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微专题七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1.常见有机代表物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常见有机代表物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物质 结构简式(官能团) 特性或特征反应甲烷 CH4 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乙烯 CH2CH2 官能团: ①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②加聚反应; ③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苯 ①加成反应; ②取代反应:与液溴(铁作催化剂)反应生成溴苯乙醇 CH3CH2OH 官能团:—OH ①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②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③酯化反应:与酸反应生成酯乙酸 CH3COOH 官能团:—COOH ①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 ②酯化反应:与醇反应生成酯乙酸 乙酯 CH3COOCH2CH3 官能团:—COOR 可发生水解反应油脂 可发生水解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被称为皂化反应淀粉 (C6H10O5)n ①遇碘单质变蓝色; ②在稀硫酸催化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和CO2蛋白质 — ①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②盐析;③变性;④显色反应;⑤灼烧产生特殊气味;⑥遇浓硝酸变黄(含苯环)(2)官能团与反应用量的关系官能团 化学反应 定量关系与X2、HX、H2等加成 1∶1(醇)—OH 与金属钠反应 2 mol—OH最多生成1 mol H2与NaOH、NaHCO3、Na2CO3溶液不反应—COOH 与NaHCO3、 Na2CO3溶液反应 1 mol—COOH最多生成1 mol CO2与金属钠反应 2 mol羧基最多生成1 mol H22.常见重要官能团或物质的检验方法官能团种类或物质 试剂及方法 判断依据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溴的CCl4溶液 橙红色变浅或褪去酸性KMnO4溶液 紫红色变浅或褪去羟基 金属钠 有气体排出羧基 NaHCO3溶液 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新制Cu(OH)2悬浊液 蓝色絮状沉淀溶解葡萄糖 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产生光亮银镜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 碘水 显蓝色蛋白质 浓硝酸,微热 显黄色(含苯环)灼烧 烧焦羽毛的气味1.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是以聚酯玻璃钢为原料制成的。甲、乙、丙三种物质是合成聚酯玻璃钢的基本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 乙 丙A.甲物质可以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1 mol乙物质可与2 mol 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1 mol氢气C.丙物质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甲、乙、丙三种物质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2.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6O5B.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C.可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D.在水溶液中羧基能电离出H+3.有机物HEMA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9O3B.1 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需要消耗8.5 mol O2C.该有机物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为D.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该有机物能发生氧化反应C.装液溴或溴水的试剂瓶可用该有机物作瓶塞D.该有机物为纯净物5.下列关于柠檬酸(结构如图所示)性质的推测错误的是( )A.柠檬酸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B.柠檬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因此可与NaOH溶液反应C.能用柠檬酸除水垢D.柠檬酸分子中的2种官能团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6.(2023·德州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有沉淀析出,加入水后沉淀溶解B.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葡萄糖和乙酸溶液C.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D.取少量淀粉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观察现象,判断淀粉水解的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7.(2024·郑州高一检测)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是否有葡萄糖:直接向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B.可以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棉纤维C.鉴定苯中有无碳碳双键:加入酸性KMnO4溶液D.鉴别苯乙烯()和苯:分别将苯乙烯和苯滴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8.下列有机物的鉴别中,对应的现象错误的是( )选项 有机物 试剂 现象A 乙烯 溴水 溶液橙红色褪去B 葡萄糖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出现砖红色沉淀C 淀粉 碘水 出现蓝色沉淀D 蛋白质 浓硝酸 呈黄色9.(2023·汕头高一检测)现有7瓶失去标签的液体,已知它们是有机溶剂,可能是①乙醇 ②乙酸 ③苯 ④乙酸乙酯 ⑤油脂 ⑥葡萄糖溶液 ⑦蔗糖溶液。现通过如下实验步骤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的液体名称: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①把7瓶液体依次标号A、B、C、D、E、F、G后闻气味 只有F、G两种液体没有气味②分别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水稀释 只有C、D、E三种液体不溶解而浮在水上层③分别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只有B使沉淀溶解,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④各取少量C、D、E于试管中,加稀NaOH溶液并加热 只有C仍有分层现象,且在D的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1)给试剂瓶重新贴上标签(填物质名称):A ,B ,C ,D ,E ,F ,G 。 (2)写出在D中加入稀NaOH溶液并加热的化学方程式: 。(3)已知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Ag(NH3)2]OHCH3COONH4+H2O+2Ag↓+3NH3,试写出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精析跟踪训练1.D [甲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项正确;乙物质分子中含有两个羟基,1 mol乙物质可与2 mol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1 mol H2,B项正确;丙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项正确;乙物质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2.A [由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7H10O5,A项错误;该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碳碳双键3种官能团,B项正确;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羟基,可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另外分子中碳环上的氢原子也可被卤素原子取代,C项正确;在水溶液中羧基能电离出H+,D项正确。]3.D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0O3,根据反应C6H10O3+7O26CO2+5H2O可知,1 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需要消耗7 mol O2,A、B项错误;该有机物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应为,C项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D项正确。]4.A 5.B 6.D7.A [由于蔗糖的水解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故鉴定蔗糖水解产物时应先加NaOH溶液中和,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故A项错误。]8.C [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的橙红色褪去,A项正确;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项正确;淀粉遇碘变蓝,为蓝色溶液,不是沉淀,C项错误;含苯环的蛋白质与浓硝酸的显色反应为黄色,D项正确。]9.(1)乙醇 乙酸 苯 乙酸乙酯 油脂 葡萄糖溶液 蔗糖溶液 (2)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3)HOCH2(CHOH)4CHO+2[Ag(NH3)2]OHHOCH2(CHOH)4COONH4+H2O+2Ag↓+3NH3(共28张PPT)微专题七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第3章 第3节<<<物质 结构简式(官能团) 特性或特征反应甲烷 CH4 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乙烯 CH2==CH2 官能团: ①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②加聚反应;③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1.常见有机代表物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常见有机代表物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物质 结构简式(官能团) 特性或特征反应苯 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与液溴(铁作催化剂)反应生成溴苯乙醇 CH3CH2OH 官能团:—OH ①与金属钠反应放出H2;②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③酯化反应:与酸反应生成酯物质 结构简式(官能团) 特性或特征反应乙酸 CH3COOH 官能团:—COOH ①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②酯化反应:与醇反应生成酯乙酸 乙酯 CH3COOCH2CH3 官能团:—COOR 可发生水解反应油脂 可发生水解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被称为皂化反应物质 结构简式(官能团) 特性或特征反应淀粉 (C6H10O5)n ①遇碘单质变蓝色;②在稀硫酸催化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和CO2蛋白质 — ①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②盐析;③变性;④显色反应;⑤灼烧产生特殊气味;⑥遇浓硝酸变黄(含苯环)官能团 化学反应 定量关系 与X2、HX、H2等加成 1∶1(醇)—OH 与金属钠反应 2 mol—OH最多生成1 mol H2与NaOH、NaHCO3、Na2CO3溶液不反应(2)官能团与反应用量的关系官能团 化学反应 定量关系—COOH 与NaHCO3、Na2CO3溶液反应 1 mol—COOH最多生成1 mol CO2与金属钠反应 2 mol羧基最多生成1 mol H22.常见重要官能团或物质的检验方法官能团种类或物质 试剂及方法 判断依据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溴的CCl4溶液 橙红色变浅或褪去酸性KMnO4溶液 紫红色变浅或褪去羟基 金属钠 有气体排出羧基 NaHCO3溶液 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新制Cu(OH)2悬浊液 蓝色絮状沉淀溶解官能团种类或物质 试剂及方法 判断依据葡萄糖 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产生光亮银镜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 碘水 显蓝色蛋白质 浓硝酸,微热 显黄色(含苯环)灼烧 烧焦羽毛的气味1.宇航员使用的氧气瓶是以聚酯玻璃钢为原料制成的。甲、乙、丙三种物质是合成聚酯玻璃钢的基本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可以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1 mol乙物质可与2 mol 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1 mol氢气C.丙物质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甲、乙、丙三种物质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甲 乙 丙√甲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项正确;乙物质分子中含有两个羟基,1 mol乙物质可与2 mol金属钠完全反应生成1 mol H2,B项正确;丙物质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项正确;乙物质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项错误。2.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7H6O5B.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C.可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D.在水溶液中羧基能电离出H+√由结构简式可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7H10O5,A项错误;该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碳碳双键3种官能团,B项正确;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羧基、羟基,可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另外分子中碳环上的氢原子也可被卤素原子取代,C项正确;在水溶液中羧基能电离出H+,D项正确。3.有机物HEMA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9O3B.1 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需要消耗8.5 mol O2C.该有机物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为D.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6H10O3,根据反应C6H10O3+7O2 6CO2+5H2O可知,1 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需要消耗7 mol O2,A、B项错误;该有机物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应为 ,C项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加成反应,D项正确。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该有机物不能发生氧化反应C.装液溴或溴水的试剂瓶可用该有机物作瓶塞D.该有机物为纯净物√该有机物结构中含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项正确;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B项错误;由于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因此装液溴或溴水的试剂瓶不能用该有机物作瓶塞,C项错误;因为n值不确定,所以该有机物是混合物,D项错误。5.下列关于柠檬酸(结构如图所示)性质的推测错误的是A.柠檬酸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B.柠檬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因此可与NaOH溶液反应C.能用柠檬酸除水垢D.柠檬酸分子中的2种官能团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柠檬酸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A项正确;柠檬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因此可与NaOH溶液反应,羟基与NaOH溶液不反应,B项错误;柠檬酸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以用来除水垢,C项正确;柠檬酸分子中的2种官能团羟基和羧基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D项正确。6.(2023·杭州高一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醋酸铅溶液有沉淀析出,加入水后沉淀不溶解B.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可以鉴别葡萄糖和乙酸溶液C.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D.取少量淀粉溶液,加入一定量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观察现象,判断淀粉水解的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7.(2024·郑州高一检测)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是否有葡萄糖:直接向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B.可以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棉纤维C.鉴定苯中有无碳碳双键:加入酸性KMnO4溶液D.鉴别苯乙烯( )和苯:分别将苯乙烯和苯滴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由于蔗糖的水解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故鉴定蔗糖水解产物时应先加NaOH溶液中和,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故A项错误。8.下列有机物的鉴别中,对应的现象错误的是选项 有机物 试剂 现象A 乙烯 溴水 溶液橙红色褪去B 葡萄糖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出现砖红色沉淀C 淀粉 碘水 出现蓝色沉淀D 蛋白质 浓硝酸 呈黄色√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的橙红色褪去,A项正确;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项正确;淀粉遇碘变蓝,为蓝色溶液,不是沉淀,C项错误;含苯环的蛋白质与浓硝酸的显色反应为黄色,D项正确。9.(2023·汕头高一检测)现有7瓶失去标签的液体,已知它们是有机溶剂,可能是①乙醇 ②乙酸 ③苯 ④乙酸乙酯 ⑤油脂 ⑥葡萄糖溶液 ⑦蔗糖溶液。现通过如下实验步骤来确定各试剂瓶中所装的液体名称: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①把7瓶液体依次标号A、B、C、D、E、F、G后闻气味 只有F、G两种液体没有气味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②分别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水稀释 只有C、D、E三种液体不溶解而浮在水上层③分别取少量7种液体于试管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只有B使沉淀溶解,F中产生砖红色沉淀④各取少量C、D、E于试管中,加稀NaOH溶液并加热 只有C仍有分层现象,且在D的试管中闻到特殊香味(1)给试剂瓶重新贴上标签(填物质名称):A ,B ,C , D ,E ,F___________,G 。 (2)写出在D中加入稀NaOH溶液并加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醇乙酸苯乙酸乙酯油脂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CH3COOCH2CH3+NaOH CH3COONa+CH3CH2OH(3)已知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2[Ag(NH3)2]OHCH3COONH4+H2O+2Ag↓+3NH3,试写出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CH2(CHOH)4CHO+2[Ag(NH3)2]OH HOCH2(CHOH)4COONH4+H2O+2Ag↓+3NH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章 微专题七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docx 第3章 微专题七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