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概念阐释】
1、旧航路:由中国或者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转口贸易路线。
2、新航路:15-17世纪(明朝郑和七下西洋1405-1433谁先谁后?)西欧各国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在这过程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不知道的地方,所以也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学习要点】
一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材料一:史料阅读
彼等(美洲人)非常顺从,不知邢恶,不杀人、捕人,不请武器。彼等胆子其小......鉴于此仰析二位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韧,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
毫无疑问,当地黄金甚丰……此外,这里还盛产宝石、珍珠以及无数香料……
这里还产大量的棉花,臣以为,无须送回西班牙,在当地即可卖好价钱……
---[意]哥伦布著,孙家堃译《航海日记)
根据材料一及课本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材料二:
根据材料二及课本35页内容,归纳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家)
判断下列图片是哪位航海家的航行路线。
、② 、③ 、④ 。
时间 航海家 支持国家 航行方向 开辟的新航线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 向东 欧洲—好望角
根据课本35-36页内容填表。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1.开辟原因:西、葡占据了欧洲至 和 的最有利的通商路线; 、 等国发展海上贸易的需要。
2.开辟的过程:根据课本37-38页补充表格。
国家 航海家 时间 成果
英国 卡伯特父子 1497年 发现了纽芬兰岛
荷兰
法国
俄罗斯
根据38页图片分析这些航路与西班牙、葡萄牙开辟的新航路相比有何不同?
3.特点:
4.开辟的意义:
简要绘制本课思维导图:
【课堂练习】
1.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
A.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
2.“它在思想界的影响超越了其对商业和政治领域造成的震撼。它变革了中世纪的理论和思想的整个体系,让过去狭隘的地理观点靠边站,对地球面积和形状的争论就此永远终结。”“它”代表的行动是( )
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B.达·伽马到达印度 C.哥伦布发现美洲 D麦哲伦环球航行
3.西班牙国王于1492年4月17日和哥伦布签订协定,决定给予赞助,并事先封他为将要发现的土地的宗主和统治者,他有权把新土地上总收入的二十分之一留为己有,但这些土地的主权属于西班牙国王。据此可知,哥伦布的远洋探险(  )
A.具有殖民扩张的性质 B.是为了满足王室的挥霍
C.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D.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4.15世纪末,下图中国家卡里库特(在今天的印度)国王请某位航海家转交给葡萄牙国王一封信,同意与葡萄牙人进行商品贸易,但是要求他们带着金银、珊瑚和红呢绒来换取肉桂、丁香、胡椒等。这位航海家是:( )
A.达·伽马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迪亚士
课后思考:根据教材P38“问题探究”根据梁启超的观点,尝试回答梁启超提出的问题。
项目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的开辟
目的
性质
背景
影响 消极
积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