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10.4 电容器的电容一、电容器1. 结构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2. 平行板电容器:最简单的电容器平行金属板:电容器的极板一 一 一 一 一一 一 一十 十 十 十 十十 十 十绝缘物质:电介质3. 作用:容纳电荷、储存电能4. 电路图符号:5. 电容器的工作方式——充电将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使原来不带电的两个极板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 + + + + +- - - - - - -+Q-QEV12SCREA一、电容器电流特征由电源正极流向电容器正极板,由电容器负极板流向电源负极,充电瞬间存在短暂电流,电流由大变小。电压特征两极板间电压迅速增大,达到电源电压后稳定不变,两极板间存在电势差,电场为匀强电场。电荷量特征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增加,两极板带有等量异种电荷。5. 电容器的工作方式——充电一、电容器能量特征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场能5. 电容器的工作方式——充电一、电容器灯泡电流表1电压表亮度由明到暗,最后熄灭。读数由大到小,最后为零。读数由小到大,最后稳定为某一数值。电容器相当于电源,将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极板接通,两极板的异种电荷中和,电容器失去电荷,不再带电的过程。EASU=05. 电容器的工作方式——放电一、电容器电流特征电流由电容器正极板经过电阻流向电容器负极板。放电瞬间存在短暂电流,电流由大变小。能量特征电流做功,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极板间无电场能。电压特征两极板间电势差减小至零,电场强度减小至零。电荷量特征两极板所带电荷量减少,正负电荷中和,电荷量为零。5. 电容器的工作方式——放电一、电容器一、电容器灯泡电流表2电压表5. 电容器的工作方式——放电亮度由明到暗,最后熄灭。读数由大到小,最后为零。读数由大到小,最后为零。电容器放电的 I-t 图像一个格子的电量为0.08×10-3C大于半格算一个,小于半格舍去图像所含格子个数约为42个,所释放电荷量Q=0.08×10-3C×42=3.4×10-3C一、电容器5. 电容器的工作方式——放电二、电容1. 定义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4. 物理意义: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电容器的电荷量Q:单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2. 定义式3. 国际单位制:法拉,用符号F表示,1F=1C/V常用单位:微法μF 、皮法pF 1 F=106 μF=1012 pF比值定义法:电容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决定,与Q、U无关适用范围:任意电容器二、电容5. 计算式6. 击穿电压电介质不被击穿时,加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极限电压。若电压超过这一限度,电容器损坏。7. 额定电压电容器外壳标注的额定电压,是电容器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额定电压小于击穿电压。探究实验: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影响因素保持极板电荷量Q、板间距离d不变减小两极板的正对面积S电势差增大,C减小保持极板电荷量Q、极板正对面积 S不变增大两极板间的距离d电势差增大,C减小探究实验: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影响因素保持 Q、S、d 都不变在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如:有机玻璃板电势差减小,C增大三、平行板电容器金属极板绝缘物质电介质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d:两极板间的距离S:两极板的正对面积k:静电力常量εr: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真空εr=1电容的影响因素(电容器本身的结构)三、平行板电容器——动态分析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板间电压 U 不变d增加S减小C减小Q=UCQ减小E减小C减小Q减小E不变Q=UC电容器与电源断开:极板所带电荷量 Q 不变d增加S减小C减小Q=UCU增加E不变C减小U增加E增加Q=UC三、平行板电容器——动态分析四、常用电容器构造不同: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形状不同:圆柱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球形电容器电介质不同:空气电容器;真空电容器;聚苯乙烯电容器;云母电容器陶瓷电容器;电解电容器四、常用电容器10.4 电容器的电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