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训练37:邹忌讽齐王纳谏(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名师精编】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训练37:邹忌讽齐王纳谏(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文言文知识训练答案
第 37课时,《邹忌讽齐王纳谏》
1.国别体 刘向
2.(1)长,这里指身高 (2)光艳美丽 (3)照镜子 (4)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 (5)
第二天 (6)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 (7)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8)指集市、市场等公共
场合 (9)满一年
3.(1)次日,第二天 明天 (2)偏爱 自私;私下 (3)指责 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
4.(1)同“熟”,仔细 (2)同“又”,用于连接整数与零数
5.(1)早上 朝见 (2)美丽 认为……美 (3)下达 下等的
6.(1)意动 认为……美 (2)使动 使……听到 (3)名词 状语 当面
7.(1)判断 (2)倒装 (3)倒装 (4)省略 (5)判断
8.(1)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看了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
更觉得远远不如。
(2)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
(3)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侍妾一类女子和君主左右的近侍之
臣没有谁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的。
(4)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深啦!
(5)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的奖赏;上书劝谏我的,
可得中等的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使我听到的,可得
下等的奖赏。
(6)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有人偶
然进谏;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7)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
9.劝谏艺术 善于纳谏
10.(1)第一方面可见邹忌善于反思,有自知之明;第二方面可见邹忌有强烈的责任感,是尽
忠之臣。
(2)①都希望他们的君主能广开言路,接受意见。②邹忌:用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
现身说法,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诸葛亮:以情动人,
以理服人,由主而次,循循善诱,谆谆告诫,不失人臣身份。
38/42文言文知识训练
第 37课时,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
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
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
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
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
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
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文学文化常识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一部 史书,共 33 篇,是西汉学者 根据战国时期
史料整理编辑的,记录了战国时期诸多谋臣策士精彩的谋略和议论。
2.词语解释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而形貌昳.丽.:
(3)窥.镜.,谓其妻曰: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5)旦.日.,客从外来:
(6)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7)王之蔽.甚矣:
(8)能谤讥于市.朝.:
(9)期.年.之后:
3.古今异义
(1)明.日.徐公来
古义: 今义:
82/93
文言文知识训练
(2)臣之妻私.臣
古义:
今义: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古义:
今义:
4.通假字
(1)孰.视之:
(2)邹忌修八尺有.余:
5.一词多义
(1)朝:朝.服衣冠 皆朝.于齐
(2)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吾妻之美.我者
(3)下:乃下.令 受下.赏
6.词类活用
(1)吾妻之美.我者: 用法,意为
(2)闻.寡人之耳者: 用法,意为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用作 ,意为
7.特殊句式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句
(2)忌不自信。 句
(3)能谤讥于市朝。 句
(4)朝服衣冠。 句
(5)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句
8.重点句子翻译
(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文: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译文:
83/93
文言文知识训练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
于王。
译文:
(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5)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
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6)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9.中心概括
本文通过写邹忌规劝齐威王纳谏的故事,表现了邹忌高超的 和齐威王
的明君形象。
10.问题探究
(1)得到了妻、妾、客的赞美,邹忌还要“暮寝而思之”,得出“私我、畏我、有求于我”的
结论;只是一段个人经历,邹忌却因此“入朝见威王”,郑重言及国事。从这两方面能看出
邹忌的过人之处分别是什么?
(2)[同主题·为政之道]《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出师表》中,邹忌和诸葛亮都苦口婆心地
劝谏他们的君主,他们希望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然而他们劝谏的艺术各有不同,你认为
他们的不同表现在哪里?
84/9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