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2023级第四学期第一次月考生 物 试 题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1.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说明了生物适应环境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2.在下述列举的古诗词中,与其所描绘的生物特征不相匹配的是(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发育C.“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体现了生物生活需要营养物质D.“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体现了生物能够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以植物为食.供生命活动需要,同时经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是( )A.促进物质循环 B.传播植物花粉C.传播植物种子 D.维持生态平衡4.图甲和图乙分别是苦草叶片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①B.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④C.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⑦D.与乙相比,甲特有的结构是①③⑤5.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B.动物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只发生在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个体之间C.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D.“蜻蜓点水”属于学习行为6.下列农业措施与所依据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及时排涝——促进根的呼吸作用B.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C.人工施气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作物的产量D.瓜类与豆类轮作——甲烷细菌将氮气转化为氮肥,提高土壤肥力7.下列有关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形态、结构与功能不同的细胞分裂形成的C.血液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并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属于结缔组织D.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由表皮、叶肉、叶脉组成8.细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下面叙述都适用于细菌和真菌的是( )A.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生存都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C.都能够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D.都是既有单细胞个体,又有多细胞个体9.图1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可直接转动③,使其对准通光孔B.转动⑥,使镜筒缓慢下降,眼睛应看着①C.视野中出现气泡的原因,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D.向下方移动玻片,可将图2中细胞移至视野中央10.人们常用泡菜坛(如图一)腌制泡菜。腌制过程中,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产生乳酸。使泡菜具有酸性风味;有些杂菌却会导致泡菜亚硝酸盐增加,对人体可能有不利影响、酸性环境有利于抑制杂菌繁殖、分解亚硝酸盐。研究小组对泡菜中乳酸菌和亚硝酸盐进行检测,结果如图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泡菜坛应加水密封,主要目的是形成无光条件B.乳酸菌和杂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C.发酵第3天乳酸菌较多,此时的泡菜适于食用D.亚硝酸盐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与乳酸菌繁殖有关11.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寒蝉抱枯枝——日暮穷途”、“蝎子战蜈蚣——以毒攻毒”、“蝗虫打喷嚏——满嘴庄稼气”、“河里的螃蟹——都有夹(家)”等。关于歇后语中提到的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沙蚕酷似蜈蚣,身体都由许多体节构成,它们都属于环节动物B.螃蟹的“家”在河里,推测其可能用鳃呼吸C.蝉、蜈蚣和蝗虫体表均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D.蝗虫用气管呼吸,属于昆虫。12.一名学生在调查某草原生态系统后,绘制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不仅有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B.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C.该食物网中鹰体内能量最终来源于绿色植物D.若杂食性的鸟全部被猎杀,则昆虫和绿色植物的数量都会持续增长13.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葫芦藓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B.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有输导组织C.煤主要是由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形成的D.种子植物的繁殖过程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14.甲是关节结构模式图,乙是屈肘时肘关节与上臂肌肉状态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运动过程中,关节起支点作用B.③中的滑液能够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C.乙为屈肘时,⑥肱三头肌舒张,⑦肱二头肌收缩D.②为关节囊,为运动提供动力15.如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如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生态系统中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 1中的A,D所代表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B.图1中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A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根据能量流动特点可知图中 A 的能量最多,D的能量最少。C.如果此生态系统遭到重金属污染,则体内重金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图1中的CD.若图2表示图1中A、B、C三种生物某一时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则甲对应的是图1中的B16.图中的①②③均表示植物细胞的不同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B. B.过程②变化最明显的是染色体C.过程②前后,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同D.过程③表示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的组织17.为了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甲蜡烛熄灭说明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B.图二在实验前选叶遮光,遮光部分为对照组C.图三实验装置收集到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光合作用释放了氧气D.取图四中A、B叶片脱色漂洗后染色,B变蓝,A不变蓝18.关于下图“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的操作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要防止出现气泡B.②要防止细胞重叠C.③滴加的应是生理盐水D.④撕取的材料要薄而透明19.叶肉细胞是叶片内叶肉的主要组成部分,下图中的、②表示细胞内两种能量转换器,箭头示二氧化碳(即CO )的利用情况。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图中①表示细胞中的线粒体,②表示细胞中的叶绿体B.乙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C.丁图表示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D.甲图表示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丙图表示细胞只进行光合作用20.如图是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③将来发育成乙图中c结构B.乙图中a和b是由丙图中3发育而成C. 图中结构1、2、3、4共同组成种子的胚D.丁图中结构 B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二、填空题(每空2分,40分)21.窗花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它具有鲜明的中国民俗情趣和艺术特色。如图为几种常见动物的窗花图案,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蝴蝶属于节肢动物,它和上述图中的 都不属于恒温动物。(2)为了和飞行功能相适应,在结构上喜鹊的身体呈 。(3)马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4)上述动物中有一种动物明显与其他三种动物有区别,依据是其体内没有 。22.如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与D的结构相比,A的细胞内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 。(2)酿酒、做面包和馒头时离不开[ ] (在[ ]中填字母)。(3)C是营寄生生活,结构简单,由 组成。23.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农产品,可以促进农民增收。番茄又名西红柿,生长周期短。其秧苗培育简便,是大棚种植常选的果蔬作物。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为番茄叶片结构示意图,有机物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图一中的[ ] 。叶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3中的 来运输的。(2)图二为番茄叶片进行的生命活动模式图,为番茄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 过程。(3)图三为番茄叶片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内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曲线中的e点在中午时分二氧化碳吸收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图二中的[ ] 过强,关闭了图一中的部分[ ] 所致。(4)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图三中的a点会 (填“上移”或“下移”)。图三中有机物积累最快的点是 点(用图中字母表示)。24.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等过程。如图为苹果的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丁中的③将发育成图甲中的 (填序号)。(2)经过 和受精后,图乙中的⑥将发育为图丙中的[ ] 。25.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2020年7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显示,有超过32000个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威胁。其中包括41%的两栖类、34%的针叶树、33%的造礁珊瑚、26%的哺乳动物和14%的鸟类。材料二:图中所示动物是“微笑天使”长江江豚,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近两年,由于对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采取多种保护措施,长江江豚出现频率显著增加,部分水域单个聚集群体达到60多头。关于长江江豚在分类上的位置,某同学是这样记录的:长江江豚隶属于①鲸目②鼠海豚科③哺乳纲④脊椎动物亚门⑤脊索动物门⑥动物界⑦长江江豚⑧江豚属。(1)材料一说明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面临威胁。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采取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2)将材料二中某同学对长江江豚的分类位置进行科学排序,按照从大到小的分类等级,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填序号)。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20分)26.蚁蛛(蜘蛛中的一种)会挥舞着自己的两条前腿来模拟蚂蚁的触角,不仅如此,它们连运动模式都模仿蚂蚁,包括走路的姿态、停下来的样子和转弯的角度等。该行为对其生存率有何影响呢 研究小组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组别 ① ② ③视频采集 蚁蛛正常姿态影像 蚂蚁的姿态影像实验过程 让蚁蛛的捕食者多次观看各组影像,测试其攻击反应数据记录 记录捕食者的攻击次数,结果如图(1)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 (2)表格中②组视频采集的是 (填写字母)。a.蚁蛛模仿蚂蚁的姿态影像 b.蚂蚁模仿蚁蛛的姿态影像(3)为减小实验误差,要多做几组实验,将捕食者的攻击次数取 后再计算攻击概率。(4)比较图中②与①、③组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蚁蛛通过模仿蚂蚁的姿态 (填“能”或“不能”)提高其生存率。蚁蛛的这种行为在动物行为中属于 行为。27.春天到了,随着气温的升高又到了播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在雨后或浇地后,先给地松土,然后进行播种。某生物学习小组针对这一生活常识设计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以大豆种子为材料),实验设计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1)当选择2、5两个编号的种子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时,针对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 。(2)大豆种子萌发所需营养由子叶提供,玉米种子萌发则由 提供营养。(3)如果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应选择编号 的种子做对照实验。(4)3号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 。(5)指出本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5ACAAC 6-10DBBCD 11-15AABDB 16-20CCCDD二、填空题21、 (1) 蛇 (2) 流线型 (3) 胎生哺乳 (4) 脊柱22、 (1) 成形的细胞核 (2) B酵母菌 (3) 蛋白质和遗传物质23、 (1) 2 叶肉 筛管 (2)C呼吸作用 (3)A蒸腾作用 5气孔 (4) 上移 d24、 (1) ③ (2) 传粉 ②种子25、 (1) 物种 建立自然保护区 (2) ⑥⑤④③① ②⑧⑦三、 实验探究题26、 (1) 蚁蛛通过模仿蚂蚁的姿态能提高生存率吗 (2)a(3) 平均值 (4) 能 学习27、 (1) 温度会影响种子的萌发(2) 胚乳 (3) 1和2 (4) 缺少空气 (氧气) (5)种子数量太少, 具有偶然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