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共1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件(共1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青山处处埋忠骨
走近伟人
七绝·呈父亲
毛泽东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走近伟人
毛主席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走近伟人
检查预习
默读课文。仔细观察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写毛岸英牺牲和毛主席收到电报后感到万分悲痛。
写最后毛主席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苦的决定。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整体感知
快速浏览课文,把3封电报和毛主席批示的内容找出来并画线。
彭德怀告诉毛主席,毛岸英牺牲了
司令部请示是否将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
朝鲜要求把岸英安葬在朝鲜
让岸英安葬在朝鲜
青山处处埋忠骨
忠骨:毛岸英烈士的遗体。
整体感知
讨论交流对毛主席的内心世界的看法(一)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动作
毛主席悲伤得说不出话,吃不下饭,只能借烟消愁
整体感知
心理活动
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毛主席感到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心情无比悲痛的。
三次分离:
平平安安
这次:
整体感知
“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动作和神态
深深的思念
无比的悲痛
心中的伤痛
丧子之痛
整体感知
岸英再也不可能回来了,他再也唤不回心爱的儿子了。
“岸英!岸英!”
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没说一句话。
感受悲痛
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的长子,一九五○年他坚决请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于一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毛岸英同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将永远教育和鼓舞着青年一代。毛岸英烈士永垂不朽!
感受悲痛
讨论交流对毛主席的内心世界的看法(二)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作为父亲,怎会不想和死去的儿子见上最后一面呢?这个要求是能满足的,也是合情合理的。
感受悲痛
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感受悲痛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犹豫不决
毛主席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他无法相信发生的一切是真的。他是伟人,也是凡人。
情绪低落,心情沮丧的样子
感受悲痛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毛主席一夜未眠,就为失去爱子,为不能见爱子最后一面哭了整整一夜。
极度痛苦
感受悲痛
英雄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
不是埋葬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革命者既然把一切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须考虑,即使长眠于他乡又有何妨。
理解题目
下课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