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04《我们的好朋友》教学设计课题基本信息课题 我们的好朋友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版本 部编版 册别 下册1.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关于同伴交往,是本套教材重要的循环教育主题,在一年级 三年级的教材中已设置了相关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学会珍惜和维系友谊,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能够正确面对冲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化解冲突、应对欺负。同时,本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守信意识,帮助学生做到对他人和对自己守信。为此,教科书安排了两个话题。其中,第一个话题是“说说我们的好朋友”,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友谊的美好,深刻感受真挚的友情;第二个主题是“好朋友,真友谊”,以古代君子之交为榜样,鼓励学生学做诤友而不做损友。 学生情况分析:在三年多的学校生活中,学生相互陪伴,一起成长。这种相伴成长的学校生活丰富了学生与同龄人交往的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需要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和升华,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情,深化对同伴交往的情感体验与理性认识。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结合课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朋友”的含义,认识到朋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学生能够掌握描述朋友特征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如性格、爱好、外貌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描述自己的好朋友。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朋友的感激或赞美之情。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和倾听,了解朋友的需求和感受。学生能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愿意主动结交朋友。学生能够学会尊重朋友,包容朋友的缺点。 1、评价学生对好朋友故事的理解与感悟(小组互评 + 师评)。 2、评价学生在分享会中的参与度和表达(师评 + 自评)。 3、评价学生对如何能交到朋友的能力(他评 + 师评)。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学习重点:理解友谊的核心品质(如尊重、信任),学会解决朋友间的矛盾。 学习难点: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沟通技巧,如何能交到朋友 开展合作探究。 开展分享交流。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一、新课导入 (3分钟) 【课堂引入】 播放动画歌曲《找朋友》,提问找出你的好朋友“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 通过丰富的动画,让学生找找自己的好朋友,通过生动动画引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 (29分钟) 活动一猜猜我们的好朋友 学生用3句话描述好友(外貌、爱好、性格),但不提名字。你和好朋友成为朋友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一:如何成为好朋友 出示任务1:探究如何能成为好朋友的原因。 反馈指导:引导小组成员讨论分享。 出示任务2:结合教材第2,3页的案例 案例1:雅茹总是借东西给朋友→ “分享让友谊更温暖”。 案例2:当兰和朋友一起学书法→ “共同兴趣是友谊的桥梁”。 教师总结:善解人意 互帮互助 快乐 兴趣相投 分享成为好朋友。 活动二:为什么交不到朋友 1:结合教材第5页 ,分析说说四个案例这样能交到朋友吗? 案例讨论(结合教材及图片内容): 玲玲不服气同学获奖:讨论“嫉妒”对友谊的影响。 凯凯不舍得分享足球:分析“分享”在交友中的重要性。 小鹏欺负同学:探讨如何用正确方法帮助他人改正错误。 任务:分组讨论“如果你是他们的朋友,你会怎么建议?”,每组汇报解决方案。 教师总结:友谊需要包容、分享与善意提醒。 嫉妒 小气 偏见 欺负他人等较难交到朋友 由课本中的例子引申至自己生活中的实际,在探究分享明白如何能成为好朋友。 根据课本内容,用讨论的形式说说愿意和玲玲她们成为好朋友吗?让学生明白不能嫉妒 小气 偏见 欺负他人三、巩固练习 (5分钟) 制作“友谊卡片” 要求:学生为好朋友制作一张卡片,写上对朋友的祝福或感谢的话,并配上图画或装饰。 通过设计课堂练习,及时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四、课堂小结 (3分钟)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生:畅谈收获,开展自评和互评。 通过总结整理,让学生对友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5.板书设计6.教学反思与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