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中学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1-2章)1.(2024七上·长兴期中)科学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进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种子为什么会长出幼苗B.鸟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鸟C.哪种品牌牛奶的味道好D.插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答案】C【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家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解答】哪种品牌的牛奶的味道好,属于主观判断,不属于科学问题。故答案为:C。2.(2024七上·长兴期中)如图所示,随着“五水共治”进行,对水质要求很高的桃花水母在各地陆续被发现。下列有关“桃花水母”说法错误的是( )A.桃花水母属于恒温动物B.桃花水母属于无脊椎动物C.桃花水母有可用于攻击和防卫的刺细胞,属于刺胞动物D.桃花水母只有一个开口,食物和消化后的残渣都由此进出【答案】A【知识点】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恒温动物有鸟类和哺乳类。【解答】AB、水母没有脊椎骨,属于无脊椎动物,属于变温动物,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D、由水母的结构来看,属于属于刺胞动物,只有一个开口,食物的消化和残渣的进出都由这个开口进出,故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2024七上·长兴期中)以下关于蜗牛的说法错误的是( )A.蜗牛是生物,所以它能生长、繁殖、能对环境中的刺激做出反应B.蜗牛爬行时两对触角充分展开,慢慢地活动,说明蜗牛有触觉和听觉C.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外形,发现蜗牛有口、足、触角、壳、眼等结构D.在蜗牛前方3cm处放上蘸有酒精的棉花,蜗牛向远离酒精的方向爬行,这说明蜗牛有噢觉【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不一定是生物,例如遥控赛车也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解答】A、蜗牛属于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例如能生长、繁殖、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能新陈代谢等,故A不符合题意;B、蜗牛对外界的声响没有反应,可知蜗牛没有听觉,故B符合题意;C、要更好的观察蜗牛需借助放大镜,蜗牛有口、触角、壳和眼等结构,故C不符合题意;D、酒精会挥发,且有刺激性气味,蜗牛向远离酒精的方向爬行,说明蜗牛有嗅觉,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4.(2024七上·长兴期中)小明的自行车后轮需要换车胎,他从修理部找来了扳手(如图所示)准备自己动手,修理时他发现扳手的两端都有数字,一端是14,另一端是18,他想这一定是扳手的开口宽度,那么这两个数字后面的单位应该是( )A.厘米 B.毫米 C.分米 D.米【答案】B【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m=10dm=100cm=1000mm。【解答】扳手的开口宽度约为指甲宽度的1.5至2倍,指甲的宽度约为1cm,即10mm,可知14个18后面的单位应为mm。故答案为:B。5.(2024七上·长兴期中)“为30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正脊筛查”列入2023年浙江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该项目可以获得学生的脊柱曲度、体质指标等相关健康信息。“正脊筛查”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C.设计实验方案 D.收集事实与证据【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解答】科学探究的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分析与解释数据、得出结论等。题目中提到的“正脊筛查”是为了获得学生的脊柱曲度、体质指标等健康信息,这属于收集事实与证据的环节。因此,正确答案是D。故答案为:D。6.(2024七上·长兴期中)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鱼儿离不开水 B.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枯叶蝶形似枯叶,躲避天敌【答案】C【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生物影响环境,指的是环境受生物活动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解答】A、鱼儿离不开水,属于环境影响生物,故A错误;B、沙漠中骆驼尿液非常少,是生物为了适应环境,故B错误;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属于生物影响环境,故C正确;D、枯叶蝶形似枯叶,躲避天敌,属于拟态,故D错误。故答案为:C。7.(2024七上·长兴期中)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2.8 米=2.8×1000=2800 毫米B.3.4 千克=3.4 千克×1000=3400 克C.4.5 升=4.5 升×1000 毫升=4500 毫升D.2.6 小时=2.6×3600 秒=9360 秒【答案】D【知识点】单位换算【解析】【分析】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在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即换算成的单位,要写在进率的后面。【解答】A.换算过程中没有单位,故A错误;B.换算过程中的单位应该是克,故B错误;C.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故C错误;D.小时化秒,为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3600,将换算成的单位“秒”写在进率的后面,故D正确。故选D。8.(2024七上·长兴期中)有一款“暖心熊自发热鞋垫”,它在冬季能起到足部防寒保暖的作用。请你估测“自发热鞋垫”在使用时温度最接近( )A.10℃ B.20℃ C.45℃ D.80℃【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80℃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烫伤。【解答】自发热鞋垫的温度应稍高于人体的温度,人的体温约为37℃。故答案为:C。9.(2024七上·长兴期中)小科用示数在刻度线以下的体温计依次给甲、乙、丙三位同学测体温,记录数据分别为:36.8℃、36.8℃和37.2℃。过后发现全程忘记甩体温计,于是想甩过后全部重测,老师说,你只需再重测一个同学的体温即可。小科应去测谁的体温呢 ( ).A.甲同学 B.乙同学C.丙同学 D.甲、乙同学中任何一个【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温度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则当温度降低水银柱体积缩小时,液柱从此处断开,不能自己回流回液泡。由此可知,体温计内的液柱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据此分析判断。【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可知,当液柱升高时,测出的体温肯定是准确的,而液柱不变时,被测体温可能低于或等于这个示数,不一定准确。根据题意可知,原来体温计的示数在刻度线以下,测量甲和丙的体温时液柱明显升高,则二者体温准确。只有测量乙的体温时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只需重新测量乙的体温即可。故选B。10.(2024七上·长兴期中)小华制作了仿生飞行器(如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仿生视觉特点,摄像头高清B.仿生体形特点,机体呈流线型C.仿生翅膀特点,机粱轻盈可折叠D.仿生骨骼特点,材料既坚硬又厚重【答案】D【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解析】【分析】根据飞行器的工作特点进行分析。【解答】飞行器要克服自重向上飞行,所以材料应即坚硬又轻薄。故答案为:D。11.(2024七上·长兴期中)细胞学说的提出,在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不一定都来自于细胞B.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C.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在大量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家进行了理论概括,形成了细胞学说【答案】A【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解析】【分析】细胞学说的内容:所以植物和动物的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新细胞是由原来的细胞分裂而来。【解答】AB、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原来的细胞分裂而来,即细胞来自于细胞,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细胞学说认为,所以植物和动物的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细胞学说是在大量的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2.(2024七上·长兴期中)“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与此观念不相符合的是( )A.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有利于保温B.鸟类胸肌发达,有利于为飞行提供动力C.鱼类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运动时保护身体D.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或甲,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答案】C【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鱼类属于脊椎动物,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呈纺锤形,可以减小游泳时受到的阻力,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表现之一。【解答】A、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体表被毛,有利于保温,故A不符合题意;B、鸟类飞行需要足够的动力,胸肌发达,有利于为飞行提供动力,故B不符合题意;C、鱼类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运动时减小阻力,故C符合题意;D、爬行类体表的鳞片或甲,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和保护身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3.(2024七上·长兴期中)在实验室遇到下列情况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烧伤或烫伤,用大量热水冲洗受伤处B.被化学试剂灼伤时,马上用纱布包扎灼伤处C.做完实验后,将有毒试剂直接倾倒在水槽中D.为防止眼睛受到意外伤害,实验过程中戴上护目镜【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解析】【分析】了解实验时遇到特殊情况的急救措施,沉着冷静面对,严重时立即送医。【解答】A、烧伤或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故A错误;B、被化学试剂灼伤时,用缓缓的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故B错误;C、有毒试剂不能直接倾倒在水槽中,应倒入指定的废液缸进行统一处理,故C错误;D、为防止眼睛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受伤,应在实验过程中戴上护目镜,故D正确。故答案为:D。14.(2024七上·长兴期中)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凉开水、生理盐水、自来水 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答案】D【知识点】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是清水。【解答】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是凉开水,将杂质冲洗干净,防止干扰观察;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染色用的液体是碘液,染色后更易看清细胞,便于观察。故答案为:D。15.(2024七上·长兴期中)为宣传保护某水库的生物多样性,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些鱼类的物种信息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鲢形目包含的生物种类比黄颡鱼属少B.图示鱼类中,鲢和鲤的亲缘关系最近C.可调查鱼类繁殖周期来制定保护方案D.生物的七个分类等级中,最小的单位是种【答案】A【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解答】A、目的分类等于大于属,可知鲢形目包含的生物种类更多,故A符合题意;B、由信息卡可知,鲢和鲤属于同一科,亲缘关系最近,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鱼类的繁殖周期合理设置禁渔期,更有利于鱼类的保护,故C不符合题意;D、生物的七个分类等级中,最小的单位是种,同一种的生物种类最少,但共同点最多,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6.(2024七上·长兴期中)下图是同学们喜欢的动画片中的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1)构成以上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2)脊椎动物除了以上几类外,还有 类和 类(填写动物类别)。【答案】(1)细胞(2)两栖类;爬行类【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1)所有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2)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解答】(1)图中的生物都属于动物,动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2)小丑鱼属于鱼类;唐老鸭属于鸟类;小猪佩奇属于哺乳类,可知还缺少爬行类和两栖类。17.(2024七上·长兴期中)利用工具可以完成一些测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会前夕,学校对体育场馆进行整修。①工作人员在安装玻璃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测量某块玻璃的宽度,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这块玻璃的宽度为 ②安装玻璃时要用螺丝固定,若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某款螺丝的横截面直径,则每一枚螺丝的直径是 cm。(2)气象人员测得某昼夜四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如图所示,由图丙可知当日的最大温差为 。【答案】(1)94.35厘米;0.75(2)13℃【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分度值指的是最近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2)读出四个温度计的示数,用最高温度减去最低温度,即可求得当天最大温差。【解答】(1)①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要在精确值后估读一位,玻璃左侧对应0刻度线,右侧对应94.35cm,可知玻璃的长度为94.35cm。②由图可知,4枚硬币的直径之和为3.00cm,则一枚硬币的直径为。(2)第一个温度计示数下大上小,说明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示数为-7℃;第二个温度计示数上大下小,可知温度在0摄氏度以上,示数为6℃;第三个温度计的示数为-4℃;第四个温度计的示数为-6℃,可知最低温度为-7℃,最高温度为6℃,则当日最大温差为:13℃。18.(2024七上·长兴期中)如图是“用酒精灯加热水”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各题:(1)写出装置中相应序号的实验仪器名称:A. ;B. ;(2)找出图中一处错误: 。(3)下图是实验中学生使用酒精灯的四种操作。仔细观察图中的不同操作,其中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是 。(填写字母)【答案】(1)温度计;烧杯(2)温度计玻璃泡接触烧杯底部或没有用酒精灯外焰加热(3)A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1)认识实验室中常用仪器。(2)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玻璃泡应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温度计不能离开待测液体读数。(3)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要用外焰加热,且酒精灯中的酒精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解答】(1)A是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B是烧杯,常用作反应容器。(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玻璃泡不能接触杯底和杯壁,由图可知,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烧杯底部。图中石棉网与酒精灯之间的距离过近,可知错误之处是没有用外焰加热。(3)AC、要使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点燃的酒精灯去点另一盏酒精灯,故A正确,C错误;BD、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直接用嘴吹灭,故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AD。19.(2024七上·长兴期中)石井水库位于上浦镇,水库旁的水杉林,大片的水杉笔直挺拔,像一把把收拢好的巨伞插进水里,不时还有野鸭从树林中穿游而过,被誉为现实版的“绿野仙踪”。请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并根据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图中,可能是野鸭体细胞的是图 (选填“A”或“B”)。(2)水杉树没有骨骼,但笔直挺拔,这与细胞结构中的 有关。(填结构名称)(3)水杉有膝状呼吸根,能生出水面帮助呼吸,故水杉耐水耐湿。决定这一特征的遗传物质是在细胞的 内。(填数字)【答案】(1)A(2)细胞壁(3)3【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种子植物;细胞模型【解析】【分析】(1)动物细胞还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还含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2)细胞壁对植物起到支持的作用。(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染色时较易染色,颜色最深。【解答】(1)野鸭是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壁等结构,可知A是野鸭细胞。(2)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起到支持的作用,所以水杉树等植物没有骨骼但笔直提拔。(3)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核内,即图中的3中。20.(2024七上·长兴期中)七1班生物调查小组,调查了校园中的各种植物,图甲是他们拍的三种植物图片。为更好研究各种植物,他们归纳了五类植物特征,如下表所示。(“-”表示没有)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E + + + + + +(1)桂花、银杏、葫芦藓这三种植物中属于表中E类植物的是 ,它与水杉的区别在于种子外有 包被,形成果实。C类植物用 繁殖。(2)同时,调查小组还了解了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①图中所示的动物中,胚胎发育在母体的子宫内进行的是 (填字母)。②图中所示的动物中,由水生向陆生过度的脊椎动物是 (填字母)。【答案】(1)桂花;果皮;孢子(2)C、F;A【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1)A属于裸子植物;B属于蕨类;C属于苔藓类;D属于藻类;E属于被子植物。(2)真正的陆生动物从爬行类开始。【解答】(1)由表中信息可知,E类植物有六种器官,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可知是被子植物,桂花属于被子植物。水杉属于裸子植物,没有果实,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是: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C类植物没有种子,只有茎和叶,属于苔藓类植物,通过孢子繁殖。(2)①胚胎发育在母体的子宫内进行,即选择哺乳类动物,可知应选C鲸鱼和F牛。②由水生向陆生过度的脊椎动物,即两栖类动物,可知应选A青蛙。21.(2024七上·长兴期中)某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1000多种。(1)该湿地公园是鸟类的天堂,已经发现有白鹭、杜鹃等50余种,这些鸟类的体温 (填“恒定”或“不恒定”);湿地内昆虫也较多,昆虫体表都有一层保护身体的 。(2)小菁将湿地内某些动物分为甲、乙两类,如表1所示,他是依据 这一特征来分类。类别 动物名称甲 燕子、田鼠、草鱼、青蛙乙 蜜蜂、蚯蚓、虾(3)小普在湿地采集了4种植物P、Q、R和S,并设计了上图2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蕨类植物,它是 。(4)图3表示湿地内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一条: ;其中水草与藻类争夺阳光、养料等,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 关系。(5)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白颈长尾雉、白鹃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③向河水排放污水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答案】(1)恒定;外骨骼(2)体内有无脊椎骨(3)R(4)4;水草→水生昆虫→白鹭;竞争(5)①③【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孢子植物;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1)很稳定动物有鸟类和哺乳类。(2)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椎骨,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3)结合二歧分类表和蕨类的特征进行判断。(4)食物链中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食物链一定要书写到最高级消费者。(5)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动植物栖息地丧失和大量捕杀、打猎等,都可能会导致生物灭绝。【解答】(1)鸟类属于恒温动物。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表具有保护身体的外骨骼。(2)甲中的动画都属于脊椎动物,乙中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可知分类依据是:体内是否有脊椎骨。(3)蕨类只有根、茎、叶,由检索表可知,它是R。(4)图中的食物链:水草水生昆虫白鹭;水草水生昆虫鱼白鹭;藻类虾白鹭;藻类虾鱼白鹭,共有4条食物链。水草和藻类竞争阳光、养料,可知水草和藻类属于竞争关系。(5)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会导致生物濒临灭绝,故①正确;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有利于保护生物,故②错误;③向河水排放污水,会导致生物濒临灭绝,故③正确;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有利于保护生物,故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③。22.(2024七上·长兴期中)永永最近从超市购买了一盒“桂花牌”冰糖,盒内有若干块冰糖且外形不规则,颗粒较大。永永想测此盒冰糖的体积,于是,他邀请了本班的科学探究小组一起展开讨论:(1)写出嘉嘉不支持欢欢或者永永的理由: (写出一点即可)。(2)科学探究小组请教了科学老师后,老师告诉他们可以找出家里的面粉来帮忙一下。于是,科学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将面粉倒入量筒A,摇实、摇平后记下此时的刻度V1(如图A);②将冰糖块放入量筒B,摇实、摇平、记下此时的刻度V2(如图B);③再将量筒A中全部面粉倒入盛有冰糖的量筒B,浸没冰糖后,摇实、摇平、记下此时的刻度V3(如图C);用上述字母表示冰糖体积的表达式V冰糖 。【答案】(1)冰糖易溶于水,无法测量(2)V3-V1【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能溶于水的物体不能直接使用排水法测量体积。(2)冰块之间有空隙,V2是冰糖和空隙的总体积,不是冰糖的体积。【解答】(1)不支持欢欢的理由:冰糖结构不规则,不能填满空隙,不能直接用量筒测量冰糖的体积。不支持永永的理由:冰糖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测量体积。(2)面粉会进入到冰糖块之间的空隙中,用面粉和冰糖的总体积减去面粉的体积,即可求得冰糖的体积,故冰糖的体积为V3-V1。23.(2024七上·长兴期中)小科同学在学习了“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后,动手实践制作临时装片,部分过程如下:(1)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在盖玻片下产生 。(2)在盖好盖玻片并染色后,小科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以下几个视野:①小科同学最终看到了视野丙,在此之前他依次看到的视野是 。②从甲→丙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填结构名称)。③在视野丙中,细胞内着色较深的结构是 。(3)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小科同学在视野中发现一个小黑点。当移动玻片标本时,小黑点不动:转动目镜时,小黑点仍在原处。出现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A.目镜不干净 B.反光镜不干净C.物镜不干净 D.玻片不干净【答案】(1)气泡(2)乙、丁、甲;细准焦螺旋;细胞核(3)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1)视野中中心透明的黑色圆圈即为气泡。(2)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先移动玻片的原因是:高倍镜放大倍数大,观察范围小。(3)怀疑黑点在物镜上,则可转动物镜转换器,若小黑点消失,说明小黑点确实在物镜上。【解答】(1)盖盖玻片时,一侧先接触水滴,目的是避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2)低倍镜换高倍镜时,若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应先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所以先看到的视野是乙,然后是丁;再转到物镜转换器,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此时像会变模糊,即图甲;接着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像变清晰,即丙。故答案为:乙、丁、甲。(3)小黑点一般可能会出现在物镜、目镜或玻片上,当移动玻片标本时,小黑点不动:转动目镜时,小黑点仍在原处,说明黑点既不在玻片上,也不在目镜上,则最有可能是在物镜上。故答案为:C。24.(2024七上·长兴期中)小科想探究蜗牛运动快慢是否与温度有关。小科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格纸,以及培养皿、棉线、记号笔、刻度尺获取蜗牛运动的距离。方案设计如下:在三张大小相同的方格纸上标注中心位置O,取其中一张纸置于培养皿下方,在培养皿内倒入温度为13℃、深为1厘米的水。将同一只蜗牛置于中心点О处水中,待蜗牛开始爬行时,计时观察3分钟。根据蜗牛在每隔30秒的位置,在标有13℃的方格纸上描点,并用光滑的曲线连接。重复测量3次,计算平均值。重复操作记录22℃和31℃条件下蜗牛的运动路径并计算结果。组别 温度 3分钟内蜗牛运动的平均距离/cm1 13℃ a2 22℃ b3 31℃ c(1)图甲是小科观察记录的一组数据,小科依据图甲获取蜗牛运动距离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把棉线拉直 ②用刻度尺测出两点之间的距离③用一根细棉线与曲线重合,记下起点和终点的位置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2)小丽认为小科的设计中用同一只蜗牛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几次实验,前一次温度对蜗牛下一次温度下的运动会产生影响。为避免这种影响,应如何改进 ;(3)小科修改方案之后,重新实验,收集并处理数据。如果温度越高,蜗牛爬的越快。则a、b、c之间的大小的关系是 。【答案】(1)③①②(2)取生理状态相似,生长状况良好的蜗牛分别在三个温度不同的水中进行实验(3)c>b>a【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使用以取代直法测量曲线的长度时,要选择没有弹性的棉线。(2)为了避免生物自身原因对实验造成干扰实验时要选择尽量相似的实验对象。(3)根据温度越高,爬的越快,可知温度高的蜗牛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更远。【解答】(1)蜗牛的运动路线不是一条直线,可以通过以取代直的方式测量距离,先用棉线与曲线重合,再把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棉线的长度。故答案为:③①②。(2)为了避免影响,可选择生长状况等都相似的蜗牛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实验。(3)温度越高,爬的越快,则在相同时间内,温度最高的c爬的最快,经过的距离最远,温度最低的a爬的最慢,经过的距离最近。故答案为:c>b>a。25.(2024七上·长兴期中)脑部微血管密度和GAT1蛋白含量是影响某种脑部疾病的重要因素。为探究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该病的效果是否比药物OX更好,某科研团队用45只患病大鼠进行实验,结果如下:(注:药物OX对该病有治疗效果。)组别 注射物 走迷宫平均耗时/秒 脑部微血管平均密度/(血管数·毫米2) 脑部GAT1蛋白平均相对含量甲 生理盐水 57.29 15.22 0.87乙 药物OX 28.76 25.02 2.01丙 银杏叶提取物 20.76 36.01 5.62请回答:(1)本实验甲组的作用是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3)为评估丙组大鼠是否已治愈,实验需增设 大鼠组为丁组。【答案】(1)起对照作用(2)银杏叶提取物比药物OX疗效好(3)健康【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1)没有使用药物的一组为对照组。(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丙组大鼠的走迷宫时间最短,说明治疗效果更好。(3)要判断大鼠是否痊愈,应与健康大鼠进行对比。【解答】(1)甲组是空白对照组,可知作用为对照。(2)由表中数据可知,使用银杏叶提取液的丙组大鼠走迷宫的平均耗时最短,脑部微血管平均密度和脑部GAT1蛋白平均相对含量最高,可知银杏叶提取物比药物OX疗效好。(3)由表中实验只能说明银杏叶提取液的治疗效果更好,但不能说明大鼠是否已治愈,为了说明大鼠是否已治愈,应增设健康大鼠为对照组。26.(2024七上·长兴期中)学校开展细胞模型制作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小组进行项目规划,开启了项目学习的探究实践之旅。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彩色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植物细胞模型,如图所示。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如下评价量规。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a 结构完整,无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1-2处,缺失 结构不完整,缺失3处及以上指标b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能展示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至少能展示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未能展示细胞结构的功能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评价指标a,该组同学的作品被评定良好,为使该模型“指标a”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2)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根据评价指标b,你会选择哪种材料 ,请说明理由 。【答案】(1)增加细胞壁结构(2)网眼很小的细纱网;网眼很小的细纱网可以更好的展示出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细胞模型【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的组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2)细胞膜的作用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保护细胞。【解答】(1)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图中模型中没有细胞壁,可以要达到优秀,应增加细胞壁结构并做好标注。(2)应选择网眼很小的细纱网,细纱网相当于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27.(2024七上·长兴期中)某研究机构对括苍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哺乳类进行调查。他们在括苍山选择了40个位点设置红外相机,当有动物经过各位点时,相机会自动拍照记录。根据所拍摄照片,统计了不同植被类型中鸟类和哺乳类的物种数,结果如表所示:植被类型 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 灌丛和灌草丛鸟类物种数 39 29 14 32哺乳类物种数 12 11 9 11(1)本次调查能否记录下括苍山所有的鸟类和哺乳类 (选填“能”或“不能”)。(2)由表可知,鸟类物种数在 (选填表格中的植被类型)中最少。(3)哺乳动物能提高后代成活率的原因是 。【答案】(1)不能(2)针叶林(3)胎生、哺乳【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1)此时调查只能记录下经过设置红外相机点位的动物。(2)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鸟类最多的是阔叶林,最少的是针叶林。(3)根据哺乳类的特点进行回答。【解答】(1)有可能有些动物没有经过设置的点位,则不会被记录,所以本次调查不能记录下括苍山所有的鸟类和哺乳类。(2)由表中数据可知,在针叶林中鸟类物种的种数最少,只有14种。(3)哺乳类的特点是胎生、哺乳,幼崽生活在亲代身边,亲代可以保护幼崽。28.(2024七上·长兴期中)建立月球基地、开发月球资源是人类深空探测的重要内容。为实现在月球基地“种菜”,科研团队利用月壤进行植物栽培实验。【材科与装置】:不同批次的真实月壤A、B、C,模拟月壤(模拟真实月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火山灰):底面积仅为1cm2的圆柱容器(如图)。【过程与结果】:将等量的拟南芥种子分别播种在真实月壤A、B、C和模拟月壤中。通过测量叶尖最宽展距,了解拟南芥生长状况。每组实验重复4次。(1)由于真实月壤样本数量少,实验中节约用量的做法是 。(2)绘制曲线应采用每组数据的 ,目的是减小误差。(3)研究发现,各组拟南芥种子萌发率都是100%,且幼苗初始阶段生长状况相近。一段时间后,真实月壤中拟南芥的生长状况较差,据图丙分析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 。【交流与评价】真实月壤中可种出植物,但生长不良,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肥力不足。由于真实月壤稀缺,科研团队尝试用改进后的模拟月壤继续做大量探索和实验。【答案】(1)选用底面积仅为1cm2的圆柱容器或圆柱形容器很小(2)平均值(3)三组真实月壤中的拟南芥叶尖最宽展距均小于模拟月壤中的拟南芥叶尖最宽展距【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1)选用底面积仅为1cm2的圆柱容器,可节约月壤的用量。(2)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只能减小,不能彻底消除。(3)由图像可知,模拟月壤上种植的拟南芥的叶尖最宽展距最宽,说明拟南芥生长状态最好。【解答】(1)由实验步骤可知,实验时使用底面积仅为1cm2的圆柱容器,体现了节约用量的做法。(2)为了减小误差,应取平均值进行分析对比。(3)由图丙可知,大约在第12天之后,三组真实月壤种植的拟南芥叶尖最宽展距明显小于模拟月壤种植的拟南芥叶尖最宽展距。1 /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中学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1-2章)1.(2024七上·长兴期中)科学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推进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种子为什么会长出幼苗B.鸟蛋为什么会孵出小鸟C.哪种品牌牛奶的味道好D.插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会“折断”2.(2024七上·长兴期中)如图所示,随着“五水共治”进行,对水质要求很高的桃花水母在各地陆续被发现。下列有关“桃花水母”说法错误的是( )A.桃花水母属于恒温动物B.桃花水母属于无脊椎动物C.桃花水母有可用于攻击和防卫的刺细胞,属于刺胞动物D.桃花水母只有一个开口,食物和消化后的残渣都由此进出3.(2024七上·长兴期中)以下关于蜗牛的说法错误的是( )A.蜗牛是生物,所以它能生长、繁殖、能对环境中的刺激做出反应B.蜗牛爬行时两对触角充分展开,慢慢地活动,说明蜗牛有触觉和听觉C.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外形,发现蜗牛有口、足、触角、壳、眼等结构D.在蜗牛前方3cm处放上蘸有酒精的棉花,蜗牛向远离酒精的方向爬行,这说明蜗牛有噢觉4.(2024七上·长兴期中)小明的自行车后轮需要换车胎,他从修理部找来了扳手(如图所示)准备自己动手,修理时他发现扳手的两端都有数字,一端是14,另一端是18,他想这一定是扳手的开口宽度,那么这两个数字后面的单位应该是( )A.厘米 B.毫米 C.分米 D.米5.(2024七上·长兴期中)“为30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正脊筛查”列入2023年浙江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该项目可以获得学生的脊柱曲度、体质指标等相关健康信息。“正脊筛查”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C.设计实验方案 D.收集事实与证据6.(2024七上·长兴期中)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鱼儿离不开水 B.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枯叶蝶形似枯叶,躲避天敌7.(2024七上·长兴期中)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2.8 米=2.8×1000=2800 毫米B.3.4 千克=3.4 千克×1000=3400 克C.4.5 升=4.5 升×1000 毫升=4500 毫升D.2.6 小时=2.6×3600 秒=9360 秒8.(2024七上·长兴期中)有一款“暖心熊自发热鞋垫”,它在冬季能起到足部防寒保暖的作用。请你估测“自发热鞋垫”在使用时温度最接近( )A.10℃ B.20℃ C.45℃ D.80℃9.(2024七上·长兴期中)小科用示数在刻度线以下的体温计依次给甲、乙、丙三位同学测体温,记录数据分别为:36.8℃、36.8℃和37.2℃。过后发现全程忘记甩体温计,于是想甩过后全部重测,老师说,你只需再重测一个同学的体温即可。小科应去测谁的体温呢 ( ).A.甲同学 B.乙同学C.丙同学 D.甲、乙同学中任何一个10.(2024七上·长兴期中)小华制作了仿生飞行器(如图),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仿生视觉特点,摄像头高清B.仿生体形特点,机体呈流线型C.仿生翅膀特点,机粱轻盈可折叠D.仿生骨骼特点,材料既坚硬又厚重11.(2024七上·长兴期中)细胞学说的提出,在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不一定都来自于细胞B.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C.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在大量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家进行了理论概括,形成了细胞学说12.(2024七上·长兴期中)“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之一。下列与此观念不相符合的是( )A.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有利于保温B.鸟类胸肌发达,有利于为飞行提供动力C.鱼类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运动时保护身体D.爬行动物体表覆盖鳞片或甲,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13.(2024七上·长兴期中)在实验室遇到下列情况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烧伤或烫伤,用大量热水冲洗受伤处B.被化学试剂灼伤时,马上用纱布包扎灼伤处C.做完实验后,将有毒试剂直接倾倒在水槽中D.为防止眼睛受到意外伤害,实验过程中戴上护目镜14.(2024七上·长兴期中)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凉开水、生理盐水、自来水 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15.(2024七上·长兴期中)为宣传保护某水库的生物多样性,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些鱼类的物种信息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鲢形目包含的生物种类比黄颡鱼属少B.图示鱼类中,鲢和鲤的亲缘关系最近C.可调查鱼类繁殖周期来制定保护方案D.生物的七个分类等级中,最小的单位是种16.(2024七上·长兴期中)下图是同学们喜欢的动画片中的动物,请据图回答问题:(1)构成以上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2)脊椎动物除了以上几类外,还有 类和 类(填写动物类别)。17.(2024七上·长兴期中)利用工具可以完成一些测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会前夕,学校对体育场馆进行整修。①工作人员在安装玻璃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测量某块玻璃的宽度,结果如图甲所示,则这块玻璃的宽度为 ②安装玻璃时要用螺丝固定,若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量某款螺丝的横截面直径,则每一枚螺丝的直径是 cm。(2)气象人员测得某昼夜四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如图所示,由图丙可知当日的最大温差为 。18.(2024七上·长兴期中)如图是“用酒精灯加热水”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各题:(1)写出装置中相应序号的实验仪器名称:A. ;B. ;(2)找出图中一处错误: 。(3)下图是实验中学生使用酒精灯的四种操作。仔细观察图中的不同操作,其中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是 。(填写字母)19.(2024七上·长兴期中)石井水库位于上浦镇,水库旁的水杉林,大片的水杉笔直挺拔,像一把把收拢好的巨伞插进水里,不时还有野鸭从树林中穿游而过,被誉为现实版的“绿野仙踪”。请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并根据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图中,可能是野鸭体细胞的是图 (选填“A”或“B”)。(2)水杉树没有骨骼,但笔直挺拔,这与细胞结构中的 有关。(填结构名称)(3)水杉有膝状呼吸根,能生出水面帮助呼吸,故水杉耐水耐湿。决定这一特征的遗传物质是在细胞的 内。(填数字)20.(2024七上·长兴期中)七1班生物调查小组,调查了校园中的各种植物,图甲是他们拍的三种植物图片。为更好研究各种植物,他们归纳了五类植物特征,如下表所示。(“-”表示没有)根 茎 叶 花 果实 种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E + + + + + +(1)桂花、银杏、葫芦藓这三种植物中属于表中E类植物的是 ,它与水杉的区别在于种子外有 包被,形成果实。C类植物用 繁殖。(2)同时,调查小组还了解了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①图中所示的动物中,胚胎发育在母体的子宫内进行的是 (填字母)。②图中所示的动物中,由水生向陆生过度的脊椎动物是 (填字母)。21.(2024七上·长兴期中)某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1000多种。(1)该湿地公园是鸟类的天堂,已经发现有白鹭、杜鹃等50余种,这些鸟类的体温 (填“恒定”或“不恒定”);湿地内昆虫也较多,昆虫体表都有一层保护身体的 。(2)小菁将湿地内某些动物分为甲、乙两类,如表1所示,他是依据 这一特征来分类。类别 动物名称甲 燕子、田鼠、草鱼、青蛙乙 蜜蜂、蚯蚓、虾(3)小普在湿地采集了4种植物P、Q、R和S,并设计了上图2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蕨类植物,它是 。(4)图3表示湿地内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一条: ;其中水草与藻类争夺阳光、养料等,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 关系。(5)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白颈长尾雉、白鹃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③向河水排放污水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22.(2024七上·长兴期中)永永最近从超市购买了一盒“桂花牌”冰糖,盒内有若干块冰糖且外形不规则,颗粒较大。永永想测此盒冰糖的体积,于是,他邀请了本班的科学探究小组一起展开讨论:(1)写出嘉嘉不支持欢欢或者永永的理由: (写出一点即可)。(2)科学探究小组请教了科学老师后,老师告诉他们可以找出家里的面粉来帮忙一下。于是,科学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将面粉倒入量筒A,摇实、摇平后记下此时的刻度V1(如图A);②将冰糖块放入量筒B,摇实、摇平、记下此时的刻度V2(如图B);③再将量筒A中全部面粉倒入盛有冰糖的量筒B,浸没冰糖后,摇实、摇平、记下此时的刻度V3(如图C);用上述字母表示冰糖体积的表达式V冰糖 。23.(2024七上·长兴期中)小科同学在学习了“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后,动手实践制作临时装片,部分过程如下:(1)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在盖玻片下产生 。(2)在盖好盖玻片并染色后,小科同学按规范操作,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以下几个视野:①小科同学最终看到了视野丙,在此之前他依次看到的视野是 。②从甲→丙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填结构名称)。③在视野丙中,细胞内着色较深的结构是 。(3)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小科同学在视野中发现一个小黑点。当移动玻片标本时,小黑点不动:转动目镜时,小黑点仍在原处。出现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A.目镜不干净 B.反光镜不干净C.物镜不干净 D.玻片不干净24.(2024七上·长兴期中)小科想探究蜗牛运动快慢是否与温度有关。小科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格纸,以及培养皿、棉线、记号笔、刻度尺获取蜗牛运动的距离。方案设计如下:在三张大小相同的方格纸上标注中心位置O,取其中一张纸置于培养皿下方,在培养皿内倒入温度为13℃、深为1厘米的水。将同一只蜗牛置于中心点О处水中,待蜗牛开始爬行时,计时观察3分钟。根据蜗牛在每隔30秒的位置,在标有13℃的方格纸上描点,并用光滑的曲线连接。重复测量3次,计算平均值。重复操作记录22℃和31℃条件下蜗牛的运动路径并计算结果。组别 温度 3分钟内蜗牛运动的平均距离/cm1 13℃ a2 22℃ b3 31℃ c(1)图甲是小科观察记录的一组数据,小科依据图甲获取蜗牛运动距离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把棉线拉直 ②用刻度尺测出两点之间的距离③用一根细棉线与曲线重合,记下起点和终点的位置上述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2)小丽认为小科的设计中用同一只蜗牛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几次实验,前一次温度对蜗牛下一次温度下的运动会产生影响。为避免这种影响,应如何改进 ;(3)小科修改方案之后,重新实验,收集并处理数据。如果温度越高,蜗牛爬的越快。则a、b、c之间的大小的关系是 。25.(2024七上·长兴期中)脑部微血管密度和GAT1蛋白含量是影响某种脑部疾病的重要因素。为探究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该病的效果是否比药物OX更好,某科研团队用45只患病大鼠进行实验,结果如下:(注:药物OX对该病有治疗效果。)组别 注射物 走迷宫平均耗时/秒 脑部微血管平均密度/(血管数·毫米2) 脑部GAT1蛋白平均相对含量甲 生理盐水 57.29 15.22 0.87乙 药物OX 28.76 25.02 2.01丙 银杏叶提取物 20.76 36.01 5.62请回答:(1)本实验甲组的作用是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3)为评估丙组大鼠是否已治愈,实验需增设 大鼠组为丁组。26.(2024七上·长兴期中)学校开展细胞模型制作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分小组进行项目规划,开启了项目学习的探究实践之旅。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彩色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植物细胞模型,如图所示。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如下评价量规。植物细胞模型评价量规(节选)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指标a 结构完整,无缺失 结构不完整,有1-2处,缺失 结构不完整,缺失3处及以上指标b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能展示细胞中2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至少能展示细胞中1个结构的功能 模型的设计与材料的选择,未能展示细胞结构的功能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评价指标a,该组同学的作品被评定良好,为使该模型“指标a”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2)制作细胞膜时,有两种材料可供选择,一种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种是网眼很小的细纱网。根据评价指标b,你会选择哪种材料 ,请说明理由 。27.(2024七上·长兴期中)某研究机构对括苍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哺乳类进行调查。他们在括苍山选择了40个位点设置红外相机,当有动物经过各位点时,相机会自动拍照记录。根据所拍摄照片,统计了不同植被类型中鸟类和哺乳类的物种数,结果如表所示:植被类型 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针叶林 灌丛和灌草丛鸟类物种数 39 29 14 32哺乳类物种数 12 11 9 11(1)本次调查能否记录下括苍山所有的鸟类和哺乳类 (选填“能”或“不能”)。(2)由表可知,鸟类物种数在 (选填表格中的植被类型)中最少。(3)哺乳动物能提高后代成活率的原因是 。28.(2024七上·长兴期中)建立月球基地、开发月球资源是人类深空探测的重要内容。为实现在月球基地“种菜”,科研团队利用月壤进行植物栽培实验。【材科与装置】:不同批次的真实月壤A、B、C,模拟月壤(模拟真实月壤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火山灰):底面积仅为1cm2的圆柱容器(如图)。【过程与结果】:将等量的拟南芥种子分别播种在真实月壤A、B、C和模拟月壤中。通过测量叶尖最宽展距,了解拟南芥生长状况。每组实验重复4次。(1)由于真实月壤样本数量少,实验中节约用量的做法是 。(2)绘制曲线应采用每组数据的 ,目的是减小误差。(3)研究发现,各组拟南芥种子萌发率都是100%,且幼苗初始阶段生长状况相近。一段时间后,真实月壤中拟南芥的生长状况较差,据图丙分析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 。【交流与评价】真实月壤中可种出植物,但生长不良,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肥力不足。由于真实月壤稀缺,科研团队尝试用改进后的模拟月壤继续做大量探索和实验。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家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解答】哪种品牌的牛奶的味道好,属于主观判断,不属于科学问题。故答案为:C。2.【答案】A【知识点】常见的无脊椎动物【解析】【分析】恒温动物有鸟类和哺乳类。【解答】AB、水母没有脊椎骨,属于无脊椎动物,属于变温动物,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D、由水母的结构来看,属于属于刺胞动物,只有一个开口,食物的消化和残渣的进出都由这个开口进出,故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不一定是生物,例如遥控赛车也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解答】A、蜗牛属于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例如能生长、繁殖、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能新陈代谢等,故A不符合题意;B、蜗牛对外界的声响没有反应,可知蜗牛没有听觉,故B符合题意;C、要更好的观察蜗牛需借助放大镜,蜗牛有口、触角、壳和眼等结构,故C不符合题意;D、酒精会挥发,且有刺激性气味,蜗牛向远离酒精的方向爬行,说明蜗牛有嗅觉,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4.【答案】B【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m=10dm=100cm=1000mm。【解答】扳手的开口宽度约为指甲宽度的1.5至2倍,指甲的宽度约为1cm,即10mm,可知14个18后面的单位应为mm。故答案为:B。5.【答案】D【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的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解答】科学探究的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分析与解释数据、得出结论等。题目中提到的“正脊筛查”是为了获得学生的脊柱曲度、体质指标等健康信息,这属于收集事实与证据的环节。因此,正确答案是D。故答案为:D。6.【答案】C【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解析】【分析】生物影响环境,指的是环境受生物活动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解答】A、鱼儿离不开水,属于环境影响生物,故A错误;B、沙漠中骆驼尿液非常少,是生物为了适应环境,故B错误;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属于生物影响环境,故C正确;D、枯叶蝶形似枯叶,躲避天敌,属于拟态,故D错误。故答案为:C。7.【答案】D【知识点】单位换算【解析】【分析】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在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即换算成的单位,要写在进率的后面。【解答】A.换算过程中没有单位,故A错误;B.换算过程中的单位应该是克,故B错误;C.换算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单位,故C错误;D.小时化秒,为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以进率3600,将换算成的单位“秒”写在进率的后面,故D正确。故选D。8.【答案】C【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80℃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烫伤。【解答】自发热鞋垫的温度应稍高于人体的温度,人的体温约为37℃。故答案为:C。9.【答案】B【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温度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则当温度降低水银柱体积缩小时,液柱从此处断开,不能自己回流回液泡。由此可知,体温计内的液柱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据此分析判断。【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可知,当液柱升高时,测出的体温肯定是准确的,而液柱不变时,被测体温可能低于或等于这个示数,不一定准确。根据题意可知,原来体温计的示数在刻度线以下,测量甲和丙的体温时液柱明显升高,则二者体温准确。只有测量乙的体温时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只需重新测量乙的体温即可。故选B。10.【答案】D【知识点】材料的利用与发展【解析】【分析】根据飞行器的工作特点进行分析。【解答】飞行器要克服自重向上飞行,所以材料应即坚硬又轻薄。故答案为:D。11.【答案】A【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解析】【分析】细胞学说的内容:所以植物和动物的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新细胞是由原来的细胞分裂而来。【解答】AB、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是由原来的细胞分裂而来,即细胞来自于细胞,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C、细胞学说认为,所以植物和动物的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细胞学说是在大量的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来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2.【答案】C【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鱼类属于脊椎动物,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身体呈纺锤形,可以减小游泳时受到的阻力,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表现之一。【解答】A、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体表被毛,有利于保温,故A不符合题意;B、鸟类飞行需要足够的动力,胸肌发达,有利于为飞行提供动力,故B不符合题意;C、鱼类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运动时减小阻力,故C符合题意;D、爬行类体表的鳞片或甲,有利于减少水分散失和保护身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3.【答案】D【知识点】实验室的安全与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解析】【分析】了解实验时遇到特殊情况的急救措施,沉着冷静面对,严重时立即送医。【解答】A、烧伤或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故A错误;B、被化学试剂灼伤时,用缓缓的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故B错误;C、有毒试剂不能直接倾倒在水槽中,应倒入指定的废液缸进行统一处理,故C错误;D、为防止眼睛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受伤,应在实验过程中戴上护目镜,故D正确。故答案为:D。14.【答案】D【知识点】观察细胞【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的是清水。【解答】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是凉开水,将杂质冲洗干净,防止干扰观察;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染色用的液体是碘液,染色后更易看清细胞,便于观察。故答案为:D。15.【答案】A【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解答】A、目的分类等于大于属,可知鲢形目包含的生物种类更多,故A符合题意;B、由信息卡可知,鲢和鲤属于同一科,亲缘关系最近,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鱼类的繁殖周期合理设置禁渔期,更有利于鱼类的保护,故C不符合题意;D、生物的七个分类等级中,最小的单位是种,同一种的生物种类最少,但共同点最多,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6.【答案】(1)细胞(2)两栖类;爬行类【知识点】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1)所有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2)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解答】(1)图中的生物都属于动物,动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2)小丑鱼属于鱼类;唐老鸭属于鸟类;小猪佩奇属于哺乳类,可知还缺少爬行类和两栖类。17.【答案】(1)94.35厘米;0.75(2)13℃【知识点】长度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分度值指的是最近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2)读出四个温度计的示数,用最高温度减去最低温度,即可求得当天最大温差。【解答】(1)①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读数时要在精确值后估读一位,玻璃左侧对应0刻度线,右侧对应94.35cm,可知玻璃的长度为94.35cm。②由图可知,4枚硬币的直径之和为3.00cm,则一枚硬币的直径为。(2)第一个温度计示数下大上小,说明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示数为-7℃;第二个温度计示数上大下小,可知温度在0摄氏度以上,示数为6℃;第三个温度计的示数为-4℃;第四个温度计的示数为-6℃,可知最低温度为-7℃,最高温度为6℃,则当日最大温差为:13℃。18.【答案】(1)温度计;烧杯(2)温度计玻璃泡接触烧杯底部或没有用酒精灯外焰加热(3)AD【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常用仪器的名称【解析】【分析】(1)认识实验室中常用仪器。(2)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玻璃泡应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温度计不能离开待测液体读数。(3)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要用外焰加热,且酒精灯中的酒精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解答】(1)A是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B是烧杯,常用作反应容器。(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玻璃泡不能接触杯底和杯壁,由图可知,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烧杯底部。图中石棉网与酒精灯之间的距离过近,可知错误之处是没有用外焰加热。(3)AC、要使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点燃的酒精灯去点另一盏酒精灯,故A正确,C错误;BD、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直接用嘴吹灭,故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AD。19.【答案】(1)A(2)细胞壁(3)3【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种子植物;细胞模型【解析】【分析】(1)动物细胞还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还含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2)细胞壁对植物起到支持的作用。(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染色时较易染色,颜色最深。【解答】(1)野鸭是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壁等结构,可知A是野鸭细胞。(2)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起到支持的作用,所以水杉树等植物没有骨骼但笔直提拔。(3)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核内,即图中的3中。20.【答案】(1)桂花;果皮;孢子(2)C、F;A【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种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1)A属于裸子植物;B属于蕨类;C属于苔藓类;D属于藻类;E属于被子植物。(2)真正的陆生动物从爬行类开始。【解答】(1)由表中信息可知,E类植物有六种器官,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可知是被子植物,桂花属于被子植物。水杉属于裸子植物,没有果实,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是: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C类植物没有种子,只有茎和叶,属于苔藓类植物,通过孢子繁殖。(2)①胚胎发育在母体的子宫内进行,即选择哺乳类动物,可知应选C鲸鱼和F牛。②由水生向陆生过度的脊椎动物,即两栖类动物,可知应选A青蛙。21.【答案】(1)恒定;外骨骼(2)体内有无脊椎骨(3)R(4)4;水草→水生昆虫→白鹭;竞争(5)①③【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孢子植物;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与保护;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食物链、食物网)【解析】【分析】(1)很稳定动物有鸟类和哺乳类。(2)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椎骨,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3)结合二歧分类表和蕨类的特征进行判断。(4)食物链中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食物链一定要书写到最高级消费者。(5)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动植物栖息地丧失和大量捕杀、打猎等,都可能会导致生物灭绝。【解答】(1)鸟类属于恒温动物。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表具有保护身体的外骨骼。(2)甲中的动画都属于脊椎动物,乙中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可知分类依据是:体内是否有脊椎骨。(3)蕨类只有根、茎、叶,由检索表可知,它是R。(4)图中的食物链:水草水生昆虫白鹭;水草水生昆虫鱼白鹭;藻类虾白鹭;藻类虾鱼白鹭,共有4条食物链。水草和藻类竞争阳光、养料,可知水草和藻类属于竞争关系。(5)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会导致生物濒临灭绝,故①正确;②建立湿地保护公约,有利于保护生物,故②错误;③向河水排放污水,会导致生物濒临灭绝,故③正确;④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有利于保护生物,故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③。22.【答案】(1)冰糖易溶于水,无法测量(2)V3-V1【知识点】体积的测量【解析】【分析】(1)能溶于水的物体不能直接使用排水法测量体积。(2)冰块之间有空隙,V2是冰糖和空隙的总体积,不是冰糖的体积。【解答】(1)不支持欢欢的理由:冰糖结构不规则,不能填满空隙,不能直接用量筒测量冰糖的体积。不支持永永的理由:冰糖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测量体积。(2)面粉会进入到冰糖块之间的空隙中,用面粉和冰糖的总体积减去面粉的体积,即可求得冰糖的体积,故冰糖的体积为V3-V1。23.【答案】(1)气泡(2)乙、丁、甲;细准焦螺旋;细胞核(3)C【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解析】【分析】(1)视野中中心透明的黑色圆圈即为气泡。(2)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先移动玻片的原因是:高倍镜放大倍数大,观察范围小。(3)怀疑黑点在物镜上,则可转动物镜转换器,若小黑点消失,说明小黑点确实在物镜上。【解答】(1)盖盖玻片时,一侧先接触水滴,目的是避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2)低倍镜换高倍镜时,若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应先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所以先看到的视野是乙,然后是丁;再转到物镜转换器,将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此时像会变模糊,即图甲;接着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像变清晰,即丙。故答案为:乙、丁、甲。(3)小黑点一般可能会出现在物镜、目镜或玻片上,当移动玻片标本时,小黑点不动:转动目镜时,小黑点仍在原处,说明黑点既不在玻片上,也不在目镜上,则最有可能是在物镜上。故答案为:C。24.【答案】(1)③①②(2)取生理状态相似,生长状况良好的蜗牛分别在三个温度不同的水中进行实验(3)c>b>a【知识点】长度的测量【解析】【分析】(1)使用以取代直法测量曲线的长度时,要选择没有弹性的棉线。(2)为了避免生物自身原因对实验造成干扰实验时要选择尽量相似的实验对象。(3)根据温度越高,爬的越快,可知温度高的蜗牛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更远。【解答】(1)蜗牛的运动路线不是一条直线,可以通过以取代直的方式测量距离,先用棉线与曲线重合,再把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量棉线的长度。故答案为:③①②。(2)为了避免影响,可选择生长状况等都相似的蜗牛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实验。(3)温度越高,爬的越快,则在相同时间内,温度最高的c爬的最快,经过的距离最远,温度最低的a爬的最慢,经过的距离最近。故答案为:c>b>a。25.【答案】(1)起对照作用(2)银杏叶提取物比药物OX疗效好(3)健康【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1)没有使用药物的一组为对照组。(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丙组大鼠的走迷宫时间最短,说明治疗效果更好。(3)要判断大鼠是否痊愈,应与健康大鼠进行对比。【解答】(1)甲组是空白对照组,可知作用为对照。(2)由表中数据可知,使用银杏叶提取液的丙组大鼠走迷宫的平均耗时最短,脑部微血管平均密度和脑部GAT1蛋白平均相对含量最高,可知银杏叶提取物比药物OX疗效好。(3)由表中实验只能说明银杏叶提取液的治疗效果更好,但不能说明大鼠是否已治愈,为了说明大鼠是否已治愈,应增设健康大鼠为对照组。26.【答案】(1)增加细胞壁结构(2)网眼很小的细纱网;网眼很小的细纱网可以更好的展示出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知识点】细胞的结构;细胞模型【解析】【分析】(1)植物细胞的组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2)细胞膜的作用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保护细胞。【解答】(1)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图中模型中没有细胞壁,可以要达到优秀,应增加细胞壁结构并做好标注。(2)应选择网眼很小的细纱网,细纱网相当于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27.【答案】(1)不能(2)针叶林(3)胎生、哺乳【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解析】【分析】(1)此时调查只能记录下经过设置红外相机点位的动物。(2)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分析,鸟类最多的是阔叶林,最少的是针叶林。(3)根据哺乳类的特点进行回答。【解答】(1)有可能有些动物没有经过设置的点位,则不会被记录,所以本次调查不能记录下括苍山所有的鸟类和哺乳类。(2)由表中数据可知,在针叶林中鸟类物种的种数最少,只有14种。(3)哺乳类的特点是胎生、哺乳,幼崽生活在亲代身边,亲代可以保护幼崽。28.【答案】(1)选用底面积仅为1cm2的圆柱容器或圆柱形容器很小(2)平均值(3)三组真实月壤中的拟南芥叶尖最宽展距均小于模拟月壤中的拟南芥叶尖最宽展距【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析】【分析】(1)选用底面积仅为1cm2的圆柱容器,可节约月壤的用量。(2)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只能减小,不能彻底消除。(3)由图像可知,模拟月壤上种植的拟南芥的叶尖最宽展距最宽,说明拟南芥生长状态最好。【解答】(1)由实验步骤可知,实验时使用底面积仅为1cm2的圆柱容器,体现了节约用量的做法。(2)为了减小误差,应取平均值进行分析对比。(3)由图丙可知,大约在第12天之后,三组真实月壤种植的拟南芥叶尖最宽展距明显小于模拟月壤种植的拟南芥叶尖最宽展距。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中学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1-2章)(学生版).docx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中学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1-2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