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8.2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政治认同:通过寻找身边的“中国好人”,分享他们的事迹,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道德修养: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对个人修养的积极作用,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和道德修养。健全人格: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积极的影响,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责任意识:知道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是每位中国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展现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素养目标学习重难点重点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难点做中华传统美德践行者的原因东屏村位于三门县横渡镇,这里山清水秀,却因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只剩下老人留守。对于这些老人来说,生活上的许多小事都成了难题,其中就包括理发。有一位来自横渡镇东屏村的普通理发师,她用一把剪刀、一颗爱心,十年如一日地为大山深处的留守老人们送去温暖和关怀。她,就是陈玉叶。她的故事,像一缕阳光,照亮了大山深处,也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田。导入新课寻找身边的“中国好人”,分享他们的故事,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践行中华传统美德①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②在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1961年,我国核物理学家于敏开始从原子核理论研究转入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当时,我国想要研究氢弹,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于敏和他的团队几乎是从零开始,依靠他们的勤奋和智慧进行理论探索。通过不懈努力,他们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中国独立发展的氢弹构型,世人称为“于敏构型”。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书写了中国人用最快速度独立研制出氢弹的奇迹。案例分享在新时代,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践行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美德?①树立远大理想,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②勤学好问、夯实基础;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④面对困难和挑战,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点拨:在新时代,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践行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美德?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②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1)做自强不息的人2023年7月30日,张威值乘的Z180次列车因前方水害停靠在安家庄站避险,在没水、没电、没手机信号的状况下,作为乘警长的他和列车工作人员冒着暴雨配合客运工作人员做好旅客分类安置、现场秩序维护、夜间巡视、紧急救援等工作,经过86小时的紧张救援,900多名乘客平安脱困。此时,远在三千多公里外的乌鲁木齐,张威的爱人却因为他失联4天而担惊受怕。当问到为什么会说“我怕旅客找不见警服,就没有了安全感”时,张威坦言:“当时遇到暴雨泥石流,说不害怕是假的,但是人民警察就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使命,在我身后是900多名乘客的安危,我绝不能退缩。只要警服在,旅客的安全感就在!”探究与分享谈谈案例对我们有何启示,他的工作对社会有什么意义?(2)做敬业乐群的人①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②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③只有敬业乐群,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作为一个40年免费为群众主持婚礼的老主持人,希望带动更多家庭特别是年轻人抵制高价彩礼和铺张浪费。”获评2021年助人为乐“中国好人”孟辉分享着自己的故事。孟辉20岁时入职胜利油田,有一次参加一位已故工友孩子的婚礼,他为新人借来婚车,并利用自己的主持演艺特长,帮一对新人举办了一场圆满的婚礼。此事过后,他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有人办婚礼找到他,他都会去帮忙。案例分享(3)做扶危济困的人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助人者,人恒助之。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②“仗义疏财”“雪中送炭”等成语是扶危济困美德的集中体现。③正是有了这种美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爱心与温情的文明社会。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制定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推动慈善组织有序发展,慈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黄晨晨救车祸伤者 :消防员黄晨晨途经鹤伊公路时,发现车辆严重事故,迅速救出被困驾驶员及其妻儿,并驾车送医争取救援时间,全程垫付医药费直至家属抵达 。 赵磊破门救人 :海军战士赵磊探亲途中遇侧翻冒烟车辆,用肩膀撞开车门救出3名伤者,并协助送医、疏导交通,事后未向部队提及义举。 胡延清巡河救人 :胡延清15年自发巡河,累计挽救20名溺水者,并成立10人“巡河队”清理河道垃圾,其善举获评“中国好人” 。 谢富强舍身救人 :谢富强为救轻生男子跳入湍急河流,因体力不支与落水者双双遇难,此前曾因痛失幼子而格外关注防溺水 。探究与分享上述案例体现了什么精神?(4)做见义勇为的人“①“见义不为,无勇也。”真正勇敢的人具有捍卫正义的勇毅精神,并能付诸行动。②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在肥乡区北高镇贾庄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孝顺儿媳,她用爱心、孝心、责任心努力构筑和谐温馨家庭,用辛勤付出诠释了“孝”和“爱”的传统美德,她就是被村里人誉为孝敬公婆的好儿媳郝丽芳。郝丽芳今年50岁,是北高镇贾庄村人,丈夫谢利军是大货车司机常年在外奔波,儿子在上大学,女儿已出嫁,2009年,婆婆赵凤花由于意外摔伤导致双腿残疾,下地行走受到限制,郝丽芳每天搀扶她走路活动,按时帮她按摩身体,同时,她还承担起了家中的所有日常,干农活、洗衣、做饭、喂饭一样不落,没有任何怨言。还想方设法让婆婆开心,婆婆赵凤花经常说“自己跟着儿媳妇儿,也变得年轻、时髦了!”案例分享(5)做孝老爱亲的人①百善孝为先。“孝”的本质是“爱和“敬”。②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④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猫与蝴蝶是国画经典题材之一。中国人习惯称八九十岁的年纪为耄,七八十岁的年纪为耋。猫谐音“耄”,蝶谐音“耋”,猫蝶相戏,便有了“耄耋之年”的含义,寓意长寿。因此,在古代祝贺长寿的画作中,经常会出现猫与蝶同框的情景。阅读感悟(6)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践行我们要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让人生更加幸福,社会更加美好。课堂小结在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怎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做自强不息的人做敬业乐群的人做扶危济困的人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做见义勇为的人做孝老爱亲的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践行练习“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这一讲话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①享受生活,让人生更加幸福,社会更加美好②孝老爱亲,弘扬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③承担责任,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④赞美父母,认同父母,在人生大事上完全听从父母的意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练习河南南阳的二年级小学生李世博,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身患智障,家庭靠亲朋救济和社会低保生活。李世博每天上学后,智障的母亲就在学校外转悠等他放学。李世博每天把自己的午饭给母亲吃,而自己靠捡同学的剩饭和桌上剩骨头对付午餐。他的一句“妈妈能吃饱就行了,我年纪小喝点水就能饱了”感动了众多网友,他的孝行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家庭中,我们之所以要孝亲敬老,是因为( )①父母为我们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②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孝亲敬老也是公民的法定义务④只有孝亲敬老才能让家庭更幸福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B练习2024年4月2日,中央政法委发布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55位勇士光荣上榜。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倡导人们自强不息②鼓励未成年人舍己救人③营造良好社会风尚④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C练习《感动中国》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年度新闻性人物,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人物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一次又一次地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 )①真诚面对自我,避免产生矛盾②杜绝不正之风,促进社会和谐③弘扬传统美德,营造良好氛围④汲取榜样力量,加强道德建设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B练习“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某市深入践行“两邻”理念,积极推进城乡基层治理现代化,探索实现“小邻和睦、大邻和谐”的有效方法和实践路径。为了实现“小邻和睦、大邻和谐”,我们中学生可以( )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与邻居交往②力所能及地帮助社区里独居老人③加装电梯,改造和建设老、旧小区④帮助行动不便的邻居取快递包裹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B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