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丽水莲都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卷六年级下册科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丽水莲都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卷六年级下册科学

资源简介

浙江省丽水莲都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卷六年级下册科学
1.(2024六下·莲都期中)下列设计中,塔台的稳定性最好的是(  )。
A.上小下大
B.上下一样
C.上大下小
2.(2024六下·莲都期中)电动伸缩门利用了四边形框架(  )的特点。
A.稳固 B.易变形 C.承重能力强
3.(2024六下·莲都期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  )现象。
A.遗传 B.变异 C.复制
4.(2024六下·莲都期中)同样多的吸管剪成细条后,细条的承重能力(  )原来吸管的承重能力。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5.(2024六下·莲都期中)从春节到六一儿童节,我们莲都的白昼(  )。
A.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B.白昼时间不变 C.白昼时间越来越短
6.(2024六下·莲都期中)右图是住房系统中(  )系统的示意图。
A.供水 B.供电 C.通风
7.(2024六下·莲都期中)下列现象中能够支持哥白尼“日心说”的是(  )。
A.傅科摆 B.昼夜长短变化 C.昼夜交替
8.(2024六下·莲都期中)塔台模型的高度是指(  )。
A.立柱的长度
B.侧面梯形的高
C.顶面和地面间的距离
9.(2024六下·莲都期中)开展校园生物大搜索和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要做的事情是(  )。
A.对校园进行分区域
B.给校园植物全部挂植物牌
C.带上杀虫剂防止受伤
10.(2024六下·莲都期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充分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11.(2024六下·莲都期中)我们种植棉花主要是利用该生物的(  )。
A.欣赏价值 B.药用价值 C.经济价值
12.(2024六下·莲都期中)比较木槿花的亲代与后代,下列(  )肯定会遗传。
A.花的颜色 B.花的大小 C.叶的结构
13.(2024六下·莲都期中)独轮车模型不包括的技术是(  )。
A.杠杆 B.滑轮 C.轮轴
14.(2024六下·莲都期中)猛犸象的化石出土于(  )附近,而且从身体构造来看,它具有极强的耐寒能力,体表有厚厚的毛发。
A.北极圈 B.赤道 C.山区
15.(2024六下·莲都期中)发生日食时,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的位置是(  )。
A.太阳—地球—月球 B.地球—太阳—月球 C.地球—月球—太阳
16.(2024六下·莲都期中)绘制校园生物分布图时,生物种类太多写不下,怎么办 (  )
A.用画图的方法把生物画在分布图上
B.不重要的生物不写进去
C.可以用“图注+编号”的方法绘制
17.(2024六下·莲都期中)塔台抗风能力得分较低,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调整塔台的位置,离风扇远一些
B.减少塔台底部的钩码
C.调整塔台的主体结构,增加塔台的底面积
18.(2024六下·莲都期中)下列(  )现象不属于遗传现象。
A.亲代桑叶与后代桑叶形状相似
B.后代杂交水稻比亲代更粗壮
C.亲代凤仙花的花瓣数与后代凤仙花的花瓣数
19.(2024六下·莲都期中)运用现代科技发明了一种锁,它不用钥匙,而是用本人手指才能打开,这是利用了(  )。
A.每个人手指的温度不同
B.每个人手指形状不同
C.每个人手指上的指纹不同
20.(2024六下·莲都期中)乐乐家想新建一座房子,建造的过程是(  )。
A.选址—设计—建造—验收
B.设计—选址—建造—验收
C.选址—设计—验收—建造
21.(2024六下·莲都期中)经过“小小工程师”单元学习,同学们对工程建造有了了解。现班级进行“胡萝卜、牙签搭80cm高塔”比赛,用100根牙签和一根胡萝卜现场搭建。
(1)小科选择   和   两种材料进行实验。
(2)准备好材料后,小科开始设计工程方案。此时,小科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   。
(3)经历过塔台(如图3)模型建造,知道(  )结构有利于提高稳定性。
A.三角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4)右图分别是A、B两组同学设计图中的侧面图,根据侧面设计图,你认为   组设计的结构更稳定,理由是   。
(5)完成设计图后,小科开始制作,搭建过程合理的是(  )。
A.底座、侧面、整体 B.侧面、底座、整体 C.侧面、整体、底座
(6)你们在课堂上有用胡萝卜建高塔吗?   。如果有,请在方框中画出你的设计图,并加文字简要说明。   
 
22.(2024六下·莲都期中)学校课外实践小组在学习完本单元后,在家中自己实践纸质斜塔。
材料:一张A4纸、小刀。
要求:纸质塔能稳定站立,高度不低于30厘米,最窄处不小于5cm×5cm,最宽处不大于15cm×15cm,倾斜角度越大越好。如图4是某些小组的作品。
(1)制作纸质斜塔是一项简单的   ,在实施之前必须要先进行   ,充分考虑制作时会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再克服这些困难。
(2)作品A小组在圆形纸塔上部打了一些圆形孔洞,这样做的目的是   。
(3)作品C小组的纸质斜塔,从整体上看,这座塔上   下   ,上轻下重。
(4)完成后,我们要对这些纸质斜塔进行   ,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测试纸塔抗风
能力。
(5)我认为,作品   的纸质塔的抗倾斜能力是最好的作品,因为   。
(6)你觉得作品   的纸塔还可改进,请画出改进后的设计图。   
23.(2024六下·莲都期中)如图,是各时期马的形态图,探究马的进化秘密。
(1)观察图中的始祖马和现代马的形态特征,它们存在哪些不同 (至少写出2点)   。
(2)始祖马不断进化的动力来自(  )。
A.遗传 B.变异 C.变态
(3)马虽然在不断进化,但还是有许多性状被保留下来,主要是因为   。
(4)化石能帮助推测生物演化,下列通过始祖马化石不能得到的推测是(  )。
A.始祖马的生活环境 B.地球的形状 C.始祖马的样子
(5)现代人类通过人工选育,也培育出优秀的马种,比如哈克尼马、汗血宝马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工选择就是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注重培育出纯正的血统和稳定的遗传性状
C.两种选择的结果都相同
24.(2024六下·莲都期中)某小组对他们校园进行了生物大搜查,记录了10种生物。
分类依据参考:
①是否有木质茎②是否有脊柱③是否产卵④是否开花⑤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1)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他们应该按____的顺序开展调查。
①找一张校园平面图,根据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校园分成几个区域
②设计调查表,记录我们的发现
③选择感兴趣的生物重点调查
④分小组调查每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2)该小组同学对这10种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在A处分类的依据是   (填字母)。B处分类的依据是   (填字母)。这4种动物中,   、   身体中含有脊柱,属于   。C处分类的依据是   (填数字),其中樟树、玉兰、月季   (填“有”或“无”)木质茎。
(3)同学们发现了一种不知名的小动物,观察后可以确定该小动物属于昆虫。请你在方框中画出该小动物的样子。
(4)在调查校园生物的分布时,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A.不认识的动植物不需要记录
B.只记录地面看得见的动植物
C.用编号的方法记录生物分布的位置
(5)在花坛中比水泥操场更容易找到多种小动物,这是因为   。
25.(2024六下·莲都期中)某校几个科学小组在对自己搭建的塔台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注:每一项的评分区间为13分)
表一:
设计方案 塔高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成本统计 分工合作 美观
A组 3分 62cm 7本书 三级 二级 9.6cm 3分 3分
B组 2分 59cm 3本书 二级 一级 7.8cm 3分 2分
C组 2分 50cm 5本书 三级 三级 6.7cm 3分 2分
分析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顶端承重能力最好的是   组,这一组塔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
(2)我们一般用   去测量塔台的高度,C组塔台的高度没有达到60厘米,
如果评分的话只能得   分。
(3)抗震能力最弱的是   组,可适当增加   (填“上部”或“下部”)的重量。
(4)综合考虑,我觉得这三组塔台较合理的是   组。我的理由是   。
(5)小乐用吸管和胶带搭了一个塔台如图8,要完成任务,小乐应该先   。
(6)小乐在塔台的侧面应用了很多   结构,可以增强顶端的   能力。
(7)这个塔台上   下    ,比较稳定。因此它的抗震能力和抗风能力也比较强。
26.(2024六下·莲都期中)下表是小科设计的雨伞收纳架,请你帮他修改设计。
存在的问题记录单 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
雨伞放置网格开口过大,雨伞可能会掉落。  
储水槽较小,可能会有少量雨水滴落在伞架外面。  
能收纳雨伞的数量比较少。  
设计图: 改进后设计图:
(1)将上表补充完整。
(2)该设计还存在哪些不足 你有什么建议    。
27.(2024六下·莲都期中)小科所在小组研究比较油菜花亲代和后代的性状。
(1)我们可以从油菜花亲代和后代的   、   、   等观察比较。
(2)观察油菜花的结构时,可以用   对花进行解剖,可以发现油菜花由   、   、   、   四个部分构成,其中花瓣有   片。
(3)观察发现,油菜花的亲代和后代的花的结构基本相同,属于   现象。
(4)观察发现,油菜花的亲代和后代的花的颜色不完全一样,属于   现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形状;塔台
【解析】【分析】上小下大的结构设计能使塔台的重心较低。因为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上小下大的形状使得塔台的底部支撑面积较大,重心更靠近底部,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容易发生倾斜和翻倒,从而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2.【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形状
【解析】【分析】电动伸缩门能够实现伸缩的功能,正是利用了四边形框架易变形的特点。通过改变四边形的形状,使门能够伸展或收缩,从而达到开关门的目的,所以B选项正确。
3.【答案】A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是指生物体通过基因传递,将自身的特征和性状传递给后代的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意思是种什么,收什么,瓜的种子种下去长出的是瓜,豆的种子种下去长出的是豆,这体现了亲代和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遗传现象,所以A选项正确。
4.【答案】B
【知识点】承重能力
【解析】【分析】当同样多的吸管剪成细条后,其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吸管是一个相对完整、连续的整体,在承受压力时,能够较为有效地分散和传递压力,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和稳定性。 而剪成细条后,细条的直径变小,相比原来的吸管,其横截面积减小。根据力学原理,在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横截面积越小,其能承受的压力就越小。并且细条之间的连接相对松散,不像原来吸管那样是一个紧密的整体,在承受重量时,容易发生变形、弯曲甚至断裂,难以像原来吸管那样有效地承受重量。
5.【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从而导致地球上不同地区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春节一般在 1 月或 2 月左右,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六一儿童节是 6 月 1 日,从春节到六一儿童节期间,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莲都位于北半球)的白昼时间会越来越长,黑夜时间越来越短。到夏至日(6 月 22 日左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黑夜达到最短。
6.【答案】B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通过观察可知,图中设备都需要运用到电,属于供电系统。
7.【答案】B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且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存在夹角(黄赤交角)导致的。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使得不同季节、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只有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情况下才能合理地解释,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 “日心说” 中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观点,所以B选项正确。
8.【答案】C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塔台模型的高度是指从塔台模型的顶面(最高点)到地面(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这样的定义符合对一个物体高度的通常理解,能够准确衡量塔台模型的高度尺寸,C选项正确。
9.【答案】A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开展校园生物大搜索和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对校园进行分区域是很有必要的。将校园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操场、花园、教学楼周边、树林等,然后依次对每个区域进行搜索和记录,这样可以更有条理地进行生物调查,避免遗漏,也便于后续制作生物分布图时准确标注生物的分布位置,所以A选项正确。
10.【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意思是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这里蚂蚁(生物)通过在堤坝上打洞筑巢等行为,影响了堤坝(环境)的稳定性,最终导致堤坝溃决,充分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所以C选项正确。
11.【答案】C
【知识点】植物与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每种生物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多样的生物对我们人类有不同的价值。有的具有欣赏价值和科学价值,有的具有经济价值,有的具有药用价值。人们种植棉花主要是利用该生物的经济价值。
12.【答案】C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叶的结构是植物相对稳定的形态特征,由遗传物质决定。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木槿花亲代的叶结构特征会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后代的叶结构与亲代具有相似性,且这种结构特征相对不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而发生改变,所以叶的结构肯定会遗传,C 选项正确。
13.【答案】B
【知识点】滑轮
【解析】【分析】滑轮是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圆轮,分为定滑轮、动滑轮等,其主要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或省力等。在独轮车模型中,没有使用到滑轮这种结构来实现某种功能,所以独轮车模型不包括滑轮技术,B 选项符合题意。
14.【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猛犸象的化石出土于北极圈附近。猛犸象生活在寒带地区,从其身体构造来看,具有极强的耐寒能力,体表有厚厚的毛发,这是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北极圈附近气候寒冷,符合猛犸象生存的环境特点,所以在北极圈附近发现了猛犸象的化石,A 选项正确。
15.【答案】C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日食,又作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近似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16.【答案】C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当生物种类太多写不下时,可以用 “图注 + 编号” 的方法绘制。即先在图上用简单的符号或标记表示生物的位置,并给每个标记编上号,然后在图的旁边或下方设置图注,按照编号详细列出对应的生物种类名称等信息。这样既可以清晰地展示生物在校园中的分布位置,又能完整地记录生物种类,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C 选项正确。
17.【答案】C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调整塔台的主体结构,增加塔台的底面积,能够增大塔台的支撑面积。根据稳定性原理,底面积越大,物体的稳定性越好,在受到风力时,更大的底面积可以提供更稳定的支撑,使塔台更不容易被风吹倒,从而有效地提高塔台的抗风能力,所以 C 选项正确。
18.【答案】B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后代杂交水稻比亲代更粗壮,这是杂交水稻在培育过程中,通过不同品种水稻的杂交,使后代获得了新的性状组合,表现出与亲代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是由于杂交导致的变异,而不是遗传现象,因为遗传强调的是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而不是差异,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19.【答案】C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外貌特征
【解析】【分析】每个人手指上的指纹是独一无二的,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稳定性。指纹的纹路、细节特征等在不同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且这些特征在人的一生中基本保持不变。利用指纹的这些特点,可以准确地识别出不同的个体,所以现代科技发明的用本人手指才能打开的锁,正是利用了每个人手指上的指纹不同这一特性,C 选项正确。
20.【答案】A
【知识点】房屋;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土地位置来建造房子。在确定了建造地址后,根据家庭的需求、喜好以及土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房屋设计。按照设计方案开始施工建造。房子建造完成后,需要进行全面的验收。
21.【答案】(1)牙签;胡萝卜
(2)塔高;材料成本;稳定性
(3)A
(4)B;上小下大的结构更稳定
(5)A
(6)有;
【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1)通过阅读题目可知,小科选择用牙签和胡萝卜进行实验。
(2)为了使高塔能够达到 80cm 的高度且不轻易倒塌,需要设计合理的结构。只有 100 根牙签和一根胡萝卜,要合理分配材料。牙签和胡萝卜之间的连接方式很关键。明确目标是搭建 80cm 高的高塔,在设计和搭建过程中要时刻关注高度,合理规划每一层的高度,避免出现搭建到一定程度后发现材料不够或者高度无法达到要求的情况。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可能会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如风吹、触碰等,设计的结构要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不能过于脆弱。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是其重要的特性。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确定后,它的形状和大小就固定不变了。在塔台模型建造中,利用三角形结构可以使塔台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有效地分散和传递力,不易发生变形,从而有利于提高塔台的稳定性,所以A选项正确。
(4)塔台结构运用三角形结构、建造成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结构,能够增强塔台稳定性。
(5)先搭建底座,底座是整个结构的基础,一个稳固的底座能够为后续的搭建提供稳定的支撑。有了坚实的底座后,再搭建侧面,这样可以基于稳定的基础逐步向上构建,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最后进行整体的完善和调整,将各个部分连接起来,检查是否牢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这种搭建顺序符合工程建造的逻辑,能够提高搭建的成功率,所以A选项正确。
(6)画出一个底部由多个胡萝卜块和牙签组成的较大的正方形底座结构,每个边由 3 根牙签和 2 个胡萝卜块连接而成。 在底座的四个角上,垂直向上各插一根牙签,然后在这四根牙签的顶端用胡萝卜块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较小的正方形,作为第二层的基础。 按照这样的方式,逐层向上搭建,每层的正方形边长逐渐减小,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塔形结构。 可以在塔的一些侧面,利用牙签和胡萝卜块构建一些三角形结构,来增强稳定性。
22.【答案】(1)工程;设计
(2)抗风
(3)小;大
(4)测试;使用风扇不同等级吹模型
(5)C;左右等高,底部面积大,有支撑结构
(6)B;
【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承重能力;塔台
【解析】【分析】(1)制作纸质斜塔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实践活动,在实施之前必须要先进行设计规划,充分考虑制作时会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再克服这些困难。“工程实践活动” 强调了这一行为具有工程的性质,像工程一样需要运用材料,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达成特定的目标。
(2)作品 A 小组在圆形纸塔上部打了一些圆形孔洞,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风阻:如果是在有气流影响的环境中,这些孔洞可以让空气更容易通过纸塔,减少风对纸塔的作用力,避免因风力较大而导致纸塔被吹倒或影响其倾斜角度的保持。
(3)通常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结构形式,能够降低物体的重心,增加物体的稳定性,使得纸质斜塔在倾斜一定角度时也不容易倾倒,更符合制作纸质斜塔追求稳定和较大倾斜角度的要求。
(4)完成后,我们要对这些纸质斜塔进行测试评估,我们可以用使用风扇对着纸塔吹风的方法测试纸塔抗风能力。 制作完纸质斜塔后,对其进行测试评估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测试评估可以检验纸塔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比如是否能稳定站立、倾斜角度是否足够大等,同时也能发现纸塔存在的问题,以便总结经验。
(5)我认为,作品C的纸质塔的抗倾斜能力是最好的作品,因为左右等高,底部面积大,有支撑结构,稳定性强。
(6)结合知识可知,B结构稳定性不好,可以增加三角形结构提高稳定性。
23.【答案】(1)体型、脚趾结构
(2)B
(3)遗传
(4)B
(5)B
【知识点】进化论;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1)始祖马比现代马矮小;始祖马的腿比现代马的短;始祖马与现代马的马蹄形状不同:始祖马尾巴的毛发没有现代马的多。
(2)变异是指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在始祖马的进化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这些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更适应环境变异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殖后代,从而使得有利的变异逐渐积累,推动始祖马不断进化。所以变异是始祖马不断进化的动力来源之一,B 选项正确。
(3)生物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保留了那些有助于生物生存和繁殖的性状。对于马来说,例如其用于奔跑的四肢结构等性状,在其生存过程中,无论是逃避天敌还是获取食物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具有这些性状的个体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并繁衍后代,将这些性状传递给下一代。经过漫长的时间,这些适应环境的有利性状就被保留了下来。同时,遗传物质(基因)的相对稳定性也保证了这些性状能够稳定地遗传,使得马在进化过程中依然保留着一些关键的、对其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的性状。
(4)始祖马化石主要反映的是始祖马这一生物本身的特征、生存年代以及当时的生物环境等信息,与地球的形状没有直接关联,无法从始祖马化石中得出关于地球形状的推测。地球的形状是通过天文观测、大地测量等多种科学手段来确定的,和始祖马化石没有关系,B选项符合题意。
(5)在人工选择过程中,为了培育出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品种,往往会注重培育纯正的血统。通过近亲繁殖等方式来保持某些优良性状的稳定遗传,减少其他基因的干扰,从而使这些优良性状能够稳定地传递给后代,形成稳定的遗传性状。例如在培育优秀马种时,会挑选具有良好奔跑能力、体型等性状的马匹进行繁殖,以确保这些性状在后代中得到延续和强化,所以人工选择注重培育出纯正的血统和稳定的遗传性状,B选项正确。
24.【答案】(1)B
(2)⑤;②;猫;乌龟;脊椎动物;①;有
(3)
(4)C
(5)花坛中有植物和土壤,能为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更适合动物生存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植物的分类;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1)首先要进行①找一张校园平面图,根据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校园分成几个区域。这一步是对校园进行整体规划和分区,明确调查的范围和区域划分,为后续的调查做好准备,因为校园面积较大,不同区域生态环境不同,生物种类也会有差异,合理分区有助于全面且有条理地进行调查。 接着进行④分小组调查每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分小组进行调查可以提高效率,并且能更细致地观察每个区域的生物情况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等。 之后进行②设计调查表,记录我们的发现。在调查过程中,需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所观察到的生物信息,设计合适的调查表能够规范记录内容和格式,方便后续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最后进行③选择感兴趣的生物重点调查。在完成对校园生物的初步普查后,根据个人兴趣对某些特定生物进行更深入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其生活习性、特征等详细信息。
(2)该小组同学对这10种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在A处分类的依据是⑤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B处分类的依据是②是否有脊柱 。这4种动物中,猫、乌龟身体中含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C处分类的依据是①是否有木质茎 ,其中樟树、玉兰、月季有木质茎。
(3)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明显的部分。 头部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头上长有一对长长的触角,触角细长,分节明显,就像两根细细的小棒,在头部两侧灵活地摆动着,用于感知周围的环境和信息。头部前端还有一对大大的复眼,复眼通常由许多小眼组成,看起来亮晶晶的,呈现出半球形,占据了头部较大的面积,让它能够观察到周围广阔的视野。在复眼下方,有一张咀嚼式口器,用于摄取食物。
(4)用编号的方法记录生物分布的位置是一种合理且有效的方式。通过给不同的生物分布位置编号,可以清晰、准确地记录生物的具体位置信息,方便后续对生物分布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例如,在校园平面图上标注出每个编号对应的位置,能够直观地看出生物在校园不同区域的分布特点,所以 C 选项合理。
(5)在花坛中比水泥操场更容易找到多种小动物,这是因为花坛中有植物和土壤,能为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更适合动物生存。
25.【答案】(1)A;成本较高
(2)尺子;1
(3)B;下部
(4)A;塔台高度达标,顶端称重能力、抗风和抗震能力都比较好
(5)设计
(6)三角形;承重
(7)小;大
【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塔台
【解析】【分析】(1)从塔高来看,A 组塔高为 62cm,顶端承重7本书,能力最好,这一组塔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成本较高。
(2)卷尺可以较为方便地测量较长的长度,并且能够灵活地适应塔台的形状和测量位置,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取塔台的高度数值,所以在测量塔台高度时,卷尺是比较常用的工具。
(3)观察表格中抗震能力的数据,A 组是二级,B 组是一级,C 组是三级。因为抗震能力等级中一级<二级<三级,所以抗震能力最弱的是 B 组。 分析增加重量的位置: 为了增强抗震能力,一般需要降低物体的重心,使物体更稳定。增加下部的重量可以降低物体的重心,使物体在受到震动时更不容易倾倒,从而增强抗震能力。如果增加上部的重量,会使重心升高,物体更容易失去平衡,抗震能力会更弱。所以可适当增加下部的重量。
(4)综合考虑,我觉得这三组塔台较合理的是A组,因为它的抗震、抗风、承重能力比较强,而且达到了60厘米的高度。
(5)小乐用吸管和胶带搭了一个塔台如图8,要完成任务,小乐应该先进行设计。
(6)小乐在塔台的侧面应用了很多三角形结构,可以增强顶端的承重能力。
(7)当塔台呈现上轻下重的结构特点时,其重心较低。在受到风力或地震等外力作用时,重心低能使塔台更不容易发生倾倒,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提高了它的抗震能力和抗风能力。
26.【答案】(1)缩小网格开口、增大储水槽、加长收纳架、
(2)不稳定,容易倒,建议增加雨伞收纳架底部重量。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1)雨伞放置网格开口过大,雨伞可能会掉落,修改记录:缩小雨伞放置网格开口,使其大小适配常见雨伞伞柄粗细,确保雨伞能稳固放置,不易掉落;
储水槽较小,可能会有少量雨水滴落在伞架外面,修改记录:大储水槽的尺寸和深度,使其能容纳更多雨伞上滴落的雨水,减少雨水滴到伞架外的情况。可以将储水槽向外延伸或加深槽体。
能收纳雨伞的数量比较少,修改记录:增加雨伞放置网格的层数或合理调整网格布局,在有限空间内增加网格数量,从而提高雨伞收纳架能收纳雨伞的数量 。
(2)不足:缺乏沥水功能,稳定性欠佳;增强稳定性:加大收纳架底部面积,或在底部增加配重块,降低重心,提高稳定性。也可以在底部设置防滑垫,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
27.【答案】(1)花;果实;茎
(2)镊子;花瓣;花萼;雄蕊;雌蕊;4
(3)遗传
(4)变异
【知识点】解剖花;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1)我们可以从油菜花亲代和后代的花朵颜色、花瓣数量、植株高度等方面观察比较。 花朵颜色:油菜花的花朵颜色通常为黄色,但亲代和后代之间可能在黄色的深浅程度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异,通过比较花朵颜色可以了解性状的遗传和变异情况。 花瓣数量:油菜花一般有 4 片花瓣,但偶尔也会出现花瓣数量变异的情况,对比亲代和后代的花瓣数量,能发现相关性状的传递规律。我们可以从油菜花亲代和后代的花朵颜色、花瓣数量、植株高度等方面观察比较。 植株高度:亲代植株的高度可能会对后代产生影响,同时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后代植株高度与亲代有所不同,观察比较植株高度可以探究这一性状在亲代和后代间的联系与变化 。
(2)我们可以从油菜花亲代和后代的花朵大小、花蕊颜色、叶片宽窄等观察比较。 观察油菜花的结构时,可以用镊子对花进行解剖,可以发现油菜花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构成,其中花瓣有4片。
(3)遗传是指生物体通过生殖过程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使得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与亲代相似的现象。油菜花亲代和后代花的结构基本相同,正是遗传物质传递和表达的结果,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特性。
(4)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油菜花亲代和后代花的颜色不完全相同,说明在遗传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差异就是生物变异的体现,变异使得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为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环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1 / 1浙江省丽水莲都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卷六年级下册科学
1.(2024六下·莲都期中)下列设计中,塔台的稳定性最好的是(  )。
A.上小下大
B.上下一样
C.上大下小
【答案】A
【知识点】材料的形状;塔台
【解析】【分析】上小下大的结构设计能使塔台的重心较低。因为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上小下大的形状使得塔台的底部支撑面积较大,重心更靠近底部,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容易发生倾斜和翻倒,从而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2.(2024六下·莲都期中)电动伸缩门利用了四边形框架(  )的特点。
A.稳固 B.易变形 C.承重能力强
【答案】B
【知识点】材料的形状
【解析】【分析】电动伸缩门能够实现伸缩的功能,正是利用了四边形框架易变形的特点。通过改变四边形的形状,使门能够伸展或收缩,从而达到开关门的目的,所以B选项正确。
3.(2024六下·莲都期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  )现象。
A.遗传 B.变异 C.复制
【答案】A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遗传是指生物体通过基因传递,将自身的特征和性状传递给后代的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意思是种什么,收什么,瓜的种子种下去长出的是瓜,豆的种子种下去长出的是豆,这体现了亲代和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遗传现象,所以A选项正确。
4.(2024六下·莲都期中)同样多的吸管剪成细条后,细条的承重能力(  )原来吸管的承重能力。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答案】B
【知识点】承重能力
【解析】【分析】当同样多的吸管剪成细条后,其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吸管是一个相对完整、连续的整体,在承受压力时,能够较为有效地分散和传递压力,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和稳定性。 而剪成细条后,细条的直径变小,相比原来的吸管,其横截面积减小。根据力学原理,在材料相同的情况下,横截面积越小,其能承受的压力就越小。并且细条之间的连接相对松散,不像原来吸管那样是一个紧密的整体,在承受重量时,容易发生变形、弯曲甚至断裂,难以像原来吸管那样有效地承受重量。
5.(2024六下·莲都期中)从春节到六一儿童节,我们莲都的白昼(  )。
A.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B.白昼时间不变 C.白昼时间越来越短
【答案】A
【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
【解析】【分析】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从而导致地球上不同地区昼夜长短发生变化。 春节一般在 1 月或 2 月左右,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六一儿童节是 6 月 1 日,从春节到六一儿童节期间,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莲都位于北半球)的白昼时间会越来越长,黑夜时间越来越短。到夏至日(6 月 22 日左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黑夜达到最短。
6.(2024六下·莲都期中)右图是住房系统中(  )系统的示意图。
A.供水 B.供电 C.通风
【答案】B
【知识点】房屋
【解析】【分析】通过观察可知,图中设备都需要运用到电,属于供电系统。
7.(2024六下·莲都期中)下列现象中能够支持哥白尼“日心说”的是(  )。
A.傅科摆 B.昼夜长短变化 C.昼夜交替
【答案】B
【知识点】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解析】【分析】昼夜长短变化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且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存在夹角(黄赤交角)导致的。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使得不同季节、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只有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情况下才能合理地解释,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 “日心说” 中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观点,所以B选项正确。
8.(2024六下·莲都期中)塔台模型的高度是指(  )。
A.立柱的长度
B.侧面梯形的高
C.顶面和地面间的距离
【答案】C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塔台模型的高度是指从塔台模型的顶面(最高点)到地面(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这样的定义符合对一个物体高度的通常理解,能够准确衡量塔台模型的高度尺寸,C选项正确。
9.(2024六下·莲都期中)开展校园生物大搜索和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要做的事情是(  )。
A.对校园进行分区域
B.给校园植物全部挂植物牌
C.带上杀虫剂防止受伤
【答案】A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开展校园生物大搜索和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对校园进行分区域是很有必要的。将校园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操场、花园、教学楼周边、树林等,然后依次对每个区域进行搜索和记录,这样可以更有条理地进行生物调查,避免遗漏,也便于后续制作生物分布图时准确标注生物的分布位置,所以A选项正确。
10.(2024六下·莲都期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充分说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答案】C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意思是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这里蚂蚁(生物)通过在堤坝上打洞筑巢等行为,影响了堤坝(环境)的稳定性,最终导致堤坝溃决,充分说明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所以C选项正确。
11.(2024六下·莲都期中)我们种植棉花主要是利用该生物的(  )。
A.欣赏价值 B.药用价值 C.经济价值
【答案】C
【知识点】植物与我们的生活
【解析】【分析】每种生物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多样的生物对我们人类有不同的价值。有的具有欣赏价值和科学价值,有的具有经济价值,有的具有药用价值。人们种植棉花主要是利用该生物的经济价值。
12.(2024六下·莲都期中)比较木槿花的亲代与后代,下列(  )肯定会遗传。
A.花的颜色 B.花的大小 C.叶的结构
【答案】C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叶的结构是植物相对稳定的形态特征,由遗传物质决定。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木槿花亲代的叶结构特征会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后代的叶结构与亲代具有相似性,且这种结构特征相对不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显著影响而发生改变,所以叶的结构肯定会遗传,C 选项正确。
13.(2024六下·莲都期中)独轮车模型不包括的技术是(  )。
A.杠杆 B.滑轮 C.轮轴
【答案】B
【知识点】滑轮
【解析】【分析】滑轮是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圆轮,分为定滑轮、动滑轮等,其主要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或省力等。在独轮车模型中,没有使用到滑轮这种结构来实现某种功能,所以独轮车模型不包括滑轮技术,B 选项符合题意。
14.(2024六下·莲都期中)猛犸象的化石出土于(  )附近,而且从身体构造来看,它具有极强的耐寒能力,体表有厚厚的毛发。
A.北极圈 B.赤道 C.山区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适应能力
【解析】【分析】猛犸象的化石出土于北极圈附近。猛犸象生活在寒带地区,从其身体构造来看,具有极强的耐寒能力,体表有厚厚的毛发,这是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北极圈附近气候寒冷,符合猛犸象生存的环境特点,所以在北极圈附近发现了猛犸象的化石,A 选项正确。
15.(2024六下·莲都期中)发生日食时,地球、月球、太阳三者的位置是(  )。
A.太阳—地球—月球 B.地球—太阳—月球 C.地球—月球—太阳
【答案】C
【知识点】日食
【解析】【分析】日食,又作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近似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16.(2024六下·莲都期中)绘制校园生物分布图时,生物种类太多写不下,怎么办 (  )
A.用画图的方法把生物画在分布图上
B.不重要的生物不写进去
C.可以用“图注+编号”的方法绘制
【答案】C
【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当生物种类太多写不下时,可以用 “图注 + 编号” 的方法绘制。即先在图上用简单的符号或标记表示生物的位置,并给每个标记编上号,然后在图的旁边或下方设置图注,按照编号详细列出对应的生物种类名称等信息。这样既可以清晰地展示生物在校园中的分布位置,又能完整地记录生物种类,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C 选项正确。
17.(2024六下·莲都期中)塔台抗风能力得分较低,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调整塔台的位置,离风扇远一些
B.减少塔台底部的钩码
C.调整塔台的主体结构,增加塔台的底面积
【答案】C
【知识点】塔台
【解析】【分析】调整塔台的主体结构,增加塔台的底面积,能够增大塔台的支撑面积。根据稳定性原理,底面积越大,物体的稳定性越好,在受到风力时,更大的底面积可以提供更稳定的支撑,使塔台更不容易被风吹倒,从而有效地提高塔台的抗风能力,所以 C 选项正确。
18.(2024六下·莲都期中)下列(  )现象不属于遗传现象。
A.亲代桑叶与后代桑叶形状相似
B.后代杂交水稻比亲代更粗壮
C.亲代凤仙花的花瓣数与后代凤仙花的花瓣数
【答案】B
【知识点】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后代杂交水稻比亲代更粗壮,这是杂交水稻在培育过程中,通过不同品种水稻的杂交,使后代获得了新的性状组合,表现出与亲代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是由于杂交导致的变异,而不是遗传现象,因为遗传强调的是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性,而不是差异,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19.(2024六下·莲都期中)运用现代科技发明了一种锁,它不用钥匙,而是用本人手指才能打开,这是利用了(  )。
A.每个人手指的温度不同
B.每个人手指形状不同
C.每个人手指上的指纹不同
【答案】C
【知识点】观察我们的身体;外貌特征
【解析】【分析】每个人手指上的指纹是独一无二的,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稳定性。指纹的纹路、细节特征等在不同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且这些特征在人的一生中基本保持不变。利用指纹的这些特点,可以准确地识别出不同的个体,所以现代科技发明的用本人手指才能打开的锁,正是利用了每个人手指上的指纹不同这一特性,C 选项正确。
20.(2024六下·莲都期中)乐乐家想新建一座房子,建造的过程是(  )。
A.选址—设计—建造—验收
B.设计—选址—建造—验收
C.选址—设计—验收—建造
【答案】A
【知识点】房屋;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土地位置来建造房子。在确定了建造地址后,根据家庭的需求、喜好以及土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房屋设计。按照设计方案开始施工建造。房子建造完成后,需要进行全面的验收。
21.(2024六下·莲都期中)经过“小小工程师”单元学习,同学们对工程建造有了了解。现班级进行“胡萝卜、牙签搭80cm高塔”比赛,用100根牙签和一根胡萝卜现场搭建。
(1)小科选择   和   两种材料进行实验。
(2)准备好材料后,小科开始设计工程方案。此时,小科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   、   。
(3)经历过塔台(如图3)模型建造,知道(  )结构有利于提高稳定性。
A.三角形 B.正方形 C.平行四边形
(4)右图分别是A、B两组同学设计图中的侧面图,根据侧面设计图,你认为   组设计的结构更稳定,理由是   。
(5)完成设计图后,小科开始制作,搭建过程合理的是(  )。
A.底座、侧面、整体 B.侧面、底座、整体 C.侧面、整体、底座
(6)你们在课堂上有用胡萝卜建高塔吗?   。如果有,请在方框中画出你的设计图,并加文字简要说明。   
 
【答案】(1)牙签;胡萝卜
(2)塔高;材料成本;稳定性
(3)A
(4)B;上小下大的结构更稳定
(5)A
(6)有;
【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认识工程;塔台
【解析】【分析】(1)通过阅读题目可知,小科选择用牙签和胡萝卜进行实验。
(2)为了使高塔能够达到 80cm 的高度且不轻易倒塌,需要设计合理的结构。只有 100 根牙签和一根胡萝卜,要合理分配材料。牙签和胡萝卜之间的连接方式很关键。明确目标是搭建 80cm 高的高塔,在设计和搭建过程中要时刻关注高度,合理规划每一层的高度,避免出现搭建到一定程度后发现材料不够或者高度无法达到要求的情况。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可能会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如风吹、触碰等,设计的结构要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不能过于脆弱。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是其重要的特性。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度确定后,它的形状和大小就固定不变了。在塔台模型建造中,利用三角形结构可以使塔台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有效地分散和传递力,不易发生变形,从而有利于提高塔台的稳定性,所以A选项正确。
(4)塔台结构运用三角形结构、建造成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结构,能够增强塔台稳定性。
(5)先搭建底座,底座是整个结构的基础,一个稳固的底座能够为后续的搭建提供稳定的支撑。有了坚实的底座后,再搭建侧面,这样可以基于稳定的基础逐步向上构建,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最后进行整体的完善和调整,将各个部分连接起来,检查是否牢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这种搭建顺序符合工程建造的逻辑,能够提高搭建的成功率,所以A选项正确。
(6)画出一个底部由多个胡萝卜块和牙签组成的较大的正方形底座结构,每个边由 3 根牙签和 2 个胡萝卜块连接而成。 在底座的四个角上,垂直向上各插一根牙签,然后在这四根牙签的顶端用胡萝卜块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较小的正方形,作为第二层的基础。 按照这样的方式,逐层向上搭建,每层的正方形边长逐渐减小,形成一个上小下大的塔形结构。 可以在塔的一些侧面,利用牙签和胡萝卜块构建一些三角形结构,来增强稳定性。
22.(2024六下·莲都期中)学校课外实践小组在学习完本单元后,在家中自己实践纸质斜塔。
材料:一张A4纸、小刀。
要求:纸质塔能稳定站立,高度不低于30厘米,最窄处不小于5cm×5cm,最宽处不大于15cm×15cm,倾斜角度越大越好。如图4是某些小组的作品。
(1)制作纸质斜塔是一项简单的   ,在实施之前必须要先进行   ,充分考虑制作时会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再克服这些困难。
(2)作品A小组在圆形纸塔上部打了一些圆形孔洞,这样做的目的是   。
(3)作品C小组的纸质斜塔,从整体上看,这座塔上   下   ,上轻下重。
(4)完成后,我们要对这些纸质斜塔进行   ,我们可以用   的方法测试纸塔抗风
能力。
(5)我认为,作品   的纸质塔的抗倾斜能力是最好的作品,因为   。
(6)你觉得作品   的纸塔还可改进,请画出改进后的设计图。   
【答案】(1)工程;设计
(2)抗风
(3)小;大
(4)测试;使用风扇不同等级吹模型
(5)C;左右等高,底部面积大,有支撑结构
(6)B;
【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承重能力;塔台
【解析】【分析】(1)制作纸质斜塔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实践活动,在实施之前必须要先进行设计规划,充分考虑制作时会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再克服这些困难。“工程实践活动” 强调了这一行为具有工程的性质,像工程一样需要运用材料,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达成特定的目标。
(2)作品 A 小组在圆形纸塔上部打了一些圆形孔洞,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风阻:如果是在有气流影响的环境中,这些孔洞可以让空气更容易通过纸塔,减少风对纸塔的作用力,避免因风力较大而导致纸塔被吹倒或影响其倾斜角度的保持。
(3)通常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结构形式,能够降低物体的重心,增加物体的稳定性,使得纸质斜塔在倾斜一定角度时也不容易倾倒,更符合制作纸质斜塔追求稳定和较大倾斜角度的要求。
(4)完成后,我们要对这些纸质斜塔进行测试评估,我们可以用使用风扇对着纸塔吹风的方法测试纸塔抗风能力。 制作完纸质斜塔后,对其进行测试评估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测试评估可以检验纸塔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比如是否能稳定站立、倾斜角度是否足够大等,同时也能发现纸塔存在的问题,以便总结经验。
(5)我认为,作品C的纸质塔的抗倾斜能力是最好的作品,因为左右等高,底部面积大,有支撑结构,稳定性强。
(6)结合知识可知,B结构稳定性不好,可以增加三角形结构提高稳定性。
23.(2024六下·莲都期中)如图,是各时期马的形态图,探究马的进化秘密。
(1)观察图中的始祖马和现代马的形态特征,它们存在哪些不同 (至少写出2点)   。
(2)始祖马不断进化的动力来自(  )。
A.遗传 B.变异 C.变态
(3)马虽然在不断进化,但还是有许多性状被保留下来,主要是因为   。
(4)化石能帮助推测生物演化,下列通过始祖马化石不能得到的推测是(  )。
A.始祖马的生活环境 B.地球的形状 C.始祖马的样子
(5)现代人类通过人工选育,也培育出优秀的马种,比如哈克尼马、汗血宝马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工选择就是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注重培育出纯正的血统和稳定的遗传性状
C.两种选择的结果都相同
【答案】(1)体型、脚趾结构
(2)B
(3)遗传
(4)B
(5)B
【知识点】进化论;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1)始祖马比现代马矮小;始祖马的腿比现代马的短;始祖马与现代马的马蹄形状不同:始祖马尾巴的毛发没有现代马的多。
(2)变异是指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在始祖马的进化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这些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更适应环境变异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殖后代,从而使得有利的变异逐渐积累,推动始祖马不断进化。所以变异是始祖马不断进化的动力来源之一,B 选项正确。
(3)生物的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保留了那些有助于生物生存和繁殖的性状。对于马来说,例如其用于奔跑的四肢结构等性状,在其生存过程中,无论是逃避天敌还是获取食物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具有这些性状的个体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并繁衍后代,将这些性状传递给下一代。经过漫长的时间,这些适应环境的有利性状就被保留了下来。同时,遗传物质(基因)的相对稳定性也保证了这些性状能够稳定地遗传,使得马在进化过程中依然保留着一些关键的、对其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的性状。
(4)始祖马化石主要反映的是始祖马这一生物本身的特征、生存年代以及当时的生物环境等信息,与地球的形状没有直接关联,无法从始祖马化石中得出关于地球形状的推测。地球的形状是通过天文观测、大地测量等多种科学手段来确定的,和始祖马化石没有关系,B选项符合题意。
(5)在人工选择过程中,为了培育出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品种,往往会注重培育纯正的血统。通过近亲繁殖等方式来保持某些优良性状的稳定遗传,减少其他基因的干扰,从而使这些优良性状能够稳定地传递给后代,形成稳定的遗传性状。例如在培育优秀马种时,会挑选具有良好奔跑能力、体型等性状的马匹进行繁殖,以确保这些性状在后代中得到延续和强化,所以人工选择注重培育出纯正的血统和稳定的遗传性状,B选项正确。
24.(2024六下·莲都期中)某小组对他们校园进行了生物大搜查,记录了10种生物。
分类依据参考:
①是否有木质茎②是否有脊柱③是否产卵④是否开花⑤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1)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他们应该按____的顺序开展调查。
①找一张校园平面图,根据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校园分成几个区域
②设计调查表,记录我们的发现
③选择感兴趣的生物重点调查
④分小组调查每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2)该小组同学对这10种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在A处分类的依据是   (填字母)。B处分类的依据是   (填字母)。这4种动物中,   、   身体中含有脊柱,属于   。C处分类的依据是   (填数字),其中樟树、玉兰、月季   (填“有”或“无”)木质茎。
(3)同学们发现了一种不知名的小动物,观察后可以确定该小动物属于昆虫。请你在方框中画出该小动物的样子。
(4)在调查校园生物的分布时,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A.不认识的动植物不需要记录
B.只记录地面看得见的动植物
C.用编号的方法记录生物分布的位置
(5)在花坛中比水泥操场更容易找到多种小动物,这是因为   。
【答案】(1)B
(2)⑤;②;猫;乌龟;脊椎动物;①;有
(3)
(4)C
(5)花坛中有植物和土壤,能为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更适合动物生存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植物的分类;调查校园生物
【解析】【分析】(1)首先要进行①找一张校园平面图,根据生态环境的不同,将校园分成几个区域。这一步是对校园进行整体规划和分区,明确调查的范围和区域划分,为后续的调查做好准备,因为校园面积较大,不同区域生态环境不同,生物种类也会有差异,合理分区有助于全面且有条理地进行调查。 接着进行④分小组调查每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分小组进行调查可以提高效率,并且能更细致地观察每个区域的生物情况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捕食关系、共生关系等。 之后进行②设计调查表,记录我们的发现。在调查过程中,需要及时、准确地记录所观察到的生物信息,设计合适的调查表能够规范记录内容和格式,方便后续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最后进行③选择感兴趣的生物重点调查。在完成对校园生物的初步普查后,根据个人兴趣对某些特定生物进行更深入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其生活习性、特征等详细信息。
(2)该小组同学对这10种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在A处分类的依据是⑤是否能进行光合作用 。B处分类的依据是②是否有脊柱 。这4种动物中,猫、乌龟身体中含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C处分类的依据是①是否有木质茎 ,其中樟树、玉兰、月季有木质茎。
(3)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明显的部分。 头部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头上长有一对长长的触角,触角细长,分节明显,就像两根细细的小棒,在头部两侧灵活地摆动着,用于感知周围的环境和信息。头部前端还有一对大大的复眼,复眼通常由许多小眼组成,看起来亮晶晶的,呈现出半球形,占据了头部较大的面积,让它能够观察到周围广阔的视野。在复眼下方,有一张咀嚼式口器,用于摄取食物。
(4)用编号的方法记录生物分布的位置是一种合理且有效的方式。通过给不同的生物分布位置编号,可以清晰、准确地记录生物的具体位置信息,方便后续对生物分布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例如,在校园平面图上标注出每个编号对应的位置,能够直观地看出生物在校园不同区域的分布特点,所以 C 选项合理。
(5)在花坛中比水泥操场更容易找到多种小动物,这是因为花坛中有植物和土壤,能为动物提供食物和生产场所,更适合动物生存。
25.(2024六下·莲都期中)某校几个科学小组在对自己搭建的塔台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注:每一项的评分区间为13分)
表一:
设计方案 塔高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成本统计 分工合作 美观
A组 3分 62cm 7本书 三级 二级 9.6cm 3分 3分
B组 2分 59cm 3本书 二级 一级 7.8cm 3分 2分
C组 2分 50cm 5本书 三级 三级 6.7cm 3分 2分
分析以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顶端承重能力最好的是   组,这一组塔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
(2)我们一般用   去测量塔台的高度,C组塔台的高度没有达到60厘米,
如果评分的话只能得   分。
(3)抗震能力最弱的是   组,可适当增加   (填“上部”或“下部”)的重量。
(4)综合考虑,我觉得这三组塔台较合理的是   组。我的理由是   。
(5)小乐用吸管和胶带搭了一个塔台如图8,要完成任务,小乐应该先   。
(6)小乐在塔台的侧面应用了很多   结构,可以增强顶端的   能力。
(7)这个塔台上   下    ,比较稳定。因此它的抗震能力和抗风能力也比较强。
【答案】(1)A;成本较高
(2)尺子;1
(3)B;下部
(4)A;塔台高度达标,顶端称重能力、抗风和抗震能力都比较好
(5)设计
(6)三角形;承重
(7)小;大
【知识点】框架结构;材料的形状;塔台
【解析】【分析】(1)从塔高来看,A 组塔高为 62cm,顶端承重7本书,能力最好,这一组塔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成本较高。
(2)卷尺可以较为方便地测量较长的长度,并且能够灵活地适应塔台的形状和测量位置,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取塔台的高度数值,所以在测量塔台高度时,卷尺是比较常用的工具。
(3)观察表格中抗震能力的数据,A 组是二级,B 组是一级,C 组是三级。因为抗震能力等级中一级<二级<三级,所以抗震能力最弱的是 B 组。 分析增加重量的位置: 为了增强抗震能力,一般需要降低物体的重心,使物体更稳定。增加下部的重量可以降低物体的重心,使物体在受到震动时更不容易倾倒,从而增强抗震能力。如果增加上部的重量,会使重心升高,物体更容易失去平衡,抗震能力会更弱。所以可适当增加下部的重量。
(4)综合考虑,我觉得这三组塔台较合理的是A组,因为它的抗震、抗风、承重能力比较强,而且达到了60厘米的高度。
(5)小乐用吸管和胶带搭了一个塔台如图8,要完成任务,小乐应该先进行设计。
(6)小乐在塔台的侧面应用了很多三角形结构,可以增强顶端的承重能力。
(7)当塔台呈现上轻下重的结构特点时,其重心较低。在受到风力或地震等外力作用时,重心低能使塔台更不容易发生倾倒,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从而提高了它的抗震能力和抗风能力。
26.(2024六下·莲都期中)下表是小科设计的雨伞收纳架,请你帮他修改设计。
存在的问题记录单 设计方案修改记录单
雨伞放置网格开口过大,雨伞可能会掉落。  
储水槽较小,可能会有少量雨水滴落在伞架外面。  
能收纳雨伞的数量比较少。  
设计图: 改进后设计图:
(1)将上表补充完整。
(2)该设计还存在哪些不足 你有什么建议    。
【答案】(1)缩小网格开口、增大储水槽、加长收纳架、
(2)不稳定,容易倒,建议增加雨伞收纳架底部重量。
【知识点】认识工程
【解析】【分析】(1)雨伞放置网格开口过大,雨伞可能会掉落,修改记录:缩小雨伞放置网格开口,使其大小适配常见雨伞伞柄粗细,确保雨伞能稳固放置,不易掉落;
储水槽较小,可能会有少量雨水滴落在伞架外面,修改记录:大储水槽的尺寸和深度,使其能容纳更多雨伞上滴落的雨水,减少雨水滴到伞架外的情况。可以将储水槽向外延伸或加深槽体。
能收纳雨伞的数量比较少,修改记录:增加雨伞放置网格的层数或合理调整网格布局,在有限空间内增加网格数量,从而提高雨伞收纳架能收纳雨伞的数量 。
(2)不足:缺乏沥水功能,稳定性欠佳;增强稳定性:加大收纳架底部面积,或在底部增加配重块,降低重心,提高稳定性。也可以在底部设置防滑垫,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
27.(2024六下·莲都期中)小科所在小组研究比较油菜花亲代和后代的性状。
(1)我们可以从油菜花亲代和后代的   、   、   等观察比较。
(2)观察油菜花的结构时,可以用   对花进行解剖,可以发现油菜花由   、   、   、   四个部分构成,其中花瓣有   片。
(3)观察发现,油菜花的亲代和后代的花的结构基本相同,属于   现象。
(4)观察发现,油菜花的亲代和后代的花的颜色不完全一样,属于   现象。
【答案】(1)花;果实;茎
(2)镊子;花瓣;花萼;雄蕊;雌蕊;4
(3)遗传
(4)变异
【知识点】解剖花;变异;遗传
【解析】【分析】(1)我们可以从油菜花亲代和后代的花朵颜色、花瓣数量、植株高度等方面观察比较。 花朵颜色:油菜花的花朵颜色通常为黄色,但亲代和后代之间可能在黄色的深浅程度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异,通过比较花朵颜色可以了解性状的遗传和变异情况。 花瓣数量:油菜花一般有 4 片花瓣,但偶尔也会出现花瓣数量变异的情况,对比亲代和后代的花瓣数量,能发现相关性状的传递规律。我们可以从油菜花亲代和后代的花朵颜色、花瓣数量、植株高度等方面观察比较。 植株高度:亲代植株的高度可能会对后代产生影响,同时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后代植株高度与亲代有所不同,观察比较植株高度可以探究这一性状在亲代和后代间的联系与变化 。
(2)我们可以从油菜花亲代和后代的花朵大小、花蕊颜色、叶片宽窄等观察比较。 观察油菜花的结构时,可以用镊子对花进行解剖,可以发现油菜花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构成,其中花瓣有4片。
(3)遗传是指生物体通过生殖过程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使得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与亲代相似的现象。油菜花亲代和后代花的结构基本相同,正是遗传物质传递和表达的结果,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特性。
(4)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油菜花亲代和后代花的颜色不完全相同,说明在遗传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差异就是生物变异的体现,变异使得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为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环境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