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检测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S:32 K:39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被誉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的《齐民要术》是世界上最早记录食品酿造的典籍。酿酒技术是食品酿造的技术之一,酒文化也随着酒的产生一直延续到现在。下列关于酿酒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粉碎 B.小麦发酵
C.清液过滤 D.酒水蒸馏
2.巢湖地区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下列有利于构建人水和谐新巢湖的是(  )
A.直接向河流中排放生活废水 B.及时清理河道垃圾
C.大量抽取地下水作工业用水 D.过度繁殖水生植物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高锰酸钾——K2MnO4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INCLUDEPICTURE"T255A.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T255A.tif" \* MERGEFORMATINET
C.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2O3
D.2个钙离子——2Ca2+
4.下列五种物质中所含氮元素的化合价按一定顺序排列:①NH3 ②N2 ③NO ④X ⑤HNO3,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  )
A.NO2 B.N2O C.N2O3 D.NaNO2
5.某同学在进行水的净化实验时,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6.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类物质的是(  )
INCLUDEPICTURE"9HRJ-29.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9HRJ-29.tif" \* MERGEFORMATINET
A.红磷 B.冰水混合物
C.高锰酸钾 D.食盐水
7.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分别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两种方案均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1 方案2
A 探究水的组成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电解水
B 除去水中异味 加入活性炭 投药消毒
C 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加入明矾,充分振荡,静置 通入氯气
D 制备纯净水 过滤 蒸馏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8~9题。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主要是山泉水中含有硅酸(H2SiO3)有益健康。用“细、馨、苦”形容茶汤色、香、味,其主要是含有茶黄素(C29H24O12)等物质所致。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可采用煮沸的方法将江水软化成软水
C.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泉水属于混合物
9.下列有关茶黄素(C29H24O1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茶黄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4 g
B.茶黄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C.茶黄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茶黄素由29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和12个氧原子构成
10.关键核心芯片的研发是我国5G终端产业发展必须实现的突破,高纯度硅是制作芯片的材料之一,其工业制法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T260.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T260.tif" \* MERGEFORMATINET
A.硅原子和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B.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
C.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D.反应过程中不能混入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11.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电解水过程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综合运用沉降、过滤、吸附、蒸馏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为沉降、吸附、过滤、蒸馏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12.某同学为探究不同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不同电压下生成20 mL氢气所需时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INCLUDEPICTURE"DX37.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DX37.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DX38.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DX38.TIF" \* MERGEFORMATINET
A.a管与电源正极相连
B.b管中气体可以燃烧
C.a管中的气体能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D.该实验中,电压越高电解水的速率越快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6分)某化学实践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对水质检测、水的净化、水的组成进行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检测水质
【查阅资料】国家有关水的硬度的标准如下表:
类别 极软水 软水 中硬水 硬水 高硬水
以CaCO3浓度计/(mg/L) 0~75 75~150 150~300 300~450 450~700
【初步检测】(1)同学们取少量河水,用便携式水硬度检测仪测得该河水的硬度为286.2 mg/L,说明该河水属于____________。
【任务二】探究水的组成
INCLUDEPICTURE"DX39.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DX39.TIF" \* MERGEFORMATINET 图1 INCLUDEPICTURE"DX40.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DX40.TIF" \* MERGEFORMATINET 图2
(2)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与甲试管相连的是电源的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3)图2为电解水时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图1甲试管中生成气体对应的曲线为______(填“A”或“B”)。
(4)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任务三】简单计算
(5)自来水厂取水后可加入明矾[KAl(SO4)2·12H2O]作混凝剂。
①KAl(SO4)2·1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②KAl(SO4)2·12H2O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至0.1%)。
14.(6分)氢气作为一种清洁、高能燃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某小组的同学们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并验证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已知锌粒和稀硫酸可以用来制取氢气)。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DX41.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DX41.TIF" \* MERGEFORMATINET ,图1)  INCLUDEPICTURE"DX42.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DX42.TIF" \* MERGEFORMATINET 图2  INCLUDEPICTURE"DX43.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DX43.TIF" \* MERGEFORMATINET 图3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是因为氢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3)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操作:用试管集满氢气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气体不纯。
(4)某同学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收集盐穴中的盐水,应该将氢气从________(填“m”或“n”)端通入。
(5)实验结束后,若要分离出剩余的锌粒,可将残留物过滤、洗涤、干燥。
①过滤操作时,需将圆形滤纸折叠(如图3)。下列滤纸折叠过程中,正确的是______(填“甲”或“乙”)。
②若过滤后所得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15.(5分)某实践小组参观本地矿泉水厂,该厂矿泉水含钙、钾等矿物质,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INCLUDEPICTURE"J79.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J79.tif" \* MERGEFORMATINET
(1)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__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2)活性炭过滤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质,推测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________(填字母)。
A.难溶性大颗粒   B.可溶性无机盐(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C.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4)臭氧的化学式为O3,其代表的微观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5)生活中,你提倡饮用白开水还是矿泉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正在进行水通直流电的探究,请你参与。
INCLUDEPICTURE"J80.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J80.tif" \* MERGEFORMATINET
图1
【提出问题】水通直流电后的变化如何?
【进行实验】同学们按照教材中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如图1)。
【收集证据】(1)同学们观察到电极附近有________产生,若一段时间后a中收集到10 mL气体,则此时b中应该收集到________mL气体。切断电源,打开b管顶端的活塞,在管口放置一根燃着的木条,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2)由实验可知,水通直流电后发生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几乎都是2∶1。同学们还想进一步认识水的组成。查阅资料: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是0.089 g/L,氧气的密度是1.429 g/L。由此可计算出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的算法,设水的化学式为HxOy,得出x∶y=________。
【注意:若答对以下问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拓展应用】(4)同学们查阅资料知道了水分解的方法:光解水法。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在新型高效光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水在通过并接触催化剂表面时,分解的微观过程用示意图表示如下(“INCLUDEPICTURE"J81A.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J81A.tif" \* MERGEFORMATINET ”表示氢原子,“INCLUDEPICTURE"J81B.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J81B.tif" \* MERGEFORMATINET ”表示氧原子,“INCLUDEPICTURE"J81C.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J81C.tif" \* MERGEFORMATINET ”表示催化剂):
INCLUDEPICTURE"J81.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学上R版安徽\\J81.tif" \* MERGEFORMATINET 图2
水分解的微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上述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相对于电解水,光解水法具有的优点有________(写一点)。
17.(5分)牡丹花根制成的中药“丹皮”含有丹皮酚(C9H10O3),具有镇痛、抗炎等作用。根据丹皮酚的化学式计算:
(1)丹皮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2)1个丹皮酚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3)16.6 g丹皮酚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一、1.B 2.B 3.A 4.B 5.D 6.B 7.A 8.C 9.B 10.C 11.A 12.D
二、13.(1)中硬水  (2)负 (3)A
(4)氢、氧元素 (5)①474 ②5.7%
14.(1)分液漏斗 (2)密度比空气的小,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反应 (3)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点燃酒精灯,将试管靠近火焰,试管口对着燃着的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 (4)n (5)①甲 ②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合理即可)
15.(1)元素 (2)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C (4)1个臭氧分子(或1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合理即可)
(5)提倡饮用白开水,因为矿泉水需要额外包装,浪费资源(合理即可)
16.(1)气泡;20;无色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
(2)水通直流电后,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各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大量氢分子和氧分子又聚集成氢气和氧气 (3)1∶8;2∶1
(4)①④②⑤③;氢原子、氧原子(或H、O);节能(合理即可)
17.(1)166 (2)9∶10∶3
(3)解:16.6 g丹皮酚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16.6 g×=10.8 g。
答:16.6 g丹皮酚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10.8 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