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中考道法复习课时训练2:创新驱动发展(PDF,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名师精编】中考道法复习课时训练2:创新驱动发展(PDF,含答案)

资源简介

政治中考复习课时训练
课时 2 创新驱动发展
考点 1 创新改变生活
1.[2023 北京]能用于手机的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厚度仅为 A4纸的四分之一;普通手机可直
连北斗卫星发信息,解决“不在服务区”难题;180千瓦高效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性能卓
越,其电池寿命超过 3万小时,是行业均值的两倍……我国在 2023中关村论坛上发布的这些科
技成果说明( )
①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②创新要敢于打破常规,一味追求独特
③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④创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创新改变生活。“能用于手机的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厚度仅为 A4纸的四分
之一;普通手机可直连北斗卫星发信息,解决‘不在服务区’难题;180千瓦高效率氢燃料电
池发动机系统性能卓越,其电池寿命超过 3万小时,是行业均值的两倍……”体现了我国科技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创新解决问题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①③符合题意;创新
要求我们敢于打破常规,开创前人未走之路,但并不是要我们一味追求独特,②错误;教育是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④错误。
2.[2024 安徽安庆二模]杭州亚运会是一届科技感拉满的智能运动会,亚运村的新能源车“超
级快充站”、智能的太阳能座椅、可预约的“云”公交、会动的道路指示牌,能在没有导览任
务时开启自动巡逻的智能机器人等,为运动员、观众和游客提供便捷优质服务。这说明( )
①创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②创新改变生活
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我国已经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7/82
政治中考复习课时训练
【解析】本题考查创新的重要性。杭州亚运会是一届科技感拉满的智能运动会,为运动员、观
众和游客提供便捷优质服务,说明创新改变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
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①②③正确;我国还没有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
国,④错误。
3.[2024 云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联合云
南热作所等单位,攻克多个育种技术难题,为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战略资源安全提
供了品种与技术支撑。据此可知( )
①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②我国已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③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④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考点 2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4.[2024 山东烟台]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锚定 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必须聚
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深刻认识教育强国的主攻方向和战略布局,增强历史主
动精神和战略思维,书写好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之所以要推动教
育强国建设,是因为(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③教育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④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5.[2023 北京]
202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51.85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 2.93亿人。
8/82
政治中考复习课时训练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上图是 2022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取得的成绩单,由此可推断出( )
A. 教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 我国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C.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数量有所增加
D. 我国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公平。2022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单,体现我国重视教育,
致力于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B符合题意;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未体现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数量的增加,C
不符合题意;我国还没有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D错误。
6.[2024 贵州六盘水二模]2024年 4月 25日 20时 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26
日 5时 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
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这一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得益于( )
A. 我国遥遥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创新能力
B.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C. 我国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航天技术
D. 始终坚持了以科技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创新驱动发展。题干中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得益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B正确,C错误;
“我国遥遥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创新能力”的说法不符合实际,A错误;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D错误。
7.[2024 四川凉山州]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
一系列“新”引人关注,新质生产力,新型能源体系,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型基础设施……
9/82
政治中考复习课时训练
这些“新”折射出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崭新趋向与强劲动能。向“新”而行,向“新”图强。发
展新质生产力,是 2024年全国两会的焦点。新质生产力是一种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产力形
式,它的核心在于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代表了社会生产力演化中的一次大跃升。
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力助推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请回答
我国怎样才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6分)
【答案】①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
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
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
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必须加快形成有
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
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6分)
10/82政治中考复习课时训练
课时 2 创新驱动发展
考点 1 创新改变生活
1.[2023 北京]能用于手机的超薄柔性可折叠玻璃,厚度仅为 A4纸的四分之一;普通手机可直
连北斗卫星发信息,解决“不在服务区”难题;180千瓦高效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性能卓
越,其电池寿命超过 3万小时,是行业均值的两倍……我国在 2023中关村论坛上发布的这些科
技成果说明( )
①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②创新要敢于打破常规,一味追求独特
③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④创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4 安徽安庆二模]杭州亚运会是一届科技感拉满的智能运动会,亚运村的新能源车“超
级快充站”、智能的太阳能座椅、可预约的“云”公交、会动的道路指示牌,能在没有导览任
务时开启自动巡逻的智能机器人等,为运动员、观众和游客提供便捷优质服务。这说明( )
①创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②创新改变生活
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我国已经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24 云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联合云
南热作所等单位,攻克多个育种技术难题,为我国天然橡胶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战略资源安全提
供了品种与技术支撑。据此可知( )
①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②我国已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③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④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64
政治中考复习课时训练
考点 2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4.[2024 山东烟台]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锚定 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必须聚
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深刻认识教育强国的主攻方向和战略布局,增强历史主
动精神和战略思维,书写好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之所以要推动教
育强国建设,是因为(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教育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③教育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④教育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3 北京]
202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51.85万所,学历教育在校生 2.93亿人。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上图是 2022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取得的成绩单,由此可推断出( )
A.教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我国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C.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数量有所增加
D.我国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
6.[2024 贵州六盘水二模]2024年 4月 25日 20时 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26
日 5时 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
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这一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得益于( )
A.我国遥遥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创新能力
B.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C.我国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航天技术
D.始终坚持了以科技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6/64
政治中考复习课时训练
7.[2024 四川凉山州]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
一系列“新”引人关注,新质生产力,新型能源体系,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型基础设施……
这些“新”折射出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崭新趋向与强劲动能。向“新”而行,向“新”图强。发
展新质生产力,是 2024年全国两会的焦点。新质生产力是一种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产力形
式,它的核心在于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代表了社会生产力演化中的一次大跃升。
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力助推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请回答
我国怎样才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6分)
7/6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