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下科学丨期中模拟卷(1-3章,160分制)(含解析+答题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七下科学丨期中模拟卷(1-3章,160分制)(含解析+答题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期中模拟卷(新教材)
科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C B A D B C A A D C D D D
16.【答案】2Cu;Ne;3Fe3+;
17.【答案】(1)卵细胞
(2)C
(3)②
18.【答案】(1)无性
(2)短柄
19.【答案】1;+2价
20.【答案】(1)氢气;正极
(2)16
(3)水 氢气+氧气
21.【答案】(1)固液共存
(2)增大;不变
22.【答案】30;3
23.【答案】(1)a
(2)淀粉
(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4)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24.【答案】(1)零刻度线;左;取下5g的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2.7×103
(2)ρ水(V3-V1)/(V2-V1)
25.【答案】氢气;氧气;当氧气体积为3mL时,氢气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6
26.【答案】Q;使冰受热均;不变;等于
27.【答案】(1)平衡螺母
(2)BAC
(3)50
28.【答案】(1)18
(2)ⅡA
(3)B
(4)H2O2、H2O(NO、N2O)
29.【答案】液化;乙;不变
30.【答案】(1)解:铜球里面铜的体积:
因此铜球是空心的。
(2)解:空心的体积为: V空=V球-V =20cm3-10cm3=10cm3。
(3)解:
31.【答案】(1)元素
(2)解:一盒牛奶中含钙元素的质量为:;
(3)解:人体每天至少需要来自牛奶的钙为:0.66g×90%=0.594g,0.594g÷0.2g≈3
32.【答案】(1)(H-h)ρ冰/H
(2)30 kg/m3
一、选择题
1.根据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子宫内进行的
B.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卵巢内完成的
C.③~④的发育过程中所需营养全部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
D.胎儿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母体血液,由母体排出体外
【答案】D
【解答】A. 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输卵管内进行的,A错误;
B. 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输卵管和子宫内完成的,B错误;
C. ③~④的发育过程中所需营养早期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后期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C错误;
D. 胎儿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母体血液,由母体排出体外 ,D正确;
故答案为:D
2.观察桃花(甲)和桃(乙)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图中⑧是桃花的雌蕊,其中②的结构是花丝
B.甲图中⑦是桃花雄蕊中的花药,内含有卵细胞
C.乙图中a是桃的果皮,由图甲中⑤子房壁发育而来
D.乙图中b是桃的种子,其内的胚由④胚珠发育而来
【答案】C
【解答】A、甲图中⑧是桃花的雌蕊,A不正确。
B、甲图中⑦是桃花雄蕊中的花药,花粉萌发后花粉管内有精子,B不正确。
C、受精完成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乙图中a是桃的果皮,C正确。
D、乙图中b是桃的种子,D不正确。
故答案为: C。
3.如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甲
B.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有机物
C.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D.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从土壤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
【答案】C
【解答】A、大豆在萌发过程中,由于不断地吸水,因此其鲜重是不断增加的,所以曲线甲是表示种子萌发的鲜重;曲线乙是表示种子干重变化,A错误。
B、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因此其鲜重是不断增加,B错误。
C、由于大豆幼苗还没长出叶前,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因此从a点到c点有机物是减少的,即干重下降,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C正确。
D、大豆幼苗长出叶,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萌发的种子一直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从c点开始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有机物开始积累,干重增加,D错误。
故答案为:C。
4.甲、乙、丙和丁分别是四种生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图中甲与乙、丙、丁的共同点是都需要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B.图中的甲、乙、丙、丁都通过产生丁图中的[a]孢子来繁殖后代
C.丙生物具有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核这些结构,可以用来酿酒
D.乙是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有细胞壁
【答案】B
【解答】A, 图中甲与乙、丙、丁的共同点是都需要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A正确;
B. 图中的甲、乙、丙、丁都通过产生丁图中的[a]孢子来繁殖后代是错误的,甲是细菌,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乙丁是霉菌和真菌,孢子繁殖,丙是酵母菌,出芽生殖,B错误;
C. 丙生物具有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核这些结构,可以用来酿酒 ,C正确;
D. 乙是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有细胞壁 ,D正确;
故答案为:B
5.下列各图不属于模型的是( A )
A. B.
C. D.
【答案】A
【解答】A、是垃圾的标志,不属于模型;
B、是一个足球烯模型;
C、电路模型;D、柱状图模型;
故答案为:A。
6.美国《Science》杂志曾报道,有人合成和分离出含有高能量阳离子 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原子团AsF6的化合价为-1
B.N5+得到一个电子后可变成单质
C.已知F为-1价, 则As为+5价
D.N5+的性质很稳定,不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解答】 A、由阳离子,则N5的化合价为+1价,原子团AsF6的化合价为-1价,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故A正确;
B、得到一个电子后可变成单质,故B正确;
C、由原子团AsF6的化合价为-1价,已知F为-1价,设As的化合价为x,则x+(-1)×6=-1,解得x=+5,故C正确;
D、的性质不稳定,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7.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H ②Fe2+ ③He ④P2O5 ⑤Fe3+ 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 5 个氧原子
【答案】B
【解答】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④⑥,故A错误;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故B正确;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但是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而粒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故C错误;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有 5 个氧原子,故D错误。
故选B。
8.科学上用符号“ZA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abXn+和cdYm-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C )
A.b-a=d-c B.a+n=c-m C.a-n=c+m D.b-n=d+m
【答案】C
【解答】“ZA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则因为abXn+和cdYm-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a-n和c+m,所以a-n=c+m。
故答案为C.
9. X元素1个原子的质量是m克,Y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化合物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M,则W克XY2中含有Y的原子数是 ( A )
A. B. C. D.
【答案】A
【解答】 设一个C-12原子的实际质量× 为P,一个XY2分子的实际质量为Q。
X的相对原子质量=M-2A;
由相对原子质量公式可得:①
化合物XY2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表示为:②
①②式联立解得:;
W克XY2中含有的XY2分子个数为:;
因为一个XY2分子中含有2个Y,
所以。
故答案为:A。
10.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
A.1-9a B.1-8a C.12a D.8a
【答案】A
【解答】乙酸和葡萄糖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水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也为2:1,所以形成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8,氢元素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质量分数为8a,所以碳元素质量分数为1-9a;
故答案为:A。
11.近来发现海底蕴藏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其贮存量超过已知天然气、石油和煤蕴藏量总和的2倍,是目前开发前景十分诱人的新型能源。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笼,每个笼内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的H2O分子。若晶体中每8个笼中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被2个游离的H2O分子所填充,则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 D )
A. B. C. D.
【答案】D
【解答】 由题意可知,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这种晶体中共含甲烷分子和水分子两种分子;晶体中平均每46个H2O构建成8个笼,8个笼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所以晶体中有48个水分子、6个CH4分子,6CH4 48H2O即CH4 8H2O。
故答案为:D。
12.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答案】C
【解答】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形成的,需要放热,故A错误;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液体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的,需要放热,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液体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的,需要放热,故C正确;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发生凝华现象形成的,需要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13.下表是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物质 铅 水银 酒精 甲苯
熔点/℃ 328 -38.8 -117 -95
沸点/℃ 1740 357 78 111
A.铅在350 ℃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固态酒精与甲苯不是晶体
C.在绍兴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D.在绍兴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
【答案】D
【解答】A.铅的熔点是328℃,沸点是1740℃,而350℃在二者之间,因此这时铅是液态,故A错误;
B.固体酒精和甲苯都有熔点,那么它们都是晶体,故B错误;
C.绍兴全年的温度变化在50℃~-30℃之间,而水银温度计的测温范围为:-38℃~357℃,前者正好在后者的范围内,因此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故C错误;
D.酒精温度计的测温范围:-117℃~78℃,而沸水的温度大约100℃,超出它的测量范围,因此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故D正确。
故选D。
14.小科用天平测量一铁球质量,他先把游码拨到如图甲所示位置,然后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接下来他把铁球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天平右盘上放50g砝码一只、10g砝码一只,然后将游码拨回到如图乙所示位置,天平再次平衡。虽然小科的操作方法有误,但还是可以测出铁球的质量。铁球的质量为( D )
A.60.4g B.60.2g C.59.6g D.59.8g
【答案】D
【解答】据甲图可知,此时天平平衡了,且游码对应标尺上的示数是0.6g;所以对于乙图来说,若天平平衡时标尺上示数仍是0.6g时,天平上左盘上的铁球的质量就是右盘上所有砝码的质量;但是该题中,标尺上的示数是0.4g,比甲图中的示数少了0.2g,故故此时铁球的质量应等于右盘中所有砝码的质量减去0.2g,故铁球的质量是:60g-0.2g=59.8g。
故答案为:D。
15.某兴趣小组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液体的密度,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
B.液体乙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C.当体积为60厘米3时,液体甲的质量为80克
D.当质量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体积比是4:5
【答案】D
【解答】A:由图中数据可以知道,在甲、乙两种液体体积相等时,液体甲的质量大,所以液体甲的密度大于液体乙的密度。故A错误;
B:当体积为0时,质量为20g,此质量为量杯的质量。当体积为100cm3时,液体乙的质量为:100-20=80g;所以液体乙的密度:。故B错误;
C:当体积为0时,质量为20g,此质量为量杯的质量。当体积为30cm3时,液体甲的质量为:80-20=60g。故C错误;
D:由数据可知:液体甲的密度为:1×103kg/m3;液体乙的密度为:0.8×103kg/m3。当甲、乙质量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体积比是。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6.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铜原子    ;
(2)氖气    ;
(3)3个铁离子    ;
(4)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2Cu;Ne;3Fe3+;
【解答】(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铜原子可表示为2Cu;
(2)氖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Ne;
(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铁离子可表示为3Fe3+;
(4)一氧化碳中氧元素显-2价,碳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可表示为。
17.为了感恩母亲,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如图甲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甲图中A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   和分泌雌性激素。
(2)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在试管中进行受精,将受精卵形成的早期胚胎移植到   (选填字母)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3)图乙为人体身高生长发育曲线图,图中表示女孩发育曲线的是   (选填序号)。
【答案】(1)卵细胞
(2)C
(3)②
【解答】(1)甲图中A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生殖器官,即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2)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在试管中进行受精,将受精卵形成的早期胚胎移植到C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
(3)图乙为人体身高生长发育曲线图,图中表示女孩发育曲线的是②,女孩比男孩早发育两年。
18.“短柄樱桃”味美多汁,是我国的四大名品之一。现在的“短柄樱桃”是在原来“长柄樱桃”的基础上通过嫁接技术栽培出来。
(1)通过嫁接技术栽培出“短柄樱桃”的繁殖方式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如图所示为嫁接过程的示意图,则作为接穗的A应是     (填“短柄”或“长柄”)樱桃的枝条,才会繁殖出“短柄樱桃”来。
【答案】(1)无性
(2)短柄
【解答】(1)“短柄樱桃”的繁殖方式中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此属于无性生殖。
(2)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接上去的枝或芽A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B叫砧木,长出的果实的性状是接穗的性状,所以作为接穗的A应是“短柄”樱桃的枝条。
故答案为:(1)无性(2)短柄
19.某高性能磁粉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x为正整数),已知钴(Co)和铁的化合价可能呈现为+2或+3价,且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则x=   ,Co的化合价为   。
【答案】1;+2价
【解答】 若钴和铁元素的化合价相同时不符合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化合物中Co和铁的化合价不同,因此Co、Fe 的化合价可能为+2、+3价或+3、+2价, 氧元素显-2价,若Co的化合价为+3,Fe的化合价为+2,利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3)×x+(+ 2)×(3-x)+(-2)×(3+x)=0,解得x=0,该可能不符合题意。
氧元素显-2价,若Co的化合价为+2,Fe的化合价为+3,利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2)×x+(+ 3)×(3-x)+(-2)×(3+x)=0,解得x=1。
20.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B,则B是   ,b应接电源的   。
(2)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8毫升,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是   毫升。
(3)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请书写其文字表达式:   。
【答案】(1)氢气;正极 (2)16 (3)水 氢气+氧气
【解答】(1)根据图像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生成B的气体小于A,则B为氧气,A为氢气。若甲试管生成气体B,而b与试管甲相连,则b应接电源的正极。
(2)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如果生成氧气体积为8毫升,那么生成氢气的体积为:8mL×2=16mL。
(3)水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 氢气+氧气 。
21.图甲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1)第15min时该物质处于   (填状态)。
(2)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固液共存
(2)增大;不变
【解答】(1) 第1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0-10分钟属于固态,10-20分钟是固液共存态,20-30分钟是液态;
(2) 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增加,因为正在熔化的物质中会吸热,冰水混合物被吸热,水结成冰,所以冰的质量增加,水在凝固的过程中会放热并且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 不变 ;
故答案为:(1)固液共存(2)增大;不变
22.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成量为320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   g,石块的密度为   g/cm3。(ρ水=1.0×103kg/m3)
【答案】30;3
【解答】石块的质量为:m=m溢出水后-m剩=320g-290g=30g;
石块排开水的质量为:m排=m总-m剩=300g-290g=10g;
石块的体积为:;
石块的密度为:。
三、实验探究题
23.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体,对物种延续起着重要的作用。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种子进行一系列探究活动。
【观察种子的结构】
(1)如图乙是玉米种子的纵剖图,该剖面是刀片沿着图甲所示的   (填“”“”或“”)线剖开的;
(2)在图乙所示的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①,说明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
【种子萌发的探究】
实验步骤:
①选取健康、饱满的玉米种子80粒,并准备好4个带盖的玻璃杯、纱布等;
②分别在玻璃杯上贴上标签A、B、C、D,每个杯子中放4层纱布,在纱布上各放上20粒玉米种子;
③按照下表所示进行操作;
④3天后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组别 种子数量粒 实验条件 胚根长度大于2毫米的种子数量/粒
1天后 2天后 3天后 4天后 5天后
A 20粒 室内,干燥 0 0 0 0 0
B 20粒 室内,部分浸没在蒸馏水中 6 9 18 20 20
C 20粒 室内,完全浸没在蒸馏水中 0 0 2 8 12
D 20粒 保温箱内,部分浸没在蒸馏水中 0 0 0 0 0
(3)A、B、C、D每个杯子中都放20粒玉米种子的原因是什么?   ;
(4)小组同学进行B组和D组实验对比研究的方案设计时,基于的假设是   ;
【制作种子一生模型图】……
【答案】(1)a
(2)淀粉
(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4)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解答】(1)图乙是玉米种子的纵剖面,该剖面是刀片沿着图甲所示的a线剖开的。
(2)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其储存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胚乳。因此, 在图乙所示的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1胚乳,说明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3) 每组要有相同数量的多粒相同种子,只有一粒种子,会因为偶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实验结论错误。A、B、C、D每个杯子中都放20粒玉米种子的原因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4)BD温度不同,所以小组同学进行B组和D组实验对比研究的方案设计时,基于的假设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24. 用不同的方法测量鹅卵石和小瓷杯的密度。
(1) 测鹅卵石的密度。
①实验前,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处,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选填“左”或“右”),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②测量鹅卵石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标尺的指针仍然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③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鹅卵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以上数据可知,该鹅卵石的密度为    kg/m3;
(2) 测小瓷杯的密度。
如图丁所示,先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液面刻度为V1; 再将小瓷杯浸没于水中,液面刻度为V2; 最后捞起小瓷杯并将杯中的水倒回量筒,使其漂浮于水面(水未损失,提示:小瓷杯漂浮时二力平衡,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且所受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即 F浮=m排水g),液面刻度为V3,则小瓷杯密度的表达式ρ杯=   (用V1、V2、V3和ρ水表示) 。
【答案】(1)零刻度线;左;取下5g的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2.7×103
(2)ρ水(V3-V1)/(V2-V1)
【解答】(1)①实验前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图甲中指针偏右,说明右侧质量大,因此应向左移动平衡螺母。
②由图甲可知,测量质量时加入最小的5g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说明砝码的总质量较大,这时鹅卵石的质量小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接下来取下5g的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③由图乙可知,鹅卵石的质量m=50g+4g=54g,
鹅卵石的体积是V=70mL-50mL=20mL=20cm3,
该鹅卵石的密度为;
(2)先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液面刻度为V1;再将小瓷杯浸没于水中,液面刻度为V2;则小瓷杯陶瓷的体积V0=V2-V1,
瓷杯处于漂浮时,则G=F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所以G=G排,
则瓷杯质量m0=m排=ρ水(V3-V1),
小瓷杯密度。
故答案为:(1)零刻度线;左;取下5g的砝码并向右移动游码;2.7×103;(2)。
25.如图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消耗水的质量为m,与电池负极相连的试管a得到氢气,与电池正极相连的试管b得到氧气,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2:1,实验结束后,收集这两部分气体并置于同一密闭容器中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m。图2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化合成液态水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反应前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试分析:
(1)实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   。
(2)虚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   。
(3)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   。
(4)反应前原有氢气   毫升。
【答案】氢气;氧气;当氧气体积为3mL时,氢气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6
【解答】(1)图2中横坐标表示反应前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则实线部分随氧气增加,剩余气体减少,则表示的是氢气(或H2);
(2)虚线部分氢气全部反应,剩余气体随氧气的增加而增加,则表示剩余气体是氧气(或O2);
(3)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当氧气体积为3mL时,氢气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4)恰好完全反应时氧气体积为3mL,氢气和氧气反应的体积比为2:1,则反应前原有氢气为6mL。
26.实验室里,同学们进行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
(1)组装实验装置时,对于P和Q,应先调整    (选填“P”或“Q”)的位置;
(2)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
(3)根据实验数据,小科画出了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后可知:①冰熔化过程中   ;
②不考虑热量损失,第2﹣4min冰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12min水吸收的热量。
【答案】Q;使冰受热均;不变;等于
【解答】(1)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根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安装,所以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调整Q的位置。
(2)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这种加热方法叫水浴法,该方法能使冰受热均匀。
(3)分析图像后知道,①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4)不考虑热量损失,加热时间越长,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第2-4min和第10-12min加热时间相等,所以第2-4min冰吸收的热量等于第10-12min水吸收的热量。
27.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请正确填写下列空格:
(1)调节天平时应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明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小明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   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答案】(1)平衡螺母
(2)BAC
(3)50
【解答】 (1)使用天平时,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根据题意知:应该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然后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根据密度公式就能求出密度。所以实验操作顺序为BAC。
(3)称量过程中,用镊子夹取砝码,从大到小,最后还要调节游码。所以,应取下50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四、综合题
2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1)第三周期中的稀有气体元素的质子数是   。
(2)元素周期表的纵行叫做族,分为主族、副族、VⅢ族和0族。主族用字母“A”来表示,共有七个主族,依次用IA族、ⅡA族、ⅢA族、ⅣA族、VA族、ⅥA族、VⅡA族表示。同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X +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第   族。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
A.N C B.F Cl C.Mg Al D.Ne Na
(4)核电荷数1-18的非金属元素A和B,可形成原子个数比1:1和2∶1的两种常温下的化合物,写出这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
【答案】(1)18
(2)ⅡA
(3)B
(4)H2O2、H2O(NO、N2O)
【解答】(1)第三周期中的稀有气体元素为氩,原子序数为18,因为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该稀有气体元素的质子数为18;
(2)X2+的核外电子数为18,因为它是X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那么X的核外电子数为:18+2=20。因为第三周期最右边的原子序数对18,所以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0-18=2,则X在第四周期第ⅡA族。
(3)A.C和N在同一横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A不合题意;
B.F和Cl在同第一纵行,化学性质相似,故B符合题意;
C.Mg 和 Al 在同一横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C不合题意;
D.Ne 和Na不在同一纵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4)核电荷数1-18的非金属元素A和B,可形成原子个数比1:1和2:1的两种常温下呈液态的化合物,分别是过氧化氢、水,化学式分别是H2O2、H2O (NO、N2O) 。
29.在学习了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以后,小明回家做了如下实验: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水烧开后壶口冒出“白气”。请回答:
(1)这些“白气”是由于壶口跑出的水蒸气   形成的,根据甲、乙两图所示情况可以判断出房间   的气温较高;
(2)如果加大炉火猛烧,则壶内开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降低”)。
【答案】液化;乙;不变
【解答】(1)白气是水壶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遇冷才容易发生液化,所以气温较高的是乙。
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0.一个铜球的体积是20cm3,质量是89g,问:
(1)请通过计算判断这个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2)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铜的密度为8.9×103kg/m3)
(3)若在空心部分灌满铅,总质量为多大?(铅的密度为11.3×103kg/m3)
【答案】(1)解:铜球里面铜的体积:
因此铜球是空心的。
(2)解:空心的体积为: V空=V球-V =20cm3-10cm3=10cm3。
(3)解:
31.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说我从小就一直喝牛奶,每天都会喝两杯,长时间喝牛奶非常有帮助,营养非常全面,确实是一件好事。对于青少年的身体发育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推出了学生奶,如图是学生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仔细阅读后回答:
(1)标签中的“钙”是指   。(填“原子”“元素”或“离子”)
(2)包装标签中脂肪4.0g的意思,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防质量4.0g,那么一盒牛奶含钙多少克?
(3)若人体每天需要0.66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于牛奶,则一个人至少要喝多少盒牛奶?
【答案】(1)元素
(2)解:一盒牛奶中含钙元素的质量为:;
(3)解:人体每天至少需要来自牛奶的钙为:0.66g×90%=0.594g,0.594g÷0.2g≈3
【解答】 (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标签中的“钙”是指元素。
32.(1)小科同学为了测量积雪的密度,设计了“根据雪地上的脚印深度进行估测”的方法。他采用的方法是:利用一块平整地面上的积雪,用脚竖直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个向下凹的脚印。然后通过测量积雪原来的厚度H,用脚踩后在雪上形成脚印的深度h,就可以估测雪的密度。请通过推导得出雪的密度的计算表达式    (冰的密度为ρ冰)
(2)雪水融化成水汇聚变多会形成山洪,会造成水土流失。小科同学测定了山洪冲刷地面时洪水中的含沙量(即1m3的洪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在治理环境之前,他们共采集了10dm3的水样,测得质量是10.18kg,已知干燥的同类泥沙的密度是2.5×103kg/m3,则这些洪水中的含沙量是   。
【答案】(1)(H-h)ρ冰/H
(2)30 kg/m3
【解析】【分析】(1)雪被踩前后,质量和脚印的面积是不变的,已知雪的深度和脚印的深度,可以知道踩实后的冰的深度。根据雪的深度、冰的深度和脚印的深度,可以得到雪和冰的体积,雪和冰质量不变根据m=ρV得到雪和冰密度、体积等量关系式,最后得出雪的密度表达式。
(2)根据含沙量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它的定义式,设x表示洪水中的含沙量,m沙表示洪水中含有泥沙的质量,V表示洪水的体积,可得关系式,代入已知数据求解。【解答】(1)设脚印的面积为S,
则雪的体积为:V雪=SH
脚下雪的质量:m雪=ρ雪V雪=ρ雪SH
脚下冰的体积:V冰=S(H-h)
脚下冰的质量:m冰=ρ冰V冰=ρ冰S(H-h)
雪变成冰质量不变,则ρ雪SH=ρ冰S(H-h)
所以冰的密度:。
(2)因为洪水的含沙量是指单位体积的河水中含有泥沙的质量
,所以它的定义式可写作,
其中,x表示洪水中的含沙量,m沙表示洪水中含有泥沙的质量,V表示洪水的体积。
设洪水的总质量为m,
则可得:m沙=Vx,m水=m-m沙=m-Vx,
沙子的体积:,
水的体积:,
又因为V沙+V水=V,
所以
代入数据得:;
解得:x=30kg/m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期中模拟卷
科学
班级:xxxxxxxxxxxx x姓名:xxxxxxxxxxx x考号:xxxxxxxxxxx x考场:xxxxxxxxxxx x座位:xxxxxxxx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贴条形码区
2.选择题部分须使用2B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需用黑色签字笔填写; (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3.
4.答题不得超过答题边框区域;
5.保持答题卡卡面整洁,不折叠,不破损。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一、选择题(45分)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二、填空题(40分)
x16.(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
x17.(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18.(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19.(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20.(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第 1 页(共 3 页)
x21.(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22.(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
三、实验探究题(40分)
x23.(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24.(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25.(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26.(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27.(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四、综合题(35分)
28.(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29.(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第 2 页(共 3 页)
x30.
xx
xxx(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
xxx(2).(3分)
xxx(3).(3分)
x31.
xx
xxx(1).(3分)
xxx(2).(3分)
xxx(3).(3分)
x32.(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x(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x
第 3 页(共 3 页)
第 4 页(共 4 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册期中模拟卷(新教材)
科学
考试范围:七下第1-3章; 满分:16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队长:___________组长: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评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5分)
1.根据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子宫内进行的
B.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卵巢内完成的
C.③~④的发育过程中所需营养全部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
D.胎儿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胎盘和脐带进入母体血液,由母体排出体外
2.观察桃花(甲)和桃(乙)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⑧是桃花的雌蕊,其中②的结构是花丝
B.甲图中⑦是桃花雄蕊中的花药,内含有卵细胞
C.乙图中a是桃的果皮,由图甲中⑤子房壁发育而来
D.乙图中b是桃的种子,其内的胚由④胚珠发育而来
3.如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甲
B.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有机物
C.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D.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从土壤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
4.甲、乙、丙和丁分别是四种生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与乙、丙、丁的共同点是都需要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B.图中的甲、乙、丙、丁都通过产生丁图中的[a]孢子来繁殖后代
C.丙生物具有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核这些结构,可以用来酿酒
D.乙是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有细胞壁
5.下列各图不属于模型的是(  )
A. B. C. D.
6.美国《Science》杂志曾报道,有人合成和分离出含有高能量阳离子 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团AsF6的化合价为-1
B.N5+得到一个电子后可变成单质
C.已知F为-1价, 则As为+5价
D.N5+的性质很稳定,不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7.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H ②Fe2+ ③He ④P2O5 ⑤Fe3+ 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 5 个氧原子
8.科学上用符号“ZAX”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abXn+和cdYm-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b-a=d-c B.a+n=c-m C.a-n=c+m D.b-n=d+m
9. X元素1个原子的质量是m克,Y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化合物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M,则W克XY2中含有Y的原子数是 (  )
A. B. C. D.
10.将乙酸(CH3COOH)和葡萄糖(C6H12O6)溶于水得到混合溶液,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9a B.1-8a C.12a D.8a
11.近来发现海底蕴藏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其贮存量超过已知天然气、石油和煤蕴藏量总和的2倍,是目前开发前景十分诱人的新型能源。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水分子构成8个笼,每个笼内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的H2O分子。若晶体中每8个笼中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被2个游离的H2O分子所填充,则天然气水合物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  )
A. B. C. D.
12.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13.下表是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铅 水银 酒精 甲苯
熔点/℃ 328 -38.8 -117 -95
沸点/℃ 1740 357 78 111
A.铅在350 ℃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固态酒精与甲苯不是晶体
C.在绍兴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
D.在绍兴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
14.小科用天平测量一铁球质量,他先把游码拨到如图甲所示位置,然后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接下来他把铁球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天平右盘上放50g砝码一只、10g砝码一只,然后将游码拨回到如图乙所示位置,天平再次平衡。虽然小科的操作方法有误,但还是可以测出铁球的质量。铁球的质量为(  )
A.60.4g B.60.2g C.59.6g D.59.8g
15.某兴趣小组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液体的密度,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
B.液体乙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
C.当体积为60厘米3时,液体甲的质量为80克
D.当质量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体积比是4:5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20空格。每空2分,共40分)
16.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铜原子    ;
(2)氖气    ;
(3)3个铁离子    ;
(4)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
17.为了感恩母亲,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如图甲所示是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甲图中A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   和分泌雌性激素。
(2)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在试管中进行受精,将受精卵形成的早期胚胎移植到   (选填字母)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3)图乙为人体身高生长发育曲线图,图中表示女孩发育曲线的是   (选填序号)。
18.“短柄樱桃”味美多汁,是我国的四大名品之一。现在的“短柄樱桃”是在原来“长柄樱桃”的基础上通过嫁接技术栽培出来。
(1)通过嫁接技术栽培出“短柄樱桃”的繁殖方式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如图所示为嫁接过程的示意图,则作为接穗的A应是     (填“短柄”或“长柄”)樱桃的枝条,才会繁殖出“短柄樱桃”来。
19.某高性能磁粉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x为正整数),已知钴(Co)和铁的化合价可能呈现为+2或+3价,且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有一种化合价,则x=   ,Co的化合价为   。
20.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和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试管中生成气体B,则B是   ,b应接电源的   。
(2)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8毫升,则生成氢气的体积是   毫升。
(3)该实验可以说明,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请书写其文字表达式:   。
21.图甲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1)第15min时该物质处于   (填状态)。
(2)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会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成量为320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   g,石块的密度为   g/cm3。(ρ水=1.0×103kg/m3)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3.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体,对物种延续起着重要的作用。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对种子进行一系列探究活动。
【观察种子的结构】
(1)如图乙是玉米种子的纵剖图,该剖面是刀片沿着图甲所示的   (填“”“”或“”)线剖开的;
(2)在图乙所示的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①,说明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
【种子萌发的探究】
实验步骤:
①选取健康、饱满的玉米种子80粒,并准备好4个带盖的玻璃杯、纱布等;
②分别在玻璃杯上贴上标签A、B、C、D,每个杯子放4层纱布,在纱布上各放上20粒玉米种子;
③按照下表所示进行操作;
④3天后观察种子萌发情况。
组别 种子数量粒 实验条件 胚根长度大于2毫米的种子数量/粒
1天后 2天后 3天后 4天后 5天后
A 20粒 室内,干燥 0 0 0 0 0
B 20粒 室内,部分浸没在蒸馏水中 6 9 18 20 20
C 20粒 室内,完全浸没在蒸馏水中 0 0 2 8 12
D 20粒 保温箱内,部分浸没在蒸馏水中 0 0 0 0 0
(3)A、B、C、D每个杯子中都放20粒玉米种子的原因是什么?   ;
(4)小组同学进行B组和D组实验对比研究的方案设计时,基于的假设是   ;
【制作种子一生模型图】……
24. 用不同的方法测量鹅卵石和小瓷杯的密度。
(1) 测鹅卵石的密度。
①实验前,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处,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他应该将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选填“左”或“右”),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②测量鹅卵石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入托盘天平的右盘后,分度标尺的指针仍然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③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该鹅卵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以上数据可知,该鹅卵石的密度为    kg/m3;
(2) 测小瓷杯的密度。
如图丁所示,先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水,液面刻度为V1; 再将小瓷杯浸没于水中,液面刻度为V2; 最后捞起小瓷杯并将杯中的水倒回量筒,使其漂浮于水面(水未损失,提示:小瓷杯漂浮时二力平衡,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且所受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即 F浮=m排水g),液面刻度为V3,则小瓷杯密度的表达式ρ杯=   (用V1、V2、V3和ρ水表示) 。
25.如图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消耗水的质量为m,与电池负极相连的试管a得到氢气,与电池正极相连的试管b得到氧气,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2:1,实验结束后,收集这两部分气体并置于同一密闭容器中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为m。图2是一定体积的氢气和不同体积的氧气化合成液态水的实验数据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反应前氧气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试分析:
(1)实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   。
(2)虚线部分表示剩余的气体是   。
(3)实线与虚线的交点表示的意义是   。
(4)反应前原有氢气   毫升。
26.实验室里,同学们进行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
(1)组装实验装置时,对于P和Q,应先调整    (选填“P”或“Q”)的位置;
(2)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
(3)根据实验数据,小科画出了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后可知:①冰熔化过程中   ;
②不考虑热量损失,第2﹣4min冰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10﹣12min水吸收的热量。
27.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是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请正确填写下列空格:
(1)调节天平时应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明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
(3)小明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试加砝码时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   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同时调节游码。
四.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5分)
2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1)第三周期中的稀有气体元素的质子数是   。
(2)元素周期表的纵行叫做族,分为主族、副族、VⅢ族和0族。主族用字母“A”来表示,共有七个主族,依次用IA族、ⅡA族、ⅢA族、ⅣA族、VA族、ⅥA族、VⅡA族表示。同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X +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第   族。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
A.N C B.F Cl C.Mg Al D.Ne Na
(4)核电荷数1-18的非金属元素A和B,可形成原子个数比1:1和2∶1的两种常温下的化合物,写出这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
29.在学习了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以后,小明回家做了如下实验: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水烧开后壶口冒出“白气”。请回答:
(1)这些“白气”是由于壶口跑出的水蒸气   形成的,根据甲、乙两图所示情况可以判断出房间   的气温较高;
(2)如果加大炉火猛烧,则壶内开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降低”)。
30.一个铜球的体积是20cm3,质量是89g,问:
(1)请通过计算判断这个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铜的密度为8.9×103kg/m3)
(3)若在空心部分灌满铅,总质量为多大?(铅的密度为11.3×103kg/m3)
31.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说我从小就一直喝牛奶,每天都会喝两杯,长时间喝牛奶非常有帮助,营养非常全面,确实是一件好事。对于青少年的身体发育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推出了学生奶,如图是学生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仔细阅读后回答:
(1)标签中的“钙”是指   。(填“原子”“元素”或“离子”)
(2)包装标签中脂肪4.0g的意思,是指100mL牛奶中含脂防质量4.0g,那么一盒牛奶含钙多少克?
(3)若人体每天需要0.66钙,且这些钙有90%来自于牛奶,则一个人至少要喝多少盒牛奶?
32.(1)小科同学为了测量积雪的密度,设计了“根据雪地上的脚印深度进行估测”的方法。他采用的方法是:利用一块平整地面上的积雪,用脚竖直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个向下凹的脚印。然后通过测量积雪原来的厚度H,用脚踩后在雪上形成脚印的深度h,就可以估测雪的密度。请通过推导得出雪的密度的计算表达式    (冰的密度为ρ冰)
(2)雪水融化成水汇聚变多会形成山洪,会造成水土流失。小科同学测定了山洪冲刷地面时洪水中的含沙量(即1m3的洪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在治理环境之前,他们共采集了10dm3的水样,测得质量是10.18kg,已知干燥的同类泥沙的密度是2.5×103kg/m3,则这些洪水中的含沙量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