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电容器的电容高二物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共3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4 电容器的电容高二物理同步精品课堂(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共33张PPT)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4 电容器的电容
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三册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能量

电容器

电容

常用电容器



新课引入
必修三

课堂练习
新课引入

水可以用容器储存起来,电荷也可以用一个“容器”储存起来。图中的元件就是这样的“容器”——电容器。那么,它内部的构造是怎样的?它是怎样“装进”和“倒出”电荷的呢?
电容器
思考与讨论:
电容器

1.定义: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又相隔很近的导体就构成了一个电容器。
2.构造:两个互相靠近彼此绝缘的导体。
3.作用:存储电荷(存储电能)。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十 十 十 十 十十 十 十十 十 十 十 十十 十 十
电容器充放电实验
4.电容器的充电:
将电容器两个极板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过程,叫电容器的充电。
+++++
- - - - -
如图所示,充电时:
(1)电表有短暂从左到右的电流;
(2)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下级板带负电;
(3)极板间有从上到下的匀强电场;
(4)充电时,电容器储存电场能;
(5)充电完毕,电路中电流为零。
5.电容器的放电:
用导线将充电后的电容器两极接通,两极失去电荷的过程,叫电容器的放电。
+++++
- - - - -
如图所示,放电时:
(1)电表有短暂从右到左的电流;
(2)充电时,电容器储存电场能放出;
(3)放电完毕,电场极板间电场为零;
(4)放电完毕,极板所带电量为零;
(5)放电完毕,电路中电流为零。
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放电过程
思考1.在图中画一个竖立的狭长矩形,它的面积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根据图象的含义,因Q=It,所以竖直狭长矩形的面积表示为:在0.1s内电容器的放电量。
思考2.怎样根据 I-t 图像估算电容器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试着算一算。
算出每一个格子的面积,大于半格算一个,小于半格舍去,图象所包含的格子的面积为释放的电荷量。
电容

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跟所带电荷量的关系
实验结论:
实验表明,电容器的电荷量变为原来一半时,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也变为原来的一般。
精确实验表明,一个电容器所带的电量Q与两个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是不变的。不同电容器,这个比值一般是不同的,可见这个比值表征了电容器储存电荷的特性。
1.定义: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叫电容器的电容.
2.公式:
3.单位:
法拉,简称法,符号F;常用单位微法(μF)和皮法(pF);
当一个电容器带1C电量时,两极间电压是1V,那么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F
1F=106μF=1012pF
5.注意: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是指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4.物理意义: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电容越大,表明在相同电势差情况下,电 容器所带的电荷越多。
电容器与水容器的基本类比
电容器 水容器
功能 储存电荷 储存水
储存量 电荷量Q 水量V
同一水容器:
h=1cm
V=1dm3
h=2cm
V=2dm3
水容器截面积
同一电容器:
比值Q/U是定值
Q与U成正比
+ + + +
- - - - - - -
Q
2Q
U=1V
U=2V
实验表明:
实验表明:
比值V/h是定值
V与h成正比
电容器的电容
h=1cm
V=1dm3
h=1cm
V=4dm3
不同的水容器:
不同的电容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U=1V
U=1V
Q
2Q
实验表明:C越大,容纳电荷的本领越强
C与Q、U无关
实验表明:S越大,容纳水的本领越强
S与V、h无关
容纳储存水
容纳储存电荷
电荷量Q
水量V
电势差U
水位差h
横截面S
电容C
电容器
水容器
电容器与水容器的综合类比
6.击穿电压和额定电压:
(1)加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压不能超过某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电介质将被击穿,这个电压称为击穿电压。
(2)电容器正常工作时两极板上的最大电压,称为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比击穿电压低
外壳上标的电压是额定电压
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7.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
两极板间距离
两极板正对面积
静电力常量
介电常数
常用电容器

1.聚苯乙烯电容器:
以聚苯乙烯薄膜为电介质,两层铝箔为极板.
(1)符号:
(2)样品:

2.电解电容器:
用铝箔做一个极板,以铝箔上很薄的一层氧化膜为电介质,用浸过电解液的纸做另一个极板。
(1)符号:
(2)样品:
3.可变电容器:
两极由两组铝片组成,固定的一组铝片叫做定片;可以转动的一组铝片叫做动片;空气为电介质。
转动动片,使两组铝片的正对面积发生变化,电容相应变化。
(1)符号:
(2)样品:
课堂练习

1.有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压为5V,所带电荷量为,此电容器的电容是( )
A. B.
C. D.
A
2.某电容器的外壳上标有“1000μF 80V”的字样, 该参数表明(  )
A.该电容器只有在电压为80V时电容才为1000μF
B.当两端电压为 40V时,该电容器的电容为500μF
C.该电容器两端电压超过80V时,电容器会立刻被击穿
D.当给该电容器两端加上80V电压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8×10-2C
D
3.某种电容器的电容为C,当极板上所带电量为Q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当极板上所带电量为3Q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的电容为3C
B.电容器的电容为C
C.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
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0
B
4.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极板的正对面积S、极板间距离的关系为(为相对介电常数,为静电力常量)。如图所示为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实验过程示意图,保持极板上的电荷量和极板的正对面积S不变,当增大时(  )
A.极板间电势差减小
B.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C.极板间电场强度增大
D.电容器储存的电势能增大
D
5.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保持连接,其负极板接地并固定。如图所示,一带电小液滴恰好静止于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液滴带正电
B.若仅将上极板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小液滴依然保持静止
C.若仅将上极板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小液滴将向下运动
D.若仅将上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P点电势降低
C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