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9.1 日益完善的法律
体系
政治认同:我国的法律体系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道德素养:作为社会一员,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
法制观念: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健全人格: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责任意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素养目标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性,感受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发挥的作用。
难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的双重语境下,法律体系正演化为“未来治理的蓝图”,以前瞻性规则锚定人类文明航向。例如,面对气候变化,《长江保护法》以“流域立法”重构生态与经济共生逻辑;《生物安全法》搭建起从基因编辑到疫情防控的全链条防线。而在科技裂变的临界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率先划定算法伦理边界,上海自贸区“立法试验田”则通过数字贸易规则创新,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这种“未雨绸缪”的立法智慧,既化解当下矛盾,更以规则创新为无人区探路,让法律成为文明跃迁的“轨道铺设者”。
导入新课
在古埃及,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统治
阶级的核心代表。当时的法律规定,农民必须将大部分
的粮食收成上缴给法老和贵族,并且要无偿参与大型建筑工
程,如金字塔的修建。这些法律条文保障了统治阶级的财富积累和对劳动力的支配,充分体现出古埃及法律是法老和
贵族等统治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探究与分享
资本主义法律,是指资产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资产阶级国家制定、认可。法律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诸多规定。例如,在税收政策方面,法律允许企业通过各种合法的税务筹划手段来降低税负,而这些税务筹划方式往往是由大型企业和商业集团推动制定的。这使得资本雄厚的企业能够减少税收支出,进一步增加利润,体现出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 。
思考:结合材料,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1)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因此,我国的法律体系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1.法律的本质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
1982
现行宪法通过
1997
《民法典》公布,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
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
2010
组建中央全面
依法治国委员会
2018
2002
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012
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020
十五大确立
“依法治国”
的基本方略
探究与分享
结合图片“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谈谈图表体现了什么?
2.我国立法工作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加快推进各领域立法工作,形成并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相关链接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探究与分享
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要颁布《爱国主义教育法》?
①当前,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脱节、远离学生实际、形式陈旧单一等突出问题。
②颁布爱国主义教育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有利于强化公民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意识,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点拨:
①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
②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3.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原因
自古以来,中华历代志士仁人追求“良法善治”。宋人王安石说:“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
2024年9月10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草案共8章63条,总体思路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防范化解公共卫生领域重大风险;完善应对体制机制,提高应对能力;加强与相关法律衔接配合。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应对管理体制,做好应急准备,完善监测预警报告及应急处置制度等。
我国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
生物安国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
加快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立法步伐,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
4.我国努力健全法律制度
相关链接
进入新时代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不断推进高质量立法,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完备的法律保障。
修改专利法、著作权法、科学技术进步法,推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疫苗管理法、修改动物防疫法、药品管理法,强化公共卫生领域立法。
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修改反恐怖主义法等,加快国家安全领域立法。
制定对外关系法、外国国家豁免法、反外国制裁法、出口管制法等,加强涉外领域立法。
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修改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爱国主义教育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反食品浪费法,修改民事诉讼法、行政处罚法,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二),回应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制定退役军人保障法,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加强特殊群体权益保障。
法律的价值不在于文本的完备,而在于其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的能力。明代张居正所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揭示了法律权威的根基在于执行与实践。
例如重庆长寿湖镇土地流转纠纷中,法院联动人大代表调解,将《土地承包法》转化为租金支付协议,实现“纸面规则”向“现实权益”的跨越 。这种从立法到执法的转化,既需普法教育凝聚全民法治信仰 ,也需多方协作机制保障法律落地 。唯有通过刚性执行与柔性治理的平衡,法律才能真正成为“行动中的秩序”
相关链接
5.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1)原因: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
(2)做法: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而且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课堂小结
法律的本质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原因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我国努力健全法律制度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我国立法工作的成就
练习
“凡是你在的地方,我都在,我是法律,我保护你所有的生活!当你意识到法律其实就在身边,并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时,法律才有意义!”对此,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A.法律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B.有了法律保护,我们可以为所欲为
C.法律嵌入生活,其生命力在于实施
D.法律只有在保护公民时,才有意义
C
练习
卢梭有一句名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符的是( )
A.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
B.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
C.要学法、懂法、守法,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D.要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B
练习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法工作呈现任务重、覆盖广、节奏快、质量高的特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69件,修改法律237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99件,作出立法解释9件,迄今现行有效法律共292件。(数据截至2022年6月29日)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健全
B.完善法律体系需要制定足够多的法律
C.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更为完备的法律保障
D.有了法律就能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C
练习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立法数量大幅增加、立法形式更加丰富、法律体系日益完备……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更大进步,大大推进了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这些成就的取得( )
①为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说明我国公民都能够遵守法律
③说明我国法律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④说明我国的法律体系不需要再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练习
202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修改代表法、监督法、监察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民营经济促进法、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能源法等。这表明( )
①法律应实际需要而制定和修改
②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③我国的法律体系逐步发展完善
④我国法律很完善,不需要修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D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