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中国春节申遗成功--传统文化的全球化见证导语: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后,今年我们也过了一个精彩的“非遗版”春节,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情感,是连接全球华人的文化纽带,申遗成功不仅是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一种传承。这也提醒着我们守护好这一文化瑰宝,坚守民族文化的根脉,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如何传承核心理念呢?这节课就来学习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新课导入6.2 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1.核心思想理念的产生、内容?2.我们传承核心思想理念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要求:阅读教材P53-57,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自主预习观看视频,说说这个节目体现出怎样的思想理念?2新知导入北京中轴线全要素一次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深厚历史底蕴的高度肯定。这条全长7.8公里的城市轴线贯穿北京老城,是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念的典范之作,展现了从元、明、清三朝至现代的持续性发展,见证了中华文明在历史演进中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中”、“和”哲学理念的追求,也反映了中国传统城市设计的审美意趣与礼仪秩序。知识拓展:了解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价值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怎样产生的?内容有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为具有主导性、根本性意义的核心思想理念。A.形成:B.内容: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笔记】1.核心思想理念的产生A,内容B P54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仁爱观的经典表述,其含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亲亲 :指亲爱自己的亲人,尤其是父母。这是基于血缘关系的自然情感,也是儒家伦理的起点。仁民 :指对百姓施行仁爱,即普遍地关爱人类所有的人,体现为“仁者爱人”的思想。爱物 :指爱惜自然界或世界上的万物,体现为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讲仁爱,要求我们“亲亲”“仁民”“爱物”,即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①讲仁爱3新知讲解相传在尧帝时期,黄河流域发生严重地洪涝灾害。大禹接过治水的重任后,带领人民疏通河道,开挖沟渠,成功将洪水引入江河湖海,有效防止了水患的发生,挽救了百姓的生命和财产,改善了民生。思考:大禹治水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荀子》中说:“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这句话后来演变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点拨:重民本,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这句话后来演变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习近平多次引用这句古语,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荀子》中说:“传日:‘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②重民本3新知讲解4.“重民本”的原因和具体要求 原因: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要求:①重民本,要求我们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②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探究分享季布,汉朝人,从小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季布十分重视承诺,凡是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他因此在当地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广受欢迎。乡亲们都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的意思是,季布的一句话比金子还要比较贵重。思考:从上面的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诚实守信5.“守诚信”的具体要求 ①守诚信,要求我们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②我们应当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探究与分享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文天祥战败被俘后,面对各种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最后从容就义。其绝命辞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的浩然正气为后世所传颂。孟子(舍生而取义)文天祥(惟其义尽,所以仁至)思考: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先贤坚守道义的理解。中华民族先贤坚守道义,就是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自己的言行合乎道义,坚守民族大义。6.“崇正义”的原因和具体要求 原因:弘扬社会正气,崇尚社会正义,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坚守民族大义,才能让每个人有尊严地生活。要求:①崇正义,要求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②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探究与分享春秋时期,齐景公问晏子,“和”与“同”不一样吗 晏子用音乐说明“和而不同”的含义:演奏一首美妙的音乐,既需要很多乐器,也需要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相协调,还需要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等相配合。这就是多种因素“和”的结果。如果乐器只发出一个音调,就很难听,这就是单纯“同”的结果。甲骨文的“和”字,左半边字形像一排竹管合拼而成的乐器,右半边为“禾”字,表示“和” 读音。的本义就是乐声调和、和谐。思考:文中的“和而不同”启示我们怎么做?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坚持多样性统一。6.“尚和合”的原因和具体要求 原因:①只有多样性的东西相互作用并努力达到平衡,事物才能生生不息,发展壮大;②完全相同的东西简单相加,事物则会失去生机,难以维系。要求:①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②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笔记】2.如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 P54-56①-⑥(1)讲仁爱。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实现由爱亲、爱他人、爱人类到爱万物的扩展。(2)重民本。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3)守诚信。做到真实无欺、言行一致。树立诚信意识,做诚实守信的人。(4)崇正义。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在面对个人利益选择时,我们应当将道义置于优先位置,让我们的言行合乎道义。(5)尚和合。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6)求大同。胸怀天下,热爱祖国和人民,积极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贡献。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形成:地位:内容守诚信:尚和合:讲仁爱:重民本:求大同:崇正义: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凝结主导性、根本性爱自己的亲人,爱全社会的人,爱天地万物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真实无欺,言行一致坚持做正确的事,做符合道义的事追求和谐,坚持多样性统一胸怀天下,将天下视作天下人的天下,追求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天地万物一体之仁”这些古语启示我们( )。①人与天地万物息息相通,共处于一个家园②要将心比心、推已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③要努力将仁爱从社会人伦推广到宇宙万物④要践行尚和合的核心思想理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课堂练习2.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句子 体现民本思想的有( )①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②天地之大,黎元为本③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④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课堂练习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联通着“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守诚信”“讲仁爱”的核心思想理念吸收“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仁者爱人”的价值追求……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我们要全面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B.赓续文化血脉,固守中华文化基因C.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文明发展D.核心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