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素养测评】 第一单元 我们共同的世界 (含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40分)1.2024年12月,我国的“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其中,总数居世界第一。这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领先地位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③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经典名言。下列古诗句反映的文化思想与其一致的有( )①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③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2025年央视春晚节目中,美国乐队表演歌曲《CountingStars》、秘鲁歌唱家胡安·迭戈·弗洛雷兹与周深的合作歌曲《山鹰和兰花花》通过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900多家媒体同步直播。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②当今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③文化多样性让世界文化充满活力④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从以下两幅漫画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是( )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进行②经济全球化使风险与危机跨国传递③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④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4年6月7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由中国提出的决议,宣布每年6月10日为文明对话国际日,以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尊重、加强全球团结。文明对话有助于(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美美与共 ②扩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③增进理解信任,消除文化差异 ④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共同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4年3月7日,外交部长王毅在记者会上表示,金砖国家发展壮大,是维护和平力量的增强,是世界正义阵线的扩大,不应被视为什么挑战。从更广意义上讲,金砖扩员是“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世界多极化进程加速推进的体现。金砖扩员( )①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②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点多元化③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方向④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同步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4月,绿园区图书馆开展以“全民读书月,绿园悦读时”为主题的读书月系列活动,吸引众多绿园居民与书同行、以书会友,开启阅读之旅。这表明绿园区( )①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③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④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中企承建东非最大光伏电站,缓解肯尼亚“电荒”;中国技术支持非洲“绿色长城”,阻止撒哈拉沙漠南侵;中国电动大巴在南美,有效缓解环境污染……共建美丽地球,中国一直在努力。这体现了中国致力于( )①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③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④建设绿色清洁美丽的世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下列属于经济全球化表现的有( )①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②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③使得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世界正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明显加速,这是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是不可遏制的世界历史发展大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①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②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③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不再发生冲突④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1.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继承人类社会发展优秀成果,提出了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所以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是因为( )①它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大趋势,为人类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②中国是世界强国,这一理念是中国方案,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是所有国家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2.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不仅仅是回顾历史,也是在提醒我们不要立于危墙之下。和平不是别人的恩赐,需要我们日日维护。由此可见( )①需要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②要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③世界整体维持和平但战争从未远离④要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只有各国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在下列国际要闻中最符合这段话主旨的是( )A.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启新征程B.巴以冲突凸显国际形势加剧动荡C.欧洲多个国家的政局发生动荡变化D.气候变化加剧威胁全球可持续发展14.2024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在广西柳州召开,会议表示中国愿与东盟方共同探索推动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提高应对环境挑战能力,并加强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环境多边进程中的沟通协调,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区域力量。可见我国( )①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②实施依法治国方略③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坚持绿色发展理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国际社工和志愿者协会是直接向发展中国家输送各种行业高、中级专业技术志愿人员的组织,该组织的宗旨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积极有效的援助,以支持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解救贫困地区的人民。该组织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让我们认识到①我们不仅善待自己,而且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②关注他人的命运,把他人看成同我们一样的人③督促各国为实现人类共同目标采取一致行动④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进包容与合作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6.漫画说明了( )A.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合作与竞争B.各国的脱贫都从中国经验出发C.世界各国应积极行动,只关注本国的贫困问题D.消除贫困,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临的发展课题17.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既需要发挥中国作用,也需要共建国家( )①坚持对话协商、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难点问题②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③努力扩大利益交汇点,谋求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④妥善处理分歧,致力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三月的海南,椰风海韵,碧波银滩。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如期召开。完成下面小题。18.喷泉广场旁,两排“花朵风机”迎风转动,实现24小时持续发电;新闻中心外,蓝色光伏地砖与屋面光伏板一同“捕捉”阳光;近零碳示范区运行管理中心内,智慧大屏对重点区域的水、电、空气等进行实时监测 “真是一座微缩版的低碳之城!”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的嘉宾这样感慨。嘉宾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博鳌( )A.自然资源丰富 B.经济实力增强C.地理位置优越 D.绿色低碳转型19.博鉴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表示,2024年论坛年会以“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为主题,为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凝聚智慧与力量。年会选择这一主题的依据是( )①各国共处一个世界②国际关系复杂多变③人类命运休戚与共④中国的感召力增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于3月26日至29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年会主题为“亚洲与世界: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责任”。下列属于当今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有( )①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②贫富分化日益严重③霸权主义威胁和平 ④各国联系日益紧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60分)21.仔细观察下图,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你从图中可以看出哪三项数据的变化?6分(2)上图侧面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哪一表现?并简要谈谈这一表现带来的影响。8分22.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顺应历史大势,把握时代潮流,谱写新时代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新篇章。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顺应发展惠全球】作为2024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商联盟专委会首场活动,第七届进博会消费品展区美妆及日化用品宣介会于2024年1月29日在上海举行。进博会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要举措,是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务实行动,彰显了中国推动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决心。数据显示,第六届进博会共吸引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86家企业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89家,数量为历届之最;442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积极开放谱新篇】4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开放条件下取得辉煌成就。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也必将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带来更加进步繁荣的中国和世界。(1)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进博会的成功举办有何意义?6分(2)未来之中国为什么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8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人工林保存面积13.14亿亩,居全球第一。过去十年,我国为全球贡献约1/4的新增绿化面积,居世界首位。2013年——2022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PM2.5的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下降92%。我国已成为全球大气环境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材料二 2023年以来,我国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举办了多场国际论坛。论坛名称 时间 主题(议题) 意义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首届“良渚论坛” 2023年12月3日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性、开放性和包容性(1)材料一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哪一方面内容 2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上述国际论坛的举办为什么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分(3)作为世界大家庭的一员,我们青少年应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些什么 10分24.【助力绿色发展共谋世界发展蓝图】材料一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绘就美丽的绿色画卷,也为世界各国携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了重要智慧和力量。材料二 中国企业承建东非最大光伏电站,缓解肯尼亚“电荒”;中国技术支持非洲“绿色长城”,阻止撒哈拉沙漠南侵;中国电动大巴在南美,有效缓解环境污染。中国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也不断致力于为全球的绿色发展注入动能。(1)我国近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绿色成就”得益于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2分(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致力于为全球的绿色发展注入动能的价值所在?6分(3)从构建“美丽中国”到共建“美丽世界”,需要你我共同努力,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完善这份倡议书。6分亲爱的同学们:中国的绿色发展实践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谱写了灿烂华章。建设美丽中国,助力全球绿色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发出如下倡议:①____.②____.③____.地球只有一个,共同建设美丽世界是我们的责任,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倡议人:刘华2024年4月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2.【答案】C3.【答案】D4.【答案】B5.【答案】B6.【答案】A7.【答案】A8.【答案】C9.【答案】A10.【答案】B11.【答案】B12.【答案】C13.【答案】A14.【答案】D15.【答案】D16.【答案】D17.【答案】C18.【答案】D19.【答案】A20.【答案】A21.【答案】(1)①2019年至202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总体数值变化。②2019年至2023年货物进口额的数值变化。③2019年至2023年货物出口额的数值变化。(2)上图侧面反映了经济全球化中贸易全球化的表现。贸易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 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各国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 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提高了生活水平。加强了各国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联系,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消极影响: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达国家在贸易中往往占据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可能面临贸易逆差和经济依赖。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对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构成威胁。可能导致一些国家的产业受到冲击,造成失业和经济不稳定。22.【答案】(1)①进博会的举办为中国,也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②进博会的举办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③进博会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2)①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的发展也必须依靠改革开放。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③当今世界是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④对外开放能够让我国更好融入世界,促进合作共赢。23.【答案】(1)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2)①“一带一路”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物质基础,“一带一路”加强了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为构建人类运共体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②首届“良渚论坛”推动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有助于消除误解和冲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尊重,展示了中华文明的魅力和包容向世界传递了和平、合作、开放的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文化支推和价值引领,有利于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3)①青少年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②需要树立平等、开放、参与、合作的国际观念和国际意识。③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文化的长处。④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心系祖国。⑤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24.【答案】(1)绿色、共享发展理念(2)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②有利于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③有利于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①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习惯。②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