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第10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动物的反应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围绕“动物的反应”展开,通过观察蚂蚁对气味、动物对声音及其他刺激的反应,引导学生认识动物遇刺激会作出反应的共同特征。教材以图片、情境问题驱动探究,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不仅传授知识,更培养观察、猜想等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对动物世界的探索兴趣。2.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对动物有一定生活认知,但观察能力较薄弱,缺乏系统探究方法。教学中需借助直观图片、视频,设计趣味活动,引导其参与观察、猜想,在实践中提升科学能力,同时渗透爱护动物的意识,契合其认知发展与情感需求。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明确动物遇到气味、声音、强光等刺激时会作出反应,构建“动物对刺激有反应”的科学认知。 科学思维:通过对蚂蚁反应的猜想、观察结果的分析,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探究实践:能参与观察动物反应的活动,尝试简单记录;初步学习设计观察任务,如观察西瓜虫对刺激的反应。 态度责任:养成爱护动物责任意识,激发对动物反应现象的探究兴趣,保持科学观察热情。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动物对气味、声音、强光等刺激的反应。 难点:细致观察并准确描述动物反应,理解反应的多样性与适应性。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标准评价情况知道动物遇到刺激会作出反应。☆☆☆能预测蚂蚁对不同气味的反应。☆☆☆能设计实验观察蚂蚁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在观察蚂蚁等 动物时,能做到不伤害它们。☆☆☆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1.播放小猫“炸毛”动图,提问:“小猫怎么了?还见过哪些动物受刺激的反应?” 2.引导学生分享,如小狗听到声音的反应。学生活动1 观看动图,回答:“小猫被吓到炸毛。” 分享:“小鸟看到人靠近会飞走。”活动意图说明:用动图吸引注意力,联系生活经验,聚焦主题,激发探究兴趣。环节二:动物对气味的反应教师活动2 1.猜想引导: 展示蚂蚁图片,亲切地问:“小蚂蚁闻到不同食物的气味,会有什么反应呢?大家先猜猜,把猜想填在表格里。比如,蚂蚁会喜欢胡萝卜还是糖果?” 食物我的猜想蚂蚁的反应胡萝卜菜叶苹果糖果2.巡视指导,参与小组讨论:“你为什么这么猜呀?” 观察验证 3.展示蜜蜂靠气味找蜜源、鲨鱼闻气味追踪食物的图片,讲解:“小蜜蜂能靠气味找到甜甜的蜜源,大鲨鱼也能通过气味发现远处的食物,动物们的嗅觉可真厉害!” 4.总结拓展: 提问:“还有哪些动物会对气味有反应?”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学生活动2 观察图片,猜想蚂蚁偏好,认真填写猜想,和同桌交流:“我猜蚂蚁会喜欢糖果。” 观看视频,兴奋分享:“蚂蚁爬向糖果,还叫同伴一起搬!” 积极回答:“小狗会闻着气味找骨头,蝴蝶靠气味找花朵。”活动意图说明:通过猜想、观察、分享,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深入了解动物对气味的反应,提升表达与合作能力。环节三:动物对声音的反应教师活动3 1.声音刺激体验: 播放鸡、狐獴听到异响的视频,模仿提问:“看,当异响声音出现后,鸡和狐獴会有什么反应?” 2.展示鸡警觉、狐獴站立观察的图片,总结:“它们听到声音,立刻产生警觉,这是对声音的反应。” 3.图片观察拓展: 展示麻雀被巨响惊飞的图片,引导描述:“看看这两只麻雀,发生了什么?” 4.组织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对声音有反应?”学生活动3 仔细观看视频,观察图片,回答:“鸡变得警觉,狐獴站起来观察。” 描述图片:“麻雀被突然的巨响惊飞,翅膀都展开了!” 小组热烈交流:“小狗听到铃铛声会跑过来,青蛙听到声音会跳走。”活动意图说明:结合音频、图片多感官学习,感知动物对声音的反应,小组讨论拓宽认知,培养观察与协作能力。环节四:动物对其他刺激的反应教师活动4 1.多刺激反应讲解: 展示胡蜂攻击靠近蜂巢的人和动物、大象扇动耳朵降温、刺猬遇强光缩成一团的图片,生动讲解:“胡蜂为了保护蜂巢,会攻击靠近的‘敌人’;大象在高温天气,扇动大耳朵来降温;刺猬遇到强光,马上缩成小刺球。这些都是动物对不同刺激的反应。” 2.拓展思考: 微笑提问:“大家还知道哪些动物遇到刺激的有趣反应?”耐心倾听学生分享。 播放视频《动物遇到危险时的反应》学生活动4 专注观察图片,好奇聆听讲解,感叹动物反应的奇妙。 积极分享:“蜗牛的触角碰到东西会马上缩回去,小鱼遇到危险会快速游走。”活动意图说明:视频与讲解结合,直观呈现知识,分享环节巩固认知,拓宽知识面。环节五:总结延伸,课后实践教师活动6 1.总结回顾:“今天我们发现,动物遇到气味、声音、强光等刺激,都会作出反应,这是动物的共同特征。比如蚂蚁找食物、麻雀被惊飞、刺猬缩成球。” 2.布置任务:“课后在花盆下或草丛里找西瓜虫,观察它们对多种刺激的反应,记得不要伤害它们哦!” 表扬鼓励:“大家今天表现太棒了,都是爱观察的小科学家!” 3.发放评价表,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表现,完成评价表。学生活动6 认真聆听总结,记住观察任务,眼神充满期待。 开心回应:“我们会保护西瓜虫的!” 自评和互评,期待课后观察。设计意图说明:系统梳理知识,延伸探究至课外,强化爱护动物意识,持续激发科学探索热情。通过反思和评价,巩固学习成果,培养自我认知能力。7.板书设计 动物的反应 一、对气味:蚂蚁→糖果、蜜蜂→蜜源、鲨鱼→食物 二、对声音:鸡(警觉)、狐獴(警戒)、麻雀(惊飞) 三、其他刺激: 胡蜂(攻击靠近蜂巢的) 大象(扇耳降温) 刺猬(遇强光缩团) 四、共同点:遇刺激→作反应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蚂蚁对糖果气味的反应是?( ) A. 直接离开 B. 爬向糖果 C. 破坏糖果 2.麻雀被突然巨响会怎样?( ) A. 开心玩耍 B. 被惊飞 C. 原地不动 3.刺猬遇到强光照射会?( ) A. 缩成一团 B. 主动攻击 C. 快速奔跑 4.鲨鱼通过什么追踪食物?( ) A. 颜色 B. 气味 C. 形状 5.大象在高温天气的反应是?( ) A. 扇动耳朵降温 B. 躲进洞穴 C. 寻找声音 二、判断题 1.动物遇到刺激都不会有反应。( ) 2.蜜蜂靠气味找到蜜源。( ) 3.所有动物对声音都没反应。( ) 4.蚂蚁只喜欢胡萝卜,不喜欢其他食物。( ) 5.观察动物时要保护它们,不伤害动物。(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BABA 二、判断题 ×√××√ 作业布置:课后在花盆下或草丛里找西瓜虫,观察它们对多种刺激的反应,记得不要伤害它们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