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8课《数字名章我制作》课件+教案-人教·内蒙古版《信息技术》五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第8课《数字名章我制作》课件+教案-人教·内蒙古版《信息技术》五下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字名章我制作教学设计
课题 数字名章我制作 单元 制作徽章与印章 学科 小学信息技术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以数字篆刻艺术为载体,整合信息技术与传统艺术教育,构建了"工具认知-实践操作-文化理解"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教材结构层次分明:开篇通过学生对话创设真实情境,引出印章艺术的文化认知;主体部分以《画时印章》软件为操作平台,通过"界面认知-模板运用-集字创作-效果处理-输出应用"的阶梯式任务设计,将传统篆刻的章法布局、字体选用等专业知识转化为可视化操作流程,既保留传统艺术精髓又降低技术门槛。知识角模块深化学科内涵,通过软件研发背景和篆书应用原理的阐释,凸显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创新。教材编排注重实践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培养数字工具应用能力的同时,渗透印章艺术的审美意趣,通过虚拟印章制作与实体刻印的衔接,建立数字创作与现实应用的有机联系,充分体现STEAM教育理念下的跨学科整合特点。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认识数字工具在传统艺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理解信息技术对篆刻艺术创作效率与表现形式的提升价值。计算思维:将传统篆刻的章法布局、字体选择、效果处理等抽象艺术规则转化为可操作的数字化步骤,系统性解决印章创作中的布局优化与效果生成问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熟练操作《画时印章》的模板、集字、效果等功能模块,结合个人审美完成个性化姓名章设计。信息社会责任:在印章制作中严格遵守数字资源使用规范,尊重软件字库的版权属性,避免未经授权的字体与模板滥用。
重点 理解模板选择、集字操作、文字调整及效果添加的流程,能独立完成姓名章的设计与输出。认识朱文、白文的艺术特征,学会根据模板合理布局文字,正确选用篆体字库中的字体。
难点 在有限印面内调整文字大小、位置和间距,实现传统章法的数字化呈现(如四字布局的均衡性)。理解书法篆书与数字篆刻的差异,通过软件工具模拟刀刻效果时兼顾艺术性与技术性。根据需求选择PNG格式参数(如分辨率、背景透明化),确保数字印章在书画作品中的适配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喜欢篆刻的同学在学习刻印技术与方法时,往往要比前人轻松很多。因为有了可以模拟真实篆刻手法和效果的刻印软件和三维作品创作软件,能够便捷地引领我们学习和使用。活动任务1.通过利用《画时印章》、Cura、3DOne等软件,制作个性印章和徽章的学习过程,学习初步的刻印技术与知识,体验有关的过程。2.用心观察印章和徽章的外形样貌,并学习了解有关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要开动脑筋、积极动手实践、协作创新。3.活动安排活动流程主要任务第8课认识《画时印章》软件,并用来制作自己的姓名章第9课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制作具有个性特点的印章第10课认识切片软件的主要功能,并能够用来制作三维徽章模型第11课认识简单三维设计软件的功能,并能够用来制作三维印章模型 了解单元学习的主题即制作徽章与印章及本单元的活动任务和活动安排。 通过教师简要介绍,学生了解本单元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情境创设A:我想制作一个姓名印章,用来印在自己的图画作品里,应该怎么做呢 B:这个很简单!可以用刻印软件制作。这一课咱们一起来学习制作自己的名章吧。姓名印章一般分朱文和白文(图8.1)。朱文也称阳文,白文也称阴文。通常,一幅书法作品上要印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并且两章的大小要相宜。《画时印章》是一款简单易学的刻印软件,它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传统的刻印艺术创作,逼真地模拟了篆刻的常用工具,满足了人们在数字书画作品上盖章压印的需求。如果你不擅长甚至不会刻印所需的各种字体也没关系,利用刻印软件自带的字库和集字功能,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文字和字体,从而轻松地制作姓名章。下面就以《画时印章》软件为工具来学习使用。二、认识《画时印章》软件双击Windows桌面上的图标,启动《画时印章》软件,打开它的窗口(图8.2)。仔细观察窗口的组成,了解各部分的名称。可以看到,窗口中主要分为四个区域。菜单栏中有几种命令菜单。功能面板中有模板、集字、效果和欣赏等功能模块,还有笔、刻刀、橡皮、操作、预览以及调整画板的工具。选项面板与功能面板具有联动性,在功能面板中选择一种功能模板或工具后,可以在选项面板中进行更多的设置与选择。印面区是作品的实时展示区,可以看到作品的外观,并进行编辑修改。三、制作姓名章①在功能面板中单击“模板”图标,再在选项面板中选定“章法”,可以看到有不同的章法模板。②选定四字布局的章法(图8.3),印面区出现数字1、2、3、4,表示印面上文字的排布顺序。③在功能面板中选择“集字”,再在选项面板中选定“预设”后单击“搜索”按钮,输入要搜索的姓名章文字,如“赵依然印”(图8.4)。④单击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再在选项面板中逐个单击文字,选择所需的字体,选好后单击选项面板下面的“确定”按钮,印面上就会出现相应的文字(图8.5)。⑤单击印面上的文字,文字周围会出现操作框,适当调整文字的大小和位置(图8.6)。⑥在功能面板中选定“效果”,再在选项面板中选择所需的效果模板,为印面添加效果(图8.7)。四、预览和输出单击功能面板中的“预览”图标,用虚拟三维视图的方式,查看印章的不同预览效果(图8.8)。预览满意后,执行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以适当文件名保存文件。再执行文件菜单中的输出命令,并选择PNG格式,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想要的效果(图8.9),最后单击“确定”按钮。输出PNG格式的图像文件后,就可以用来给自己的数字书画压印签名了。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复印到硫酸纸上,再通过光敏刻印机刻印出一枚实体的光敏印章(图8.10)。知识角——刻印软件简介《画时印章》是我国第一款针对中小学篆刻艺术教育研发的刻印设计软件,由篆刻艺术家、美术教育专家和软件开发人员协同设计完成,凝结着他们的劳动与智慧。利用这款软件可以完成印稿设计、印面生成、印章制作、印稿输出等一系列的篆刻工艺流程,内置传统印章常用的章法和效果模板,支持集字创作,有效提升了印章设计的效率与趣味性。试用版免费提供了该软件的部分功能,主要供同学们学习使用。传统印章所用的字体以篆书为主,书法篆书与篆刻的篆体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一些区别。数字篆刻直接以笔代刀,在软件的印面中应用篆体字模拟用刀在石头上刻画的效果,因此在书写方式上不能完全按照书法篆书的书写方式来刻画。拓展学习——篆刻字体博物馆(一)核心问题为什么传统印章多用篆书?数字时代能否突破字体限制,创造新型印章文化?活动任务任务1:字体考古勘探1.字库挖掘打开《画时印章》字库面板分类筛选:篆书/隶书/楷书/创意字体(如像素体、手写体)建立字体档案卡(示例):■ 字体名称:汉仪粗篆 ■ 历史渊源:脱胎于秦代刻石文字 ■ 结构特征:纵向取势,弧线占比73% ■ 适用场景:仿古文物标签章 2.字体实验用同一文字(如"墨")制作不同字体印章设置对照组:A组:传统篆书印章(朱文/白文)B组:现代字体印章(黑体/圆体)C组:混合字体印章(篆书+楷书)任务2:功能场景适配1.为不同使用场景设计字体方案古籍藏书章 (需庄重古朴)→ 选择理由:______漫画作品签名章 (需活泼个性)→ 选择理由:______毕业纪念章 (需易辨识)→ 选择理由:______2.讨论篆书的装饰性 vs 楷书的识别性数字字体的可塑性(如动态字库对印章设计的革命性影响)思考与练习总结自己制作姓名章的方法,思考在刻印软件中如何布局不同字数的印章文字。参考:制作方法总结:1. 模板定章法:根据字数(如四字)选择预设章法模板,确定文字排布顺序;2. 集字选字体:输入姓名文字,从篆体字库中匹配风格统一的字体;3. 微调控布局:手动缩放、平移文字,确保印面疏密均衡,保留“计白当黑”传统美学;4. 效果显个性:叠加朱文(阳刻)或白文(阴刻)效果,模拟刀刻质感。多字数布局策略:单/双字:采用“回文”或“对称式”布局,强化视觉焦点;三字:组合“倒T型”或“品字型”章法,灵活调整字间距;四字及以上:优先选用田字格、上下分行或自由组合模板,通过字号差异平衡整体结构;特殊字数:拆分“姓+名+印”或添加“之印”补足偶数,适配传统章法规则。软件中可自定义网格辅助对齐,确保艺术性与规范性统一。 观察朱文/白文印章对比图讨论数字书画作品签名需求提出制作印章的初步疑问。软件启动与界面探索,功能区角色扮演游戏(菜单栏/功能面板/印面区),工具图标速记竞赛章法模板选择实验(对比不同布局效果),集字功能考古游戏(模拟篆书文字组合),三维空间感知训练(动态调整文字位置),效果模板应用测试(朱文/白文转换实验)。三维预览视角转换观察,输出格式参数对比实验(PNG不同分辨率测试),虚实转化项目规划(数字印章→实体刻印)。软件发展史时间轴梳理,篆书书法与数字篆刻对比分析,版权意识辩论会。建立包含历史渊源、结构特征的字体档案卡,制作篆书/现代体/混合体对比印章,量化分析线条曲直度与空间占比。 为古籍/漫画/毕业场景设计印章,撰写字体选择说明书(功能+审美+文化三维度),参与“装饰性vs识别性”辩论,探讨数字字库对传统印章的重构影响。制作流程图解构。 通过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建立传统篆刻与数字技术的认知联系明确项目化学习目标(制作个性化名章)。培养数字工具操作素养,通过具身认知理解软件架构,为实践环节奠定界面认知基础。掌握印章设计核心要素(章法/字体/效果),发展空间布局与审美判断能力,体验数字化篆刻工艺流程,培养参数化设计思维。强化设计迭代意识,掌握数字作品输出规范,建立数字创作-实体转化的技术认知。渗透技术伦理教育,理解传统文化数字化创新,培养知识产权意识。理解篆书与印章形制的适配逻辑,通过数据化实验解构艺术特征,质疑“印章必用篆书”的传统范式。培养需求导向的设计思维,认知技术发展的双重性(文化传承与革新冲突),反思数字化对传统艺术内涵的影响。促进元认知发展,激发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
课后练习 利用所学知识和刻印软件,尝试为亲人、朋友制作他们的姓名章,并通过在线交流软件、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给他们。 结合本课学习内容,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加深学生对《画时印章》软件功能的理解和熟练使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数字化艺术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分小组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请每个小组代表说说自己小组总结的结果。教师做最后的补充。参考:今天我们共同完成了一次传统艺术与数字技术的奇妙碰撞!通过《画时印章》软件的学习,大家不仅掌握了制作数字姓名章的核心技能——从选择章法模板、集字排版、调整文字布局到添加艺术效果,更亲身体验了“以笔代刀”的篆刻创新。需要特别肯定的是,许多同学在调整四字印章布局时,主动尝试平衡文字大小和间距,这正是传统篆刻“计白当黑”美感的数字化体现。课后请大家思考:如果为古诗配印章,你会如何选择字体和章法?下周我们将尝试用自制印章为电子书画作品落款。最后提醒,软件中的字库资源是艺术家的智慧结晶,使用时务必遵守版权规范,让科技真正成为传承文化的桥梁。 在小组讨论基础上,推选代表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其他小组做补充总结。 学生自己总结学习内容是一种学习方法,每次课可以梳理出学习了哪些知识、技能方法和思维方式,在头脑中形成本课程的学科结构。
板书 从教师板书上归纳本课学习内容的重点。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形成本课学习内容思维导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第8课
数字名章我制作
五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认识《画时印章》软件
04
制作姓名章
05
预览和输出
06
课后练习
07
课堂小结
08
板书
教学目标
在印章制作中严格遵守数字资源使用规范,尊重软件字库的版权属性,避免未经授权的字体与模板滥用。。
信息社会责任
认识数字工具在传统艺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理解信息技术对篆刻艺术创作效率与表现形式的提升价值。
信息意识
将传统篆刻的章法布局、字体选择、效果处理等抽象艺术规则转化为可操作的步骤,系统性解决印章创作中的布局优化与效果生成问题。
计算思维
熟练操作《画时印章》的模板、集字、效果等功能模块,结合个人审美完成个性化姓名章设计。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新知导入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喜欢篆刻的同学在学习刻印技术与方法时,往往要比前人轻松很多。因为有了可以模拟真实篆刻手法和效果的刻印软件和三维作品创作软件,能够便捷地引领我们学习和使用。
新知导入
1.通过利用《画时印章》、Cura、3DOne等软件,制作个性印章和徽章的学习过程,学习初步的刻印技术与知识,体验有关的过程。
2.用心观察印章和徽章的外形样貌,并学习了解有关的知识。学习过程中要开动脑筋、积极动手实践、协作创新。
活动任务
新知导入
活动安排
活动流程 主要任务
第8课 认识《画时印章》软件,并用来制作自己的姓名章
第9课 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制作具有个性特点的印章
第10课 认识切片软件的主要功能,并能够用来制作三维徽章模型
第11课 认识简单三维设计软件的功能,并能够用来制作三维印章模型
探究新知
一、情境创设
我想制作一个姓名印章,用来印在自己的图画作品里,应该怎么做呢
这个很简单!可以用刻印软件制作。这一课咱们一起来学习制作自己的名章吧。
探究新知
一、情境创设
姓名印章一般分朱文和白文。朱文也称阳文,白文也称阴文。通常,一幅书法作品上要印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并且两章的大小要相宜。
《画时印章》是一款简单易学的刻印软件,它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传统的刻印艺术创作,逼真地模拟了篆刻的常用工具,满足了人们在数字书画作品上盖章压印的需求。
探究新知
一、情境创设
如果你不擅长甚至不会刻印所需的各种字体也没关系,利用刻印软件自带的字库和集字功能,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文字和字体,从而轻松地制作姓名章。下面就以《画时印章》软件为工具来学习使用。
探究新知
二、认识《画时印章》软件
①双击Windows桌面上的图标,启动《画时印章》软件,打开它的窗口。
探究新知
二、认识《画时印章》软件
②仔细观察窗口的组成,了解各部分的名称。
可以看到,窗口中主要分为四个区域。菜单栏中有几种命令菜单。功能面板中有模板、集字、效果和欣赏等功能模块,还有笔、刻刀、橡皮、操作、预览以及调整画板的工具。选项面板与功能面板具有联动性,在功能面板中选择一种功能模板或工具后,可以在选项面板中进行更多的设置与选择。印面区是作品的实时展示区,可以看到作品的外观,并进行编辑修改。
探究新知
三、制作姓名章
①在功能面板中单击“模板”图标,再在选项面板中选定“章法”,可以看到有不同的章法模板。
②选定四字布局的章法(图8.3),印面区出现数字1、2、3、4,表示印面上文字的排布顺序。
探究新知
三、制作姓名章
③在功能面板中选择“集字”,再在选项面板中选定“预设”后单击“搜索”按钮,输入要搜索的姓名章文字,如“赵依然印”。
探究新知
三、制作姓名章
④单击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再在选项面板中逐个单击文字,选择所需的字体,选好后单击选项面板下面的“确定”按钮,印面上就会出现相应的文字。
探究新知
三、制作姓名章
⑤单击印面上的文字,文字周围会出现操作框,适当调整文字的大小和位置。
探究新知
三、制作姓名章
⑥在功能面板中选定“效果”,再在选项面板中选择所需的效果模板,为印面添加效果。
探究新知
四、预览和输出
①单击功能面板中的“预览”图标,用虚拟三维视图的方式,查看印章的不同预览效果。
探究新知
四、预览和输出
②预览满意后,执行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以适当文件名保存文件。再执行文件菜单中的输出命令,并选择PNG格式,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想要的效果,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探究新知
四、预览和输出
③输出PNG格式的图像文件后,就可以用来给自己的数字书画压印签名了。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复印到硫酸纸上,再通过光敏刻印机刻印出一枚实体的光敏印章。
探究新知
知识角——刻印软件简介
《画时印章》是我国第一款针对中小学篆刻艺术教育研发的刻印设计软件,由篆刻艺术家、美术教育专家和软件开发人员协同设计完成,凝结着他们的劳动与智慧。利用这款软件可以完成印稿设计、印面生成、印章制作、印稿输出等一系列的篆刻工艺流程,内置传统印章常用的章法和效果模板,支持集字创作,有效提升了印章设计的效率与趣味性。试用版免费提供了该软件的部分功能,主要供同学们学习使用。
探究新知
知识角——刻印软件简介
传统印章所用的字体以篆书为主,书法篆书与篆刻的篆体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有一些区别。数字篆刻直接以笔代刀,在软件的印面中应用篆体字模拟用刀在石头上刻画的效果,因此在书写方式上不能完全按照书法篆书的书写方式来刻画。
探究新知
拓展学习——篆刻字体博物馆
为什么传统印章多用篆书?数字时代能否突破字体限制,创造新型印章文化?
(一)核心问题
探究新知
拓展学习——篆刻字体博物馆
任务1:字体考古勘探
(二)活动任务
1.字库挖掘
打开《画时印章》字库面板
分类筛选:篆书/隶书/楷书/创意字体(如像素体、手写体)
■ 字体名称:汉仪粗篆
■ 历史渊源:脱胎于秦代刻石文字
■ 结构特征:纵向取势,弧线占比73%
■ 适用场景:仿古文物标签章
建立字体档案卡(示例):
探究新知
拓展学习——篆刻字体博物馆
任务1:字体考古勘探
(二)活动任务
2.字体实验
用同一文字(如"墨")制作不同字体印章
设置对照组:
A组:传统篆书印章(朱文/白文)
B组:现代字体印章(黑体/圆体)
C组:混合字体印章(篆书+楷书)
探究新知
拓展学习——篆刻字体博物馆
任务2:功能场景适配
(二)活动任务
1.为不同使用场景设计字体方案
古籍藏书章 (需庄重古朴)→ 选择理由:______
漫画作品签名章 (需活泼个性)→ 选择理由:______
毕业纪念章 (需易辨识)→ 选择理由:______
探究新知
拓展学习——篆刻字体博物馆
任务2:功能场景适配
(二)活动任务
2.讨论
篆书的装饰性 vs 楷书的识别性
数字字体的可塑性(如动态字库对印章设计的革命性影响)
探究新知
思考与练习
总结自己制作姓名章的方法,思考在刻印软件中如何布局不同字数的印章文字。
探究新知
三、学画简单图画
思考与练习
参考:制作方法总结
模板定章法
根据字数(如四字)选择预设章法模板,确定文字排布顺序;
微调控布局
手动缩放、平移文字,确保印面疏密均衡,保留“计白当黑”传统美学;
集字选字体
输入姓名文字,从篆体字库中匹配风格统一的字体;
效果显个性
叠加朱文(阳刻)或白文(阴刻)效果,模拟刀刻质感。
探究新知
三、学画简单图画
思考与练习
参考:多字数布局策略
01
单/双字
采用“回文”或“对称式”布局,强化视觉焦点;
02
三字
组合“倒T型”或“品字型”章法,灵活调整字间距;
03
四字及以上
优先选用田字格、上下分行或自由组合模板,通过字号差异平衡整体结构;
04
特殊字数
拆分“姓+名+印”或添加“之印”补足偶数,适配传统章法规则。软件中可自定义网格辅助对齐,确保艺术性与规范性统一。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共同完成了一次传统艺术与数字技术的奇妙碰撞!通过《画时印章》软件的学习,大家不仅掌握了制作数字姓名章的核心技能——从选择章法模板、集字排版、调整文字布局到添加艺术效果,更亲身体验了“以笔代刀”的篆刻创新。需要特别肯定的是,许多同学在调整四字印章布局时,主动尝试平衡文字大小和间距,这正是传统篆刻“计白当黑”美感的数字化体现。
课后请大家思考:如果为古诗配印章,你会如何选择字体和章法?下周我们将尝试用自制印章为电子书画作品落款。最后提醒,软件中的字库资源是艺术家的智慧结晶,使用时务必遵守版权规范,让科技真正成为传承文化的桥梁。
课后作业
利用所学知识和刻印软件,尝试为亲人、朋友制作他们的姓名章,并通过在线交流软件、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给他们。
板书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