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0张PPT)第五单元 健康地生活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第1课时 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免疫的功能基础过关练知识点1 人体的三道防线1.(核心素养·生命观念)(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人体具有保卫 自身的三道防线,其中第二道防线是 ( )A.皮肤和黏膜B.免疫器官C.免疫细胞D.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D解析 皮肤和黏膜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 质和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 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2.(2023山东烟台中考)我国在宋朝就有医者将轻症天花患者 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以此来预防天花。痘浆会使人体 产生 ,从而获得对天花的 免疫。 ( )A.抗原 非特异性 B.抗体 特异性C.抗原 特异性 D.抗体 非特异性B解析 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 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和抗原可进行特异性结 合,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3.(教材变式·P49图片变式)(2023山东临淄期中改编)我们的 身体有保卫健康的三道防线,图示内容与下列哪一个选项属 于同一道防线 ( )A.吞噬细胞 B.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C.溶菌酶 D.皮肤的阻挡D解析 皮肤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与题图所示内容属 于同一道防线。4.(核心素养·生命观念)(2024河北中考)结核杆菌通过呼吸道 侵犯人体时,机体调动免疫系统进行防御。下列过程一定属 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黏膜阻挡结核杆菌B.某些细胞吞噬结核杆菌C.溶菌酶杀灭结核杆菌D.结核杆菌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D解析 结核杆菌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5.(新独家原创)下图漫画表示了人体的某种免疫反应,有关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病毒导致免疫细胞产生抗体B.该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C.该免疫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D.该抗体还可对其他病毒起免疫作用D解析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该抗体只能对此种病 毒起免疫作用。知识点2 免疫的功能6.(核心素养·生命观念)(2023山东广饶期中)免疫的功能不包 括 ( )A.抵抗病原体的侵袭B.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C.受伤后的组织修复D.清除体内的衰老细胞C解析 受伤后的组织修复不属于免疫的功能。7.(2023山东东阿模拟)产生肿瘤和引起花粉过敏的原因分别 是 ( )A.免疫功能过强、免疫功能过强B.免疫监视出现异常、免疫防御功能过强C.免疫功能较弱、免疫监视出现异常D.免疫清除出现异常、免疫功能过弱B解析 免疫监视出现异常,不能识别和清除人体内产生的异 常细胞,从而引起肿瘤等疾病的发生;花粉过敏是由免疫防御 功能过强引起的。(共22张PPT)第五单元 健康地生活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基础过关练知识点1 传染病1.(2024山东张店一模改编)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病毒性结膜炎 B.贫血C.流行性感冒 D.百日咳B解析 贫血是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 低于正常水平,不属于传染病。2.(2023山东日照中考改编)下列不属于病原体的是 ( )A.流感病毒 B.HIV携带者C.结核杆菌 D.蛔虫B解析 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 体。HIV携带者不属于病原体。知识点2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3.(核心素养·生命观念)(2024甘肃白银中考)小李同学不慎感 染流感,从传染病角度分析,他的同学和家人属于 ( )A.病原体 B.传染源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D解析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 该病的人群。小李同学不慎感染流感,从传染病角度分析,他 的同学和家人属于易感人群。4.(2023辽宁营口中考)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从 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白喉患者属于 ( )A.病原体 B.传染源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B解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白喉患者属 于传染源。5.清代医书中记载:“天行时疫传染,凡患疫之家,将病人衣服 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此处的衣服应属于传染病流行 环节中的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C.病原体 D.生物媒介B解析 题述衣服上含有大量病原体,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 达健康人的途径,属于传播途径。知识点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6.(中华传统文化·医学典籍)(2024山东临淄期中)东晋著名的 医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介绍,在瘟疫流行时用艾叶 烟熏消毒,从而预防瘟疫传染。这正是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杀死病原体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C解析 在瘟疫流行时用艾叶烟熏消毒是对空气进行消毒,属 于切断传播途径。7.(健康生活·传染病预防)(2024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非洲猪 瘟是由ASFV(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发现疫情时,按 国际惯例会封锁疫区并对感染的猪进行捕杀、焚毁、深埋 等无害化处理。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C.保护易感人群 D.消灭病原体B解析 感染的猪属于传染源,因此将感染的猪进行无害化处 理属于控制传染源。8.根据下面A至H的内容,将其代号填写在表中的有关栏目 里。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A.隔离传染病患者B.营养均衡且保持良好作息C.消灭传播疾病的节肢动物D.对病人用过的器具、住过的房间进行消毒E.加强体育锻炼F.打扫环境卫生G.预防接种(如注射疫苗)H.及时处理患传染病的动物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 A、H切断传播途径 C、D、F保护易感人群 B、E、G答案 解析 控制传染源是对传染源采取措施,传染病患者、患传 染病的动物都属于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是对易感人群采取 措施,如营养均衡、加强体育锻炼、接种疫苗等;切断传播途 径包括打扫环境卫生、消毒、消灭生物媒介等。能力提升练9.(核心素养·生命观念)(2024山东聊城中考,22,★☆☆)自去 年以来,各种呼吸道传染病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态势, 人们饱受感冒咳嗽的困扰。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通过空气飞 沫传播,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患者、患者的飞沫分 别属于 ( )A.传染源、传播途径 B.病原体、传播途径C.易感人群、传播途径 D.病原体、传染源A解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 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呼吸道传 染病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 患者、患者的飞沫分别属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10.(核心素养·生命观念)(2024山东烟台中考,18,★★☆)疟疾 是目前全球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幼儿发病率高于成年 人。人被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都可能感染疟原 虫而患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疟原虫是引起疟疾的病原体B.严格检疫输入的血液制品目的是控制传染源C.消灭蚊虫可以切断传播途径D.为幼儿接种疟疾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解析 严格检疫输入的血液制品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11.(核心素养·科学思维)(2024山东莱西期末,10,★★☆)图中 甲、乙、丙表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a表示病原体, 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 )甲 丙A.a包括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等B.甲表示控制传染源C.缺少甲、乙、丙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不能流行D.保护丙的措施有加强锻炼B解析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题图中的甲传染源、乙 传播途径和丙易感人群,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 不能流行,B符合题意。12.(核心素养·探究实践)(2024山东无棣一模,23,★★☆)幽门 螺杆菌感染率极高,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与肠胃疾病发病有 关。生物兴趣小组对某社区志愿者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BA.根据调查结果,建议中学生自带餐具就餐B.餐具消毒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公众聚餐时使用消毒公筷会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D.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人是传染源解析 餐具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B 错误。素养探究练13.(核心素养·科学思维)(2023江西西湖期中改编)某中学出 现了5名甲型流感患者,学校采取了如下措施:①将这5名学生 送到指定医院隔离治疗;②要求学生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 口、鼻;③对与5名患者有密切接触的学生进行医学观察;④ 要求学生坚持体育锻炼,进食有营养的食物,保证睡眠;⑤教 室经常开窗通风、及时清扫、定期消毒;⑥分批给学生接种 相应疫苗。(1)甲型流感病毒是引起该传染病的 。病原体(2)甲型流感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 甲型流感患者属于其中的 。(3)在学校采取的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以上三空填题干中编号即可)传染源①③②⑤④⑥解析 (1)甲型流感病毒是引起甲型流感的病原体。(2)甲型 流感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3)一般来说,凡是 对易感人群采取的措施均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如④⑥;对传染 源或者怀疑是传染源的人或动物采取的措施,均属于控制传 染源,如①③;室内定期消毒、注意个人卫生等均属于切断传 播途径,如②⑤。(共22张PPT)第五单元 健康地生活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第2课时 计划免疫与艾滋病基础过关练知识点3 计划免疫1.(核心素养·生命观念)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 )A.接种卡介苗B.被狗咬后打抗狂犬病血清C.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D.接种出血热疫苗B解析 计划免疫即有计划的预防接种,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 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抗狂 犬病血清的有效成分是抗体,被狗咬后打抗狂犬病血清,是受 伤后的应急处理,不是计划免疫。知识点4 艾滋病2.(核心素养·生命观念)(2024山东河东期末)2022年世界艾滋 病日宣传主题是“共抗艾滋,共享健康”。下列不属于艾滋 病传播途径的是 ( )A.性接触 B.与艾滋病患者拥抱C.分娩、哺乳 D.血液或血液制品B解析 性接触、分娩、哺乳、血液或血液制品都属于艾滋 病传播途径,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不会传播艾滋病。3.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的。有 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C.可通过注射艾滋病疫苗预防艾滋病D.握手、拥抱不会传播艾滋病C解析 目前还没有供临床使用的艾滋病疫苗。能力提升练4.(2024广东中考,12改编,★☆☆)特异性免疫是免疫疗法的 基础,下列结构或物质一定参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 B.黏膜 C.溶菌酶 D.抗体D解析 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 的后天防御屏障,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防御作用,属 于特异性免疫。5.(识图分析题·模式图)(2024山东烟台中考,25,★★☆)研究 发现,疫苗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的潜力。如图表示利用癌细 胞制备纳米疫苗引发小鼠免疫反应的过程。相关分析错误 的是 ( ) AA.纳米疫苗就是癌细胞B.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C.该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D.小鼠体内检测到死亡的癌细胞说明纳米疫苗有效解析 由题图可知,纳米疫苗是用被裂解的癌细胞制成的,A 错误。6.(核心素养·生命观念)(2024山东李沧期末,27,★★☆)我们 生活的环境中,病菌无处不在,可我们大多数人能够健康生 活,这与人体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据下图分析,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 )A.甲是特异性免疫,乙是非特异性免疫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C.丁主要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D.免疫系统不会攻击人体自身细胞C解析 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A错误。体液中 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第三 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脾脏等)和免疫细 胞(如淋巴细胞)组成,C正确。免疫系统可清除自身的衰老、 死亡的细胞等,D错误。7.(核心素养·科学思维)(2024山东荣成期中,29,★★☆)如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表示特异性免疫过程,细胞甲为淋巴细胞B.抗原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D.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和特异性免疫中均 能发挥作用B解析 抗原是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抗原可以是从 体外侵入体内的病原体或异物等,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如 自身损伤的细胞;而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B错误。8.(跨数学·曲线图)(2023四川眉山中考,20,★☆☆)机体初次 和再次感染同一种病毒后,体内特异性抗体浓度变化如图所 示。依据图中所示的抗体浓度变化规律,为了获得更好的免 疫效果,宜采取的疫苗接种措施是 ( )A.接种一次疫苗后,间隔一段时间再次接种相同疫苗B.接种一次疫苗后,间隔一段时间再次接种不同疫苗C.接种一次疫苗后,紧接着再次接种相同疫苗D.接种一次疫苗后,紧接着再次接种不同疫苗A解析 根据题图可知,与初次感染相比,再次感染同一种病 毒,抗体产生的量更多,产生速度也更快。所以接种一次疫苗 后,间隔一段时间再次接种相同疫苗产生的免疫效果更好。跨学科解读 此题结合数学曲线图,考查生物学知识中免疫 的功能,引导学生尝试跨学科实践,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物学 知识。素养探究练9.(核心素养·生命观念)(2023山东栖霞期中)我们生活的环境 中存在着大量的病原体,但是多数情况下,大家却可以健康地 生活,这是因为人体能够依靠自身免疫系统进行防御和保 护。如图一、二是人体免疫三道防线示意图,图三是接种疫 苗后血液中抗体含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起防御作用的第一道防线是图一 中的 , 第二道防线是图一中的 。(填图中字母)(2)请利用图二分析接种疫苗的免疫过程原理:接种的疫苗从 免疫学角度来看相当于图二中的 ,图二中甲细胞受到 抗原的刺激, 产生一种能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叫做 ,促进了乙细胞的 作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 失去致病性。(3)大多数疫苗需要接种2次或3次,才能更好地发挥效果。由 图三可知:机体第二次接受疫苗刺激后产生的抗体,在数量和CAD 抗原抗体吞噬作用时间上的特点是 。(4)免疫力是预防疾病的最好药物,调节自身状态才能激活免 疫功能,提高自身抵抗力,抵御病毒。以下生活习惯中有助于 提高自身抵抗力的是 (多选)。A.合理膳食 B.坚持体育锻炼C.熬夜玩游戏 D.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产生的抗体多且存在时间长ABD (5)我们身边除流感这种传染病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传染病, 如乙肝、甲肝、腮腺炎等,小明和甲肝患者生活在一起,可他 并没有感染甲肝,请你分析其原因是: (答对一点即可)。已经注射过甲肝疫苗或曾经患过甲肝体内有抗体(或没有共用餐具,防护措施好等,合理即可)解析 (1)图一中A表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B表示人体免 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C 表示人体皮肤能阻挡病原体的侵入;D表示溶菌酶的杀菌作 用。因此,起防御作用的第一道防线是图一中的C,第二道防 线是图一中的A和D。(2)接种的疫苗从免疫学角度来看相当 于抗原,图二中甲淋巴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产生一种能抵抗 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促进了乙吞噬细胞的吞噬作 用,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3)大多数疫苗需 要接种2次或3次,图三显示机体第二次接受疫苗刺激后产生的抗体多且存在时间长。(4)坚持体育锻炼、合理膳食、保 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等都有助于提高自身抵抗力。熬夜玩游 戏,会降低免疫力。(5)小明和甲肝患者生活在一起,可他并 没有感染甲肝,其原因可能是:已经注射过甲肝疫苗、曾经患 过甲肝体内有抗体、没有共用餐具、防护措施好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五四学制鲁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课件.ppt 五四学制鲁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第1课时人体的三道防线及免疫的功能课件.ppt 五四学制鲁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免疫与计划免疫第2课时计划免疫与艾滋病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