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六校联考”试题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Fe:56 S:32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 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 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线条来去,纹彩风流, 文物上的纹样记录了五千年的华夏之美。下列纹样载体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2、中国航天梦,步履不停,未来可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首枚液氧甲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甲烷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B.海上发射二十四号C 卫星,其太阳能电池板材料的主要成分为SiO C.建筑上使用的彩色玻璃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逃逸塔的材料是超高强度钢,其熔点高于纯铁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的都是化学反应B.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D.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O 、CO 和氮氧化物是酸雨的主要的大气污染物B.常用的锌锰干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都属于二次电池C.在医疗上,碳酸钡可用作消化系统X射线检查的内服剂D.在葡萄酒酿制过程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杀菌抗氧化的作用5、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a在常温下与O 和H2O反应,需将其保存在煤油中B. Na2O 和 Na2O均能与CO 反应,二者均为碱性氧化物C. NaHCO 溶液和 Na2CO 溶液可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D. NaHCO 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比等浓度Na2CO 溶液慢6、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散系的稳定性:溶液>胶体>浊液 B.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溶液>胶体>浊液C.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 的分散系是胶体D.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悬浊液中的分散质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7、离子方程式可揭示反应的实质,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Mg和水反应:B. FeCl3 溶液和KI 溶液反应:C.石灰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D.将绿豆大小的钾投入水中:8、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的关系不相符的是( )选 操作和现象 结论项A 常温下,将Fe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 Fe与浓硝酸不发生反应B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慢慢变黑、膨胀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向待测液中先加入稀盐酸酸化,无现象后,再加入BaCl 该待测液中一定含有C溶液,生成白色沉淀D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石蕊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9.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正极B.溶液中的Fe 向铜棒移动C.电子从铜片经导线流向碳棒D.碳棒上有红色铜生成10、氮及其化合物的“价一类”二维图体现了化学变化之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a、b转化为N 的过程称为氮的固定B. b、c都是大气污染物,可导致形成光化学烟雾C.将铜丝插入足量d的浓溶液中可产生bD. a与d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11、现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氨气时烧瓶中的 X 固体常用 CaO或CaCl B.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置于三颈烧瓶口e处,试纸变红,说明NH 已收集满C.关闭a,用橡胶塞塞紧三颈烧瓶口c,打开b,挤压胶头滴管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烧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则C点时喷泉最剧烈D.工业上,若出现液氨泄漏,喷洒NaHCO 溶液比喷洒稀盐酸效果好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 1mol N 与4mol H 反应可生成2NA个NH B.标准状况下, 11.2LSO 中含有2NA个原子C.56.0g Fe与1.0 mol Cl 反应, 转移电子数为2NAD.1.00mol/LNaOH溶液含有的离子数为2NA13、一种合成树脂中间体的结构式(结构式中, 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如图所示。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递增,且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Y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X>Y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Z>XC.该化合物中每个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D. W与Y 能形成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14、某小组设计了二氧化硫的制备与性质一体化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b、c中依次盛装70%硫酸、Na2SO 固体,NaOH 溶液B.实验时,湿润的pH试纸、鲜花、品红溶液、KMnO 溶液均褪色, ,Na2S 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C.点燃酒精灯加热, 品红溶液恢复原色,KMnO 溶液不恢复原色D.此设计可证明SO 水溶液的酸性、SO 的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15、信息技术离不开芯片,现代芯片离不开高纯度的硅,工业上生产高纯硅的工艺流程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制硅的反应为:B.高纯硅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上述流程②、③反应属于可逆反应D.上述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HCl和 H 16、Na2FeO 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十分好。一种制备Na2FeO 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 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a O 只作氧化剂 B. FeSO 作还原剂 C.铁元素被还原D.2mol FeSO 发生反应时, 反应中共有8mol电子转移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17、(16分)短周期主族元素①~⑧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每种元素的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 回答下列问题:(1)①在周期表的位置为 。(2) 非金属性: ③ ⑤(填“>”、“<”或“=”) 。(3)③、④、⑥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 (填离子符号)(4)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电子式为 。可通过 方法鉴别⑦、⑧的氯化物。(5)请写出⑥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分析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6)上述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写出由①、③、⑥组成的物质在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18、 (14分)电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能量来源。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如上图所示为“锌-铜-稀硫酸”原电池,请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 置 中 锌 片 为 极 , 发 生 (“氧 化 ”或 “还 原 ”)反 应 , 电 极 反 应 式是 ,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为 。(3)知识源于实践。学习原电池知识后,某学习小组以 Zn和Cu为电极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水果电池(水果果汁中含游离的H )。该组电池放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每个水果果汁中的 H 移向正极B.锌a、b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e-=H2 C.四个水果电池串联,则电极d为铜片D.铜a为电池正极,发生氧化反应(4)生活中利用原电池原理生产了各种各样的电池,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A.锌锰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会变细B.氢氧燃料电池具有高效的特点,能量转化率可达100%C.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D.铅蓄电池负极是 Pb, 正极是 PbO 19、 (12分)氮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维持高究氮的循环和转化对生产和生活有重要的价值。Ⅰ.某工厂用氨制硝酸和铵盐的流程如图所示。(1)设备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同温同压下,理论上设备1与设备2中消耗空气的体积比为 。Ⅱ.工业制硝酸时尾气中含有 NO、NO ,可用以下方法吸收:(3)水吸收法。用水吸收NO 的缺陷是 (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4)NaOH 溶液吸收法。发生的反应有:(填化学式,不需要配平方程式)。(5)用不同浓度的 NaOH 溶液吸收NO 含量不同的尾气(α表示尾气中NO 的体积百分含量),测得氮氧化物吸收率与NaOH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①依据测得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序号)。A. NaOH溶液浓度越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越大B. NaOH浓度为1.25mol/L, 二氧化氮百分含量为50%时,此时氮氧化物吸收率最高C. NO 含量越小,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越大D. NO 含量越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越大②当a小于50%时,通入适量O 能提升氮氧化物的吸收率。原因是 。20、 (14分)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 还有少量 Cu 、SiO 等杂质)为燃料制备绿矾晶体的工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时硫铁矿要粉碎,其目的是(2)由滤液得到绿矾晶体的操作是 、 、过滤、洗涤、干燥。(3)烟气中的SO 会污染环境, 可用足量氨水吸收,离子方程式:。(4)铁粉还原过滤,滤渣中除了铁和铜外还有的成分是 (写化学式)。(5)燃料细菌脱硫法是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对硫铁矿进行催化脱硫,同时得到FeSO4溶液。过程如图所示:已 知 总 反 应 为 : 写 出 过 程 Ⅱ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式 。(3分)(6)绿矾晶体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质。取xg样品,加水完全溶解,滴加硫酸酸化的 溶液 至 恰 好 完 全 反 应 , 消 耗 溶 液 bmL。 反 应 原 理 :则 绿 矾 晶 体 纯 度 的 计 算 式为 。 (3分)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六校联考”化学参考答案与评分细节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 3 4 5 6 7 8 9 10B A D D A B D A C B11 12 13 14 15 16C C D B D 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共56分17(每空2分, 共16分) (1) 第一周期第ⅠA族(2)>;焰色试验(6)HClO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或净水剂、阻燃剂,其他合理的也给分)18、(每空2分, 共14分)(2)氧化; 负;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或铜片上有气泡产生(3)A(4) D19(每空2分, 共12分)(2)5:3有 转化成NO没被吸收掉(4)NaNO (5)D;据图可知,氮氧化物的吸收率随NO 的含量增大而增大;O 将NO氧化成NO 使其含量增大,从而增大氮氧化物的吸收率。(按要点给分,答到以上两点意思的才得2分)20(14分)、(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分)(2)蒸发浓缩 (1分) 冷却结晶(1分)(2分)(4) SiO (2分)( (3分,若未配平只得1分)(3分)(若化简表达式或其他表达式的且结果对的一样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