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章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提升一、认识有机化合物二、烃、有机高分子材料1.烷烃烷烃2.烯烃烯烃3.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三、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乙醇与乙酸1.乙醇乙醇2.乙酸乙酸四、基本营养物质1.糖类2.油脂油脂(属于酯)3.蛋白质蛋白质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本章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及官能团的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常见有机化合物,能辨识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类、油脂及蛋白质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能从组成和结构层面辨识有机化合物,能从有机物的结构特点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微观两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其关系如下:例1 (2023·全国甲卷,8)藿香蓟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C.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例2 俗称“一滴香”的有毒物质被人食用后会损伤肝脏,还会致癌。“一滴香”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可以和钠反应,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该有机物可以和乙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酯C.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7H10O3D.该有机物所有的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内例3 某烃的结构简式为,若分子中共线碳原子数为a,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数最多为b,含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是( )A.3、4、5 B.4、10、4C.3、10、4 D.3、14、4二、变化观念“变化观念”在本章中的具体体现为:通过对乙烯、苯、乙醇、乙酸等典型代表物性质介绍及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体会有机化学反应中反应条件的控制和试剂选择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介绍,体会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在物质鉴别及有机物在生产生活中转化的重要作用,深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性质决定用途”等学科观念。例4 已知醛基(—CHO)可被氧化成羧基(—COOH),已知气态烃A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14倍,有机物A~E能发生如图所示一系列变化,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B.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2种C.C的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能D.等物质的量的B、D与足量钠反应生成气体的量相等例5 (2023·全国乙卷,8)下列反应得到相同的产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B.反应②是合成酯的方法之一C.产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D.产物的化学名称是乙酸异丙酯三、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在本章的具体体现为:(1)通过对化石燃料、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性质和用途的学习,体会煤、石油、天然气在能源、材料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及了解有机化学对人类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体会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对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石油的炼制及煤的干馏等综合利用手段,体会“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2)通过自制米酒的实践活动,体会中国传统酿造工艺中蕴含的有机反应原理及发酵的本质,体会发酵原理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优化合成路线,实现提高产能优化环境的社会价值。例6 自制米酒时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A.蒸煮制米酒的容器要杀菌消毒B.所需的水要多次煮沸并晾凉C.选择合适的酒曲并与熟糯米拌匀D.不需要控制温度,温度越高发酵速率越快例7 (2024·安徽,1)下列资源利用中,在给定工艺条件下转化关系正确的是( )A.煤煤油 B.石油乙烯C.油脂甘油 D.淀粉乙醇例8 合成导电高分子化合物PPV的反应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PV是聚苯乙烯B.该反应为加聚反应C.不属于烃D.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答案精析核心素养提升例1 B [藿香蓟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因此其可以发生水解反应,A说法正确;分子结构中的右侧有一个饱和碳原子连接着两个甲基,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说法错误;分子中含有酯基和醚键2种含氧官能团,C说法正确;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说法正确。]例2 D [由“一滴香”分子结构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羟基、碳碳双键,故可以和钠反应,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正确;分子中含有羟基,可以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B正确;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得出其分子式为C7H8O3,C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存在甲基,根据碳原子成键特点,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D错误。]例3 D [已知乙炔为直线形结构,则与—C≡C—相连的C原子共线,则共有3个;分子中与苯环以及直接相连的原子共平面,则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数最多为14个,即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含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共4个,故选D。]例4 C [依题意可得气态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即A为乙烯,由连续催化氧化可知,B为乙醇,C为乙醛,D为乙酸,E为乙酸乙酯。乙烯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A项正确;1 mol CH3CH2OH和1 mol CH3COOH和足量钠反应,都生成0.5 mol H2,D项正确。]例5 C [反应①为乙酸和异丙醇在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了乙酸异丙酯和水,因此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A正确;反应②为乙酸和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酸异丙酯,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因此该反应是合成酯的方法之一,B正确;右端连接两个甲基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类比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乙酸异丙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错误。]例6 D [对容器杀菌消毒以防止滋生对酿酒不利、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其他细菌,所需的水多次煮沸也是为了杀菌消毒,晾凉是为了防止酒曲中的酶失活,A、B项正确;不同的谷物需要不同的酒曲,酒曲与熟糯米拌匀是为了充分发酵,C项正确;酿制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温度过低发酵速率慢,温度过高可能导致酒曲中的酶失活,D项错误。]例7 C [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叫煤的干馏,煤干馏得不到煤油,煤油是石油分馏的产物,A项错误;乙烯不是石油分馏产品,而石油裂解能得到乙烯,B项错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其产物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C项正确;淀粉水解反应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D项错误。]例8 D [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A项错误;加聚反应的反应物完全转化为高分子化合物,且没有小分子物质产生,B项错误;含有碘元素,不是烃,C项错误。](共38张PPT)第3章<<<本章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提升内容索引知识体系构建核心素养提升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构建一、认识有机化合物二、烃、有机高分子材料1.烷烃烷烃2.烯烃烯烃3.有机高分子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三、生活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乙醇与乙酸1.乙醇乙醇2.乙酸乙酸四、基本营养物质1.糖类2.油脂油脂(属于酯)3.蛋白质返回蛋白质核心素养提升一、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本章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及官能团的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常见有机化合物,能辨识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类、油脂及蛋白质的组成及结构特点,能从组成和结构层面辨识有机化合物,能从有机物的结构特点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微观两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核心素养提升其关系如下:例1 (2023·全国甲卷,8)藿香蓟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C.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藿香蓟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因此其可以发生水解反应,A说法正确;分子结构中的右侧有一个饱和碳原子连接着两个甲基,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说法错误;分子中含有酯基和醚键2种含氧官能团,C说法正确;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D说法正确。例2 俗称“一滴香”的有毒物质被人食用后会损伤肝脏,还会致癌。“一滴香”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可以和钠反应,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该有机物可以和乙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酯C.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7H8O3D.该有机物所有的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内√由“一滴香”分子结构可知,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羟基、碳碳双键,故可以和钠反应,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正确;分子中含有羟基,可以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B正确;根据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得出其分子式为C7H8O3,C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存在甲基,根据碳原子成键特点,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D错误。例3 某烃的结构简式为 ,若分子中共线碳原子数为a,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数最多为b,含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是A.3、4、5 B.4、10、4C.3、10、4 D.3、14、4√已知乙炔为直线形结构,则与—C≡C—相连的C原子共线,则共有3个;分子中与苯环以及 直接相连的原子共平面,则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数最多为14个,即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含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共4个,故选D。[思维启迪] (1)例1是考查根据有机物的结构或性质的相互推断,例2是考查根据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推断有机物的性质,例3是根据有机物基团的结构考查共线共面问题,解决上述小题的关键是要熟知“结构 性质”的关系,并将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官能团与有机物的性质结合起来,只有熟悉有机物的结构特点,知道有什么官能团,才能推测有机物有什么性质,进而得出合理结论。(2)特别指出: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和苯环及其相连接的原子,在空间上为平面、直线和平面结构,而烷烃中的碳原子及相连原子为空间结构,不在一条直线上,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可以通过单键旋转解决原子共面问题。二、变化观念“变化观念”在本章中的具体体现为:通过对乙烯、苯、乙醇、乙酸等典型代表物性质介绍及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体会有机化学反应中反应条件的控制和试剂选择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介绍,体会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在物质鉴别及有机物在生产生活中转化的重要作用,深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性质决定用途”等学科观念。例4 已知醛基(—CHO)可被氧化成羧基(—COOH),已知气态烃A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14倍,有机物A~E能发生如图所示一系列变化,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B.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共2种C.C的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性能D.等物质的量的B、D与足量钠反应生成气体的量相等√依题意可得气态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即A为乙烯,由连续催化氧化可知,B为乙醇,C为乙醛,D为乙酸,E为乙酸乙酯。乙烯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A项正确;1 mol CH3CH2OH和1 mol CH3COOH和足量钠反应,都生成0.5 mol H2,D项正确。例5 (2023·全国乙卷,8)下列反应得到相同的产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B.反应②是合成酯的方法之一C.产物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共平面D.产物的化学名称是乙酸异丙酯√反应①为乙酸和异丙醇在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了乙酸异丙酯和水,因此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A正确;反应②为乙酸和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酸异丙酯,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因此该反应是合成酯的方法之一,B正确;右端连接两个甲基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类比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乙酸异丙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错误。[思维启迪] 有机物间的转化,本质是基团或官能团的性质问题,在实现物质转化、鉴别或分离时,要紧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官能团的性质,在思维上建立起“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模型,从“典型有机物结构→有机物种类→有机物一般性质”的二维结构发展到“特殊物质结构→官能团种类→特殊物质的多重性”的三维模式。三、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在本章的具体体现为:(1)通过对化石燃料、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性质和用途的学习,体会煤、石油、天然气在能源、材料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及了解有机化学对人类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体会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对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石油的炼制及煤的干馏等综合利用手段,体会“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2)通过自制米酒的实践活动,体会中国传统酿造工艺中蕴含的有机反应原理及发酵的本质,体会发酵原理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优化合成路线,实现提高产能优化环境的社会价值。例6 自制米酒时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A.蒸煮制米酒的容器要杀菌消毒B.所需的水要多次煮沸并晾凉C.选择合适的酒曲并与熟糯米拌匀D.不需要控制温度,温度越高发酵速率越快√对容器杀菌消毒以防止滋生对酿酒不利、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其他细菌,所需的水多次煮沸也是为了杀菌消毒,晾凉是为了防止酒曲中的酶失活,A、B项正确;不同的谷物需要不同的酒曲,酒曲与熟糯米拌匀是为了充分发酵,C项正确;酿制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温度过低发酵速率慢,温度过高可能导致酒曲中的酶失活,D项错误。例7 (2024·安徽,1)下列资源利用中,在给定工艺条件下转化关系正确的是A.煤 煤油 B.石油 乙烯C.油脂 甘油 D.淀粉 乙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叫煤的干馏,煤干馏得不到煤油,煤油是石油分馏的产物,A项错误;乙烯不是石油分馏产品,而石油裂解能得到乙烯,B项错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其产物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C项正确;淀粉水解反应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D项错误。例8 合成导电高分子化合物PPV的反应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PV是聚苯乙烯B.该反应为加聚反应C. 属于烃D. 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A项错误;加聚反应的反应物完全转化为高分子化合物,且没有小分子物质产生,B项错误;含有碘元素,不是烃,C项错误。返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章 本章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提升.docx 第3章 本章知识体系构建与核心素养提升.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