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三下16《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宇宙的另一边》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课文中的“我”先是晚上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展开奇妙的想象,进人了宇宙另一边的秘密世界。接着在课堂上想象宇宙另一边的神奇课堂。而后语文老师把“我”从“宇宙的另一边”拉回来,“我”又给大家讲述了宇宙另一边的习作妙闻。天马行空的想象、独特的体验,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感染力。课文充满着大胆而奇特的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课文先是用连续的问句,从“我”的生活、自然界的现象和事物等方面进行大胆想象,描绘了宇宙另一边与现实生活完全相反的样子。接着由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课想象到宇宙另一边的数学课,继而想到另一边独特的加法和乘法。宇宙另一边的加法和乘法与这一边完全不同,做起来是那么欢乐,此时“我”的想象更加大胆、神奇。宇宙的另一边仅仅是数学有趣吗 不!语文也是那么有趣,在宇宙的另一边写关于风的习作,要让自己也变成风,而且飞得越高,分数就会越高。这篇课文的想象无拘无束,天马行空,通过“我”大胆的想象把读者带人了一个奇妙的世界,使人充分感受到想象的神奇魅力。
课后题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设置。第一题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通过交流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课文想象的大胆与奇特。第二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继续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而且想象要“更奇妙”,目的是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走进无拘无束的想象世界。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想象的神奇,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言运用: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与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思维能力:能说出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我”大胆而奇特的想象。
审美创造:感受想象的神奇,体会大胆想象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说出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作者大胆而奇妙的想象,发现想象的“密码”。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仿照课文句式与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体验大胆想象的乐趣。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激发想象兴趣
1.呈读《宇宙是一锅粥》的想象小故事。
上课前,老师带来一个小故事(讲述):很久以前,有个煮粥的小男孩一不留神,把一锅粥给煮溢了,“砰”的一声巨响,整锅粥爆炸了。粥的泡泡四处飞,一粒粒米膨胀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猜一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指名猜想后出示:这一粒粒米最后变成了一颗星星!一锅粥有多少粒米就膨胀成了多少颗星星,汇聚在一起就变成了浩瀚的星空。
这个故事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叫做陈诗哥的想象出来的,是不是很有趣,很奇妙?
2.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今天开始,我们将开启第五单元的学习,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我们还要大胆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3.这节课,我们先来走进儿童学学作家陈诗哥的想象世界。
揭示课题:宇宙的另一边
◎学习任务一 初读课文,感受奇妙想象
1.课文插图中的这个小男孩,正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呢?
出示任务,学生个体独学:
◇自由朗读课文,努力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读完后想一想: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
2.检查反馈,认读生字词
流淌 秘密 一栋房子
思绪 气喘吁吁 一篇习作
3.交流阅读初感受: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指名学生自由交流。
◎学习任务二 聚焦“倒影”,展开奇妙想象
1.品读第2自然段,理解“倒影”。
◇星光洒进我的眼睛,在我的身体里汩汩流淌,告诉我一个秘密: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
(1)指名朗读这个语句,相机指导书写“秘密”两个字。
(2)说一说:星光告诉“我”的秘密是什么?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3)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见过倒影吗?它有什么特点?(和真实的事物是一样的,但却是相反的,相机呈现一组倒影图)
(4)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引读: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
(5)宇宙的另一边还有什么是一样的呢?仿照课文句式,展开想象说一说:
那里有( )一样的( ),有( )一样的( ),( )有( )一样的( ),( )有( )一样的( )。
2.寻找“倒影”,填写学习单。
宇宙的另一边,还有很多的“倒影”呢!
出示任务,学生个体独学:
默读课文3、4、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倒影”,在学习单上填一填。
交流,反馈。
3.观察“倒影”,发现想象“密码”。
仔细观察这份学习单,你有什么发现呢?
先引导学生横向看,发现:每一组都是相反的。
再引导学生纵向看,发现:作者是按照“我的生活”“自然现象或事物”的顺序来展开想象的。
4.聚焦自然“倒影”,展开奇妙想象。
这么多的“倒影”中,你觉得想象最神奇的是哪一个?
学生交流后,聚焦在“石头”上,呈读:
在宇宙的这一边,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在宇宙的另一边,它会不会像花朵一样开放,或者像人一样行走?
在宇宙的另一边,石头还会是怎样的呢?请你大胆展开想象说一说。
在宇宙的这一边,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在宇宙的另一边,它会不会____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_____?
预设,如:像小鸟一样在天上飞;像鱼儿一样在水里游;像面包一样有香甜的味道;像人一样会呼吸……
5.发现表达方法,书面想象写话
作者是怎么把自己的奇妙想象写下来的呢?呈现课文3、4、5自然段,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作者几乎都是用问句的形式来写自己的想象的。
在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神奇的“倒影”呢?请你大胆展开想象写一写。
在宇宙的这一边,______________;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后交流,分享。相机评价:想象是否大胆?想象是否神奇?
结课:这节课,我们通过反向思维,体验了大胆想象的乐趣。宇宙的另一边,还有哪些特别奇妙的事情发生呢?宇宙的另一边,数学课、语文课又是怎样的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去体验。
◎学习任务三 聚焦“上课”,展开奇妙想象
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反向思维,体验了大胆想象的乐趣。宇宙的另一边,上课、学习又有怎样的秘密?又会发生哪些奇妙的事情呢?
上课铃响了,我们第一节是语文课。在宇宙的那一边,第一节是数学课。他们的数学课会是什么样子呢?
1.体验奇妙的“加法”
在宇宙的另一边,加法是这样的: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等于一片白茫茫,那时,无数的孩子会从家里冲出来,打雪仗、堆雪人、滑雪……这样,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又等于无数孩子的节日。
根据这段话,列出加法算式:
①大地万物 + 一场大雪 = 一片白茫茫
②大地万物 + 一场大雪 = 无数孩子的节日
说说这样的加法算式和我们数学课上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追问:为什么“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就会等于“一片白茫茫”?为什么“大地万物”加上“一场大雪”,就会等于“无数孩子的节日”?
你发现作者想象的密码了吗? 交流,板书:联系生活现象或经验大胆想象。
让学生试着运用这样的想象密码,也列出一道加法算式。
挑战难度增加!你能试着再列出一道减法算式吗?
2.体验奇妙的“乘法”
乘法是这样的:“早春二月”乘“竹外桃花三两枝”,再乘“春雨贵如油”,等于“春风又绿江南岸”,又等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最后等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根据这段话,列出乘法算式:
早春二月 × 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雨贵如油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说说这样的乘法算式和我们数学课上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说说这样的乘法算式为什么能够成立?作者的想象密码是什么?
交流明确:作者根据生活经验和自然现象,通过引用诗句来进行想象。
你能运用这样的想象方法,运用所积累的诗句列一个乘法算式吗?
出示一组诗句,供学生参考: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挑战难度增加!你能试着列一道除法算式吗?
3.体验奇妙的作文课
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说一说,在宇宙的另一边,作文课奇妙在哪里呢?
如果是音乐课、体育课、美术课呢?请展开大胆想象,说一说。
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唱一首歌:……
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打一场篮球赛:……
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画一幅春天的画:……
小结: 宇宙的另一边,有趣的事情好多好多,只要你有奇妙的想象!
◎随堂练习,指导写字
观察本课要写的字,交流难写易错字,相机书空“乘”“越”等笔画笔顺易错的字。
重点指导写好“宇宙”“秘密”两个词语。
宇宙 流淌 秘密 一栋房子
楼梯 乘法 思绪 一篇习作
板书设计
宇宙的另一边
雪、太阳(与这边相反)
加法、乘法(奇特有趣)
课程、考试(充满想象)
对比现实、具象化、知识新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