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中考道法复习课时训练7:文化自信(PDF,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名师精编】中考道法复习课时训练7:文化自信(PDF,含答案)

资源简介

政治中考复习课时训练
课时 7 文化自信
考点 1 中华文化 文化自信
1.[2023 天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中国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
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这体现(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对传统文化要全面继承
D.中外文化差异日渐消除
2.[2023 湖南湘潭]五年来,央视以“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新,打造了《典籍里的中国》
《中国考古大会》等系列精品文化节目,叫好又叫座,让更多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活”了起来。
可见( )
①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③技术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④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24 江苏扬州]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俗与文化,凝聚着人们的美好追求与向往,这场
文化盛宴全球共享。2023年 12月,第 78届联合国大会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说明( )
A.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B.文化交流就是要推崇自己的节日
C.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
D.文化交流就要相互借鉴融为一体
4.[2024 安徽]中国花灯历史悠久。为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许多大型灯会从现实生活、流
行文化中汲取养分,创作了太空主题花灯、建筑主题花灯、动漫主题花灯等,让传统灯会焕发
出现代活力。这些尝试( )
①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②表明了传统花灯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发展
③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64
政治中考复习课时训练
考点 2 中华传统美德
5.[2023 福建]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如图体现的是( )
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C.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D.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6.[2024 湖北黄冈一模]回溯历史,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岳母刺字激励儿子精忠报国,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训故事、
深刻的家训箴言( )
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②倡导节约是最重要的美德
③是祖辈对后人的束缚 ④是家风家教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 3 民族精神
7.[2023 北京]雷锋,一座不朽的丰碑。一代代国人用行动续写着厚重的“雷锋日记”。当“雷
锋日记”写到 2023年——
以上“雷锋日记”体现了( )
①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②热爱本职工作,珍惜劳动成果
③汲取榜样力量,平凡造就伟大
④利用自身优势,服务家乡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64
政治中考复习课时训练
8.[2024 四川乐山]下列名人名言启示我们要( )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②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
③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
④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2024 山东烟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愿得
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上述语句与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对应正确的是(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爱国、自由、诚信、和谐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D.诚信、敬业、爱国、友善
10.[2024 河南]2008年以来,河南连续十多年开展“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推荐评议活动,
截至 2024年 3月,共推选“中国好人”1 202名,入选人数居全国前列。2013年起,河南启
动“河南好人”选树活动,共推选出 1 415名“河南好人”,凡人善举、平民英雄大量涌现,
推动全省上下营造起“崇尚好人、学习好人、关爱好人、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这说明( )
①河南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②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③普通人更易创造不平凡的社会价值
④河南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64政治中考复习课时训练
课时 7 文化自信
考点 1 中华文化 文化自信
1.[2023 天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中国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
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这体现( )
A.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 对传统文化要全面继承
D. 中外文化差异日渐消除
【答案】A
2.[2023 湖南湘潭]五年来,央视以“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新,打造了《典籍里的中国》
《中国考古大会》等系列精品文化节目,叫好又叫座,让更多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活”了起来。
可见( )
①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③技术是实现文化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④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以“思想+艺术+技术”的融合创新,
让更多的文物和文化遗产“活”了起来,说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文化创新需要继
承传统,推陈出新,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繁荣,①②④符合题意;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的
前提和基础,③错误。
3.[2024 江苏扬州]春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俗与文化,凝聚着人们的美好追求与向往,这场
文化盛宴全球共享。2023年 12月,第 78届联合国大会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说明( )
A. 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B. 文化交流就是要推崇自己的节日
C. 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是无可比拟的
D. 文化交流就要相互借鉴融为一体
【答案】A
27/82
政治中考复习课时训练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文化交流。第 78届联合国大会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表明
了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A符合题意;文
化交流是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多元共存的,不是单纯的推崇自己的节日,B错误;文化没有
高低优劣之分,C错误;文化交流是相互借鉴,保持各自特色,而不是融为一体,D错误。
4.[2024 安徽]中国花灯历史悠久。为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许多大型灯会从现实生活、流
行文化中汲取养分,创作了太空主题花灯、建筑主题花灯、动漫主题花灯等,让传统灯会焕发
出现代活力。这些尝试( )
①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②表明了传统花灯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发展
③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许多大型灯会从现实生活、流行
文化中汲取养分进行创新,使传统灯会适应现代社会和人们的需求,赋予其新的生命力,这是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
多人了解和喜爱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坚定文化自信,①③④符合题意;
传统花灯具有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需要在传承中发展,②错误。
考点 2 中华传统美德
5.[2023 福建]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如图体现的是( )
A. 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B. 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C.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D. 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答案】C
28/82
政治中考复习课时训练
6.[2024 湖北黄冈一模]回溯历史,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岳母刺字激励儿子精忠报国,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训故事、
深刻的家训箴言( )
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②倡导节约是最重要的美德
③是祖辈对后人的束缚
④是家风家教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点 3 民族精神
7.[2023 北京]雷锋,一座不朽的丰碑。一代代国人用行动续写着厚重的“雷锋日记”。当“雷
锋日记”写到 2023年——
以上“雷锋日记”体现了( )
①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②热爱本职工作,珍惜劳动成果
③汲取榜样力量,平凡造就伟大
④利用自身优势,服务家乡建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8.[2024 四川乐山]下列名人名言启示我们要( )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29/82
政治中考复习课时训练
②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
③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
④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点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9.[2024 山东烟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愿得
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上述语句与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对应正确的是( )
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爱国、自由、诚信、和谐
C.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D. 诚信、敬业、爱国、友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诚信对于
个人的重要性,“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歌颂了教师的敬业精神,“愿得此身长
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表达了诗人的报国之志和爱国情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及人之幼”体现了尊老爱幼,即友善待人的传统美德,D符合题意。
知识链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要求
(1)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0.[2024 河南]2008年以来,河南连续十多年开展“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推荐评议活动,
截至 2024年 3月,共推选“中国好人”1 202名,入选人数居全国前列。2013年起,河南启
动“河南好人”选树活动,共推选出 1 415名“河南好人”,凡人善举、平民英雄大量涌现,
推动全省上下营造起“崇尚好人、学习好人、关爱好人、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这说明( )
①河南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②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③普通人更易创造不平凡的社会价值
④河南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0/82
政治中考复习课时训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河南连续多年开展“中国好人榜”上榜人物推荐
评议活动和“河南好人”选树活动,凡人善举、平民英雄大量涌现,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这
说明河南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①④符合题意;③说
法过于绝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②不符合题意。
31/8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