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四章 人与环境第3节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本节聚焦】1.什么是生态工程?2.为什么要关注生态工程建设?3.生态工程建设主要遵循哪些基本原理?问题探讨普通村落和农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筹办过程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一个重要建设项目。短短几年,普通的村落和农田就脱胎换骨般地转变为令人赞叹的森林公园。公园建设坚持“绿色奥运”的理念,充分利用了原有地貌和植被,采用了营造近自然林系统、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等多项生态技术。它这个例子是生态工程的生动缩影。思考: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也可以演替为森林,为什么还要人工造林呢?利用生态工程原理进行人工造林,可以缩短建设周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高的生态效益。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1.实施生态工程的背景人口增长人类活动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人类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解决 与 1协调发展生态工程导致导致需要需要毁林种地大量使用化肥围湖造田环境经济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2.生态工程的概念:指人类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__________________,或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了___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促进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的系统工程技术或综合工艺过程。分析、设计和调控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修复、重建改善生态环境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3.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4.生态工程的优点:生态工程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那么,在建设生态工程的过程中,要遵循哪些基本原理呢?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功能为基础,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学基本原理。自组织自我调节整体循环协调自生整体循环自生协调一个系统在没有外界信息指令的作用下,自发地由无序到有序,由低有序到高有序的发展过程,就是自组织。星球的诞生,自然生态系统的形成都是自组织的结果。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自生由 而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1)概念:生物组分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组织(2)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 。自我调节能力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再生更新生物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特别是种间关系)进行自组织生物本身生物之间实现系统结构与功能协调,形成有序整体自我维持如何应用呢?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3)遵循该原理的具体做法或要求:①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a.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b.通过合理的人工设计,使得这些物种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例如,在湿地修复过程中:适当提高生物多样性*这是系统或工程能否形成自组织能力的基础②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自生(3)措施:①在生态系统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这是该系统或工程能否形成自组织能力的基础条件。如在湿地修复过程中,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还需考虑这些植物的生态位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通过合理的人工设计,使得这些物种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一般应尽量提高生物多样性程度,利用种群之间互利共存的关系,构建复合群落,这样即使某个种群消亡,其他种群也能弥补上来,有助于生态系统维持自生能力。如湿地生态工程中,移除湖泊、河流中富营养化沉积物和有毒物质、减少水体污染物,增加水体溶氧量,改善水生生物生存环境,有利于生态系统自生。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思考1:为什么提高生物多样性程度,有助于生态系统维持自生能力?思考2:使物种之间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应考虑哪些因素?提高生物多样性程度,利用种群之间互利共存的关系,构建复合群落,这样即使某个种群消亡,其他种群也能弥补上来考虑生物之间生态位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②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如湿地生态工程中,移除水体中富营养化沉积物和有毒物质、增加水体溶氧量(3)遵循该原理的具体做法或要求:以太阳能为动力,驱动水质循环,进行生态恢复,改善水质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2.循环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效率高。(1) 概念:(2)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物质储存空间的改变物质存在形式的改变(3)措施:通过设计,实现不断循环,使前一个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地被后一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废物资源化,减少污染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4)实例:“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循环再生示意图我国古代先民依靠“无废弃物农业”保证了土壤的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循环利用,因此,几千年来,土地一直维持着生产能力。无废弃物农业我国古代没有化肥,农民如何保持土壤肥力?据图.思考:(1)该图所示是一个生态系统吗?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分别是什么?(3)该图设计方案的优点?这是一个生态系统。生产者是作物,消费者是牛、羊、猪等家畜和人,分解者是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2)甲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什么?是怎样的实现的?循环原理。该生态系统的人粪尿、牲畜粪便、作物残留物都能返回到农田土壤里,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再供生产者利用。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废物资源化,减少污染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人说,过度从土地索取导致土地退化,是有些古文明中断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几千年的农业发展没有出现这一问题,这是中华文明数千年延续不断的条件之一,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认同。历史上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等地居民毁林造田,使那里成为了不毛之地,而中华文明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智慧和“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等生态伦理的指导下,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先民还依靠“无废弃物农业”保证了土壤的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循环利用,因此,几千年来,土地一直维持着生产能力。美索不达米亚思考·讨论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3.协调考虑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要协调与适应内容考虑环境容纳量不能在年降雨量小于450mm的西北部建防护林,能否栽种乔木杨树?实例:过度放牧的草地实例:灰色长城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我国西部地区缺雨干旱,土壤较为贫瘠,应该选择适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树种,如沙棘、山杏、刺槐、小叶锦鸡儿等。在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应该注意牲畜数量不能超过草地的承载力。(环境容纳量)。思考:从协调原理出发,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应选择哪些树种?如果再该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应该注意什么?山杏沙棘沙枣刺槐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整体原理社会-经济-自然是一个复合系统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成分功能之和需要遵循4.整体系统建设以________为指导,不仅考虑______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_____和_____等系统的影响力。(1)概念:整体观自然经济社会(2)理论基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生产成本消费效益非生物的因素微生物植物动物政策管理科学文化(4)整体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社会—经济—自然构成的复合系统。理论基础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意义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实例前面种树,后面砍伐的现象违背整体原理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为什么一般要森林公园要先做森林公园的整体设计再开工呢?(3)实施措施:①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植物微生物动物非生物因素自然系统除了要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还要考虑什么?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②社会-经济-自然是一个复合系统经济系统自然系统社会系统(3)实施措施: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一定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避免出现:前人栽树,后人砍树的现象.其他:社会习惯、法律制度等对生态工程建设有着重要影响。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只有应用整体性原理,才能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生产成本消费效益经济系统政策管理科学文化社会系统植物微生物动物非生物因素自然系统(4)意义:小结: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原理 理论基础 意义 实例自生循环协调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协调,形成有序的整体湿地生态工程建设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合理布设,并创造有利条件物质循环实现循环,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被后一环节利用,减少废物的产生无废弃物农业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适应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西北地区的防护林建设出现的问题社会、经济、自然构成的复合系统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林业建设中出现前面种树,后面砍伐的现象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①沼气池——遵循了______原理②在人工林增加植被层次——遵循了_______原理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______原理④前面造林,后面砍树——违背了______原理⑤草原确定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遵循______原理⑥湿地破坏——违背了______原理⑦减少污水排放,治理湖泊——遵循了______原理⑧引入物种时考虑是否适应环境——遵循______原理⑨引入水葫芦泛滥,导致多数生物死亡——违背了______原理 和______原理循环自生循环整体协调自生自生协调自生协调【检测】写出下列例子主要涉及到的生态工程原理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思考 讨论:分析生态工程案例中的原理和应用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讨论1:尝试画出桑基鱼塘中的食物链(人为消费者)鱼塘鱼塘鱼塘桑树桑叶蚕蚕蛹丝蚕排泄物塘泥甘蔗糖渣糖桑树→蚕甘蔗→人甘蔗→猪→人浮游植物→鱼→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人蚕沙喂鱼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①“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主要遵循了_____原理;②“桑和甘蔗适应我国南方温暖湿润气候”--主要遵循了_____原理;③“将陆地种植与鱼塘养殖结合起来,把原本割裂的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在设计桑基鱼塘时,要考虑合适的陆地与水面的配比” --主要遵循了_____原理;④“桑基鱼塘中的生物组分通过合理布设,互利共存,形成了可以自我维持的有序整体”--主要遵循了_____原理。循环协调整体自生讨论2:桑基鱼塘应用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基本原理?思考 讨论: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讨论:1.尝试画出桑基鱼塘中的食物链。①桑树→蚕;②甘蔗→人③甘蔗→猪→人④浮游植物→鱼⑤浮游植物一浮游动物→鱼2.桑基鱼塘应用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基本原理?①桑基鱼塘中的生物组分通过合理布设,互利共存,实现了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形成了可以自我维持的有序的整体。自生原理②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分解者作用后被植物利用。循环原理③池塘养鱼要考虑不同鱼种的关系和鱼的数量。④桑基鱼塘在设计时要考虑栽种作物与养殖动物的比例。协调原理整体原理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讨论3:当桑叶价格高,卖桑叶比卖鱼更合算时,当地农民会将蚕沙用作桑树的肥料,而不是喂鱼。由此可以看出,生态工程建设除了要考虑生态学、工程学原理,还需要关注什么?还需关注经济学原理,要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课堂小结目的生态工程原理概念优点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生物多样性、创造利于生物的条件废物利用,充分利用分解者生物与环境的适应、考虑环境容纳量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自生循环协调整体社会-经济-自然协调统一、优化结构改善系统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