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6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专题过关检测练1.(教考衔接:必修2第3章第4节信息P59)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C.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链球菌中复制和增殖D.流感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2.根据S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差异,将其分为SⅠ、SⅡ、SⅢ等类型,不同类型的S型菌发生基因突变后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菌(RⅠ、RⅡ、RⅢ),R型菌也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菌(SⅠ、SⅡ、SⅢ)。S型细菌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为探究S型细菌的形成机制,科研人员将加热杀死的甲菌破碎后获得提取物,冷却后加到乙菌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再接种到平板上,经培养后检测子代细菌的类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肺炎链球菌的拟核DNA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该实验中的甲菌应为R型细菌,乙菌应为S型细菌C.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SⅢ是转化而来的D.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Ⅲ,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Ⅲ,则能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3.“θ”型复制是某些环状DNA分子复制的方式,从环状双链DNA特定的复制点开始,以正负两链为模板双向进行,正(+)链膨大,负(-)链内陷,形成像希腊字母“θ”的形状。一条新生子链沿母链(+)内侧延长,另一条子链沿母链(-)外侧延长,当延长到一定长度时,通过相应酶连接成闭环,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与该过程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连接酶等B.复制形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相同C.闭环前,每条子链的3'端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正链膨大,负链内陷”过程中氢键断裂不需要消耗能量4.DNA复制时,一条子链的合成是连续的,称为前导链;另一条子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先合成一些小片段,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长链),称为后随链。复制过程中,由于DNA聚合酶不能发动新链的合成,只能催化已有链的延长,因此DNA合成是由RNA引物引发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前导链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一致,后随链的合成方向与之相反B.前导链合成所需的嘌呤碱基数目等于后随链合成所需的嘌呤碱基数目C.图中所示的“空白”区域可能由DNA聚合酶催化合成的新链来填补D.图中引物的合成方向为5'→3',该过程需要在RNA聚合酶作用下进行5.(创新考·DNA变性与数学模型结合)DNA分子的碱基具有吸收260 nm波长光的特性。当DNA两条链碱基紧密连接时,吸光度偏低;两条链分离时,吸光度升高,因此DNA变性可通过DNA溶液对260 nm波长光的吸光度来检测。肺炎链球菌DNA的变性曲线如图所示,吸光度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熔解温度(T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会破坏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使DNA变性B.A、T碱基对所占比例越高的DNA,变性曲线中Tm值越高C.加热至约70 ℃时DNA两条链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分离D.利用PCR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时需要先将DNA变性6.噬菌体φX174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DNA分子(含有a个腺嘌呤),其复制过程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利用一个被15N标记的噬菌体φX174侵染宿主细胞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φX174的遗传物质复制时,所需的尿嘧啶核苷酸来自宿主细胞B.滚动复制n次后提取DNA进行离心,离心后试管中会出现轻、中、重3种条带C.若该正链进行图示复制最终产生4条正链DNA,则共消耗游离的腺嘌呤3a个D.若噬菌体φX174的正链中嘌呤所占的比例为b,则负链中嘧啶所占比例也为b7.某DNA片段的两条链分别是①链和②链,①链的碱基序列为5'-AGTCG-3'。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其变化是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此DNA片段经亚硝酸盐作用后,其中一条链中的碱基A、C发生了脱氨基作用,经两轮复制后,子代DNA片段之一是GGTTG/CCAA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DNA片段没经亚硝酸盐作用前含有8个磷酸二酯键B.经亚硝酸盐作用后,①链中的碱基A和C发生了脱氨基作用C.经亚硝酸盐作用后,DNA片段经两轮复制产生异常DNA片段2个D.经亚硝酸盐作用后,DNA片段经两轮复制消耗游离的碱基C共12个8.(不定项)(新情境·放射自显影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可用于区分DNA复制的方向。复制开始时,首先用低放射性的3H脱氧胸苷作原料进行培养,一定时间后转移到含有高放射性的原料中进行培养,在放射自显影图像上观察比较放射性标记的强度,结果如图甲和图乙。图丙和图丁分别表示不同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图乙分别对应图丙、图丁代表的DNA复制方式B.若解旋酶移动速率恒定,则图丙表示的复制方式比图丁的效率高C.⑤⑥复制完成后,两条完整子链中A+G/T+C的值相等D.②③⑤是不连续复制,其模板链的3'端都指向解旋方向9.某团队利用三种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和3H,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通过对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进行不同的标记处理后,所得放射性情况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3H只标记大肠杆菌经短时间培养可能得到组别③的结果B.组别②所得子代噬菌体不存在未标记的情况C.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能量和酶等来自大肠杆菌D.由组别②可以得出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10.如图为肺炎链球菌不同品系间的转化,在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过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热导致S型细菌DNA氢键被破坏,因而断裂为多个较短的DNA片段B.加入S型细菌的DNA和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只存在表面光滑的菌落C.S型细菌中的capS进入R型细菌,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D.capS基因控制多糖类荚膜的形成体现了基因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11.K1荚膜大肠杆菌可引发脑膜炎。某研究小组用荧光染料SYBRGold标记的PNJ1809-36噬菌体(DNA病毒)分别对K1荚膜大肠杆菌、若干种非K1荚膜大肠杆菌、若干种非大肠杆菌进行检测。结果如表所示:时间 K1荚膜大肠杆菌 非K1荚膜大肠杆菌 非大肠杆菌5 min 细菌表面形成清晰的环状荧光 无荧光 无荧光10 min 细菌表面环状荧光模糊,但内部出现荧光 无荧光 无荧光15 min 细菌表面的环状荧光不完整 无荧光 无荧光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荧光染料SYBRGold标记的是PNJ1809-36噬菌体的DNAB.子代PNJ1809-36噬菌体中均会出现荧光染料SYBRGoldC.PNJ1809-36噬菌体能特异性识别K1荚膜大肠杆菌D.用P标记的PNJ1809-36噬菌体进行实验会出现相似现象12.TM4为侵染耻垢分枝杆菌的双链DNA噬菌体。耻垢分枝杆菌的stpK7基因是维持TM4噬菌体的吸附能力并抑制细胞死亡的关键基因。按照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流程,进行表中的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 耻垢分枝杆菌 TM4噬菌体 实验结果分析A 未敲除stpK7组和敲除stpK7组 35S标记 两组的上清液中放射性有明显区别B 32P标记未敲除stpK7 未标记 大多数子代TM4的DNA只含32P标记C 未敲除stpK7组和敲除stpK7组 32P标记 沉淀中放射性强度敲除stpK7组低于未敲除stpK7组D 35S标记的未敲除stpK7组和35S标记的敲除stpK7组 未标记 两组子代TM4放射性强度有明显差别13.不同生物的DNA复制的具体方式不同,某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如图所示,箭头代表子链的延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A处为DNA分子复制的起点B.DNA复制后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相同C.图示过程可能发生在线粒体中D.DNA复制时子链的延伸方向是3'→5'14.科学家分析了多种生物DNA的碱基组成,一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人 1.56 1.43 1.00 1.00 1.00鲱鱼 1.43 1.43 1.02 1.02 1.02小麦 1.22 1.18 1.00 0.97 0.99结核分枝杆菌 0.40 0.40 1.09 1.08 1.10A.四种生物的DNA中A、T之和与G、C之和的比值不一致,说明DNA具有多样性B.如果分析表中四种生物RNA的嘌呤/嘧啶的值,会出现与表中类似的结果C.表中数据说明结核分枝杆菌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低于其他三种生物D.四种生物的DNA都含有A、T、G、C四种碱基,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15.DNA的合成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复制,以亲代DNA的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另一条途径是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两条DNA合成的途径都有磷酸二酯键和氢键的形成B.与DNA复制相比,逆转录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U—AC.两条途径中酶均沿着模板链的5'到3'方向催化DNA合成D.HIV可在宿主细胞内进行两条途径的DNA合成16.复制叉是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的基本结构,复制叉由“Y”字形DNA以及结合在该处的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组成,如图所示。DNA甲基化会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包括解旋酶(B)和DNA聚合酶(A)等B.a、b为新合成的子链,会相互结合形成子代DNAC.被甲基化修饰后,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发生改变D.合成a、b子链的原料相同,即四种核糖核苷酸17.下列关于遗传学的理解和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同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B.由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细胞发育成的个体一定为二倍体C.一个不含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原料中经过n次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32P的DNA分子数为2n-2D.人群中红绿色盲等伴X隐性遗传病的患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等于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18.(不定项)M13噬菌体是一种寄生于大肠杆菌的丝状噬菌体,其DNA为含有6 407个核苷酸的单链环状DNA。M13噬菌体增殖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SSB是单链DNA结合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SSB的作用是防止解开的两条单链重新形成双链,利于DNA复制B.过程④新合成DNA子链时不需要引物C.过程⑥得到的单链环状DNA是过程②~⑤中新合成的DNAD.M13噬菌体DNA的碱基中嘌呤数和嘧啶数不一定相等专题过关检测练1.(教考衔接:必修2第3章第4节信息P59)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2噬菌体的核酸中B.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C.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链球菌中复制和增殖D.流感病毒与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答案 A 2.根据S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差异,将其分为SⅠ、SⅡ、SⅢ等类型,不同类型的S型菌发生基因突变后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菌(RⅠ、RⅡ、RⅢ),R型菌也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菌(SⅠ、SⅡ、SⅢ)。S型细菌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为探究S型细菌的形成机制,科研人员将加热杀死的甲菌破碎后获得提取物,冷却后加到乙菌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再接种到平板上,经培养后检测子代细菌的类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肺炎链球菌的拟核DNA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该实验中的甲菌应为R型细菌,乙菌应为S型细菌C.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SⅢ是转化而来的D.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Ⅲ,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Ⅲ,则能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答案 C 3.“θ”型复制是某些环状DNA分子复制的方式,从环状双链DNA特定的复制点开始,以正负两链为模板双向进行,正(+)链膨大,负(-)链内陷,形成像希腊字母“θ”的形状。一条新生子链沿母链(+)内侧延长,另一条子链沿母链(-)外侧延长,当延长到一定长度时,通过相应酶连接成闭环,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与该过程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连接酶等B.复制形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相同C.闭环前,每条子链的3'端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正链膨大,负链内陷”过程中氢键断裂不需要消耗能量答案 A 4.DNA复制时,一条子链的合成是连续的,称为前导链;另一条子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先合成一些小片段,最后连成一条完整的长链),称为后随链。复制过程中,由于DNA聚合酶不能发动新链的合成,只能催化已有链的延长,因此DNA合成是由RNA引物引发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前导链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方向一致,后随链的合成方向与之相反B.前导链合成所需的嘌呤碱基数目等于后随链合成所需的嘌呤碱基数目C.图中所示的“空白”区域可能由DNA聚合酶催化合成的新链来填补D.图中引物的合成方向为5'→3',该过程需要在RNA聚合酶作用下进行答案 B 5.(创新考·DNA变性与数学模型结合)DNA分子的碱基具有吸收260 nm波长光的特性。当DNA两条链碱基紧密连接时,吸光度偏低;两条链分离时,吸光度升高,因此DNA变性可通过DNA溶液对260 nm波长光的吸光度来检测。肺炎链球菌DNA的变性曲线如图所示,吸光度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熔解温度(T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会破坏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使DNA变性B.A、T碱基对所占比例越高的DNA,变性曲线中Tm值越高C.加热至约70 ℃时DNA两条链从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分离D.利用PCR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时需要先将DNA变性答案 D 6.噬菌体φX174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环状DNA分子(含有a个腺嘌呤),其复制过程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利用一个被15N标记的噬菌体φX174侵染宿主细胞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噬菌体φX174的遗传物质复制时,所需的尿嘧啶核苷酸来自宿主细胞B.滚动复制n次后提取DNA进行离心,离心后试管中会出现轻、中、重3种条带C.若该正链进行图示复制最终产生4条正链DNA,则共消耗游离的腺嘌呤3a个D.若噬菌体φX174的正链中嘌呤所占的比例为b,则负链中嘧啶所占比例也为b答案 D 7.某DNA片段的两条链分别是①链和②链,①链的碱基序列为5'-AGTCG-3'。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其变化是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此DNA片段经亚硝酸盐作用后,其中一条链中的碱基A、C发生了脱氨基作用,经两轮复制后,子代DNA片段之一是GGTTG/CCAA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DNA片段没经亚硝酸盐作用前含有8个磷酸二酯键B.经亚硝酸盐作用后,①链中的碱基A和C发生了脱氨基作用C.经亚硝酸盐作用后,DNA片段经两轮复制产生异常DNA片段2个D.经亚硝酸盐作用后,DNA片段经两轮复制消耗游离的碱基C共12个答案 D 8.(不定项)(新情境·放射自显影技术)放射自显影技术可用于区分DNA复制的方向。复制开始时,首先用低放射性的3H脱氧胸苷作原料进行培养,一定时间后转移到含有高放射性的原料中进行培养,在放射自显影图像上观察比较放射性标记的强度,结果如图甲和图乙。图丙和图丁分别表示不同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图乙分别对应图丙、图丁代表的DNA复制方式B.若解旋酶移动速率恒定,则图丙表示的复制方式比图丁的效率高C.⑤⑥复制完成后,两条完整子链中A+G/T+C的值相等D.②③⑤是不连续复制,其模板链的3'端都指向解旋方向答案 AC 9.某团队利用三种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和3H,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通过对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进行不同的标记处理后,所得放射性情况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3H只标记大肠杆菌经短时间培养可能得到组别③的结果B.组别②所得子代噬菌体不存在未标记的情况C.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能量和酶等来自大肠杆菌D.由组别②可以得出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答案 C 10.如图为肺炎链球菌不同品系间的转化,在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过程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热导致S型细菌DNA氢键被破坏,因而断裂为多个较短的DNA片段B.加入S型细菌的DNA和R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只存在表面光滑的菌落C.S型细菌中的capS进入R型细菌,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D.capS基因控制多糖类荚膜的形成体现了基因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答案 C 11.K1荚膜大肠杆菌可引发脑膜炎。某研究小组用荧光染料SYBRGold标记的PNJ1809-36噬菌体(DNA病毒)分别对K1荚膜大肠杆菌、若干种非K1荚膜大肠杆菌、若干种非大肠杆菌进行检测。结果如表所示:时间 K1荚膜大肠杆菌 非K1荚膜大肠杆菌 非大肠杆菌5 min 细菌表面形成清晰的环状荧光 无荧光 无荧光10 min 细菌表面环状荧光模糊,但内部出现荧光 无荧光 无荧光15 min 细菌表面的环状荧光不完整 无荧光 无荧光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荧光染料SYBRGold标记的是PNJ1809-36噬菌体的DNAB.子代PNJ1809-36噬菌体中均会出现荧光染料SYBRGoldC.PNJ1809-36噬菌体能特异性识别K1荚膜大肠杆菌D.用P标记的PNJ1809-36噬菌体进行实验会出现相似现象答案 B 12.TM4为侵染耻垢分枝杆菌的双链DNA噬菌体。耻垢分枝杆菌的stpK7基因是维持TM4噬菌体的吸附能力并抑制细胞死亡的关键基因。按照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流程,进行表中的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 耻垢分枝杆菌 TM4噬菌体 实验结果分析A 未敲除stpK7组和敲除stpK7组 35S标记 两组的上清液中放射性有明显区别B 32P标记未敲除stpK7 未标记 大多数子代TM4的DNA只含32P标记C 未敲除stpK7组和敲除stpK7组 32P标记 沉淀中放射性强度敲除stpK7组低于未敲除stpK7组D 35S标记的未敲除stpK7组和35S标记的敲除stpK7组 未标记 两组子代TM4放射性强度有明显差别答案 A 13.不同生物的DNA复制的具体方式不同,某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如图所示,箭头代表子链的延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A处为DNA分子复制的起点B.DNA复制后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相同C.图示过程可能发生在线粒体中D.DNA复制时子链的延伸方向是3'→5'答案 A 14.科学家分析了多种生物DNA的碱基组成,一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人 1.56 1.43 1.00 1.00 1.00鲱鱼 1.43 1.43 1.02 1.02 1.02小麦 1.22 1.18 1.00 0.97 0.99结核分枝杆菌 0.40 0.40 1.09 1.08 1.10A.四种生物的DNA中A、T之和与G、C之和的比值不一致,说明DNA具有多样性B.如果分析表中四种生物RNA的嘌呤/嘧啶的值,会出现与表中类似的结果C.表中数据说明结核分枝杆菌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低于其他三种生物D.四种生物的DNA都含有A、T、G、C四种碱基,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答案 A 15.DNA的合成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复制,以亲代DNA的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另一条途径是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合成D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两条DNA合成的途径都有磷酸二酯键和氢键的形成B.与DNA复制相比,逆转录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U—AC.两条途径中酶均沿着模板链的5'到3'方向催化DNA合成D.HIV可在宿主细胞内进行两条途径的DNA合成答案 C 16.复制叉是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的基本结构,复制叉由“Y”字形DNA以及结合在该处的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组成,如图所示。DNA甲基化会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包括解旋酶(B)和DNA聚合酶(A)等B.a、b为新合成的子链,会相互结合形成子代DNAC.被甲基化修饰后,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发生改变D.合成a、b子链的原料相同,即四种核糖核苷酸答案 C 17.下列关于遗传学的理解和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点,控制相同性状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B.由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细胞发育成的个体一定为二倍体C.一个不含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原料中经过n次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32P的DNA分子数为2n-2D.人群中红绿色盲等伴X隐性遗传病的患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等于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答案 D 18.(不定项)M13噬菌体是一种寄生于大肠杆菌的丝状噬菌体,其DNA为含有6 407个核苷酸的单链环状DNA。M13噬菌体增殖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SSB是单链DNA结合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SSB的作用是防止解开的两条单链重新形成双链,利于DNA复制B.过程④新合成DNA子链时不需要引物C.过程⑥得到的单链环状DNA是过程②~⑤中新合成的DNAD.M13噬菌体DNA的碱基中嘌呤数和嘧啶数不一定相等答案 AB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