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卖油翁 课件(共3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卖油翁 课件(共34张PPT)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欧阳修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重点)
2.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
态度,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难点)
3.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重点)
核心素养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说理畅达,委婉抒情,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等;诗风流畅自然,代表作有《戏答元珍》等;其词清丽深婉,代表作有《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等。
关于作者
六一意为: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件, 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成就最高,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
唐代:韩愈、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作品简介
欧阳修开宋代笔记文创作先声,其《归田录》《笔说》等都很有名。
本文节选自《归田录》,是欧阳修晚年辞官闲居颍州时作,多记朝廷旧事和士大夫琐事,大多系亲身经历、见闻,史料翔实可靠。《卖油翁》这个题目是后来编者加上去的。
“翁”的意思是“年老的男子,老头儿”。题目点明了写作对象,表明文章写的是一个卖油老头儿的故事。
◆字词学习
自矜( ) 家圃( ) 睨( )
矢( ) 颔( ) 忿然( )
酌( ) 杓( ) 沥( ) 遣( )
jīn
qiǎn

sháo
zhuó
fèn
hàn
shǐ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陈康肃公 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 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 之。
自夸
擅长射箭
译: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曾经有一次,陈尧咨在自家园子射箭,有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放下担子
园子

斜着眼看
点头
曾经
对男子的尊称
因为
表承接
表修饰
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他曾经射箭在自己的园子里
尝于家圃射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 尔。”康肃忿然曰:“尔 安敢轻吾射!”
懂得
没有别的(奥妙)
同“耳”, 罢了
气愤的样子
轻视
怎么
动词用作名词,射箭的本领。

译: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熟练
……的样子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 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 遣之。

下滴
同“勺”
凭,靠
舀取,这里指倒入。
于是

慢慢地
于是,就
打发
表转折,却

表修饰
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只,不过
译: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字词清单
通假字
但手熟尔
徐以杓酌油沥之
同“耳”,相当于“罢了”。
同“勺” 。
古今
异义
但微颔之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
尝射于家圃
古义:只 今义:但是
古义:于是,就 今义:原因、因为
古义:怎么 今义:安全
古义:曾经 今义:尝试,品尝
词类
活用
但微颔之
尔安敢轻吾射
尔安敢轻吾射
名词用作动词,点头。
动词用作名词,指射箭的本领。
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
一词
多义
尝射于家圃
动词,射箭

尔安敢轻吾射
名词,射箭的本领
以我酌油知之
介词,凭、靠
以钱覆其口
介词,用

以此自矜
介词,因为
一词
多义
尔安敢轻吾射
代词,你

但手熟尔
同“耳”,相当于“罢了”
睨之,久而不去
连词,表修饰
而钱不湿
连词,表转折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连词,表顺承
康肃笑而遣之
连词,表修饰
一词
多义
1.睨之
2.但微颔之
3.以我酌油知之
4.以杓酌油沥之
5.康肃笑而遣之
解释下列“之”字,并说出用法
代词,陈尧咨射箭
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代词,指葫芦
代词,指卖油翁
特殊
句式
尝射于家圃
状语后置,即“尝于家圃射”
倒装句:
省略句:
自钱孔入
省略主语“油”,即“油自钱孔入”
固定句式:
吾射不亦精乎?
“不亦……乎?”(古汉语常用句式,表反问,可译为“不也是……吗?”)
成语积累
意思相近的成语:游刃有余、耳熟能详、得心应手等。
【熟能生巧】
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看图复述课文
请同学们大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这则小故事,尽量做到既贴近原文,又生动形象。
通读全文,把握故事内容。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家圃
卖油翁 陈尧咨
陈尧咨善射,卖油翁“但微颔之”。
陈尧咨认为卖油翁轻视他的射技,卖油翁以自己娴熟的倒油本领告诉陈尧咨“熟能生巧”的道理。
陈尧咨明白了道理,笑着把卖油翁打发走了。
再读课文,注意读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点,并说一说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有什么反应?
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睨之”是神态描写,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技不以为意的态度;
“但微颔之”是动作描写,表现卖油翁略表赞赏的态度。
这两个短语说明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略表赞许的同时又感到美中不足。
卖油翁是怎样评价陈尧咨射箭的技艺的?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他凭什么做出这样的评价?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盛气凌人
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恼怒
笑而遣之
——折服
问曰
忿然曰


意思相同,但更多了种居高临下的意味。
傲慢
暴躁
愤怒不加掩饰地写在脸上。
卖油翁凭什么使陈尧咨对他的态度发生了那么巨大的变化?卖油翁的过人之处又有哪些?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沾湿。
“取”“置”“覆”“酌”“沥”这些动词使用得十分精准,连贯有序,一气呵成。可以看出卖油翁身怀绝技、酌油技艺的娴熟高超。
“徐”字写出动作舒缓,节奏平稳,可以看
出卖油翁酌油时不慌不忙,镇定自若,从容悠闲。
如何理解陈尧咨最后“笑而遣之”?
——认可了卖油翁的技艺,有尴尬,也有解嘲。
——也表现出陈尧咨通达爽快的一面。
文中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找出相关的语句试做分析。
陈尧咨(善射) 卖油翁(善酌油)
忿然
笑而遣之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笑而遣之
释担而立
但微颔之
取、置、覆、酌、沥
睨之
神态
语言
动作
酌油技艺高超,不卑不亢
沉稳有智慧,谦虚
射箭技艺高超,通达爽快
脾气暴躁,骄傲自满
卖油翁
陈尧咨
对 比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畅所欲言:
读完这篇文章,你还得到了哪些启示?请与大家分享。
①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②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③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的优点。
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⑤骄傲自大、不可一世者往往遭人轻视。
⑥智者超然物外。
……
思考:课文为何对陈尧咨的善射写得简略,而对卖油翁的酌油情况却记叙得较详细?
因为故事要说的道理是熟能生巧,并不是说陈尧咨的善射,所以只用“当世无双”“十中八九”,来描写他的箭术的精湛,而对卖油翁情况的记叙较详细,这样使叙事清楚,同时又重点突出。
卖油翁说高超的射箭、酌油本领都是“手熟”而已,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卖油翁说的有道理。因为任何技艺经过不断练习,都可以达到熟练的程度。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就是这个道理。
我不同意卖油翁的观点。陈尧咨高超的箭术不只是“手熟”而已。因为射箭所射可能是静止目标,也可能是活动目标,如果是后者,还必须考虑箭的速度、目标物的移动速度和风力风速等因素,在战场上还必须同时防御敌人,这样看来,射箭的技艺更加复杂,要求更加严苛,甚至还须有一定天赋,并不只是“手熟”就能练成的。
问题探究
文章通过陈尧咨和卖油翁的对话及卖油翁酌油的故事,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含蓄地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骄傲自满。
主旨归纳
《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
——欧阳修《<归田录>序》
结合课文,说一说欧阳修《归田录》所记的“史官之所不记”指的是哪些人或事?欧阳修又为何认为这些事是“可录”“可览”的?
“史官之所不记”
——指的便是像卖油翁那样没有传奇经历、壮丽的事业的小人物,与他们身上的故事。
“可录”“可览”
——小人物或许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他们身上却具有无可替代的闪光点。而平凡的劳动人民身上最质朴的品格,恰是最应当被看到、被流传、被学习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