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关系)课堂导入一.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的过程散失输入传递转化1.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2.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情况次级消费者摄入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初级消费者同化初级消费者摄入散失呼吸作用遗体残骸分解者利用散失呼 吸作 用…粪便(未同化)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分解者下一个营养级同化量粪便(未同化)摄入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同化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能量输入种群能量储存能量散失能量输入某营养级能量储存能量散失科学方法:研究能量流动的基本思路能量流经一个种群的情况可以图示如下:能量输入个体1个体2个体3……储存在体内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储存在体内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储存在体内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将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种群作为一个整体生产者呼吸初级消费者呼吸次级消费者分 解 者…呼吸三级消费者呼吸呼吸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输入传递散失以有机物的形式沿食物链向下一营养级传递二、能量流动的过程思考:初级消费者的粪便量位于图中哪个箭头?生产者的能量来源:_______;散失形式:______散失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输入:传递:散失:转化: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太阳能传递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传递渠道:_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食物链和食物网热能太阳能化学能呼吸作用热能太阳能某营养级同化量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某营养级同化量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未被利用某营养级的能量某段时间内(定量定时)的能量去向某营养级的能量最终(定量不定时)去向【思考 讨论】分析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能量传递效率 =某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三.能量流动的特点464.662.812.662.812.6生物所处营养级越高,获取的能量越___,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的特点。少逐级递减传递效率是10%~20%13.5%20.1%2.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为什么不会百分之百地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①下一营养级②呼吸作用散失;③排遗物、遗体或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利用;④未被利用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向:相邻营养级生物吃与被吃关系不可逆转,能量只能从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可循环。2、逐级递减(10-20%)1、单向流动(2)有少部分能量随遗体残骸直接传给了分解者(3)未被利用(最终被分解者分解)。(1)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无法被再利用。因此,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演练1. 假设某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为( )A.(a+b)×20% B.(c+d)×20%C.(a-c)×20% D.(b+d)×20%演练2.在食物链“青草→兔子→鹰”中,若青草固定的太阳光能是2×106 kJ。则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A.16% B.10%C.18% D.12%摄入量/kJ 同化量/kJ兔子 3.6×105 3.2×105鹰 4.32×104 3.2×104BB实战演练练习: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G、H、I属于D、E、F):1.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写出其中等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分别表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3.____________分别表示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4.兔子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_____________;5._____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A、B、C、D、E、FC+K或B-HG、H、IJ、K、LA=D、B=E、C=FK四.生态金字塔每一级体积代表所得到的能量值。第四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直观——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能量金字塔2.生物量金字塔3.数量金字塔小鸟昆虫树倒置情况:倒置情况:每一级体积代表生物量值(所容纳有机物的总干重)每一级体积代表个体数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五.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间作套种多层育苗稻—萍—蛙例如,间作套种、多层育苗、稻——萍——蛙等立体农业。2.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沼气池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能量的利用率≠能量的传递效率例如,秸秆喂牲畜;粪便制作沼气;沼渣田肥秸秆饲料沼气池沼渣3.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例如,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麦田除草、除虫思考:如上食物网中, A消耗1000千克,则:1、C最多增重_____千克2、C最少增重___千克例:A B CD E F1000×20%×20%=40千克1000×10%×10%×10%×10%=0.1千克3、若C增加1千克,则A最少需要消耗_______千克4、若C增加1千克,则A最多需要消耗________千克能量流动的计算总结:传递效率最高,食物链最短,C可获能量最多.2510000A消耗最少例3.在右图的食物网中,如果C从B、F中获得的能量比为3∶1,C增重1kg,则最少需要消耗A多少kg?在能量分配比例已知时,按比例分别计算,最后相加沿食物链A→D→E→F→C逆推:1/4× 5 × 5 × 5 × 5=625/4 kg消耗A最少,按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前级是后级5倍):75/4 + 625/4 =175 kg沿食物链A→B→C逆推:3/4 × 5 × 5=75/4 kg即时演练:1、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kg,至少消耗A约( )A.100kg B.44.5kgC.25kg D.15kgC2.如图食物网中,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则猫头鹰的体重若增加20 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的重量为( )A.600 g B.900 gC.1 600 g D.5 600 gB3.根据图示的食物网,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蝉和螳螂各占一半,则当绿色植物增加G千克时,黄雀增加体重最多是( )A.G/75千克 B.3G/125千克C.6G/125千克 D.G/550千克A4、右图是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图解[单位:J/(cm2·a)]。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7.5×108J/(cm2·a)B.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4%C.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1.1×108J/(cm2·a)D.A的能量还有一部分以遗体残骸的形式流入分解者C2.35×108J/(cm2·a)5.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为1 250 J/(cm2·a)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D.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D具有人工能量输入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例: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6%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9.6x104kJ/(m2·a)D.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CA23未利用70植食性动物生产者太阳能分解者30.549肉食性动物0.052.15.10.25有机物输入52输出感谢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