商(呼吸商=呼吸作用放出的量/呼吸作用消耗的量)为0.75,那么在、2.5klx光照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作用所产生的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   。
(4)根据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图中CD段、DE段分别表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
B.植物细胞呼吸产生的总量
C.B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若该植物为阴生植物,则图乙中B点将向左移
【答案】(1)①②③④
(2)大于;⑤⑥
(3)3.5a
(4)D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③④表示植物细胞内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间的气体交换;①②表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向外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2)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优先供给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同理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优先供给细胞进行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一部分来自于细胞的呼吸作用,一部分从环境中吸收。
(4)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一部分被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释放到空气中。
【解答】(1)只进行呼吸作用,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其它过程均不存在。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2)由图可知C点在释放氧气,可知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不需要从环境中吸收氧气,也不会有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所以不存在或大大减弱的是⑤⑥。
(3)由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为2a,植物的呼吸商A为0.75,所以放出二氧化碳为1.5a,总光合速率为3a+2a=5a,需要吸收二氧化碳量为5a-1.5a=3.5a。
(4)A、DE段表示呼吸作用强度,CD段加DE段表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故A错误;
B、植物细胞呼吸产生的总量,故B错误;
C、B既不从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也不释放氧气,说明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故C错误;
D、若为阴生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同时,需要的光照强度减弱,可知B点将向左移,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3.(2023·绍兴会考)有三份不同质量比的氧化铜与炭粉的混合物样品①、②、③。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取一种样品,加强热充分反应,测定各样品中氧化铜的量。
[已知稀,炭粉不与稀硝酸反应]
(1)甲同学取样品①隔绝空气加强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将所得固体,置于足量的稀硝酸中微热,产生1.2克气体,则样品①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克。
(2)乙同学取样品②a克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加强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再将反应后的固体与足量的稀硝酸微热,充分反应后,有b克固体剩余样品②中氧化铜质量为   克(以含的代数式表示)。
(3)丙同学称量样品③隔绝空气加强热后剩余的固体,质量比原样品减小了c克,若该固体为纯金属铜,求样品③中氧化铜质量(m)的取值范围   。
(4)其中一位同学用上述实验中收集到的气体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炼铁。反应前大玻璃管中加入铁的某种氧化物试样的质量为15.2克。加热前,应先往大玻璃管中通入气体的原因是   结束后,继续通入气体,直至大玻璃管冷却。此时NaOH溶液的质量增加了11克。推算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中、的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1)3.072
(2);
(3)
(4)防止气体不纯发生爆炸;。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24.(2023·绍兴会考)取6克石灰石(杂质高温不分解,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经过一段时间高温煅烧,冷却至室温,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4.9克。往剩余固体中加47.2克滴有无色酚酞的蒸馏水,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50克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
(1)加入滴有无色酚酞的蒸馏水后,除杂质外底部沉淀为   。
(2)过程c出现的现象是   
(3)反应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4)若过程a高温煅烧时间变长,则过程c消耗稀盐酸质量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
【答案】(1)、
(2)溶液颜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后有气泡产生
(3)碳酸钙和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的产物均为氯化钙,煅烧过程中钙离子的量不变,所以氯离子的量不变,所以稀盐酸的量不变。
(4)高温煅烧时间过长,会由更多的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进而转化为氢氧化钙,由方程式可知,一份碳酸钙分解得到一份氧化钙,从而获得一份氢氧化钙,一份氢氧化钙消耗2份稀盐酸,一份碳酸钙也会消耗2份稀盐酸,即无论碳酸钙是否分解,消耗的稀盐酸的量不变。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结合方程式判断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
(2)酸碱优先反应,无色酚酞在碱性条件下显红色。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钙离子的量不变,则氯离子的量不变。
【解答】(1)由图像可知,最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g,可知杂质的质量为1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5g,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若碳酸钙完全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
═ + CO2↑
100   44
5g   x
解得x=2.2g,则固体的减少量为2.2g,可知当物体剩余质量为4.9g时,碳酸钙未完全分解,可知沉淀中含有碳酸钙。碳酸钙分解产生的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达到饱和后剩余的氢氧化钙以沉淀的形式析出。
(2)氢氧化钙和碳酸钙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由酸碱优先原则可知,氢氧化钙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所以将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还将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25.(2023·绍兴会考)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不少人用电动自行车替代了汽车上下班。使用之前,先对自行车车内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小明家里某款电动自行车的一些主要参数如表所示,假定电动自行车载人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人与车总重力的0.02倍,小明自身质量为60千克。
外形尺寸 1630毫米毫米毫米 额定输出功率 瓦
整车质量 40千克 标准载重 90千克
额定电压 36伏 电池容量 12安时
欠压保护 31.5伏 过流保护 6安
一次性充电连续行驶里程 20千米 充电时间 小时
(1)小明骑该电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以6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求电动自行车的输出功率为   。
(2)小明骑该电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米/秒。
(3)若小明家到上班公司的路程刚好10千米,小明骑该电动自行车比开某款家庭经济型小汽车每趟能节省   元。(已知某款家庭经济型小汽车每百公里平均油耗为7升,每升汽油7.8元,家庭用电每度0.52元。)
【答案】(1)120W
(2)10
(3)5.34768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利用二力平衡,用摩擦力表示牵引力,再利用功率的公式求解。
(2)根据表中的最大功率计算最快速度。
(3)分别计算使用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所需费用,再进行对比。
【解答】(1)阻力是人和车总重力的0.02倍,可知阻力为做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等于阻力,可知电功自行车的输出功率为;
(2)由表中数据可知,最大输出功率为200W,则最大速度为;
(3)小汽车所需费用:电动自行车最远可以行驶20km,电池容量为:电动自行车所需费用:节约的费用为5.46元-0.11232元=5.34768元。
26.(2023·绍兴会考)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电源电压约为6伏,电阻箱的的规格是"0-999.9欧",小灯泡上标有"0.3安"(阻值约为10欧)。
(1)断开开关,闭合,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直到   ,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
(2)断开开关,在A、B间接入一个元件后,正确操作可以完成测量任务。以下四个元件:
a.一段导线
b.一个5欧的定值电阻
c.一个30欧的定值电阻
d.一个与规格相同电阻箱
其中符合要求的有   (选填序号),操作过程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调节滑动变阻器。
【答案】(1)电流表示数为0.3A
(2)abd;不需要
【知识点】小灯泡电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流过灯泡的电流等于其额定电流时,灯泡正常发光。
(2)使用等效替代法,电阻的改变值即为灯泡的阻值,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能直接读出,所以不需要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解答】(1)由题可知,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3A,所以闭合开关后,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直至电流表示数为0.3A,此时灯泡正常发光。
(2)a、在AB间接入一段导线,电路中电阻变小,电流增大,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示数恢复至0.3A,电阻箱增大的阻值等于灯泡的阻值,再通过即可求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故a符合题意;
b、在AB接入一个阻值为5欧姆的定值电阻,接着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示数恢复至0.3A,电阻箱增大的阻值等于灯泡的阻值,再通过即可求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故b符合题意;
c、在AB间加入一个阻值为30欧姆的定值电阻,即使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0,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电流过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在AB间接入一个电阻箱,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至电流表示数为0.3A,电阻箱的阻值即为灯泡的阻值,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过程中不需要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27.(2023·绍兴会考)小明设计了一个自动冲刷厕所的水箱。自来水管持续供给较小流量的水,当水储备到一定的量后自动开启放水阀,这样就可用较大水量冲刷便池中的污物。如图为水箱的结构示意图,水箱底是边长厘米的正方形,A是圆形放水阀门,直径厘米,其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不计,恰好能将排水管口及连杆与浮子B相连;轻质连杆的长度厘米,与A的最右端及B底部相连;浮子B是空心圆柱体,质量千克,高厘米,外部直径厘米。求:
(1)水箱体至少多高,水才不会从水箱上部溢出?
(2)如果自来水管的流量米小时,贮满一次水需要多少时间?
【答案】(1)设水箱中水面高度为h时,连杆对A的拉力为F,此时阀门刚好被拉开,B受到的浮力为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也可表示为
水对阀门A的压力的作用点在A的中间位置,A的左端为杠杆的支点,由杠杆平衡原理可知
将数字代入并将三式联立,可得。
(2)一箱水的体积
流量为0.1立方米每小时,所以贮满一次水需要的时间为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结合浮力与杠杆的知识点联立方程组,可求解水面高度。
(2)根据(1)中所得水面高度,计算水的体积,除以每小时水管中水的流量,计算所需时间。
1 / 1浙江省绍兴市绍一中2023年自主招生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I(共15小题,每小题3分,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2023·绍兴会考)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的科学领域没有包括的是
A.纠缠光子实验 B.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
C.开创量子信息科学 D.创造适合特定用途的材料
2.(2023·绍兴会考)科学除了知识的学习,还要领悟处理科学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如转换、分类、控制变量、理想化模型等。下列采用理想化模型的是
A.斜面实验
B.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C.纯净物的类别
D.用铁屑显示通电圆环周围磁场分布
3.(2023·绍兴会考)为研究中医名方—柴胡疏肝散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科研人员以大鼠为对象设置4组实验,通过测定大鼠的胃排空率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组别 状态 胃排空率(%)
正常组 健康大鼠 55.80
模型组 患病大鼠未给药 38.65
柴胡疏肝散组 患病大鼠+柴胡疏肝散 51.12
药物A组 患病大鼠+药物A 49.92
注:药物A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常用药物
A.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排空率明显降低
B.正常组能对比反映出给药组大鼠恢复胃排空的程度
C.与正常组相比,柴胡疏肝散具有促进胃排空的作用
D.柴胡疏肝散与药物A对患病大鼠促进胃排空的效果相似
4.(2023·绍兴会考)某实验小组同学在目镜)和物镜()的镜头组合下,看到视野中有一长条形微生物在按顺时针方向流动(如图)。有四位同学根据实验事实,针对被放大对象及倍数、装片上真实微生物的游动方向作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长度放大50倍、逆时针 B.面积放大50倍、逆时针
C.长度放大50倍、顺时针 D.面积放大50倍、顺时针
5.(2023·绍兴会考)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水稻混生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水稻和双子叶杂草的影响,请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代表水稻的曲线是①
B.所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D点左右
C.双子叶杂草对该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性比单子叶农作物低
D.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B时,促进水稻的生长,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
6.(2023·绍兴会考)利用气体压强的变化是完成实验的重要手段。以下各图装置气密性均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则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B.图2向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后,石灰水中溶质质量减小,玻璃弯管左侧液面降低
C.图3向广口瓶中滴入稀盐酸后,气球变大,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放热
D.图4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说明通入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发生了反应
7.(2023·绍兴会考)如图是人体新陈代谢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不同的系统,a、b、c、d、e、f表示不同的物质,①、②、③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理过程①③分别是通过呼吸运动和扩散运动实现的
B.经过①过程,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浓度高于二氧化碳浓度
C.物质c在人体内被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D.物质e、d、f都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
8.(2023·绍兴会考)固体常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实则是内部微观粒子有规则排列的外部表现。晶胞是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整块晶体可以看作是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锑钾()合金可作为钾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图a为该合金的晶胞结构图,图b表示晶胞的一部分。整个晶胞的顶角原子是8个晶胞共用的,棱上的原子是4个晶胞共用的,面上的原子是两个晶胞共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锑钾合金的熔点比金属锑更高 B.K和Sb原子数之比为3:1
C.与Sb最邻近K原子数为6个 D.K和Sb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9.(2023·绍兴会考)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都相同。常温下二氧化硫气体和硫化氢气体混合,发生反应生成硫和水。现将m个二氧化硫分子和n个硫化氢分子混合,若反应后气体的分子数是反应前的,则与的比值可能为
A.2:1 B.1:3 C.1:1 D.3:1
10.(2023·绍兴会考)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的分解产物X为FeO B.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
C.的沸点比的低 D.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
11.(2023·绍兴会考)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取60g该溶液等分成三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g;
③第三份加足量溶液后,得干燥的沉淀4.30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测
A.①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为氯化银
B.该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浓度是
C.原溶液中可能存在和
D.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和
12.(2023·绍兴会考)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的方向可能是
A. B.
C. D.
13.(2023·绍兴会考)如图甲所示,某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的力的作用下,沿着平板面向上运动。若铁块的质量为0.5千克,受到的摩擦力为2牛,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撤去后,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B.
C. D.
14.(2023·绍兴会考)如图所示是某种"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斜槽末端与电磁铁下端等高,当a小球离开斜槽时电路断开,电磁铁释放b小球,最终两小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两小球下落过程中用频闪照相机(间隔相同时间曝光一次)记录小球运动的轨迹,其中最合理的是
A. B.
C. D.
二、选择题II(共5小题,每小题5分,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5分,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
15.(2023·绍兴会考)如图所示,调节可变电阻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下列有关这个过程说法是正确的是
A.通过可变电阻的电流减少,减少量一定大于
B.通过电阻的电流增加,增加量等于
C.电压都减少,减少量之和等于
D.通过电阻的电流减少,减少量小于
16.(2023·绍兴会考)下列对四幅曲线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甲若表示人体血液流经肾脏时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则该物质可能是尿素
B.图乙BC段表示人体的呼气过程,此过程中肋间外肌和膈肌都处于舒张状态
C.图丙是正常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时间以后,由于环境温度低,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D.图丁表示大豆种子形成过程中胚乳和胚的干重变化情况,曲线①和②分别表示胚的发育和胚乳的发育
17.(2023·绍兴会考)向装有一定量硝酸铜和硝酸银混合溶液的试管中,缓慢加入细铁粉,充分反应。下列关于试管中物质的变化关系图不正确的是
A. B.
C. D.
18.(2023·绍兴会考)如图所示,将一块比管口稍大的薄塑料片(不计厚度和质量)堵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竖直插入水中,玻璃管下端保持深度为0.1米,玻璃管横截面积为2厘米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塑料片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1000帕
B.塑料片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牛
C.从管口缓慢注入水与水槽液面相平时,塑料片所受压强为零
D.从管口缓慢注入酒精(千克/米),当塑料片恰好脱离时,酒精柱的高度为15厘米
19.(2023·绍兴会考)如图甲所示,用充电宝为一手机电池充电,其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在充电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充电宝的输出电压U、输出电流I可认为是恒定不变的,设手机电池的内阻为r,则时间t内,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有
A.充电宝输出的电功率为
B.手机电池产生的焦耳热为
C.手机电池产生的焦耳热为
D.手机电池储存的化学能为
20.(2023·绍兴会考)水平桌面上放置了一个装满水的量筒,背后竖直放置一块蓝色背景板。将量筒调整到刻度线朝正面,如图甲所示;旋转量筒使刻度线到背面,看到的情形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看到背景板呈蓝色是因其吸收了蓝光
B.甲图中透过量筒看见的蓝色背景板可能呈实像
C.乙图中透过量筒看见的刻度线之间的间隔比甲图中的大
D.乙图中透过量筒看见的刻度线和数字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非选择题,共80分
21.(2023·绍兴会考)为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取长势及叶片数量相同的3条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枝条,分别编号。
②A枝条不作处理,将B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将C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凡士林能封闭气孔)。
③将3条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3个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
④将3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三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三个装置置于阳光下相同时间后,分别称量锥形瓶中水的质量和硅胶干燥胶片的质量
(1)小明研究的问题是植物蒸腾作用速率与   的关系。
(2)该实验运用了科学中常用的方法—转换法,将蒸腾作用的快慢转换为   。
(3)植物的蒸腾作用产生的水占了总吸水量的,现在想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除了要测出相同时间内钟罩中硅胶片增加的质量,还应该测出   的质量。
(4)科学家发明了一类无色透明的低黏性蜡状物质,在移栽植物时,若将其喷到叶面上能结成一层薄膜,能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从而大大提高植株的成活率,请你分析这层薄膜具有怎样的功能特点   。
22.(2023·绍兴会考)如图甲表示某绿色阳生植物叶肉细胞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可能来源和去路,代表细胞结构,数字和箭头表示来源和去路。图乙表示时此盆绿色植物释放氧气的快慢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乙中,A点时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其叶肉细胞中不存在的来源或去路是图甲中的   (填数字)。
(2)在图乙中,C点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其叶肉细胞中不存在或大大减弱的来源或去路是图甲中的   (填数字)。
(3)若该植物的呼吸商(呼吸商=呼吸作用放出的量/呼吸作用消耗的量)为0.75,那么在、2.5klx光照强度下,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除完全利用呼吸作用所产生的外,每小时还应从外界吸收   。
(4)根据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图中CD段、DE段分别表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
B.植物细胞呼吸产生的总量
C.B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D.若该植物为阴生植物,则图乙中B点将向左移
23.(2023·绍兴会考)有三份不同质量比的氧化铜与炭粉的混合物样品①、②、③。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取一种样品,加强热充分反应,测定各样品中氧化铜的量。
[已知稀,炭粉不与稀硝酸反应]
(1)甲同学取样品①隔绝空气加强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将所得固体,置于足量的稀硝酸中微热,产生1.2克气体,则样品①中氧化铜的质量为   克。
(2)乙同学取样品②a克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加强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再将反应后的固体与足量的稀硝酸微热,充分反应后,有b克固体剩余样品②中氧化铜质量为   克(以含的代数式表示)。
(3)丙同学称量样品③隔绝空气加强热后剩余的固体,质量比原样品减小了c克,若该固体为纯金属铜,求样品③中氧化铜质量(m)的取值范围   。
(4)其中一位同学用上述实验中收集到的气体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炼铁。反应前大玻璃管中加入铁的某种氧化物试样的质量为15.2克。加热前,应先往大玻璃管中通入气体的原因是   结束后,继续通入气体,直至大玻璃管冷却。此时NaOH溶液的质量增加了11克。推算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中、的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4.(2023·绍兴会考)取6克石灰石(杂质高温不分解,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经过一段时间高温煅烧,冷却至室温,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4.9克。往剩余固体中加47.2克滴有无色酚酞的蒸馏水,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50克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
(1)加入滴有无色酚酞的蒸馏水后,除杂质外底部沉淀为   。
(2)过程c出现的现象是   
(3)反应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4)若过程a高温煅烧时间变长,则过程c消耗稀盐酸质量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
25.(2023·绍兴会考)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不少人用电动自行车替代了汽车上下班。使用之前,先对自行车车内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小明家里某款电动自行车的一些主要参数如表所示,假定电动自行车载人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人与车总重力的0.02倍,小明自身质量为60千克。
外形尺寸 1630毫米毫米毫米 额定输出功率 瓦
整车质量 40千克 标准载重 90千克
额定电压 36伏 电池容量 12安时
欠压保护 31.5伏 过流保护 6安
一次性充电连续行驶里程 20千米 充电时间 小时
(1)小明骑该电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以6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求电动自行车的输出功率为   。
(2)小明骑该电动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米/秒。
(3)若小明家到上班公司的路程刚好10千米,小明骑该电动自行车比开某款家庭经济型小汽车每趟能节省   元。(已知某款家庭经济型小汽车每百公里平均油耗为7升,每升汽油7.8元,家庭用电每度0.52元。)
26.(2023·绍兴会考)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电源电压约为6伏,电阻箱的的规格是"0-999.9欧",小灯泡上标有"0.3安"(阻值约为10欧)。
(1)断开开关,闭合,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直到   ,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
(2)断开开关,在A、B间接入一个元件后,正确操作可以完成测量任务。以下四个元件:
a.一段导线
b.一个5欧的定值电阻
c.一个30欧的定值电阻
d.一个与规格相同电阻箱
其中符合要求的有   (选填序号),操作过程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调节滑动变阻器。
27.(2023·绍兴会考)小明设计了一个自动冲刷厕所的水箱。自来水管持续供给较小流量的水,当水储备到一定的量后自动开启放水阀,这样就可用较大水量冲刷便池中的污物。如图为水箱的结构示意图,水箱底是边长厘米的正方形,A是圆形放水阀门,直径厘米,其质量和厚度均可忽略不计,恰好能将排水管口及连杆与浮子B相连;轻质连杆的长度厘米,与A的最右端及B底部相连;浮子B是空心圆柱体,质量千克,高厘米,外部直径厘米。求:
(1)水箱体至少多高,水才不会从水箱上部溢出?
(2)如果自来水管的流量米小时,贮满一次水需要多少时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分析】阿斯佩、克劳泽和塞林格都通过实验验证了违反贝尔不等式的情况,成功证明了爱因斯坦相关观点是错误的”,可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人们对于量子纠缠的认识来自于科学实践。科学家们通过实验证明,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的标准表述不具完备性”的观点是错误的。科学家们通过实验不仅证明了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的观点存在错误,还进一步开创了量子信息科学。
【解答】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三位科学家:阿斯佩、克劳泽以及塞林格,以表彰他们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开创量子信息科学”等方面作出的贡献。
故答案为:D。
2.【答案】A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无机物的分类;机械能守恒
3.【答案】C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注意控制变量法的使用,胃排空率越接近正常小鼠,说明药物促进胃排空的效果越好。
【解答】A、由表中数据可知,正常组胃排空率为55.80%,模型组的胃排空率为38.65%,可知与模型组的胃排空率明显比正常组低,故A不符合题意;
B、与正常组相比,给药组的胃排空率越接近,说明恢复的越好,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柴胡疏肝散后,胃排空率仍低于正常组,应与模型组相比,才能说明柴胡疏肝散具有促进胃排空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
D、由表中数据可知,柴胡疏肝散和药物A组的效果差异不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4.【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所以视野中在左侧的物体,其实真实位置在右侧,但因为上下左右都颠倒,转动方向反而是一致的。
【解答】BD、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可知放大倍数为倍,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故BD错误;
AC、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上下左右都颠倒,可知转动方向不变,视野中微生物按顺时针方向流动,可知实际也是按顺时针方向游动,故A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生长素类似物:在浓度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高时,抑制生长。
【解答】A、由图可知,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大于等于C时小于E时,促进②的生长,抑制①的生长,可知①是杂草,②是水稻,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当浓度在D点左右时,促进水稻生长,抑制杂草的生长,所以浓度应控制在D点左右,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双子叶杂草对该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性强于单子叶的水稻,故C错误;
D、由图可知,浓度为B时,既促进杂草的生长,也促进水稻的生长,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答案】B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空气的成分及探究;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要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否是放热反应,应使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
【解答】A、红磷燃烧时,止水夹未夹紧,集气瓶中气体受热膨胀,从导管中逸出,导致气体减少了量增大,可知测得的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故A错误;
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小,溶解的溶质减少,集气瓶内气
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将U形管中的水向外压,液面左低右高,故B正确;
C、稀盐酸中含有水,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剧烈放热,所以气球变大不能说明是反应放热,故C错误;
D、图中碳酸钠溶液中右侧导管插入溶液中,二氧化碳通入,试管中压强增大,将碳酸钠溶液压入氢氧
化钡溶液中,氢氧化钡与碳酸钠也会有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碳酸钡生成,所以不能说明是二氧化碳与氢
氧化钡发生了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7.【答案】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代谢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 排泄的三种方式:汗液、尿液和呼吸。
【解答】A、人体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使用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利用的是压强差;人体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运动实现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占16%,二氧化碳占4%,可知氧气的浓度高于二氧化碳,故B不符合题意;
C、A是消化系统,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故C不符合题意;
D、f指的是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方式称为排遗,不属于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答案】B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的提示:整个晶胞的顶角原子是8个晶胞共用的,棱上的原子是4个晶胞共用的,面上的原子是两个晶胞共用的,可分别计算出K原子和Sb原子的个数。
【解答】A、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的熔点低,硬度大,故A错误;
B、K的个数为,Sb的个数为,个数比为,故B正确;
C、以面心处的Sb为研究对象,与Sb最邻近K原子有8个,故C错误;
D、K与Sb之间的最短距离为体对角线的,即,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9.【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方程式系数比等于反应的个数比,常温下水为液体,可知二氧化硫或硫化氢气体有一种物质过量。
【解答】反应的方程式为,设硫化氢完全反应,则消耗的硫化氢的分子数为n,由方程式系数关系可知,消耗的二氧化硫的个数为,则剩余二氧化硫的个数为,反应后气体数是反应前的,则有,解得。
设二氧化硫完全反应,则消耗二氧化硫的个数为m,消耗硫化氢的个数为2m,则剩余气体为n-2m,则有,解得。
故答案为:A。
10.【答案】A
【知识点】氧化反应;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化合价改变的原因是得失电子,电子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所以有物质得电子,必定有物质失去电子。
【解答】A、硫酸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已知产物中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化合价降低,可知得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X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应为+3价,故A符合题意;
B、硫酸和硝酸钾制备硝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蒸馏时,硝酸从体系中逸出,说明硝酸的沸点低,故C不符合题意;
D、硫酸能与铁反应,可知铁锅易损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答案】C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硫酸钡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根据沉淀和气体的质量计算对应离子的质量,用质量除以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各离子的个数比,结合溶液不带电判断实验中没有检测的离子是否存在。
【解答】A、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其中氯离子、碳酸根离子都能与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所以沉淀不一定是氯化银,故A错误;
B、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0.68g,气体为氨气,说明原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设铵根离子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铵根离子的质量为0.72g,铵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为,故B错误;
CD、加足量溶液后,得干燥的沉淀4.30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可知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沉淀有两种,为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硫酸钡的质量为2.33g,则硫酸根离子的质量为,解得y=0.96g,碳酸钡的质量为4.30g-2.33g=1.97g,碳酸根离子的质量为解得z=0.6g,则铵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个数比为,铵根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只含有这三种离子时,溶液不带电,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不能共存,可知一定不含钡离子,所以溶液中若含有钠离子,则一定也含有氯离子,故C正确,D错误。
故答案为:C。
12.【答案】A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解答】A、水平面光滑,说明不受摩擦力,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当拉力竖直向上时,拉力与支持力等于重力,物体受力平衡,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
B、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拉力的作用,受力不平衡,将做变速运动,故B错误;
CD、拉力在水平方向上分力,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力不平衡,物体将做变速运动,故CD错误。
故答案为:A。
13.【答案】B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和粗糙程度不变,则滑动摩擦力不变。
【解答】由图乙可知,撤去拉力前,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物体的重力为,摩擦力为2N,方向竖直向下,可知此时竖直向下的力为7N。撤去F,铁块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将做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铁块在重力作用下将向下运动,此时摩擦力方向向上,铁块受到向下的合力为5N-2N=3N,铁块将向下做加速运动,由前面分析可知,铁块向上减速时,受到的力为7N,向下加速时,受到的力为3N,可知减速的进程更快。
故答案为:B。
14.【答案】C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与图象的结合
【解析】【分析】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分析平抛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轨迹时,需要分别考虑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的运动状态。
【解答】b离开电磁铁后只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可知b将做加速直线运动;a离开轨道后,只受到重力作用,运动方向和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a将做曲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a只受重力,所以在竖直方向上将做加速运动,在水平方向上,a不受力,所以在水平方向上,a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C。
15.【答案】A,B,C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6.【答案】A,C,D
【知识点】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血液循环;泌尿系统;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体温将降低;散热量小于产热量,体温将升高。
【解答】A、血液流经肾单位后,尿素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液中的尿素含量将减少,不会增多,故A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BC段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属于呼气过程,此时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后体温趋于稳定,说明散热量等于产热量,故C符合题意;
D、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大豆种子中的胚乳逐渐被子叶吸收,所以①和②分别表示胚乳的发育和胚的发育,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17.【答案】A,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8.【答案】B,C,D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19.【答案】A,C,D
【知识点】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0.【答案】C,D
【知识点】物体的颜色;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等于1倍焦距,不成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A、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的,背景板是蓝色的,是因为背景板能反射蓝色的色光,故A错误;
B、量筒上下同宽,相当于一个柱状透镜,光线经折射后发散,无法形成实像,故B错误;
C、乙中刻度在背面时,水柱相当于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所以乙中刻度间隔看着更大,故C正确;
D、乙中的水柱相当于凸透镜,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21.【答案】(1)气孔数量
(2)相同时间内硅胶片的质量变化
(3)相同时间内锥形瓶中水的质量的减少量
(4)减少水分散失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1)结合实验步骤和图像可知,唯一变量为气孔的数量。
(2)转换法常用于实验测量对象不易直接观察时。
(3)要确定用于蒸腾作用的水分占植物吸收水分的百分比,则应知道植物吸水总量以及用于蒸腾作用的水的量。
(4)该薄膜能减弱蒸腾作用,说明能抑制水分蒸发。
【解答】(1)由②可知,各组实验中不同的是气孔的数量,所以探究的是蒸腾作用的速率与气孔数量的关系。
(2)实验中直接比较蒸腾作用的快慢比较困难,所以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硅胶片的质量变化来反映蒸腾作用的快慢。
(3)锥形瓶内水的减少量即为植物吸收的水的总量,用水的减少量与硅胶质量的增加量相比较,能求得用于蒸腾作用的水占总吸水量的百分比。
(4)该薄膜能防止水分散失,减弱蒸腾作用。
22.【答案】(1)①②③④
(2)大于;⑤⑥
(3)3.5a
(4)D
【知识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1)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③④表示植物细胞内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间的气体交换;①②表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向外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2)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优先供给细胞进行呼吸作用,同理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优先供给细胞进行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一部分来自于细胞的呼吸作用,一部分从环境中吸收。
(4)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一部分被细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释放到空气中。
【解答】(1)只进行呼吸作用,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其它过程均不存在。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2)由图可知C点在释放氧气,可知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不需要从环境中吸收氧气,也不会有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所以不存在或大大减弱的是⑤⑥。
(3)由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为2a,植物的呼吸商A为0.75,所以放出二氧化碳为1.5a,总光合速率为3a+2a=5a,需要吸收二氧化碳量为5a-1.5a=3.5a。
(4)A、DE段表示呼吸作用强度,CD段加DE段表示实际光合作用强度,故A错误;
B、植物细胞呼吸产生的总量,故B错误;
C、B既不从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也不释放氧气,说明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故C错误;
D、若为阴生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同时,需要的光照强度减弱,可知B点将向左移,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3.【答案】(1)3.072
(2);
(3)
(4)防止气体不纯发生爆炸;。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24.【答案】(1)、
(2)溶液颜色逐渐变浅,直至无色,后有气泡产生
(3)碳酸钙和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的产物均为氯化钙,煅烧过程中钙离子的量不变,所以氯离子的量不变,所以稀盐酸的量不变。
(4)高温煅烧时间过长,会由更多的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进而转化为氢氧化钙,由方程式可知,一份碳酸钙分解得到一份氧化钙,从而获得一份氢氧化钙,一份氢氧化钙消耗2份稀盐酸,一份碳酸钙也会消耗2份稀盐酸,即无论碳酸钙是否分解,消耗的稀盐酸的量不变。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结合方程式判断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
(2)酸碱优先反应,无色酚酞在碱性条件下显红色。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钙离子的量不变,则氯离子的量不变。
【解答】(1)由图像可知,最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g,可知杂质的质量为1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5g,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若碳酸钙完全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
═ + CO2↑
100   44
5g   x
解得x=2.2g,则固体的减少量为2.2g,可知当物体剩余质量为4.9g时,碳酸钙未完全分解,可知沉淀中含有碳酸钙。碳酸钙分解产生的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达到饱和后剩余的氢氧化钙以沉淀的形式析出。
(2)氢氧化钙和碳酸钙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由酸碱优先原则可知,氢氧化钙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所以将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还将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25.【答案】(1)120W
(2)10
(3)5.34768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重力的大小;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电功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利用二力平衡,用摩擦力表示牵引力,再利用功率的公式求解。
(2)根据表中的最大功率计算最快速度。
(3)分别计算使用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所需费用,再进行对比。
【解答】(1)阻力是人和车总重力的0.02倍,可知阻力为做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等于阻力,可知电功自行车的输出功率为;
(2)由表中数据可知,最大输出功率为200W,则最大速度为;
(3)小汽车所需费用:电动自行车最远可以行驶20km,电池容量为:电动自行车所需费用:节约的费用为5.46元-0.11232元=5.34768元。
26.【答案】(1)电流表示数为0.3A
(2)abd;不需要
【知识点】小灯泡电功率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流过灯泡的电流等于其额定电流时,灯泡正常发光。
(2)使用等效替代法,电阻的改变值即为灯泡的阻值,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能直接读出,所以不需要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解答】(1)由题可知,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3A,所以闭合开关后,调节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直至电流表示数为0.3A,此时灯泡正常发光。
(2)a、在AB间接入一段导线,电路中电阻变小,电流增大,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示数恢复至0.3A,电阻箱增大的阻值等于灯泡的阻值,再通过即可求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故a符合题意;
b、在AB接入一个阻值为5欧姆的定值电阻,接着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示数恢复至0.3A,电阻箱增大的阻值等于灯泡的阻值,再通过即可求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故b符合题意;
c、在AB间加入一个阻值为30欧姆的定值电阻,即使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0,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电流过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在AB间接入一个电阻箱,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至电流表示数为0.3A,电阻箱的阻值即为灯泡的阻值,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过程中不需要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27.【答案】(1)设水箱中水面高度为h时,连杆对A的拉力为F,此时阀门刚好被拉开,B受到的浮力为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也可表示为
水对阀门A的压力的作用点在A的中间位置,A的左端为杠杆的支点,由杠杆平衡原理可知
将数字代入并将三式联立,可得。
(2)一箱水的体积
流量为0.1立方米每小时,所以贮满一次水需要的时间为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浮力大小的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分析】(1)结合浮力与杠杆的知识点联立方程组,可求解水面高度。
(2)根据(1)中所得水面高度,计算水的体积,除以每小时水管中水的流量,计算所需时间。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