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检测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Li:7 N:14 O:16 S:32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发射火箭用到了无污染的高能燃料。该燃料最有可能是(  )
A.液氢 B.液氧
C.酒精 D.石油
2.从安全角度考虑,下列场所应张贴的安全图标不正确的是(  )
3.晋·陈寿的《三国志》中记载:“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黄)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薪草”“膏油”是可燃物
B.“同时发火”升高了“诸船”的着火点
C.“膏油”着火不宜用水灭火
D.“时风盛猛”是火势旺盛的原因之一
4.下列四种灭火方法,其中一种与其他三种的灭火原理不同的是(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B.用沙土覆盖野炊后的篝火
C.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场周围林木砍掉
D.油锅着火盖上锅盖
5.2024年2月,贵州省发生多起森林火灾,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当遇到森林火灾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湿毛巾捂住口鼻,顺风逃离
B.及时拨打119报警电话
C.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协助消防员灭火
D.用无人机辅助灭火,提高灭火效率
6.科学合理地使用燃料,可有效防止环境污染。下列关于燃料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
B.把煤块加工成蜂窝煤可使之燃烧更加充分
C.天然气是比煤、石油更加清洁的燃料
D.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7~8题。
INCLUDEPICTURE"DX76.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DX76.TIF" \* MERGEFORMATINET
目前,氢气的来源如图所示。化石资源制氢最为成熟,制得的H2中含有CO,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电解水制氢过程简便,但造价高昂,利用太阳能制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人造太阳”大科学装置“东方超环”利用氘、氚核聚变为水分解提供能量,形成了持续反应。氘是一种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原子,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物理储氢包括加压储氢和吸附储氢。锂氮化合物(Li3N)可用于化学储氢。
7.下列有关氢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现阶段氢能已经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
B.氢气的燃烧产物无污染,所以氢能是清洁能源
C.电解水制得氢气的同时还可获得氧气
D.“东方超环”利用氘、氚核聚变提供能量
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液氮可将H2与CO分离,说明液态H2的沸点比液态CO的沸点高
B.氘和氚属于同种元素
C.将H2压缩进储氢瓶的过程中,分子体积变小
D.Li3N中锂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1
9.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头脑更聪明。以下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B.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
蜡烛燃烧——放热反应碳还原二氧化碳——吸热反应 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CH4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能源
进入未开发的溶洞探险——用手电筒照明清理沼气池——用火把照明 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绿色能源
10.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对如图两个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都通过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
B.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D.都遵循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INCLUDEPICTURE"DX77.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DX77.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0题) INCLUDEPICTURE"T298.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T298.TIF" \* MERGEFORMATINET (第11题)
11.某化学小组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两个实验方案,下列关于方案设计说法不合理的是(  )
A.方案a是想通过铜片上白磷和红磷的现象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
B.方案b想通过试管中白磷和水中白磷的现象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
C.方案b比方案a的设计更环保
D.方案b的两个试管应充有氧气
12.“富氧空气”是指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的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不同浓度的“富氧空气”,探究重油、褐煤在其中燃烧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T299.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T299.TIF" \* MERGEFORMATINET
A.由图1可知,一定范围内氧气含量越高,重油和褐煤燃烧的温度越高
B.由图1可知,当燃烧温度达到最大值后,氧气含量增加时,燃烧温度反而降低
C.由图2可知,增大氧气含量可减少重油和褐煤燃烧产生的尾气污染
D.由图2可知,重油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量始终大于褐煤燃烧产生的烟气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6分)能源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1)现今,传统化石能源的储量已经不多,它们属于________再生能源。面对这些问题,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开展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能源运用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部分解决办法
【理论学习】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资源化利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INCLUDEPICTURE"DX78.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DX78.TIF" \* MERGEFORMATINET
【小组讨论】(2)该工作原理中涉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家庭能源情况调查
(3)城市家庭燃气主要成分由一氧化碳变为了甲烷,为使燃气充分燃烧,可以适当调大燃气灶进风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闭燃气灶开关使燃气停止燃烧,主要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新能源的实际应用情况
【小组交流】(5)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很多,请写出一个新能源应用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分享】通过小组合作,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能源的重要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14.(6分)现提供下列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DX79.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DX79.TIF" \* MERGEFORMATINET
(1)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利用图中仪器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氢气,所需仪器有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到的氢气点燃前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的生产方法是制约其作为清洁能源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科学家根据生产方法提出“绿色”氢气和“有污染”的氢气的概念,下列方法可获得“绿色”氢气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用锌和稀硫酸反应
B.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C.利用煤燃烧发电,再电解水
D.利用风力、水力发电,再电解水
15.(5分)煤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碳。工业上常把煤进行气化和液化处理,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煤的气化和液化的流程如图所示:
INCLUDEPICTURE"DX80.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DX80.TIF" \* MERGEFORMATINET
(1)粗煤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步骤①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
(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比于直接用煤作燃料,煤的气化和液化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16.(6分)关于燃烧的探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燃烧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可燃物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天然气。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会引起温室效应加剧,而“低碳经济”是以较小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企业
INCLUDEPICTURE"T301.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T301.tif" \* MERGEFORMATINET
图1
C.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任务二】探究燃烧条件
如图1是教材探究燃烧条件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2)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调控燃烧
(4)相同质量的煤在不同条件下,燃烧产生的热量不同。请举出一种改变煤燃烧条件,使煤充分燃烧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以下问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任务四】利用燃烧探究物质的组成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湿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乙醇的燃烧产物,实验装置如图2。实验结束后,传感器数据如图3。
INCLUDEPICTURE"T302.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T302.tif" \* MERGEFORMATINET 图2
   INCLUDEPICTURE"T303.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T303.tif" \* MERGEFORMATINET 图3
(5)结合图中曲线,可以得出乙醇中含有碳、氢元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能否得出乙醇中含有氧元素,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5分)由于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因此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化学式为CaO)制成供居民取暖的“环保煤”,以减少SO2的排放。燃烧时生石灰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SO2+O22CaSO4。
(1)硫燃烧产生的SO2大量排放到空气中会产生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
(2)若煤厂要处理16 t二氧化硫,至少需要加入生石灰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
一、1.A 2.B 3.B 4.C 5.A 6.A 7.A 8.B 9.C 10.A 11.B 12.D 
二、13.(1)不可
(2)CO2+3H2CH3OH+H2O
(3)提供充足的空气(或氧气) (4)隔离可燃物(合理即可)
(5)太阳能热水器(或风力发电,或光伏发电,或氢氧燃料电池,合理即可)
14.(1)铁架台(带铁圈)
(2)ACDFG(或ABFG);Zn+H2SO4===ZnSO4+H2↑;检验氢气的纯度 (3)BD
15.(1)混合物 (2)过滤 (3)CO+2H2CH3OH (4)实现了煤的综合利用,更环保(合理即可)
16.(1)石油;A (2)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3)隔绝烧杯中白磷与氧气的接触,提供热量;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不燃烧
(4)将煤粉碎(或通入过量的空气,合理即可)
(5)从图中曲线得出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说明乙醇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6)不能,二氧化碳和水中虽然都含有氧元素,但是不能确定它们中的氧元素是来自氧气,还是来自乙醇
17.(1)酸雨
(2)解:设至少需要加入生石灰的质量是x。
2CaO+2SO2+O22CaSO4
112  128
x   16 t
= x=14 t
答:至少需要加入生石灰的质量是14 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