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文言文知识训练第 2课时: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③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⑤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词语解释(1)期行: (2)日中: (3)舍去:(4)尊君: (5)家君:(6)下车引.之: (7)元方入门不顾.:2.通假字。尊君在不.:3.特殊句式 。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句4.重点句子翻译(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译文:(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译文:(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文:5.中心概括通过记述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对人要有礼,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的 与 。6.问题探究(1)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也是一种“无礼”的表现。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说说你的看法。(2)[同主题·交友]阅读《约客》一诗,说一说面对久等不至的友人,《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陈太丘与《约客》中的诗人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哪种做法?请说明理由。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3/93文言文知识训练答案第 2课时,《陈太丘与友期行》1.(1)相约同行 (2)正午时分 (3)丢下(他)而离开 (4)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5)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6)拉,牵拉 (7)回头看2.不,同“否”3.省略4.(1)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时分。(2)过了正午时分(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3)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想去拉元方。元方走进家门没有回头看。5.聪明机智 维护父亲和自己尊严的责任感。6.(1)(示例 1)元方确实有失礼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示例 2)元方并非无礼。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客人失信于人,却不知自责、当子骂父,品行低劣。对这样的人,我们就应该断然将其拒之门外。(2)不同:《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是“陈太丘舍去”;而《约客》中是“闲敲棋子落灯花”。(示例 1)赞同陈太丘的做法,面对不诚信之人,如果纵容下去,会让对方更得寸进尺。(示例 2)赞同诗人的做法,对方爽约有可能的确有事,我们要善于理解宽容别人。2/4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名师精编】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训练2:陈太丘与友期行(PDF版,含答案).pdf 课时2(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