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3 土壤与植物生长 (2)—— 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教学设计课程名称 4.3 土壤与植物生长 (2) 课程类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理解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明确不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知道植物生长需求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了解缺乏相应无机盐时植物出现的症状;了解无土栽培技术及其优点。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植物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的生长差异,培养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能力;对比不同无机盐缺乏时植物的症状,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3.探究实践:参与探究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的实验,学会控制变量、观察现象、记录数据,提升科学探究能力;通过阅读资料了解无土栽培技术,提高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4.态度责任: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实验观察中严谨认真;认识到合理施肥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树立正确利用科学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的实验探究;不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缺乏含氮、磷、钾无机盐时植物的症状。 2.教学难点:理解不同无机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无土栽培技术的原理和优势。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5分钟) 教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种庄稼要施肥,养花种草也要施肥,那肥料对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可能会说给植物提供营养等。 教师:大家说得很对,肥料主要是给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植物生长与无机盐的关系。(二)新课内容(35分钟) 1.探究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教师:(展示实验材料,讲解实验步骤)我们将把若干株生长情况基本相同的植物幼苗分为 A、B 两组,A 组加土壤浸出液,B 组加蒸馏水。大家想想,实验中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得出是为了对比,探究土壤浸出液中是否有植物生长所需物质。 教师:非常好。现在大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两组幼苗的生长情况。(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一段时间后,大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A 组幼苗正常生长,B 组幼苗矮小、叶片发黄、容易倒伏。 教师:那这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 2.无机盐的作用 教师: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各种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起到不同的作用。(展示无机盐作用的图片)大家看,氮和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氮和硫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钾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磷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和钾的无机盐。那如果缺少这些无机盐,植物会怎么样呢? 学生:思考并猜测,教师展示缺乏不同无机盐时植物的症状图片。 教师:大家看,缺氮时植株瘦弱、叶片发黄;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有时呈紫色;缺钾时植株的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大家能记住这些症状吗? 学生:观察记忆,教师通过提问巩固。 3.无土栽培技术 教师: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有一种无土栽培技术。(展示无土栽培的图片和资料)大家看,无土栽培就是以水、草炭或森林腐叶土、蛭石等介质作为培养基质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触营养液。大家想想,无土栽培有什么优点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引导总结节水、省肥、高产、清洁卫生等优点。 教师:我国无土栽培技术发展也很快,从 20 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研究应用了。大家课后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无土栽培的知识。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植物生长和无机盐的知识,谁来总结一下? 学生:总结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的实验结论、不同无机盐的作用、缺乏症状以及无土栽培技术。 教师:大家总结得很全面。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种植植物,课后大家可以观察家里的植物,看看它们的生长和无机盐有什么关系。板书设计 4.3 土壤与植物生长 (2)—— 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1.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的实验 实验设置:A 组(土壤浸出液)、B 组(蒸馏水) 实验现象:A 组正常生长,B 组矮小、发黄、易倒伏 实验结论:土壤浸出液含植物生长所需无机盐 2.无机盐的作用 氮:合成叶绿素、蛋白质 磷:促进幼苗生长发育和开花 钾: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合成和运输 3.缺乏无机盐的症状 缺氮:植株瘦弱、叶片发黄 缺磷:植株矮小、叶色异常 缺钾:茎秆软弱、叶片焦枯 4.无土栽培技术 概念:以特定介质固定植株,接触营养液 优点:节水、省肥、高产等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和资料展示,学生对植物生长与无机盐的关系有了较好的理解,课堂参与度较高。但在讲解无机盐作用机制时,部分学生理解困难,后续可以增加一些生活实例或类比帮助理解。实验操作中,个别小组对变量控制不够准确,需要加强指导。整体而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一定效果,但在知识的拓展和应用方面还需加强练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