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3.1 太阳系大家庭第三单元 宇宙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替星、流星等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科学思维:能够收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太阳。能够根据资料提炼太阳系的相关信息。探究实践:感受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太阳系的认识会更深化。态度责任:认识到在讨论交流中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对于丰富、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是必要的。科学聚焦01太阳地球月球科学聚焦除了太阳、地球、和月球外,我们还知道太阳系中有哪些天体?科学聚焦科学探索02太阳1.根据自己的了解,画出太阳系。2.画好后,小组讨论并修改、补充。探索活动一:画画太阳系科学探索太阳探索活动二:了解太阳1.小组共享资料,阅读、研讨、提取太阳相关信息并要求按信息重要程度进行排序。2.小组按信息重要程度进行汇报,其他小组倾听并补充。科学探索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受太阳引力作用而环绕其运动的其他天体在内的天体系统。太阳位于该系统的中心,并以其绝对优势的质量(约占该系统总质量的99.86%,其他一切天体只约占 0.14%)所产生的巨大引力,控制着整个系统。同时太阳还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天体。它所发出的光和热,照亮和温暖着整个太阳系。太阳黑子、日冕等太阳活动可能会引起地球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太阳科学探索太阳探索活动三:了解其他星体中国天文科普网http://www.astron.ac.cn/list-22-1.htm百度一下https://www./科学探索水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天文符号是 ,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小的行星。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之它为“辰星”。属于类地行星,自转一周约为59天,公转一周约为88天。科学探索金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天文符号是♀,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二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太阳系中温度最高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之为太白金星。自转一周约为243天,公转一周约为225天。科学探索地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天文符号是 ,太阳系由内及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约1.496亿千米(1天文单位)。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科学探索火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天文符号是♂,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四颗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自转一周约为1天,公转一周约为1.9年。科学探索木星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天文符号是 ,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五颗行星,属于巨行星,自转一周约为0.41天,公转一周约为11.9年。科学探索土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天文符号是 ,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六颗行星,属于巨行星,是太阳系密度最小的行星,可以浮在水上。自转一周约为0.44天,公转一周约为29.4年。科学探索天王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天文符号是 ,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的第七颗行星,是太阳系中最冷的行星,自转一周约为0.7天,公转一周约为84年。科学探索海王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天文符号是 ,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有太阳系最强烈的风,自转一周约为0.7天,公转一周约为164.8年。科学探索流星指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流星体原来是围绕太阳运动的,在接近地球时由于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改变轨道,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科学探索小行星主要分布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围绕太阳旋转的为数众多的小天体。科学探索科学研讨03太阳系大家庭中有哪些天体?1太阳系中太阳是唯一会发光的天体,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有5颗矮行星,冥王星是其中一颗;卫星是围绕在行星周围的天体,太阳系的卫星有180多颗,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此外,太阳系中还有小行星、彗星、流星等小天体。科学研讨这些天体各有什么特点?2天体名称主要特点太阳行星矮行星卫星小行星带彗星流星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炽热的气态球体,体积、质量巨大,发光、发热主要指太阳系的八颗行星,沿不同的椭圆形轨道绕太阳周期运行,不发光的球体围绕太阳运行,呈球形,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天体按一定的轨道绕行星运行,不发光数量多,体积小,质量小,主要分布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围绕太阳旋转,周期有长有短,有彗尾,体积大,密度小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星际物质,因摩擦会短时间发光、发热科学研讨科学拓展04说说彗星的故事海尔-波普彗星麦克诺特彗星天鹅彗星彗星也绕太阳公转,有的大约几十年到几百年绕太阳一周,有的绕太阳一圈需要长达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哈雷彗星在地球上看到彗星的机会很少,例如哈雷彗星: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1704年最先算出它的轨道而得名,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科学拓展课堂总结05课堂总结课堂练习06科学拓展一 填空题1.在日、地、月系统中,太阳是 恒星 ,月球是地球的 卫星 ,地球是太阳的 行星 。 2.太阳系中有一些小天体,它们进入地球的大气层中,与大气层摩擦燃烧而发光,形成 流星 ,有些来不及烧完就降落到地面,形成陨石。 恒星卫星行星流星课堂练习二 判断题1.太阳和其他恒星一样,是一个由炽热燃烧的氢气组成的巨大球体。 ( × )×2.我们可以用肉眼直接观看到太阳光球上的米粒组织。( × )×点拨:组成太阳的主要元素是氢和氦,太阳是气态星球。课堂练习3.观察月球和木星、金星组成的“笑脸”,我们发现月球比金星、木星大得多,是因为月球离地球比较近,而不是月球实际比木星、金星大。 ( √ )4.太阳黑子、日冕等太阳活动可能会引起地球极光、磁暴等现象。 ( √ )√√课堂练习三 选择题1.太阳系中,唯一自身能发光的天体是( A )。A.太阳 B.火星 C.月球A课堂练习2.如图所示的笑脸可能是由月球、金星和( A )组成的“双星伴月”现象。A.木星 B.彗星 C.地球A点拨:“双星伴月”,是指两个星体和月亮,如金星、木星和月球,或者土星、木星和月球等,同时在夜空中被观测到的天文现象。课堂练习3.下列关于彗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彗星围绕着太阳运转 B.彗星会发光发热,是一种恒星C.哈雷彗星围绕着地球运转A课堂练习四 连线题将下列太阳系中的天体和它被观察到的特点进行连线。课堂练习五 综合创新题 月球大约每月围绕地球运转过程中,会依次经过一些明亮的行星,形成所谓的“行星合月”。“双星伴月”,是指两个星体和月亮,如金星、木星和月球,或者土星、木星和月球等,同时在夜空中被观测到的天文现象。“行星合月”每个月都会发生,但两颗以上的行星同时靠近月球就比较罕见。课堂练习1.(判断题)“双星伴月”比“行星合月”更为罕见。 ( √ )2.(判断题)在“行星合月”中,行星本身就会发光。 ( √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 太阳系大家庭 课件.pptx 视频1.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