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 生命与空气3.5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人只要活着,就会一刻不停地进行呼吸。为什么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人体内究竟是怎样进行气体交换的呢?动物和植物体内也有这样的气体交换吗?一、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整个过程称为呼吸。肺(lungs)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由呼吸系统来完成的。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作用器官 结构 作用鼻 由鼻孔和鼻腔组成。鼻孔与外界相通;鼻腔内具有鼻黏膜(能分泌黏液)和鼻毛,鼻黏膜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鼻腔内还有嗅细胞 阻挡和粘住灰尘、细菌,还能温暖和湿润空气,感受气味刺激咽 前后略扁的管道 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喉 由软骨做支架 保持气体畅通气管 由C形软骨环做支架的环状结构 保持气流畅通支气管 由气管的分支形成,分为左、右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两肺,形成树状分枝,最后形成肺泡管,每一肺泡管附有很多肺泡 支气管管壁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能分泌黏液,粘住灰尘和细菌肺 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主要由左、右支气管的树状分枝以及肺泡管末端的肺泡组成 主要的呼吸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深挖教材(1)呼吸与吞咽:咽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咽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空气通过咽和喉进入气管,而食物通过咽进入食道。(2)会厌软骨保证呼吸和吞咽正常进行:在喉的上部有一块软骨,叫会厌软骨,能保证食物和空气各行其道。呼吸时,喉口开放,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3)吃饭时说笑会带来危险:有的人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就会引起剧烈咳嗽。因此,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食物进入气管引发意外。读图 3-66,根据锥形罩内气球的变化,说说人是怎样呼吸的。读图 3-66,根据锥形罩内气球的变化,说说人是怎样呼吸的。3.人是怎样呼吸的①胸廓:胸廓主要是由胸骨、肋骨和胸椎共同围成的一个结构,心脏、肺就位于胸廓内,胸廓有保护心脏、肺的功能。②膈:膈位于胸腔的底部(即腹腔的顶部),是将胸腔和腹腔分隔开的结构,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③演示实验:模拟呼吸时有关结构的变化。a.实验装置:玻璃管模拟气管和支气管,气球模拟肺,玻璃罩模拟胸廓,橡皮膜模拟膈。b.实验过程和解读:第一步,橡皮膜向下拉,气球胀大,模拟膈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降低,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过程。第二步,橡皮膜向上推,当用手向上推橡皮膜时,可以看到气球缩小,气球内的气体排出,模拟膈肌舒张时膈顶部回升,胸廓的容积缩小,肺收缩,肺内气压增大,肺内的气体被排出,完成呼气过程。④膈的运动与胸廓变化的关系:胸廓容积的扩大和缩小与膈的运动有关。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图示膈肌的运动 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 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廓的变化 胸廓上下径增大 胸廓上下径缩小⑤肋骨间肌肉的变化与胸廓变化的关系:胸廓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间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吸入气体 呼出气体肋骨间肌肉状态 收缩 舒张肋骨的变化 向上向外运动 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的变化 前后径、左右径增大 前后径、左右径缩小归纳总结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即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是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富有弹性,可以扩张和收缩。肺的扩张和收缩导致肺内的气压发生变化,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肺内的气体被排出,肺就与外界完成了气体交换,如表所示:吸气 呼气肋骨间肌肉和膈肌 收缩 舒张肋骨和膈顶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膈顶下降 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膈顶回升胸廓前后径和上下径 增大 缩小胸廓容积 扩大 缩小肺的状态 扩张 收缩肺内气压 气压降低,低于大气压强 气压增大,高于大气压强气体进出 气体入肺 气体出肺吸入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气体成 分特点 人体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多,二氧化碳含量较少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气体成分变 化的原因 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了气体交换 ①原理:人体内气体交换遵循气体扩散的原理,即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②过程:当吸入的空气进入肺泡时,肺泡鼓起来,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这些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如图所示),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可简单记为:③结果: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后,肺泡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呼气排出体外,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被利用。图甲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甲中的,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____。(2)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_层细胞构成的,这有利于进行________。(3)图乙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甲中3___应处于___状态,此时膈肌向___移动,肺内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强。解析:(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温暖、湿润的作用。(2)构成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肺泡。①肺泡数量很多,气体交换的效率高;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进行气体交换;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3)图乙中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此时图甲中3膈肌收缩,向下移动,胸廓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强。答案:(1)1 呼吸道清洁(2)一气体交换(3)膈肌收缩下小于二、呼吸作用进入人体的氧气有何作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又是从哪里来的?我们都知道汽车需要汽油才能行驶,那是因为汽油会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为汽车行驶提供能量。与此类似,人进行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也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是由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organic compound)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所提供的。当有机物为葡萄糖时,人体细胞内氧化反应的过程可以表示为: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称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人体内的一种缓慢进行的氧化反应。概念 呼吸作用是指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反应式 当有机物为葡萄糖时,呼吸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如下:实质 发生缓慢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意义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一旦不能进行,一切生命活动就将结束食物燃烧时也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热量,这与呼吸作用相类似,你能比较两者的差异吗?人体内氧气的获得和利用 人体通过吸气过程获得氧气,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运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在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人体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排出 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由血液从组织细胞运送到肺部,进入肺泡内,最后人体通过呼气过程将其排出体外人体内的氧气是怎样获得和利用的 二氧化碳是怎样产生和排出体外的 人体内氧气的获得和利用 人体通过吸气过程获得氧气,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运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在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人体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排出 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由血液从组织细胞运送到肺部,进入肺泡内,最后人体通过呼气过程将其排出体外呼吸 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整个过程称为呼吸。我们平常所说的呼吸,一般是指肺的通气,即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 作用 呼吸作用是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因此也叫细胞呼吸呼吸和呼吸作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三、动物的呼吸作用动物体内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吗?动物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成分有没有变化呢?试管 B 的设置有 _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1. 实 验 开 始 时,A、B 试 管 中 红 色 水 滴 与 橡 皮 塞 的 距 离 分 别 为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10 分 钟 后 测 量 其 距 离 分 别 为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2.分析:10 分钟后试管 A 中,红色水滴位置的改变是因为 。夏天的夜间可以看见一闪一闪的萤火虫,试问萤火虫发光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月光光能B.电能C.环境热能D.细胞的呼吸作用解析:萤火虫发光所需的能量,是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得的,因此,萤火虫发光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细胞的呼吸作用。答案:D四、植物的呼吸作用植物也是生物,它是否也和动物一样能进行呼吸作用呢?用如图 3-72 所示的装置进行对比试验。几天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实验中,你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图 3-72 的实验中,种子“ 已浸水 ”和“ 已煮熟 ”意味着什么?种子为什么要消毒?种子“已浸水”意味着该种子是活的萌发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种子“已煮熟”意味着该种子中的细胞已死亡,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种子要消毒是为了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微生物,消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的影响。1.把数棵新鲜菠菜装入黑塑料袋中,用绳子扎紧袋口,不使外界空气进入,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2.按图 3-73 所示,松开塑料袋口,插入一根导管,让塑料袋中的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那么植物的其他器官(根、茎、叶、花、果实)是否也能进行呼吸作用呢?3.另取一大口塑料瓶,装入菠菜,盖紧瓶盖,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然后打开瓶盖,将点燃的蜡烛放入瓶内,观察火焰的变化。4.再取一些新鲜菠菜用开水烫 2~3 分钟,重复上述 1~3 步骤,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大部分动物不一样,植物没有明显的呼吸器官,没有明显的呼气和吸气过程,但植物和空气之间也会通过扩散作用进行气体交换。植物的各个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每一个活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微生物等其他生物也有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对于生命活动来说十分重要。新鲜水果用保鲜袋包裹,可延长贮藏时间,其主要原理是( )A.不让水分散失B.抑制呼吸作用C.减少果皮损伤D.保持温度解析:保鲜的原理是防止水果中的营养物质被快速分解,造成营养物质的损耗。用保鲜袋将新鲜水果包裹,可将水果与氧气隔离,从而抑制水果中活细胞的呼吸作用。答案:B课堂小结如图所示为某科学社团的同学验证动物呼吸作用的装置,A、B装置中放入等质量的碱石灰。为了使红色水滴移动更加明显,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多设置几组实验组 B.换用更细的玻璃管C.增加碱石灰的质量 D.放昆虫的试管更大课堂小练习【解答】解:装置A和装置B形成对照实验,变量为昆虫;昆虫进行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装置A中,昆虫呼吸消耗了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导致试管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大气压将红色水滴压向左边;而装置B中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极少,红色水滴无明显现象;由此可以验证动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为了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即要使红色水滴移动更明显,可以适当增加昆虫的数量,让昆虫消耗更多的氧气,产生更多会被碱石灰吸收的二氧化碳,也可以换用更细的玻璃管,使红色水滴的移动更容易被观察到。可见B符合题意;故选:B。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检验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A.肺泡、支气管、气管 B.气管、肺泡、支气管C.支气管、肺泡、气管 D.气管、支气管、肺泡课堂小练习【解答】解:PM2.5颗粒经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然后进入肺,在肺泡中进行气体交换,PM2.5颗粒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周围血液。故选:D。某同学的肺容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同学肺容量最大为4升B.AB段表示吸气过程C.BC段膈肌收缩,横膈膜下降D.AD段曲线所示的呼吸频率为72次/分课堂小练习解:A、据图可见14秒左右:该同学肺容量最大要大于4升,A错误。B、AB段肺容量变大,表示吸气过程,B正确。C、BC段肺容量变小,表示呼气过程,膈肌舒张,膈肌顶部上升,胸廓变小,C错误。D、AD段曲线表示在10秒内呼吸3次,可见该同学在一分钟内的呼吸频率为18次/分,D错误。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