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课件(共22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统编版(2024-2025)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目 录
Contents
课堂小结
03
课后作业
04
新课导入
01
新课讲解
02
新课导入
第一部分
PART 01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知道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2.学会如何去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重点: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难点: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思考:六尺巷的故事蕴含着什么人文精神?
点拨:社会和谐、见贤思齐、向上向善。
相传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在京城为秘书院大学士,家中因为宅基地纠纷,修书一封,希望他能为家人撑腰。收到家人来书,傅以渐遂修一纸家书: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后,自感惭愧,便主动让出三尺,邻居知道后,也深感惭愧,也主动让出三尺,于是就形成了今天的六尺巷。
新课导入
提示:榜样的力量。我们
要向上向善,向榜样学习。
思考:孟母三迁的故事,除了讲到环境的重要性以外,还告诉我们什么力量也比较重要?
新课导入
中华人文精神具有作用的作用?
知识归纳
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中华人文精神的历史意义。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活动二:材料分析
材料一:孔子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当代社会,这一思想对于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指导作用。《论语·子路》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认为,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材料二:社会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愿望。孔子曾言“和为贵”;墨子提出了“兼相爱”“爱无等差”;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社会……这些追求和谐、崇尚和美的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要义。
上述观点体现了什么思想文化?我们应该如何弘扬这一思想文化?
活动三:新闻分析
2024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团结奋进、砥砺前行,汇聚起共襄强国盛举的磅礴力量。要胸怀强国之志,以国家富强为念,以人民幸福为盼,忠心爱国、矢志报国,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在为国尽责、为民服务中实现个人价值、展现人生风采。要锤炼强国之技,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学习新知识、
活动三:材料分析
(1)党和国家隆重举办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是在弘扬什么思想文化?
(2)我们应该如何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向广大模范人物学习?
掌握新技能、练就真本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努力成为善于干事创业的岗位能手、行家里手。要勇建强国之功,以只争朝夕的历史主动、主人翁的责任担当,锐意进取、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破解发展难题、攻克改革难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不断有所作为。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做法。【重点】【难点】
(1)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2)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①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爱人利己,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②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议学情境三:六尺巷里人人都是志愿者
【议学任务】
志愿者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安徽桐城六尺巷社区共有7000多人,其中注册志愿者有911人,约每7个人中就有一个志愿者。大家发挥所长,为社区生活添砖加瓦。走访独居老人、反诈宣传、带居民参观地震科普馆、开设老年大学黄梅戏课……志愿者们让六尺巷社区生活更加丰富美好。
截至2024年,我国注册的志愿者数量为2511万,为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议学提示:积极向上、关爱他人、热心公益、无私奉献
议学延伸:向善接力卡
【议学任务】
结合志愿者故事和你的分享,思考怎样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当今时代,你们都是新时代的有志青年,你们有的热心公益,有的关爱他人,有的热爱科学,有的勇于创新,有的乐观向上,有的爱护环境,有的传承文化,有的勤学善思……身边充满优秀的榜样,请你认真思考找出一位班级中的榜样,写下“向善接力卡”分享,并课后送给对方,一起彼此照亮。
向善接力卡
例子:xxx,我要向你学习,我从你身上看到了______优秀品质,我将用______行动回应这份能量,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例:从“帮助他人学习”看到友善的力量,之后我也要帮助他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立己达人,兼善天下。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议学小结】(笔记)
2.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P64)
加强自我修养,自强自立,使自己品德高尚,事业有成,要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议学总结】(笔记)
2.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P63)
翻开《典籍里的中国》,我们触摸到的不仅是泛黄的书页,更是五千年文明跳动的脉搏。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你们不仅是历史的阅读者,更应成为人文精神的传承者与点亮者。
愿你们:做一粒扎根文明的种子,在时代的土壤中,生长出属于我们这一代的文化自信与人文之光!
教师寄语
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课堂小结
1.(2025·全国课后作业)下列名言警句与“尚和合”、弘扬促进社会和谐思想文化一致的是( )
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②“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③“四海之内皆兄弟”
④“形具而神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万物共同生长而不互相伤害,各种道理并行而不互相违背。体现和谐共存
A
天下的人都是兄弟,体现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
事物的差异是自然现象,要尊重事物的多样性。体现求同存异。
有形体后精神才会产生,体现精神与形体的关系。
2.(2025·全国课后作业)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这启示我们要( )
①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
②充满活力朝气,积极努力奋进
③勇担使命,争做向上向善好少年
④努力学习,一心只读圣贤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不仅要学习,还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3.(2025·全国课后作业)在某校举行的“争做向上向善好少年”主题活动中,老师正在讲述中华人文精神中的向上向善精神。以下最能体现“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向上向善精神的是( )
A. 小明只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对班级事务漠不关心
B. 小红在考试中作弊,以获得更好的成绩
C. 小燕在学习上积极进取,同时乐于助人
D. 小李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愿意参与课外活动
只关注自己,没有帮助他人的行为。
C
不诚信的做法
不合题意
4.(2025·全国课后作业)安阳街头,小女孩为摔倒在地的老人撑起雨伞;杭州小伙子为香港小女孩捐献造血干细胞,完成一场生命的往来;大连“硬核大爷”自带“勿需让座”小牌坐地铁……他们的举动( )
①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做到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③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④促进社会和谐,传递正能量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材料中没有体现包容差异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