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训练25:北冥有鱼(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名师精编】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训练25:北冥有鱼(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文言文知识训练
第 25课时,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
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
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
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文学文化常识
(1)庄子(约前 369—前 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 学
派的代表人物。
(2)《庄子》一书是 的著作,现存 33 篇,包括内篇 7篇、外篇 15 篇、杂篇 11
篇。《北冥有鱼》选自《庄子》内篇中的《 》。
2.词语解释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天.池.也:
(3)水.击.三千里: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其.视下也:
(6)亦若是.则已矣:
3.通假字
北冥.有鱼:
4.一词多义
(1)为: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
(2)以: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词类活用
(1)志怪.者也: 用作 ,意为
(2)怒.而飞: 用作 ,意为
6.特殊句式
南冥者,天池也。 句
52/93
文言文知识训练
7.重点句子翻译
(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译文: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译文: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译文:
8.中心概括
本文描绘了一幅大鲲变为大鹏,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从北海飞往南海的壮丽图景,暗含了
作者对 的追求。
9.问题探究
(1)《北冥有鱼》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大鹏这一形象的?
(2)[同出处·庄子]本文与下面文段同出于《庄子·逍遥游》。在下面文段中,庄子特意又讲
“水的深度”与“风的厚度”。结合两个文段推测一下,庄子心中的理想境界是怎样的?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①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
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②;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③者,而后乃今将图南④。
[注] ①坳堂:指厅堂地面上的坑凹处。②培风:乘风。③夭瘀:阻拦、阻塞。④图南:这里
指向南飞翔。
53/93文言文知识训练答案
第 25课时,《北冥有鱼》
1.(1)道家 (2)庄子及其后学 逍遥游
2.(1)海水运动 (2)天然形成的水池 (3)击水,拍打水面 (4)盘旋飞翔(5)代大鹏 (6)
这样
3.同“溟”,海
4.(1)成为 叫做 (2)介词,凭借 介词,用
5.(1)形容词 名词 怪异的事物 (2)形容词 动词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6.判断
7.(1)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鹏。
(2)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3)鹏鸟迁徙到南海之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
九万里的高空,它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
(4)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8.绝对精神自由
9.(1)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从北海到南海的长度;九万里的高度)四个方
面极写鹏的磅礴壮观。“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体,“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
“九万里”言其活动区域宽。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述鹏,极言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
腾时气势之壮观。
(2)庄子心中的理想境界应是消灭了物我界限,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功、无名
的境界。
26/4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