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8.2.2 海水“晒盐”的原理一、化学观念形成 “物质的溶解有限度” 的观念,理解溶解度的概念;认识到气体溶解度与压强、温度的关系,以及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二、科学思维学会运用溶解度曲线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大小,判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规律,提升归纳总结和演绎推理的思维能力。三、科学态度与责任增强对化学与环境问题的关注,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核心素养目标重点:1. 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包括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及四要素。2. 认识溶解度曲线,能从曲线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应用,如比较溶解度大小、判断变化规律。3. 理解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的原理及适用情况。难点:1. 对溶解度概念中的关键要素的准确把握。2. 利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旧知回顾溶解不饱和溶液加入溶质氯化钠部分溶解继续加入氯化钠饱和溶液水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如何定量比较固体物质的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呢?01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思考讨论不能,不在同一温度下。下列情况能说明NaCl和KNO3中谁的溶解性更好吗?思考讨论不能,溶剂量不相同。下列情况能说明NaCl和KNO3中谁的溶解性更好吗?思考讨论不能,没有达到饱和状态。下列情况能说明NaCl和KNO3中谁的溶解性更好吗?思考讨论能,说明在20℃时,NaCl比KNO3的溶解性更好下列情况能说明NaCl和KNO3中谁的溶解性更好吗?1.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定量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性2. 固态物质溶解度的四要素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指明温度时才有意义在100 g溶剂中人为所规定,控制溶剂质量以“g”为单位溶解度是溶质的质量达到饱和状态只有达到饱和状态,溶质溶解的质量才是一个确定的值四要素3. 溶解度的含义例:NaCl在20℃时的溶解度为36g。1. 20℃时,在100g水中达到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NaCl的质量为36g。2. 20℃时,在100g水中最___(多/少)溶解36gNaCl。3. 20℃时,完全溶解36gNaCl,最___(多/少)需要100g水。饱和多少温度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饱和溶液的质量20℃36g100g136g4.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1. 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 )2. 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铵,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 )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 )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未指明100g溶剂未指明饱和状态未指明温度未指明单位“g”4.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1)内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2)外因:温度如在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而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原因为: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溶质本身的性质不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剂的多少没有关系,因为概念中溶剂的量已经规定为100 g,所以在外部因素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5. 固体物质溶解度与溶解能力的关系20℃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g >10 1~10 0.01~1 <0.01溶解能力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易溶可溶微溶难(不)溶0.01g1g10g02 气体的溶解度1. 气体的溶解度鱼能在水中生存,打开汽水瓶盖时常会冒出大量气泡,这些都证明了气体能溶解在水里。根据生活经验,思考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哪些因素有关?(1)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2)夏天闷热时,鱼会浮上水面呼吸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2. 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内因:气体本身的性质,不同气体的溶解度不同外因温度:压强不变时,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温度不变时,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思考有科学家提出,在高压下将二氧化碳气体封存在海洋深处,以解决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的问题。你认为这种方案可行吗?这对海洋生态会产生什么影响?不可行。会对海洋生态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解决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大的问题需要探索更加可持续和安全的方法,如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森林保护和恢复等。03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 列表法物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Ca(OH)2 0.185 0.165 0.141 0.116 0.094 0.077缺点:列表法表示溶解度还不是很直观,不能表示某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向。2. 曲线法溶解度曲线: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描绘出的曲线。3.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点线面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两曲线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的情况曲线以下—表示溶液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以上—表示溶液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4. 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陡升型: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NaNO3、KNO3、NH4NO3等。缓升型:少数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如NaCl。下降型:极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5.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查出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5)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确定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方法。(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或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3)选择改变温度的方法使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4)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选择结晶的方法。6. 结晶的方法及应用结晶方法 适用范围 应用举例 步骤降温结晶 (冷却热饱和溶液)蒸发结晶适用于将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溶质从其饱和溶液析出从KNO3饱和溶液中得到KNO3晶体适用于将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溶质从其饱和溶液析出海水晒盐配制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干燥溶解→蒸发溶剂→趁热过滤→干燥拓展延伸1. 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采用哪种结晶方法提纯KNO32. NaCl中含有少量的KNO3,可采用哪种结晶方法提纯NaCl采用的结晶方法——降温结晶采用的结晶方法——蒸发结晶总结归纳随堂练习1.结合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B.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C.升高温度可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随堂练习2. 下列几种物质中①硝酸钾、②熟石灰、③氧气、④二氧化碳,其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只有①D随堂练习3. 在20℃时,3g某物质溶于200g水中,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则该物质属于(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B随堂练习4. 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内溶有一定量的CO2气体,打开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来。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有关气体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 A.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 B.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C.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增大 D. 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B感谢您的观看“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