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课件(共20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课件(共20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张英在北京朝廷任职时,有一年张英在安徽桐城的家人和邻居因建房占地闹起纠纷,互不相让。张家人便给当大官的张英写信讲了此事,请他出面干涉。张英看信后,并没有倚仗自己官威欺压邻居,而是回信说:“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看完,便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居也深受感动,也将墙退回三尺,两家和好如初,这就形成了桐城著名的“六尺巷”,张家人的大度和气量也因此传为美谈。如今的六尺巷长100米,宽2米,成为和谐礼让的象征。
思考:六尺巷的故事蕴含着什么人文精神?
新课导入
董丽娜从小患有先天性眼病,只有微弱
的视力,10岁彻底失明。此后的人生
中,她在盲聋学校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
所有课程,22岁开始学习播音,被中国
传媒大学正式录取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
业研究生,成为中传首位盲人研究生。
给了我平等的考试的机会
2023年6月28日,她以中国传媒大学播
音硕士身份毕业,成为全国首位视障播
董丽娜
音硕士。
7.2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学习内容(P62-64)
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2、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同学们就如何理解和谐展开讨论。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每个“小家”过得和和美美,国家这个“大家”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古人说:“礼之用,和为贵。”人与人相处要找到彼此合适的位置,形成恰当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美好的状态。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发展中,都要坚信“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
(1)结合以上讨论,说说今天我们应如何促进社会和谐。
(1)你还知道哪些提倡和谐的名言或事例?
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平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P63探究与分享
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颜渊》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孔子
关于“和谐”的名言分享
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P62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笔记区
“意公子”说,读苏轼让我感受到人在天地间是如此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我们要学会与自己和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和羡乎?”要学会与人和谐相处。
“意公子”说,庄子教导我要尊重和欣赏万物的多样性和美好性,要遵循自然规律。“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主张“循天之道”、“顺物之性”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自然现象,要按照事物的本性去对待它。
请用一个词概括意公子读苏轼和庄子的收获?
2.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P63——P64)
(1)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表现:中华民族推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天,我们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从“新时代好少年“谈悟人文精神做法
“新时代好少年”每年评选一次。入选的好少年,有的热心公益,有的关爱他人,有的热爱科学,有的勇于创新,有的乐观向上,有的爱护环境,有的传承文化,有的勤学善思...体现了向上向善,是弘扬时代新风,正做时代新人的先锋。
新时代好少年身上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呢?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新时代好少年呢?
关爱他人、乐观向上、品学兼优、热爱祖国
争做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准备着!
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我们要积极进取,择善而行,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2.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P63-64
笔记区
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中华民族推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立己达人,兼善天下。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做法
熏陶教化
凝聚示范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怀揣着报国的理想信念,王煜尘成为中国极地科考史上在站时间最长的大学生;邓宇皓在“九章”和“九章二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的研制中作出突出贡献……学习这些“最美大学生”的事迹有利于( C )
① 激励我们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
② 复制他们的人生道路以取得成功
③ 引导我们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
④ 帮助我们扬长避短,塑造完美形象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C
课堂练习
D
2. 2024年的3月5日是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说:“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关于学习雷锋精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
B.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 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D. 雷锋精神已过时,当今社会不再提倡
课堂练习
D
3. 让“小人物”站上道德“大舞台”,通过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选出一批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时代楷模”“最美人物”“最美奋斗者”等先进典型,为社会提供了多领域、多层次、多角度示范群体。这一举措有利于( D )
A. 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B. 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C. 找准定位,扬长避短
D. 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课堂练习
A
4. 唐代刘禹锡认为:“天与人交相胜耳。”柳宗元则强调,天与人“其事各行不相预”,即天与人各有其发挥作用的领域,彼此作用不可相互取代。他们共同的主张( A )
① 是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② 体现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③ 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④ 体现了人定胜天的思想理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课堂练习
D
5. 司马牛见到师兄子夏后忧愁地说自己没有兄弟。子夏安慰他说,君子和人交往态度恭敬而合乎礼节,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按照子夏的话去做有利于( D )
① 树立远大理想 ② 提高文化修养
③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④ 促进社会和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评选出了153人(组)的身边好人。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共同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我们要向榜样学习( )
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精神 ②承担使命、好大喜功的精神 ③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精神 ④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课堂练习
C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劝导人向上向善的思想理念。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就应该( )
①宣传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 ②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③择善而行,向榜样人物学习 ④拒绝外来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课堂练习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