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课件(共29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课件(共29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容
(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2)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3)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人类的一切活动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温故知新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1.核心思想理念的产生及内容
2.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自学导航(P53-5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理念
核心思想理念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各学派大放异彩。儒家以仁为本,道家崇尚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倡导以法治国。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首次解放运动,各学派彼此碰撞交融,奠定传统文化根基,影响深远。
结合诸子百家争鸣,请你谈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是如何形成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核心思想理念
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的思想理念 VS 核心思想理念
凝结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理念
核心思想理念
传统文化 体现的核心思想理念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
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⑤“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重民本
守诚信
求大同
讲仁爱
崇正义
尚和合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这些古文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哪些内容?
笔记梳理
1.核心思想理念的形成A与内容B?P5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
今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A.形成
B.内容
地位
活学活用:区分“核心思想理念”
古文 体现的核心思想理念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
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⑤“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重民本
讲诚信
求大同
讲仁爱
崇正义
尚和合
环节二:1——“对话孔子”
孔子对“仁”有何解读?
仁即“爱人”,就是爱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主张尊重人、关心人,把人当人看,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后世推广
爱天地万物
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
仁爱
孔子
相关链接
  《荀子》中说:“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
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②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要求)
挑战
少年,如今校园诚信拼图还差三块即可完成,请你写出三个校园诚信行为,即可点亮“诚信”符文!
①在考试中诚实作答,不作弊。
②借用同学的物品,按时归还。
③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尽力做到,不轻易食言。如无法兑现承诺,要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
思考:曾子杀猪的故事体现了什么思想理念?
守诚信
知识总结
知识点二: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要求?
(3)“守诚信”:
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斯不信”。
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名句赏析
传达了什么思想?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崇正义
知识总结
知识点二: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要求?
(4)“崇正义”:
要求:①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
②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
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求共生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不同性格、不同长相,但能够克服差异与不同,构建人与人和谐友好的关系
(5)尚和合
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只有多样性的东西相互作用并达到平衡,即“和”的状态,才能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完全相同的东西简单相加,事物则会失去生机,难以维系。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世界既有分裂对抗之危,也有团结合作之机。历史的钟摆朝向何方,取决于我们的抉择。致力于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齐头并进,“一带一路”顺应时代潮流,为破解世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增进世界人民福祉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关链接
当今时代,世界从未如此联系紧密,人类从未如此相互依存。一架飞机成千上万个零件,由几十个国家的企业分别制造;一个国家发生地震,消息、画面几分钟就能传遍全球;一个新冠病毒,逼迫全世界共同应战……
正因为我们都是地球村的成员,同属一个命运共同体,所以不可能用割断联系的方式解决因联系而出现的问题。必须将全人类视为一体,才能寻求正确应对之道。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下事要由天下人商量着办。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是“中国发起”,更是“大家一起”。
习总书记这番话体现了怎样的思想?给予我们怎样的启发?
(6)求大同。
要求:①胸怀天下,牢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古训,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
②我们应当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
孔子理想的大同社会:
没有歧视与欺骗,只有公平与互助;老人有人赡养,孤儿有人照顾,能者用心服务大家,普通人安居乐业。人人各尽其能,路不拾遗。
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国家富强:经济发达,科技先进;
民族振兴:中华民族各方面蓬勃发展,齐心协力;
人民幸福:关爱每一个人,大家都能得到照顾和发展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做志愿服务活动
保护环境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作为中学生的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贡献呢?
讲仁爱 :
社会公益活动、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爱护动物。
重民本: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脱贫攻坚、国家重视人民的就业、医疗、教育、养老问题。
守诚信:
言行一致、诚实待人、诚信经营。
崇正义:
见义勇为、正当防卫、公正司法。
尚和合: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民族团结。
求大同:
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共同富裕。
(2)根据你的观察,核心思想理念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有哪些体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脊梁。让我们成为核心思想理念的践行者,心怀仁爱,坚守诚信,以和为贵。从日常小事做起,用行动续写文化辉煌,让古老智慧照亮时代征途!
1.(2025·七年级下)下列行为有助于弘扬中华人文精神中“仁爱”思想的是( )
A.对有困难的同学漠不关心
B.主动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C.在班级中拉帮结派
D.与同学发生矛盾后大打出手
这是缺乏仁爱之心的表现。
B
这是小团体主义的表现。
这是缺乏仁爱之心的表现。
2.(2025·七年级下)下列做法能体现“尚和合”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
A.同学之间经常闹矛盾,互不相让
B.班级活动中,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班级荣誉而努力
C.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破坏团队关系
D.与家人相处时,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这是不懂得谦让,不和谐的表现。
B
属于自私自利的做法,损害了集体利益。
与家人相处时,要和谐,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3.(2025·七年级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传统文化蕴含的理念与这一特征相契合的是( )
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②重民本,求大同
③见贤思齐,见善则迁
④守诚信,崇正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这主要强调的是个人在道德修养方面向优秀的人学习,与题意不符。
A
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无关。
4.(2025·七年级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核心思想理念,下列符合核心思想理念的是( )
①民无信不立
②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③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④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与题意不符。
A
与题意不符。
5.(2025·七年级下)材料 我国政府近年来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1)我国政府的这些举措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哪一核心思想理念?
(2)结合材料,谈谈这一理念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