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11.2 犯罪与刑罚政治认同: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道德素养:维护法律尊严远离犯罪。法制观念:任何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当危害性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构成犯罪。健全人格:与违法犯罪斗争到底。责任意识: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素养目标学习重难点重点犯罪的含义、特征。难点刑罚的分类,理解刑罚的作用情境一:齐某撬开他人小轿车车门,盗窃车内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情境二:马某要求中途下车被拒绝后,抢控公交车司机手中的方向盘,干扰公交车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情境三:汪某将一件禁止出口的青铜器出售给一个外国人。导入新课根据刑法,分析情境中人物行为的性质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点拨:行为性质 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情 境 一 刑事违法行境为;属于盗窃罪。 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点拨:行为性质 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情 境 二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妨害安全驾驶罪。 刑法规定,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 境 三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非法向外国人出售、赠送珍贵文物罪 刑法规定,违反文物保护法规,将收藏的国家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私自赠送给外国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罚金。思考:刑罚有何作用?1.刑法的含义及作用含义: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应当承担何种刑事责任和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作用:我国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对违纪违法问题,要始终保持“零容忍”不管是“老虎”还是“苍蝇”,无论是黑恶势力等违法犯罪的“保护伞”还是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都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习近平金句来“习”某公司在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收购、加工并销售不合格菜籽油至学校,某县市场监管局经调查后对该公司作出 没收不合格产品并处罚款 的行政处罚 。同时,因该行为危害公共食品安全,市场监管局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法定代表人周某被法院以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判处单处罚金6万元 。案例分享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与行政违法双重责任思考:为何同一违法行为有两种不同的性质? 行政违法认定 :违反《食品安全法》关于生产经营许可的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处罚 。 犯罪认定 :因产品不合格且流向公共领域,危害社会公共利益,构成《刑法》中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处罚独立性 :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在刑事程序启动后未被撤销,刑事判决亦未涵盖行政责任,体现行政与刑事责任的并行处理原则 。思考:犯罪有何特征?点拨:2.犯罪的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②任何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当危害性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就构成犯罪。(1)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联系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只有违法程度的区别,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虽然有着严格的界限,但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导致犯罪。相关链接15岁的学生林某使用言语威胁、搜身、殴打等方式,多次强行向几名中学生索要财物,一年内共索得三千余元。探究与分享思考:林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应当如何处理?林某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当受到刑罚处罚。①刑事违法是犯罪在法律上的表现,即犯罪是触犯了刑法的行为。②刑事违法性是区分犯罪与其他违法行为的法律分界线。(2)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3)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1)含义:刑罚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利为主要内容。(2)种类:我国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3.刑罚的含义及种类(1)主刑是处罚犯罪的基本刑罚,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这意味着对一项罪行只能适用一个主刑。(2)附加刑是处罚犯罪的从刑,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随主刑附加适用,对一项罪行甚至可以附加适用数个附加刑。知识拓展4.同违法行为作斗争①面对犯罪行为,我们要敢于斗争,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②更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有勇有谋地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正当防卫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相关链接课堂小结作用刑法犯罪的特征犯罪与刑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含义刑罚含义种类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练习2024年9月13日,周口市扶沟县公安局成功侦破了一起网络赌博案件,打掉一个家族式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查扣涉案现金近2000万元。涉案的6名犯罪嫌疑人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此案例说明( )①只要是违法行为,都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的唯一途径③网络赌博是违法犯罪行为,青少年要远离犯罪④网络赌博触犯了刑法,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B练习青少年在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下列行为属于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的有( )①小敏在高铁上发现小偷偷钱包,偷偷录了视频,然后找乘警报警②小方在上学途中偶遇持刀抢劫的歹徒,他勇敢上前与其搏斗③小丁在小区看见一群“三无”保健品推销员,他躲在树后窥视,悄悄记下他们的车牌号,然后向小区保安报告④小军在学校看见低年级的学生被高年级的学生欺负,叫上同学一起去打高年级的学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练习在法律家族中,刑法是比较特别的一部法律。下列对刑法认识正确的有( )①刑法可以惩治行政违法行为②刑法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③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④刑法规定了对犯罪人处以何种刑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练习学校法律社团举行模拟法庭活动,小法官作出如下“判决”:被告人冯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该判决依据的法律是刑法②冯某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③有期徒刑属于主刑,罚金属于行政处罚④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练习中学生小闽发现邻居行迹神秘,通过观察怀疑他们在实施违法行为,于是拨打报警电话,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提供了重要线索。小闽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的是( )A.自己遭遇侵害时学会依法求助B.惩恶扬善,制裁违法犯罪行为C.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D.善用法律,依法承担法律责任C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