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养蚕》测试基础卷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20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养蚕》测试基础卷 (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素养测评】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养蚕》测试基础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知识广场(每空 1 分,共 10 分)
1. 蚕的一生要经历( )、幼虫、( )、成虫四个阶段,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发育。
2. 蚕卵近似( )形,刚产下的蚕卵是( )色的,即将孵化的卵呈现( )色。
3. 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 )。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蜕皮( )次。
4. 蚕茧是由( )根蚕丝组成的,其形状近似( )。
5. 蚕蛾的身体分为( )、胸、( )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二、判断大厅(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只有在春天,蚕卵才会孵化出蚁蚕。( )
2. 蚕宝宝喜欢吃新鲜干燥的桑叶。( )
3. 蚕蜕皮时,我们可以帮助它把旧皮撕下来。( )
4. 蚕茧的颜色都是白色的。( )
5. 蚕蛾从蚕茧中钻出后,就开始大量进食。( )
6. 蚕的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 )
7. 蚁蚕非常小,一般需要借助放大镜来观察。( )
8. 蚕吐丝结茧是为了保护自己变成蛹。( )
9. 所有昆虫的一生都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
10. 我们可以用手触摸蚕宝宝,感受它的身体。( )
三、选择乐园(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蚕卵孵化需要的适宜温度一般是( )。
A. 16 - 25℃ B. 26 - 35℃ C. 5 - 15℃
2. 蚕最喜欢吃的食物是( )。
A. 白菜叶 B. 桑叶 C. 菠菜叶
3. 蚕蜕皮是因为( )。
A. 它身上的皮脏了 B. 它要长大 C. 皮太旧,不好看
4. 蚕茧大约需要( )天才能变成蚕蛾破茧而出。
A. 5 - 10 B. 10 - 15 C. 15 - 20
5. 下列关于蚕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蚕蛾有翅膀,但不能飞行
B. 蚕蛾不吃东西
C. 蚕蛾的寿命很长
6.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
A. 30 天 B. 56 天 C. 100 天
7. 刚孵化出来的蚁蚕,身体的颜色是( )。
A. 白色 B. 褐色 C. 黄色
8. 蚕吐丝时,头部会( )。
A. 左右摆动 B. 上下摆动 C. 不摆动
9. 以下哪种动物的发育过程和蚕类似?( )
A. 蝗虫 B. 蝴蝶 C. 青蛙
10. 观察蚕宝宝的外形,发现( )。
A.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没有足
B. 身体分为头和腹部两部分,有足
C.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足
11. 蚕茧对蚕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 保护 B. 保暖 C. 装饰
12. 蚕在吐丝前,会( )。
A. 食欲大增 B. 身体变小 C. 不再吃桑叶,身体发黄发亮
13. 蚕蛾交配后,( )会产卵。
A. 雄蚕蛾 B. 雌蚕蛾 C. 雌雄蚕蛾都可以
14. 为了让蚕宝宝健康成长,我们应该( )。
A. 在养蚕的盒子里喷杀虫剂,防止蚊虫叮咬
B. 经常用手触摸蚕宝宝
C. 保持养蚕环境的清洁,及时更换桑叶
15. 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的颜色会( )。
A. 越来越浅 B. 越来越深 C. 没有变化
四、问题城堡(每题 4 分,共 20 分)
1. 请简要描述蚕的生命周期。
2. 蚕宝宝在生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为它提供哪些适宜的生活条件?
3. 蚕蛾和蚕的幼虫有哪些不同之处?(至少写出三点)
4. 为什么说蚕对人类的贡献很大?
5. 我们在养蚕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五、科学探究(8 分)
小明想探究不同温度对蚕卵孵化的影响,他设计了以下实验:
1. 将蚕卵平均分成三组,分别放在三个盒子里,标记为 A、B、C。
2. A 组盒子放在温度为 16℃的环境中,B 组盒子放在温度为 20℃的环境中,C 组盒子放在温度为 24℃的环境中。
3. 每天观察并记录蚕卵的孵化情况。
(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2 分)
(2)通过实验,小明发现 C 组盒子里的蚕卵最先孵化,A 组盒子里的蚕卵最后孵化。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 分)
(3)在这个实验中,除了温度不同,其他条件应该保持( ),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 分)
六、拓展长廊(每题 6 分,共 12 分)
1. 除了桑叶,你还知道蚕能吃其他食物吗?查阅资料,了解蚕的替代食物,并说说为什么桑叶是蚕最适宜的食物。
2. 丝绸是中国的传统特产,深受人们的喜爱。请你查阅资料,了解丝绸的制作过程,并简单描述一下。
答案及解析
一、知识广场
1. 卵;蛹;完全变态:蚕的一生经历四个阶段,这种发育过程有明显的形态变化,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 扁圆;淡黄;紫黑:蚕卵的形状和颜色变化是其发育过程中的特点。刚产下时呈淡黄色,随着胚胎发育,即将孵化时变为紫黑色。
3. 蜕皮;4:蚕在生长过程中会因为外骨骼限制生长而蜕皮,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 4 次。
4. 1;椭圆形:蚕茧由一根连续的蚕丝缠绕而成,形状近似椭圆形。
5. 头;腹:蚕蛾属于昆虫,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二、判断大厅
1. ×:蚕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都可能孵化,并非只有春天。
2. √:蚕宝宝喜欢新鲜、干燥的桑叶,桑叶是蚕的主要食物来源。
3. ×:蚕蜕皮时,我们不能帮助它撕旧皮,否则可能会伤害到蚕,应让它自然蜕皮。
4. ×:蚕茧常见颜色有白色,也有黄色等其他颜色。
5. ×:蚕蛾从蚕茧中钻出后,口器退化,不再进食,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交配和产卵。
6. √:蚕的幼虫是长圆筒形,以桑叶为食,而蚕蛾有翅膀、触角等,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大。
7. √:蚁蚕非常小,体长约 2 - 3 毫米,一般需要借助放大镜观察。
8. √:蚕吐丝结茧将自己包裹起来,在茧内变成蛹,起到保护作用。
9. ×:不是所有昆虫都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像蝗虫的发育就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10. √:可以用手触摸蚕宝宝,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伤害到它们。
三、选择乐园
1. A:蚕卵孵化适宜温度一般在 16 - 25℃,该温度范围有利于蚕卵胚胎的正常发育。
2. B:蚕最喜欢吃桑叶,桑叶的营养成分适合蚕的生长发育。
3. B:蚕蜕皮是因为其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生长而长大,限制了蚕的生长,所以需要蜕皮。
4. B:蚕茧大约经过 10 - 15 天,蚕蛹会羽化为蚕蛾破茧而出。
5. C:蚕蛾有翅膀但飞行能力退化,基本不能飞行;蚕蛾口器退化,不吃东西;蚕蛾的寿命很短,一般只有几天。
6. B: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56 天,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7. B:刚孵化出来的蚁蚕身体颜色是褐色或黑色,体表有细毛。
8. A:蚕吐丝时,头部会左右摆动,通过头部的摆动将丝织成茧。
9. B:蝴蝶和蚕一样,发育过程都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发育过程与蚕不同。
10. C: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腹部有四对腹足和一对尾足。
11. A:蚕茧对蚕起到保护作用,使蚕在蛹期免受外界伤害。
12. C:蚕在吐丝前,会停止吃桑叶,身体发黄发亮,这是即将吐丝的征兆。
13. B:蚕蛾交配后,雌蚕蛾会产卵,完成繁殖后代的任务。
14. C:保持养蚕环境清洁,及时更换桑叶,能为蚕宝宝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在养蚕盒子里喷杀虫剂会杀死蚕宝宝;经常用手触摸蚕宝宝可能会伤害到它们。
15. A: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颜色会越来越浅,比如蚁蚕是褐色,随着不断蜕皮长大,颜色逐渐变浅。
四、问题城堡
1. 答案:蚕的生命周期从卵开始,在适宜条件下卵孵化出蚁蚕。蚁蚕不断吃桑叶长大,经过 4 次蜕皮后,蚕开始吐丝结茧,在茧内变成蛹。蛹经过一段时间发育成蚕蛾,蚕蛾破茧而出,雌雄蚕蛾交配后,雌蚕蛾产卵,完成一个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 56 天。 解析:按照蚕一生经历的四个阶段,阐述其生长发育过程及时间。
2. 答案:我们需要为蚕宝宝提供适宜的温度,一般在 16 - 25℃;提供新鲜、干燥的桑叶作为食物;保持养蚕环境的清洁,及时清理粪便和残叶;给予一定的空间,避免过于拥挤。 解析:从温度、食物、环境清洁和空间等方面说明蚕生长所需条件。
3. 答案:蚕蛾和蚕的幼虫不同之处有:①形态结构方面,蚕蛾有翅膀、触角,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蚕的幼虫是长圆筒形,无翅膀。②生活习性方面,蚕蛾不吃东西,主要任务是交配产卵;蚕的幼虫以桑叶为食,不断生长蜕皮。③运动方式方面,蚕蛾可短距离飞行;蚕的幼虫靠足爬行。 解析:从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等角度对比两者差异。
4. 答案:蚕对人类贡献很大,因为它吐的丝是丝绸的主要原料,丝绸在纺织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可制作高档衣物、饰品等;养蚕业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如丝绸加工、贸易等,促进了经济发展;此外,蚕的养殖和研究也为生物学等领域提供了素材和研究对象。 解析:从丝绸原料、经济发展和科研等方面阐述蚕的贡献。
5. 答案:养蚕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在养蚕环境中使用杀虫剂;采摘桑叶时要注意桑叶的清洁,不能有农药残留;要及时清理蚕的粪便和残叶,保持环境清洁;观察蚕的生长情况,如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拿蚕宝宝时动作要轻柔,避免伤害它们。 解析:围绕养蚕的环境、食物、卫生和对蚕的操作等方面说明注意事项。
五、科学探究
(1)温度:实验中设置不同温度环境,研究温度对蚕卵孵化的影响,所以变量是温度。
(2)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蚕卵孵化所需时间越短。因为 C 组(24℃)温度最高,蚕卵最先孵化;A 组(16℃)温度最低,蚕卵最后孵化。 解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温度与蚕卵孵化时间的关系。
(3)相同:在探究实验中,除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变量引起的,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六、拓展长廊
1. 答案:除了桑叶,蚕还能吃柘叶、榆叶、无花果叶、蒲公英叶等,但桑叶是蚕最适宜的食物。这是因为桑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能满足蚕生长发育的需求;而且桑叶的气味和口感符合蚕的进食偏好;同时,长期的进化使蚕适应了以桑叶为主要食物来源,吃桑叶的蚕生长发育更好,吐丝质量也更高。 解析:先列举蚕的替代食物,再从营养成分、口感偏好和进化适应等方面说明桑叶适宜的原因。
2. 答案:丝绸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是养蚕取茧,蚕吐丝结成蚕茧后,将蚕茧进行煮茧,目的是使茧中的丝胶溶解,便于缫丝。接着进行缫丝,通过机器将蚕茧上的蚕丝抽出,整理成生丝。然后对生丝进行精练,去除生丝中的杂质,使其更加洁白柔软。之后进行染色,根据需求给生丝染上各种颜色。再将染色后的丝进行织造,通过织布机织成丝绸面料。最后对丝绸面料进行后整理,如印花、拉幅、防皱等处理,使其成为美观、实用的丝绸产品。 解析:按照丝绸制作从原料获取到成品的主要流程进行描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